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冼溪

大庙的历史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13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是便衣,那也太能化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3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小男孩儿的表情很绝,好像并不那么陶醉。
发表于 2009-10-13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便衣在看升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13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雷人了。不过手铐似乎已长绣了。
发表于 2009-10-1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无忧无虑的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10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女兵的步子迈得太大,站立容易不稳,人再多点也就不太齐了,还是咱们国家的女兵看着顺眼。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1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p. ?1 K6 d, E1 u! d

: k0 V5 |! V8 Q. ?/ ~0 V/ J0 u* R

中国女兵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7 w, \) U1 G7 Y
; Y# F( z. P' I" ]; L) }0 O
 
8 R5 G1 o: d; _) w
世界咖啡知识,可以没喝过,不能不知道
' l- r6 {' ?, Q9 K- d
 
0 \5 h5 k* F, z; s& ?
" A; S9 ^ e) J" m
 
. b( p6 N' `# w - l3 f% A( V, H$ c+ g W1 |1 w9 e% o0 J
# T4 ~+ r. A9 M$ D+ A

拿铁咖啡

6 K- W) v6 h7 \/ t, W3 \# s$ ]- r

拿铁咖啡是意大利浓缩咖啡与牛奶的经典混合,意大利人也很喜欢把拿铁作为早餐的饮料。意大利人早晨的厨房里,照得到阳光的炉子上通常会同时煮着咖啡和牛奶。喝拿铁的意大利人,与其说他们喜欢意大利浓缩咖啡,不如说他们喜欢牛奶,也只有espresso才能给普普通通的牛奶带来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 V7 x, K$ E: O3 i" o4 e

意大利式拿铁咖啡(Caffe Latte)需要一小杯Espresso和一杯牛奶(150~200毫升),拿铁咖啡中牛奶多而咖啡少,这与Cappuccino有很大不同。拿铁咖啡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在刚刚做好的意大利浓缩咖啡中倒入接近沸腾的牛奶。事实上,加入多少牛奶没有一定之规,可依个人口味自由调配。

s4 `" z9 [( G7 I: x" w

如果在热牛奶上再加上一些打成泡沫的冷牛奶,就成了一杯美式拿铁咖啡。

+ n) U! V* F- H* F+ _# \

星巴克的美式拿铁就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底部是意大利浓缩咖啡,中间是加热到65~75℃的牛奶,最后是一层不超过半厘米的冷的牛奶泡沫。

" ~- c/ b0 U f5 x' S8 e; ^

如果不放热牛奶,而直接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上装饰两大勺牛奶泡沫,就成了被意大利人叫做Espresso Macchiato的玛奇哈朵咖啡。

& k- V( G4 N7 d


% B" g8 n( n' _# t* L


c* H( |1 }$ I& O

欧蕾咖啡(Café Au Lait)

2 F. |/ O' u# g7 @" Z! i

欧蕾咖啡可以被看成是欧式的拿铁咖啡,与美式拿铁和F拿铁都不太相同。欧蕾咖啡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把一杯意大利浓缩咖啡和一大杯热热的牛奶同时倒入一个大杯子,最后在液体表面放两勺打成泡沫的奶油。欧蕾咖啡区别于美式拿铁和意式拿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要求牛奶和浓缩咖啡一同注入杯中,牛奶和咖啡在第一时间相遇,碰撞出的是一种闲适自由的心情。法国人是欧蕾咖啡最热情的拥护者,你在法国入的早餐桌上会看到肚子圆圆的欧蕾杯,里面盛的是他们一天好心情的源泉。有趣的是,比较所有的咖啡杯,可能法国人用来盛欧蕾咖啡的杯子是最大号的。

