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无意中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自己原前和朋友讲述的历史有误,所以特意专门又查了一堆资料,才终于略有所知。是关于清朝铁帽子王怡贤亲王的王府方面的。(因为今天阐述的是王府,所以关于铁帽子王,再以后文中会有详细介绍) 说起这个怡亲王,我略微简述一下他的历史吧。
清铁帽子王中的怡亲王即为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帝第十三子,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 清铁帽子王中的怡亲王即为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帝第十三子,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 胤祥虽然在康熙朝中并未受到父亲的赏识,一直默默无闻,且因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受到圈禁十余年。但由于和当时的雍亲王胤禛关系密切,遂在胤禛继位时,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莅事八载以来,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雍正待他也非寻常。终在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去世,时年45岁。雍正帝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中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后世为避讳,仍将其“胤”字去掉左边一撇。并配享太庙。六月谥曰“贤”,并命将“忠敬诚直 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又命入京师贤良祠,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诏入盛京贤王祠。三十九年(1774)诏以其爵位世袭罔替。 现在关键说他的府邸。怡亲王允祥的府邸利用了明代十王府旧址。东起今校尉胡同,东南是豫亲王府(一度称为信郡王府),西邻王府井大街,北至金鱼胡同,南起帅府园胡同,占地面积极为宽广,今东安市场一带皆为怡亲王府界内。王府上下,大小房间达四百余间。中路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左右配殿面阔七间,后殿面阔五间。 怡亲王允祥生前表示死后王府舍为庙宇,故雍正八年在其死后,即改称贤良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贤良寺内设藏经馆,广集经本,校勘编纂《大藏经》。整个寺庙改建成于雍正十二年,府门南侧添建了碑亭、燎炉等。在帅府园添建了寺门,寺门对面建有影壁一座。雍正还特为贤良寺御撰碑文:“贤良寺者,朕弟和硕怡贤亲王故邸第也。朕临御之初,晋王藩爵、膺总理之寄,竭忠之悃。帷幄于谟,边防大计,以及方田水利,理财用人,皆能区画精详,赞襄治化,朕用赖焉。八年以来,有如一日。功在社稷,泽在生民。实圣祖笃孝子,朕之爱弟而纯臣也。是由国家昌运,祖宗景福,笃生我王,畀予一人,显一代之伟人,为本朝之良弼。稽诸史策,概不多见焉。生平巨细皆由至性,虽声容言动,皆能纯挚感人。使接者莫不爱敬。且淡漠于富贵,希阔于声色。崇俭约己,乐善博施。……” 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将贤良寺移建于不远的煤渣胡同北侧的冰渣胡同(有称为冰盏胡同),主要建筑为寺门、碑亭、前殿、正殿、经楼、东西配殿、寮房等。正殿面阔五间,殿前有两座碑亭为绿琉璃瓦歇山顶,悬木匾“贤良寺”。其余建筑均为大式硬山庆筒瓦顶,还有乾隆御书心经塔碑。因贤良寺距皇宫很近,所以以往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清晚期大学士李鸿章曾在西垮院住过,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役时,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从广州被调回北京与八国联军议和,就住在贤良寺。当时的北京已被八国联军控制,贤良寺因有李鸿章居住而成为当时“由清国政府管辖的两个小院”之一(另一个是与联军议和的庆亲王府)。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贤良寺死于钦差大臣任上。此外康有为、沈子培、王病山等维新派人物进京时,也曾寓于此,左宗棠进京也多次在此居住。 贤良寺民国时为游人喜爱之处,寺庙地势宽敞,肃静无哗。据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庭中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清凉至甚。“如夏季吾人苟置身庙中,就荫凉下,盘膝而坐,以茶一瓯,书一卷,祛斯炎氛。倦而抛书一觉,午梦初长,不知炎暑,怡然自得,则不啻又一桃园也。”“寺中有画壁,画工精致生动,实臻上乘;艺术之佳,洵为近代所罕见。壁上系一罗汉像,左手下隐伏一白额猛虎,右手张一大扇,作飞扬状,盖喻隐恶扬善之意也。”民国时,在寺配殿内,附设有民众小学校。 清朝时,这里还是许多富贵人家操办丧事的场所;民国时,这里开设国殡仪馆,是北京最大的殡仪馆之一,灵柩多停于北墙内,使用到1950年以后停止。 