|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9|回复: 3

中国 —— 一个国家的肖像 讲座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30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J' `# e% X) I: ~3 T# Y: H Q, k" B* g+ T% i. ^1 _! P/ R* n+ s3 G' J; v8 `4 g ?, @3 V' e: P: |* M! t8 {' H$ Z, l, s1 R3 _. S8 i4 B# Z I) O& `- B, P8 e3 d1 T4 ~) I2 l; w' ]( H8 |3 }6 E" I& _* R
' t% a! m7 e7 T9 ~

中国 —— 一个国家的肖像   讲座  (免费)

a V u# {' I

 

1 ~% N" B0 R4 M. { ~6 J

 

[3 C& K4 R$ e

 

                             主讲人:刘香成
   
9 l0 W( z% Q+ _! E ?2 j5 ] ; m2 X" g2 n# t! X" u: o* B# w( V9 }' }3 E+ e! j* V" V+ g5 \6 H x/ m2 U' S
7 J4 }% o4 d: A5 j( z, ` $ w6 M# K1 Z- G# f0 {1 j: d7 o6 k9 z* _# `- t/ t& T/ p/ R# o; z, x) m0 S. y. g7 x: [6 b7 X: g" z2 D$ O* y6 b( A! g4 ~' y0 U/ C, r. ?( C; O% h: I5 r% o/ O5 r' o S h) X! j" [& D! q9 R4 q% \+ V, ^* Z9 Z" D3 X: S' ~1 k9 |1 [+ y0 y: {9 t% K* S: q) q9 Q- P( n' z' {

5 W: a$ v6 e. B1 g# H
: _2 Z# N% d0 r, f2 I+ q8 d9 Q

主 办:今日美术馆公共教育部
主讲人:刘香成
时 间:12月7日,14:00 -16:00

' R* h) T- T' Z I* l


地 点: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今日美术馆1号馆一层展厅

, l% ~8 G q& T3 G8 d7 L, r7 r7 x1 b e

作为驻外记者,刘香成每次刊发作品时都会与美国同事交换对中国的看法。他发现很难把真实的中国融入美国报纸的报道日程中去,这和西方媒体多年来习惯的报道方式以及美国记者采写中国新闻的困难有关:特别是由于言语不通,美国媒体抽象化的中国并非一个真实的中国。同时,外国同行由于缺乏对中国的认识,从而与刘香成捕捉到的镜头及其思考截然不同。正是由于亲身感受到这种中外文化的冲击,促使刘香成产生创作《中国—— 一个国家的肖像》的想法,整个创作图像既有国内的视角,也有来自异域的观察,这是摄影师对新中国60年的真实记录。本次讲座,主讲人将围绕此书的成型过程,讲述中国人眼中真实的中国。
刘香成,1975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1978年加入《时代》周刊,在北京工作;1980年加入美联社开始其15年的辉煌摄影师生涯;1989年,刘香成被评为美联社最佳摄影师;1991年获美国海外记者协会奖;1992 年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著作包括《毛以后的中国》《苏联:帝国的解体》《中国 —— 一个国家的肖像》等。2005年,《巴黎摄影》杂志将其列入当代摄影最有影响力99人名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在大陆不是没卖吗?还能讲讲座,恩,我想去听!
发表于 2008-12-4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啊!刘香成幼年生活在福州,后移居香港,在美国读大学,专攻新闻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作为美联社常驻北京的摄影记者,拍摄了大量精彩图片,用他独特的影像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瞬间。他还多次荣获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国际新闻摄影奖。他早期出版的画册《毛(泽东)之后的中国》(英文:CHINA AFTER MAO)在世界新闻领域反响非凡,也深刻影响了包括王文澜、贺延光等一批中国摄影记者。这次能与大师亲身交流,真是机会难得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8-12-4 11:03:00的发言: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啊!刘香成幼年生活在福州,后移居香港,在美国读大学,专攻新闻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作为美联社常驻北京的摄影记者,拍摄了大量精彩图片,用他独特的影像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瞬间。他还多次荣获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国际新闻摄影奖。他早期出版的画册《毛(泽东)之后的中国》(英文:CHINA AFTER MAO)在世界新闻领域反响非凡,也深刻影响了包括王文澜、贺延光等一批中国摄影记者。这次能与大师亲身交流,真是机会难得啊!
6 o2 l5 L. y) z' B$ {

哈哈,你这是点破天窗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3 10:16 , Processed in 1.13335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