- Z8 Q7 a6 L% M2 I& G8 h

拿铁是最为国人熟悉的意式咖啡品项.它是在沉厚浓郁的 ESPRESSO中,加进等比例,甚至更多牛奶的花式咖啡.有了牛奶的温润调味,让原本甘苦的咖啡变得柔滑香甜\甘美浓郁,就连不习惯喝咖啡的人,也难敌拿铁芳美的滋味.和卡布奇诺一样,拿铁因为含有多量的牛奶而适合在早晨饮用.意大利人也喜欢拿它来暖胃,搭配早餐用.很多人搞不清楚拿铁,欧蕾之间的关系,其实拿铁是意大利式的年奶咖啡,以机器蒸汽的方式来蒸热牛奶,而欧蕾则是法式咖啡,他们用火将牛奶煮热,口感都是一泒的温润滑美. 作法:使用器具与材料. 深烘焙的咖啡豆适量. 牛奶适量(咖啡\鲜奶的比例为:1:1) 1.以热水浸泡杯子(温杯),使其温度上升后,再倒掉多余的水分使用. 2.将深烘焙的咖啡豆研磨后,将咖啡粉倒进填压器内,用压棒将咖啡粉压平,再将填压器扣住意式咖啡机萃取口,萃取出ESPRESSO(咖啡\鲜奶的比例为 1:1). 3.取适量牛奶,将其置于意式浓缩咖啡机的蒸汽喷嘴下,使其蒸成热牛奶. 4.将蒸热的牛奶倒进杯中. 5.将杯子上下摇晃,使奶泡上升 6.最后将ESPRESSO缓缓地倒进杯中即可.

' _0 O. N1 m0 i V( [


) a) Y$ R$ {3 h

卡布奇诺(Gappuccino/Cappuccino Coffee) 20世纪初期,意大利人阿奇布夏发明蒸汽压力咖啡机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卡布奇诺咖啡。卡布奇诺是一种加入以同量的意大利特浓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相混合的意大利咖啡。此时咖啡的颜色,就象卡布奇诺教会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条头巾一样,咖啡因此得名。传统的卡布奇诺咖啡是三分之一浓缩咖啡,三分之一蒸汽牛奶和三分之一泡沫牛奶。特浓咖啡的浓郁口味,配以润滑的奶泡;颇有一些汲精敛露的意味。撒上了肉桂粉的起沫牛奶,混以自下而上的意大利咖啡的香气,新一代咖啡族为此而心动不已。它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起初闻起来时味道很香,第一口喝下去时,可以感觉到大量奶泡的香甜和酥软,第二口可以真正品尝到咖啡豆原有的苦涩和浓郁,最后当味道停留在口中,你又会觉得多了一份香醇和隽永……一种咖啡可以喝出多种不同的独特味道,不觉得很神奇吗?第一口总让人觉得苦涩中带着酸味,大量的泡沫就像年轻人轻挑的生活,而泡沫的破灭和那一点点的苦涩又像是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品尝过生活的悲喜后,生命的香醇回甘却又让人陶醉…… 这就好像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在享受过童稚、美好的时光后,便要开始面对踏入成人世界的冲击,真正尝到人生的原味——除了甘甜之外,还有一份苦涩。

. M6 h0 y2 d1 [/ [ w8 I2 \

卡布奇诺的由来 维也纳人柯奇斯基(Fanz George Kolschitsky)是牛奶加咖啡的Cafe Latte创始人。这两种饮料均是咖啡和牛奶洐生出来,但卡布奇诺的来历却更有学问,一直是欧美研究文字变迁的最佳体材。 Cappuccino此字的历史:创设于1525五年以后的圣芳济教会(Capuchin)的修士都穿著褐色道袍,头戴一顶尖尖帽子,圣芳济教会传到意大利时,当地人觉得修士服饰很特殊,就给他们取个Cappuccino的名字,此字的意大利文是指僧侣所穿宽松长袍和小尖帽,源自意大利文“头巾”即Cappuccio。然而,老意爱喝咖啡,发觉浓缩咖啡、牛奶和奶泡混合后,颜色就像是修士所穿的深褐色道袍,于是灵机一动,就给牛奶加咖啡又有尖尖奶泡的饮料,取名为卡布奇诺(Cappuccino)。英文最早使用此字的时间在1948年,当时旧金山一篇报导率先介绍卡布奇诺饮料,一直到一九九0年以后,才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咖啡饮料。应该可以这么说Cappuccino咖啡这个字,源自圣芳济教会(Capuchin)和意大利文头巾(Cappucio),相信 Cappuccino的原始造字者,做梦也没料到僧侣的道袍最后会变成一种咖啡饮料名称。卡布奇诺也和一种猴名有关。非洲有一种小猴子,头顶上有一撮黑色的锥状毛发,很像圣芳济教会道袍上的小尖帽,这种小猴子也因此被取名为Capuchin,此一猴名最早被英国人使用的时间在1785年。Capuchin此字数百年后洐生成咖啡饮料名和猴子名称,一直是文字学者津津乐道的趣闻。干卡布奇诺与湿卡布奇诺 你知道卡布奇诺可以干喝也可以湿喝吗?所谓干卡布奇诺(Dry Cappuccino)是指奶泡较多,牛奶较少的调理法,喝起来咖啡味浓过奶香,适合重口味者饮用。到于湿卡布奇诺(Wet Cappuccino)则指奶泡较少,牛奶量较多的做法,奶香盖过浓呛的咖啡味,适合口味清淡者。湿卡布奇诺的风味和时下流行的拿铁差不多。一般而言,卡布奇诺的口味比拿铁来得重,如果您是重口味不妨点卡布奇诺或干卡布奇诺,您如果不习惯浓呛的咖啡味,可以点拿铁或湿卡布奇诺。 卡布奇诺咖啡的制作在意大利特浓咖啡的基础上,加一层厚厚的起沫的牛奶,就成了卡布奇诺。特浓咖啡的质量在牛奶和泡沫下会看不太出来,但它仍然是决定卡布奇诺口味的重要因素。把经过部分脱脂的牛奶倒入一只壶中,然后用起沫器让牛奶起沫、冲气,并且让牛奶不经过燃烧就可以象掼奶油一样均匀。盛卡布奇诺的咖啡杯应该是温热的不然倒入的牛奶泡沫会散开。平时可以将这些杯子放在咖啡机的顶部保温。将牛奶和泡沫倒在特浓咖啡上面,自然形成了一层,就好像把下面的咖啡包了起来。注意倒入冲泡好的意大利咖啡约五分满,打过奶泡的热牛奶倒至八分满。最后可随个人喜好,洒上少许再切成细丁的肉桂粉或巧克力粉,剩余的牛奶也可以一起倒进去,这样,一杯美味的卡布奇诺就制成了。

