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1|回复: 7

广安门通讯:草根列传1 德宝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7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V2 j) A; X# T. Q

 fficeffice" />

# p j6 }2 c$ F) h% V; s- s) ^# Y

   我记事儿起,就认识了德宝峰,德爷爷。他在旗,住在广外财神庙一带(六里桥附近)。以“写字儿”跟“跑合儿”为生。老穿灰布大褂儿,罩一黑坎肩。花白胡子,戴平顶黑色编织帽,每天在街上都能看到他。写一手柔美中看的“馆阁体”字,广内大街路南香儿胡同西边,乐培园对过,德义号麻刀铺,白底黑字的匾,就是他写的。那会儿,从菜市口往西到城门口,没有像样的饭馆。最大的就是二荤铺顺兴馆,二荤铺的格局是进门左手灶间,右手柜房。为挡住灶间的油烟灰尘,顺兴馆是一面白墙,上面有德宝峯写的字,有一句是:花气袭人衣。刚上学,我不认识“袭”字,大人告诉我念“西”,这字是德宝峰爷爷写的。认识了这个字,记住了这句话,知道了这个人。他原来在村里教私塾,有了新学堂以后,招不来多少学生,收的学费不够开销。就改行了。种地,没那股子力气;耍手艺,没学过。还得靠孔圣人吃饭,给人写字儿吧。跟街坊四邻、亲戚朋友撒出话儿去,找写字儿的,给费心张罗着。业务开展很顺,后来就找上门了。再后来是增添“跑合儿”项目。从老虎吃蚂蚱——碎該搂到小脚踢球——横划拉。反正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德宝峰也发过小财。可外财不富命穷人,最终是没发起来。因为他太本分。这一点古今相同,今天不也如此吗?但只能认命,这样,心里舒坦、宽绰。干嘛跟自个儿较劲?

. Q" a9 t6 F- ]

   写字和“写字儿”,可不是一个意思。北京话里,写字的,是够写家资格的书法家;写字儿的,是字漂亮,靠给人代笔挣钱,德宝峰老先生是后者。写过匾,是偶然露一手;过去民间写字儿的事很多,凡“恐口无凭”,需要“立此为证”的,就“那得写个字儿”。比如房产、土地的租赁、典押、买卖;分家;过继收养;借贷赠与等等。写字儿是比较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饭馆,找个单间雅座,事主约请有关人士,摆个一桌两桌。房产的买卖,要买主做东,买卖双方以及重要关系人,中间人,铺保人,代笔人出席。人齐后,买主或中人,简要说说,说两句道辛苦的客气话。跑堂儿的拿来文房四宝,“写字儿的”多是自带毛笔,不用饭馆的。一书两份,写完之后,代笔人大声念给众人听,没有异议,签字画押,铺保人掏出铺户的印章盖上,那时都是长方形竖排的。除了铺保人下面盖章,还要把两份文书的重要处斜盖骑缝章,买卖双方各拿一份;至此礼毕事成。开宴!在官方没有房地产管理机关的年代,这“字儿”,就有法律效力,“私凴文书官凭印”。民国后要拿文书到管理机关办所有权证(执照),交税。但文书是必有的书面依据。,那时没有公证处,写字儿就是众人给写个公证书。分家过继一类事务,也要请客写字儿。主宾就是舅舅、姑姑、伯伯、叔叔了;尤其是舅舅,权限大;舅大娘亲。父亲的大哥也是不可慢待的,说话的分量大,占地方。

: q, H% _* H" K1 i3 W0 Z: _; j9 T4 {

 “ 说合儿”就是中介,房地产当年有不成文的规矩:成三破二。买房的出百分之三,卖房的出百分之二,按房价提取酬劳“说合儿”的。德宝峰,看似无固定收入,但衣食不愁。一年成一号买卖,按现在看就进几万。以此推算,大略可知房地产中介的情形。德宝峰解放初期,街上还常见到,后来就见不到他的身影了。1949年他就七十多了。风烛残年会,时有不测。半个多世纪过去,大概能记起他的人也不多了。

) Z, K Y$ |- H$ P. {4 T6 f K

 

8 Q, u6 |3 f1 ~ A1 n8 v4 y+ p

 

, _0 W" {; M$ O" f8 H) V

 

9 P" Z: D p7 H

 

2 }+ d5 p) u; Y# } @

 

1 G ]7 W, s: k m2 T5 A

 

7 J( p6 U: y) m0 \

 

4 l3 T) I* g+ L7 X

 

, s# ~- v, ~- R9 E

 

& v4 y* o: G* C+ u

 

" L( r1 j: k3 R( y) }, _

 

9 g# _( ~6 o! ~6 h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食烟火斋先生关注,先生过奖了。感谢之至。
发表于 2008-11-7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穿灰布大褂儿,罩一黑坎肩。花白胡子,戴平顶黑色编织帽,-------我比较喜欢的老头儿模样。像是真的走出来了要,对!呼之欲出!!

2 H! G7 x @1 S) {+ x" W

 

$ H, ?" o# K1 V7 W3 ~ q3 l5 [- q, C

 

3 F' T4 V# Y% a% I9 b) q' {& U

反正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俺夫家的几位大爷的口头禅也是这个!1嘿嘿!

8 j2 ~ V( f+ m; v3 P6 v7 d9 R

 

0 k7 K5 ?% ^" r) o# l; I/ C1 w8 f9 ^& S

 

( C; ]4 X9 R+ _

 

9 V7 ?; q& f+ C0 e0 g& E2 b) b

“ 说合儿”就是中介,房地产当年有不成文的规矩:成三破二。买房的出百分之三,卖房的出百分之二,按房价提取酬劳“说合儿”的。----嘿,比现在的中介业务提成方式可科学啊!!!这是我一直想知道的,谢谢楼主老师!!!

8 d, T1 F) l q" `

 

; }9 g8 P! k3 ?4 a- h. {

原来中介一直是这样的状况,现在也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发表于 2008-11-7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毛笔字儿写的好的人,俺也去练去!
发表于 2008-11-7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angong)广安门通讯:林海音遗风,舒舍予门墙

“认识了这个字,记住了这句话,知道了这个人”。

8 [$ U- u$ p9 d3 \1 Q

多么好看的句式。

6 g3 |# C( A( b1 l# c& k

好阅历,好故事,好文笔,大有林海音遗风,堪称舒舍予门墙。

( t( n( }3 n7 a8 ^ d) j/ ~/ ~

虽然那时那街那人那事全都不关我的事,可是怎么读完了,会生出一缕淡淡的哀愁之感。

6 _ f8 x8 {; B

听说有人也想练练,这可不是三天两后晌的功夫。

发表于 2008-11-11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u7 S" o) C. |! F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回广安门看看,当然,我印象中那个广安门和您的还不一样,不过也都变了。

8 I ~" ?, n ^

 

发表于 2008-11-24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小在广安门内南线阁长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咱是老街坊,幸会幸会!南线阁我有亲戚,不过都是60年前,早已断了来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09:29 , Processed in 1.16305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