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28|回复: 15

温情少了 民风薄了 那些老北京的味道哪儿去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3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K' v( I% Q7 ^& J/ @3 Y

  立冬之日,天气渐寒,老北京的味道是否因此又要淡一些?有媒体记者曾经这样报道:“我随着胡同的纹理,走进了另外一个北京,它们看起来破旧,但它却有北京的年轮、文脉和记忆。但是就在我找到北京的时候,北京却在消失。没有了年轮和纹理的北京还是北京吗?”

5 n% O2 c6 r- }% R" i! F: l5 i

  

) o) `* j% [7 s- |: G. L

 

( s8 Y8 s: l/ u8 A) d

  拆迁别把咱古城之魂拆没了

9 e c R9 f* a" R8 z# s* F2 b3 J

  苏叔阳(剧作家)作为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北京的原有建筑风格和布局与它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拆迁和城市改造不能拆掉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千万别把咱们古城之魂拆没了。

: C: J3 W! I9 G2 _% l9 g

 

/ H1 x9 Q# V8 r3 e

  现场说话:北京的味道在胡同里,在胡同里的普通老百姓身上,胡同没了,老百姓出城了,味道自然就淡了!剩下的胡同在拆之前真得好好琢磨琢磨了,把北京的特色弄没了,可就不好往回找了!

( V, v/ F2 `' D" Q

 

4 \- h8 t4 z4 O1 _7 \

  温情少了

, y$ ?3 Y# s. @" c

  赵大年(北京作家)我的女儿出生在西单,她从国外回来后却找不到自己的出生地了。西单的建筑标志如西单剧场、“又一顺”、长安戏院等都拆了。“老北京”都不认识北京了,更别说“新北京”了!著名作家梁实秋在台湾的几十年一直思念故土。当有朋友告诉他北京现在到处是高楼时,梁先生说:要是没了豆汁和冰糖葫芦,那还算是北京吗!北京的特色不在高楼大厦,外国人到北京他不看你的高楼,他要玩胡同。

& l Y" o$ v& V \

  在北京和世界大都市接轨中,京味文化和特色建筑一块损失很多。我过去住四合院,后来搬上了楼。四合院里居民亲如一家,搬煤、搬大白菜、送病人,不分你我一块干。

6 @- c- g/ j5 q2 [$ }) C* D

 

, B. W5 I. `. Z t

  民风变“薄”了

3 x, W% N& R4 w6 f4 R* e8 E M

  阎肃(北京作家)我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一个真切的感受就是北京民风的淳厚。北京人待人透着的那股亲切、热情、纯朴劲儿,真让人感动。你要向道儿上碰着的老大爷、老大妈们问个路,他能给你说个底儿掉,生怕你找不着。这些年,北京的民风慢慢变“薄”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近了。现在的人,你在路上不小心蹭了他车一下,他下来就是大骂甚至报以老拳。“人艺”的剧目中,“北京的尘土味”也少了许多……

+ ]2 G G7 |8 z' L) A

 

) [# ]* A) F4 u* }' k: M( Y

  隆福寺食品店售货员现在小吃街净是外地人,这不是笑话吗?北京传统小吃外地人搞,能不走味儿吗?

# Y2 C7 [( h" {6 T: B' A2 h

 

% F; L- ?3 k( ]. J9 h& q; y

  北京小吃串味儿了

Y/ W5 [& i; I7 j( ^* U3 _+ h

 

+ e5 E" y, R9 w' t6 k

  李凤祥(原本报副总编辑)老舍的夫人胡青说过:看他是不是地道的北京人,就看他是不是能喝下去豆汁儿。可见北京人和京味小吃的关系。近年来川鲁粤沪各菜系大举进京,各国洋大餐也纷纷抢滩,北京人可谓口福不浅,可我还是偏爱京味小吃。可惜除了过年的庙会上,京味小吃已不好找了!