( k. q8 j/ d- I' n; \% {0 L


9 Z! H1 J, ?- {4 K: G2 \( l, O; G9 C

蓝山咖啡(BLUEMOUNTAIN)   是生产于牙买加蓝山海拔2500尺以上的咖啡豆,是一种微酸、柔顺、带甘、风味细腻的咖啡;纯蓝山咖啡口感、香味较淡,但喝起来却非常香醇精致;具有贵族的品味,乃咖啡中之极品。  

( V5 y( \( z$ \3 x( a. s

 

, t6 u2 S0 c8 F4 p. k5 h

摩卡咖啡(MOCHA)   目前以也门所生产的咖啡为最佳,其次为依索比亚的摩卡;摩卡咖啡带润滑中之中酸至强酸、甘性特佳、风味独特,含有巧克力的味道;具有贵妇人的气质,是极具特色的一种纯品咖啡。

; V. Z6 c s+ d( ?0 b& [4 G

  

/ b" E6 f Z/ a; J

哥伦比亚咖啡(COLOMBIA)  哥伦比亚咖啡中以SUPREMO最具特色,其咖啡柔软香醇;带微酸至中酸,其品质及香味稳定,属中度咖啡,是用以调配综合咖啡的上品。

( r- E! {; O* J1 o( j' L/ L

  

9 l3 j0 H* n/ e4 e1 d6 E

曼特宁咖啡(MANDELING)   是生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最具代表性的咖啡;风味香、浓、苦,口味相当强,但柔顺不带酸,是印度尼西亚生产的咖啡中品质最好的一种咖啡。 

" S% p. V5 w4 s8 z1 e/ n


+ m4 d3 D: d! [4 {+ j

碳烧咖啡(CHARCALFIRE)   是一种重度烘焙的咖啡,味道焦、苦不带酸,咖啡豆有出油的现象,极适合用于蒸气加压咖啡。  

$ ~3 _# ^; z _7 R9 |0 y: t3 k

 

7 Q, v9 w7 q: e8 Z

巴西咖啡(SANTOS)   巴西乃世界第一的咖啡生产国,所产之咖啡,香味温和、微酸、微苦,为中性咖啡之代表,是调配温和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种。   肯亚咖啡(KENYAAA)   是非洲高地栽培的代表性咖啡。AA代表其级数也就是最高级品,其咖啡豆肉质厚呈圆形,味浓质佳,通常采用浅焙。清晨起来喝一杯肯亚,具有醒脑的效用。

# `2 n! F: h" k( @" o2 N2 ?7 y% Q

  

. p& K. ~% [0 K

夏威夷咖啡(KONAFANCY)   属于夏威夷西部火山所栽培的咖啡,也是美国唯一生产的咖啡品种,口感较强,香味浓,带强酸,风味特殊。品质相当稳定,是前往夏威夷的观光客必购土产之一。

5 K) o6 Q5 L0 P. N


8 h7 C, b8 v" @* x

 維也納咖啡  (Viennese)乃奥地利最著名的咖啡,是一个名叫爱因·舒伯纳的马车夫发明的,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今天,人们偶尔也会称维也纳咖啡为“单头马车”。以浓浓的鲜奶油和巧克力的甜美风味迷倒全球人士。雪白的鲜奶油上,洒落五色缤纷七彩米,扮相非常漂亮;隔着甜甜的巧克力糖浆、冰凉的鲜奶油啜饮滚烫的热咖啡,更是别有风味!

