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课,老师拿来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案例给我们讲述宋代建筑并不完全按照《营造法式》的规定建造,在很多建筑上大体上遵循,但细节上有很多不同。
9 E% ?% U* ~& _& h
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的上下檐柱头铺做有明显的区别。于是老师点开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的图片给我们看,我一看,这不是抱厦吗,只听老师说,这种建造形式叫“GUITOU屋”。我座在第一排,当即一愣,与旁边同学偷笑。老师马上解释,宋代管这样的建造形式的殿阁叫“GUITOU屋”,紧接着说,清代的叫法就是“抱厦”。
8 H8 L% W; c. @/ i( d% {
原来没系统学习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些,赶紧收了笑容继续听讲。原来在隋唐时期,建筑组合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主建筑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GUITOU屋”。据说GUITOU屋在两宋曾经风行一时,宋人游记中常有“龟首四出”的描述,特别是应用于黄鹤楼、滕王阁等大型风景建筑。日本古建筑中也有类似的GUITOU屋,或者采用简化版本,将正檐向上撩起一块三角形,比如徐福神社和著名的大阪古堡。
+ x( E Z1 ?0 ~( F5 `: ` X6 O# ]
今天拿来和各位一起分享,可能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不是什么值得提的,但是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这个就好玩的很。今后希望自己别再闹笑话,思想也不要那么复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