解放后,贤良寺内还有僧众。后来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校舍,当时贤良寺的主持吴金鼎成为小学校长。寺院的前殿、东西配殿及后罩楼一层被用做教室,正殿和后罩楼二层存放经书和法器,寺中石碑被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贤良寺也深处于居民的大杂院之中。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冰渣胡同、二十四间房、西夹道并入,统称校尉胡同。贤良寺为校尉小学的所在地,寺中石碑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冰渣胡同原先有两个出口,西口在校尉胡同,北口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位于胡同路北。后来贤良寺四周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先是冰渣胡同向北拐处改建,北边的出口处被堵,变成东西走向的死胡同;后来寺北边的金鱼胡同拓宽,两旁建起高层宾馆饭店;寺西边的校尉胡同也拓宽,通行公交车;校尉小学改建,将贤良寺大部分建筑拆除。原冰渣胡同也只剩下路南的几座房子,胡同原貌不存。一代名寺贤良寺,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孤零零、静悄悄地深藏在校尉小学高楼的东边,很少有人顾及。只有那古庙式的建筑和院中的古树,在告诉人们这座小院年代的久远。 贤良寺塔院位于虎头山东麓。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年间,迁建贤良寺于冰渣胡同。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现存东塔院。东塔院有2塔,民国元年秋落成。东边一塔高约7米,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自从怡亲王府邸改成了贤良寺后,怡亲王新府于乾隆年间迁居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始王弘晓是怡贤亲王允祥的第七子,占地六千平方米。至载垣时两受顾命。慈禧发动宫廷政变,载垣作为主要政敌,被革爵赐死,乾隆年间新补的“铁帽子”王爵也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收府第。同治元年(1862年)改以庄恪亲王允禄四世孙镇国公载泰袭辅国公,另居他所。三年复亲王爵,改以宁良郡王弘皎(怡贤亲王允祥第三子)四世孙镇国公载敦袭怡亲王,仍居宁郡王府,为新怡亲王府。原府则赐孚敬郡王(宣宗第九子)。这样就形成了怡亲王府两度迁移,共有三处结果。 孚王府(原怡亲王府)坐北朝南,府中建筑布局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殿前左右各有配楼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最后是后罩楼7间。后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庭院。正院西侧有几个四合院是王府眷属的居住区。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 孚王府布局严谨规整,是清代王府的典型建筑,也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少数王府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而原宁郡王府,即新怡亲王府,在东单路口100米路东的北极阁三条,王府大门距胡同口约30米。王府后是新开路胡同。王府现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年艺术剧院”所在地。王府大门十分破败,已被石块垒成房屋,“青艺”大门在府门西侧,从大门向内望可见大殿,整体结构尚存,但也已改建为办公室,大殿墙体、屋顶颜色俱已褪尽,殿顶荒草丛生,观之颇有沧桑之感。王府东侧有一夹道,走进去只见府墙已不存,原配楼改为二层住宅,非常简陋,实属危楼。在王府北侧的新开路胡同路南,是“京雁通信设备厂”,有一座三层小楼,从侧面看去,有古建筑房檐的痕迹,或许这儿也是原王府建筑的一部分。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贤良祠。贤良祠和贤良寺根本不是一回事情。贤良祠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01号,是清雍正八年建。祠坐北朝南,面积约740平方米。 大门3间,中轴线上依次为碑亭,左右各一,为六角攒尖亭,内立雍正帝御制贤良祠碑。仪门3间,门前左右列石狮,仪门左右又各辟一侧门。正殿3间出轩,东西庑各3间,后屋5间,东西配房各3间。 贤良祠是祀王公大臣之有功于国家者。雍正帝御书额曰“崇忠念旧”。贤良祠初祀王、公、侯、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都统、将军、总督、巡抚、副都统共78人,后增祀21人。总共祀99人。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现为同仁堂药店一分店。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愚见,如有错误,希望能及时指正,本人将不甚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