' D9 V8 A% r, p* x5 z+ Q, }

  这种维也纳咖啡有着独特的喝法。品尝维也纳咖啡最大的技巧在于不去搅拌咖啡,而是享受杯中三段式的快乐:首先是冰凉的奶油,柔和爽口;然后是浓香的咖啡,润滑却微苦;最后是甜蜜的糖浆,即溶未溶的关键时刻,带给人们发现宝藏般的惊喜。

, u0 S: B$ s9 J% A3 F( E% G; E W

  维也纳咖啡的制作有点像美式摩卡咖啡。首先在湿热的咖啡杯底部撒上薄薄一层砂糖或细冰糖,接着向杯中倒入滚烫而且偏浓的黑咖啡,最后在咖啡表面装饰两勺冷的新鲜奶油,一杯经典的维也纳咖啡就做好了。

$ O! O* r! z& z, @

 

. M" @' h$ A5 ?& A

  维也纳咖啡是慵懒的周末或是闲适的午后最好的伴侣,喝上一杯维也纳咖啡就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放松身心的机会。但是,由于含有太多糖分和脂肪,维也纳咖啡并不适合于减肥者。

# b0 B6 {& h& O: w6 Z/ Q; u


" F5 b* C8 M: W+ D% x: @% l% ?

hazelnut咖啡   Hazelnut就是指榛果咖啡
French Vanilla就是法式香草.你没必要把中文一起打上来的.懂的人一看就懂.不懂的就会根据这些去找地方复制答案了.这两种都是拿铁.只是里面放了不同的糖浆.底子都是
Espresso Ristretto 1杯 (15-20ml) +蒸汽奶泡 约200ml  

# H* C* _1 y$ ?

白咖啡 

3 d' P: @) q0 T# h

Malaysia是唯一出产正统白咖啡的地方哦~
现在市面上存在的咖啡都属于黑咖啡,黑咖啡是咖啡豆加焦糖经过高温炭烤而成,这一做工使得做出的咖啡有焦苦、酸、焦糖和炭化的味道。在健康上它会伤胃,上火,造成黑色素的沉淀等不利之处。
  白咖啡是咖啡豆不加焦糖直接低温烘焙,去除了一般高温热炒及炭烤的焦枯、酸涩味,而且保留了原始咖啡的自然风味及浓郁的香气,香浓顺口而心动。不伤肠胃,不上火,低咖啡因,口感滑顺,甘醇芬芳。  

% v; U4 z0 h" @7 o$ V

 