( T9 |* N. B, P

  《辽沈晚报》老总要吃卤煮火烧,去了东安市场。结果他回来直摇头:唉,不是那个味了!”许多海外老北京回来寻梦,到处找京味小吃,在他们心中,京味小吃是北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京味小吃的消失,大约是因为不赚钱吧?真希望京味小吃能杀它个回马枪,再造辉煌,因为它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

" O: a* `# e0 Q+ p3 S$ q

 

' e8 h, e# f$ ^

屋是味,城是道,合为“味道”

) Q; \' q/ R& @4 U1 k

 

, b, L- Z; T) M& z

  德性浅了,味道自然淡了

/ ^. x: t. @7 `$ j' L# ]

  梁秉堃(北京人艺编剧)我想到儿时的经历,常常在自家的大门口玩耍遇到有客人来访—不论是不是找我家的,都会主动为对方照看自行车,一直等到客人离开为止。北京人历来讲斯文、讲规矩、讲秩序、讲礼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助人为乐”不离口。世间上的许多事物都在悄没声儿地、从数量到质量地变化着,当你发现的时候只能是大吃一惊后悔迟晚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玩意一 量产就完!小吃就是摊贩薄利糊口的玩意!既然不许摊贩出现,薄利无从谈起,又要活着,自然得用改良找齐!
发表于 2008-11-3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就是TM邪年头,正经的东西,连着根儿的烂!
发表于 2008-11-3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是这样。
发表于 2008-11-3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残存着点,我问路尽量找老北京人,路熟、热情;那可真是“你要向道儿上碰着的老大爷、老大妈们问个路,他能给你说个底儿掉,生怕你找不着。”
发表于 2008-11-3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丝丝入股。
发表于 2008-11-3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每天一大早上学前

2 U& _" }0 G8 ^& O; _; ]

都在胡同口吃一个油饼6分或者是炸糕8分

! F+ }# _: l1 ^" S! l, O4 ~! j

喝一碗甜豆浆5分(白豆浆不加糖的3分)

; e5 x L, d- z

现在想吃这口儿

* e/ ^, w5 C% w [$ M8 O5 I

可费了老了劲了

发表于 2008-11-3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来物种太多且杂,基本上把老北京消灭了
发表于 2008-11-8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8-11-8 12:42:00的发言:
5 ?# C& V( j+ }+ g% z: Y1 ]4 e

 

3 u5 |- \" y8 m5 F* y! @

   北京不能一个有钱的企业家都没有吧?强烈建议他们找一块地方恢复北京城,盖各种各样的院子,大的小的高级的一般的,恢复城墙、钟楼鼓楼,圆明园都能重建,北京城当然也可以,所有院落只出售给北京人,我们都到那里去定居,不与城外之人通婚,重新建立信仰、道德系统,几百年后多了一个民族,叫做“北京族”。

# [/ v, p9 u& K2 H* u: m

 

& U$ _( }- p" E) \) O1 [

! d, |4 ]8 J/ z, t/ S

羊麻,说句玩笑话:您想瞎了心了!

发表于 2008-11-8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落花在2008-11-3 18:56:00的发言:
现在还残存着点,我问路尽量找老北京人,路熟、热情;那可真是“你要向道儿上碰着的老大爷、老大妈们问个路,他能给你说个底儿掉,生怕你找不着。”
' W/ y; z% I4 ?5 L

 

j# f/ I- y& R3 y6 r

没错,找老北京人问路最方便、最热情,前提是要懂得说话的礼数。

发表于 2008-11-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老猫在2008-11-3 20:41:00的发言:
外来物种太多且杂,基本上把老北京消灭了
/ [$ m0 L2 A4 d+ Y

 

' U. B$ e' c! f9 ^( w

   北京不能一个有钱的企业家都没有吧?强烈建议他们找一块地方恢复北京城,盖各种各样的院子,大的小的高级的一般的,恢复城墙、钟楼鼓楼,圆明园都能重建,北京城当然也可以,所有院落只出售给北京人,我们都到那里去定居,不与城外之人通婚,重新建立信仰、道德系统,几百年后多了一个民族,叫做“北京族”。

发表于 2008-11-13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北京话是他们怎么学也学不来的,无论外地人在北京待多久,普通话说多好,姿丫一张嘴,我就知道又一农喀
发表于 2008-11-14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都变异了,就别为北京人瞎操心了。
发表于 2008-11-14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8-11-8 20:57:00的发言:
4 W# H9 @. y# {

 

' H2 p# r# X4 y& C+ g

; s, }) H. I7 Z! W8 j$ m

羊麻,说句玩笑话:您想瞎了心了!

& o/ M" W& ^; [% k) n' c4 e# M8 s

 

- w, ^# W' u$ D9 c7 g

可不是嘛,顶多也就是想想,顺便看着咱北京人绝种。已经快了,学校里的孩子们现而今说的都是普通话了,基本上找不到京味儿了。说正格的,要想保护老北京文化,延续老北京文化,必须先要保留住咱们嘴里的语言,提倡北京人说北京话,这比什么都重要。

发表于 2008-11-19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国际化了。

发表于 2008-11-20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那个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05:17 , Processed in 1.29067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