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6|回复: 14

[求助]谁能说说东单食堂的情况?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29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门口儿的大食堂,上下班懒得做饭,就上这儿。

+ u, X; q7 h2 o1 U6 W

 

+ P* ?3 }/ Y) v% x

最后的记忆是---玻璃上的密密麻麻的蛋孔,三个一串、三个一串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一些资料:

0 Z7 h5 S }; ~

 

8 M- {4 j/ L0 Y' q( |

! x9 x: w& r( d. q% k

 

: q5 q$ R4 a" z8 h

东单早点部 1953摄 张祖道

0 z( d4 _" w% ^4 v I/ W

作品说明∶1950年代初,北京有西单、朝内、东单等几大菜市场,蔬菜、鱼肉齐全丰富。经过现场观察,我选择拍摄东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除了菜蔬品种丰富外,室内每排摊位之间,留有较宽的人行道,顾客不致拥挤,也便于摄影。它的紧邻是东单早点铺,两家处在一起,相得益彰,早来的买菜家,可以先在这里吃早点,豆浆、糖油饼、炒肝随便;买了菜的,累了,进来歇脚,豆汁儿、薄脆、油条、面茶、焦圈任选。加上位居闹市,两店生意一直红火。

! D& \: o9 X# i* J4 n

作者简介∶张祖道(b.1922),生于湖南浏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毕业。1946年自学摄影,拍摄校园生活和学运,组织周末摄影社。1949年参军,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任军事摄影记者。1952年调北京《新观察》半月刊任编辑、记者,1961年任《中国摄影》作品编辑,1976年《人民戏剧》月刊舞台摄影记者,1979年重返复刊的《新观察》。 195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1954年8月,随恩师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访问呼伦贝尔盟草原牧民。1957年至1999年42年间,随恩师费孝通对其名著《江村经济》中的吴江“江村”先后进行五次再调查。1956年冬,随恩师社会学家潘光旦调查川鄂十余县的土家族,至2002年46年间,对土家族共进行四次实地调查。作品有《画家齐白石》、《祥林嫂(电影演员白杨饰)》、《杨三姐(评剧演员新凤霞饰)》、《节日之夜》、《金丝猴》、《马刀舞》、《革命三代人》(京剧),分别入选1959年及其后几届全国影展。

发表于 2008-11-29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是没赶上啊!就那家伙。。。。。。。。。。我也没赶上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72年!没赶上???
发表于 2008-11-29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嘛?吃嘛好?嘛好吃?

发表于 2008-11-29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现在东方广场,立面就是一特大国营饭馆,开票吃饭

发表于 2008-11-29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73年出生的!
发表于 2008-11-30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感觉。
发表于 2008-12-2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文革前)经常到那儿吃饭,先开票再完了自个儿端菜端饭,数十张大桌子,坐的是板凳,还没吃完哪,就有人站在后边等坐儿。主要供应大锅炒菜,有散白酒,几分钱一两,啤酒也卖散的,喝酒全使瓷蓝边儿碗。内会儿还有一大群等着舔盘子的捡烂纸的小孩儿,每个孩子都有一把小勺。再后来(70年代)里边饭菜稍微好一点正餐不说喽,我到今天还想着大食堂两毛一两的机包饺子,四两一大盘,端的时候饺子汤直往下流,吃起来味儿真香。还有早点也让人难忘:有烩油饼儿5分一碗;煎饼果子(正经煎饼卷一根油条)1毛一套;羊肉馅包子;油饼豆浆等。。。

( E3 \7 d4 P0 p- Y, n+ l

   最说棒的要数刷家伙,用一大铁笼子把脏碗都装进去,拿一个大称杆式的用钩子一勾,吊起来放到一个水池子里上下咣当、咣当然后再用一点回猛痒消一下毒,完后再钭一遍水就完了。

& D& F! z# J/ L/ l6 P# }

       哎,东单大食堂再也回不来了

4 @3 ~/ b4 I5 k9 c! ]1 x% m

      说的不对大伙儿提醒儿

发表于 2008-12-2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片在2008-11-29 22:50:00的发言:
5 G5 Y6 B r+ q# r( W( A6 g$ |

找到一些资料:

4 v- K; o6 I& T' Y' @7 t

 

6 w1 w6 ]) n- a8 t i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 ]8 s5 A. O) s- G

 

- N. a3 c6 X. [7 F5 q( F

东单早点部 1953摄 张祖道

% D& d+ Z0 n; M, q6 w# Z

作品说明∶1950年代初,北京有西单、朝内、东单等几大菜市场,蔬菜、鱼肉齐全丰富。经过现场观察,我选择拍摄东单菜市场。东单菜市场除了菜蔬品种丰富外,室内每排摊位之间,留有较宽的人行道,顾客不致拥挤,也便于摄影。它的紧邻是东单早点铺,两家处在一起,相得益彰,早来的买菜家,可以先在这里吃早点,豆浆、糖油饼、炒肝随便;买了菜的,累了,进来歇脚,豆汁儿、薄脆、油条、面茶、焦圈任选。加上位居闹市,两店生意一直红火。

* Z7 ]: T N3 X& y

作者简介∶张祖道(b.1922),生于湖南浏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毕业。1946年自学摄影,拍摄校园生活和学运,组织周末摄影社。1949年参军,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任军事摄影记者。1952年调北京《新观察》半月刊任编辑、记者,1961年任《中国摄影》作品编辑,1976年《人民戏剧》月刊舞台摄影记者,1979年重返复刊的《新观察》。 195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1954年8月,随恩师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访问呼伦贝尔盟草原牧民。1957年至1999年42年间,随恩师费孝通对其名著《江村经济》中的吴江“江村”先后进行五次再调查。1956年冬,随恩师社会学家潘光旦调查川鄂十余县的土家族,至2002年46年间,对土家族共进行四次实地调查。作品有《画家齐白石》、《祥林嫂(电影演员白杨饰)》、《杨三姐(评剧演员新凤霞饰)》、《节日之夜》、《金丝猴》、《马刀舞》、《革命三代人》(京剧),分别入选1959年及其后几届全国影展。

: x6 T; d' D- @% U4 [' h& ^9 N) _

最早东单菜市场就是一大棚,也叫东单大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六爷!

. I( d* e- L3 B8 D! l) `

经您提醒,似乎有点印象,但又有点模糊!对大食堂的外表印象深刻!

发表于 2008-12-2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常去。经济实惠。乱点、脏点。比现而今的东西好。是说同一档次。最好的地方是不糊弄人。
发表于 2008-12-25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常去。经济实惠    。最好的地方是不糊弄人。
发表于 2008-12-31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那里吃过饺子呢开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14:35 , Processed in 1.16352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