. V4 g% e0 ~/ n

几种咖啡的调制      综合热咖啡:巴西3.5、曼特宁1、爪哇2、哥伦比亚2、摩卡1.5(调配式)香、甘、苦、酸。     综合热咖啡:巴西2、曼特宁1、爪哇3.5、哥伦比亚2、摩卡1.5(调配式)香、甘、苦、酸。     综合冰咖啡:曼特宁2、哥伦比亚2、爪哇2.5、荷兰一号2、摩卡1.5(调配式)香、醇、苦      碳烧咖啡:独特的烘培方式,产于苏门答腊,哥伦比亚2、巴西2、曼特宁1.5、爪哇4.5。苦、醇。   意大利咖啡 :一般在家中冲泡意大利咖啡,是利用意大利发明的摩卡壶冲泡成的,这种咖啡壶也是利用蒸气压力的原理来淬取咖啡(又一个瓦特的徒弟)。摩卡壶可以使受压的蒸气直接通过咖啡粉,让蒸气瞬间穿过咖啡粉的细胞壁(还是虎克的徒弟),将咖啡的内在精华淬取出来,故而冲泡出来的咖啡具有浓郁的香味及强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并浮现一层薄薄的咖啡油,这层油正是意大利咖啡诱人香味的来源。 康宝蓝 马琪雅朵咖啡:意大利咖啡真是“百花齐放”,又开出康宝蓝与马琪雅朵两朵花来。只要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中加入适量的鲜奶油,即轻松地完成一杯康宝蓝。嫩白的鲜奶油轻轻漂浮在深沉的咖啡上,宛若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令人不忍一口喝下。在意大利浓缩咖啡中,不加鲜奶油、牛奶,只加上两大勺绵密细软的奶泡就是一杯马琪雅朵。不象康宝蓝,要想享受马琪雅朵的美味,就要一口喝下。法国牛奶咖啡:咖啡和牛奶的比例为1:1,正统的法国牛奶咖啡冲泡时,要牛奶壶和咖啡壶从两旁同时注入咖啡杯,这种冲配方法延续了几百年。今天,它仍是法国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法国baby,奶味十足! 土耳其咖啡:至今仍采用原始煮法,复杂的工艺带着几许异国情调的神秘色彩。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奥斯曼帝国盛极一时的风采。 爱尔兰咖啡:名字里就带着一阵威士忌浓烈的熏香,爱尔兰人视威士忌如生命,也少不了在咖啡中做些手脚!以威士忌调成的爱尔兰咖啡,更能将咖啡的酸甜味道衬托出来。一丝成熟的忧郁…… 小心,咖啡喝多了也会醉! 皇家咖啡:这一道极品可是由一位能征贯战的皇帝发明的,对了,他就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他可不喜欢奶味,他喜欢的是法国的骄傲——白兰地!(又一个在咖啡中掺烈酒的家伙!)蓝色的火焰舞起白兰地的芳醇与方糖的焦香,再合上浓浓的咖啡香,苦涩中略带甘甜……法国的高傲,法国的浪漫。 绿茶咖啡:绿茶的清香将我们的视线从遥远的国度拉了回来,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与融合的民族,这一次,他们又在西方的咖啡与东方的绿茶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也为爱喝茶的朋友们提供了新宠。这是一道纯东洋风味的咖啡,绿茶的幽雅清香、咖啡的浓郁厚重交流激荡。 冰拿铁咖啡: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拿铁咖啡。(是它太诱人,还是它风花雪月太过头?)利用果糖与牛奶混合增加牛奶的比重,使它与比重较轻的咖啡不会混合,成为黑白分明的两层,形成如鸡尾酒般曼妙的视觉效果,再加上冰块,给人一种高雅而浪漫的温馨感觉。 魔力冰淇淋咖啡:这一道充满创意与富有变化的神奇口味只属于年轻的你!在冰凉的香草冰淇淋上倒入意大利浓缩咖啡,再用巧克力酱在鲜奶油和冰淇淋上自由构图,魔力般水乳交融的冰品咖啡,只留芳香与清爽在你口中。 摩卡霜冻咖啡:喜爱巧克力的伙计们,还有没有胃口试试“霜冻”了的巧克力摩卡咖啡?用果汁机将冰块与冰淇淋打碎调和,创造出一种绵密的视觉效果,再加入摩卡冰咖啡,就大功告成了!入口溜滑,沁爽香醇,夏日炎炎中给你一个清凉的下午。

发表于 2009-10-9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10-8 20:2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真同情那些小战士!他们太辛苦了!不过经过这样锻炼出来的人,意志坚强这条儿是没说的!
: p( y. Y' Q# @* K* k; l* H

    针扎的地方有颈动脉,训练不够科学,精神可嘉。

发表于 2009-10-9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得校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些人里有知道的吗?
发表于 2009-10-7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10-7 21:39:00的发言:
4 H9 L: t! C9 \$ [# r/ u

 

# G5 r9 F* L% ]

沙子,那可是攀姐的专业。

: j# E8 b1 \ f; W7 b# f

我是瞎说,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

发表于 2009-10-7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专业是工科.也是读书时瞎看的,咱们一同探讨!
发表于 2009-10-7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我记得他说"匹"是单数的量词.在<铸剑>中,他说:"一匹很大的老鼠".[em229]
发表于 2009-10-7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草,咋不发言啦?
发表于 2009-10-7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10-7 21:33:00的发言:
   可我记得他说"匹"是单数的量词.在<铸剑>中,他说:"一匹很大的老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V0 g; u2 h+ R9 o! z2 D0 R

 

8 i6 q7 s2 ~/ k, @) |

沙子,那可是攀姐的专业。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大健忘场景

1、在楼梯上跌倒了,嘴里说着倒霉,用最快的速度爬了起来。看看周围, 还好,没有人看到。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我刚才,到底是在上楼?还是下楼?

@9 w8 ]! T! O$ T% P( y2 J+ M

2、早上起床去卫生间洗刷,要刷牙了,就是想不起来哪支是我的牙刷。。。颜色呢?。。。四支牙刷摆在那里,就是不知道选哪个好。。。靠。。。 不刷了

+ w+ }# D- C7 x- S; `/ k1 x9 w

3、早上出门去上学,突然发现忘了东西,赶紧回家。到了家里,死活想不起来忘带什么。只好拿了门口的雨伞。没想到那天晴空万里。。。我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上了一天的课。。。

) a, C# E( d7 m5 ]

4、无聊中,给朋友打了个电话,正好接通的时候,发现自己忘了是给哪个朋友打的电话。只好,开口就问,“请问,您是谁” 对方:“那你找的是谁?(哪来的神经病?)” 我:“是啊。。。不清楚。。”。。。 对方:“-_-”。。。第二天上学,有个朋友问我,“你昨天是不是打了我家电话 ?”。。。 我:“?。。有吗?( 原来是你家啊)”。。。 朋友:“除了你这个白痴,世界上还有谁自己打了电话,还问对方是谁!”

) c$ [# k! a7 \7 s$ O! K

5、去拉面馆出拉面,吃完后,总是发现自己的碗里有7~8片,只咬了一口的酱菜。。。

* ?, `8 w8 h3 ^7 F) L! v8 Z

6、早上上学,却回了好几趟家。理由是。 “妈妈,我的表” “妈妈,我的钱包” “妈妈,我的手机” “妈妈……” “又落什么了呀~~~” “妈妈,今天是星期六吧?” “是啊” “那我今天不用上学” “咣当……”

w4 D1 I. u8 T

7、打车,车走到一半,突然觉得心里有点不对劲。。。啊。。对了。。。 “。。师傅。刚才。。我跟你说去哪里来着??”

8 K h2 z# ~+ B& l r @( w: B

8、在学校里,想打电话,翻书包找手机。。。找到了,拿出来晕。。。 家里的无绳电话机!?!。。好大。。。

) c! E9 L$ Q( Y0 ?: @0 [

9、写完了健忘证的故事,点关闭。系统问,“是否保存?” 。。。我很高兴的点了下“否”。。-_-。。。 只好重新写了一次。。真想把手指头给砍了!

发表于 2009-10-8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误操作!

" V0 j( m6 H$ a5 k% C$ r2 \5 a

这也是电脑与人脑的区别,要是手写就没这事儿。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8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 杨导学长帖子中第9很可怕。有时写得头昏时,往往点了否,许多灵感文字就此付之东流。惨极了。
发表于 2009-10-8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有可能,周老先生用字别具一格,如“猹”是个什么东西,到现在也说不清。
发表于 2009-10-8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intarou在2009-10-8 15:02:00的发言:
) O7 g d4 G$ N9 s" Z

日语的量词“匹”或“疋”,主要数鸟兽鱼虫等小动物。是否源自中国,我没有查证。不过鲁迅早年留学日本(仙台),是不是受日本影响也未可知。如一匹猫、二匹鱼、三匹鸟、四匹虫。

( B g& f' d% _3 r/ W+ p# t

   原来如此!那就是了!感谢金老弟点拨![em243]

发表于 2009-10-8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10-7 21:20:00的发言:
     鲁迅还管"乌老鸦"叫几"匹"(见新编历史小说<奔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W1 J2 Z! @. n1 T

日语的量词“匹”或“疋”,主要数鸟兽鱼虫等小动物。是否源自中国,我没有查证。不过鲁迅早年留学日本(仙台),是不是受日本影响也未可知。如一匹猫、二匹鱼、三匹鸟、四匹虫。

发表于 2009-10-8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92]真同情那些小战士!他们太辛苦了!不过经过这样锻炼出来的人,意志坚强这条儿是没说的!
发表于 2009-10-8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 b6 w: A4 z: \4 g/ U+ @( R

 

c6 o5 S2 T+ @7 k

但另一方面:他们起码可以吃饱。

. U1 _* E/ Z4 f& v! _5 A

 

& R) q7 X, j+ c7 n- t& c

想当年在东北,没有粮食。吃了三个月豆饼(饲料)。

! X5 k& K. y) O f

 

1 w% x. F4 _2 n$ B* P( Q) ^6 N

不同的时代,也许不应相提并论。

发表于 2009-10-2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不弄?老是号召别人![em8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3 07:24 , Processed in 1.21083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