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食烟火斋

老北京网“2008金秋主题”摄影美元大奖赛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15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4日下午旷工拍秋景

下午在颐和园西堤拍的,请多指教。

, Y; {5 J7 v* F+ \6 S3 w2 j6 U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来:《天佑》图文佳作入围

《天佑》作者:清风徐来,2008年10月24日摄于八达岭青龙桥 , {" T2 z/ K: R

《你好,詹公》作者:食烟火斋,见此佳作有感而发

& S( C3 _& b3 z! j( ^

脚踏着坚实的基座,背靠着雄伟的关山,

/ \5 J3 n' ?. a: } a+ c# b

头顶是民族的长城,眼前是手创的铁路。

6 O* ~6 Q8 h; m

秋日,映照他坚毅的神色,

& c0 ^* Q, z% x# \' l

秋林,抚慰他挚爱的山河。

d- {: y D) h4 z9 A

沿着基座下的阶梯,他眠入人生的归宿,

+ X* j, }% C# B: U

沿着峻岭上的长城,他登上事业的顶峰。

4 B0 `/ m* }$ Q4 i% |2 z& a

你好吗,詹公?

% @1 s) q r5 V2 N3 ^9 u

你俯视着你的铁路,

% `5 D0 ^9 y- \5 I- n; U+ n q' k* b# t

而我们都仰望着你。

6 b; R( _6 |+ m8 j( L

你好,詹公。

8 p" V, T* I8 E9 A9 S

 

. P# v$ q' F/ S: V* j# n/ R. J; T p

这是第一幅由作者配文的作品。图文俱佳,佳作入围。

q! K/ u8 c- R+ [, A) R2 f: z

《天佑詹公,天佑长城》配文作者:清风徐来

, U7 D v+ p2 ?) {% y. f

收获时节,去山里看红叶。途经中华第一条铁路涵洞,好像是在时空隧道里游荡,一袭白装的“和谐号”列车飘然而过。路旁标记着前行九百尺可到青龙桥,就是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四等小站吗,我决计前往探访。脚下一弯铁轨引向远方,隐隐听到历史动脉在博颤。青龙桥小站古朴端庄,时尚柔美的列车依偎憩息在青龙身旁,和谐、宁静、安详。

7 m9 E$ m7 P; b6 {" r8 w+ k

从取景窗里看去,高大的花岗岩基座镌刻着“詹公天佑之象”, 詹公铜像高高伫立,青山做屏,松柏为障。当年饱经风雨沧桑,挥手之间铺就一段登峰之路;而今喜阅和谐盛世,放眼四处漫山红叶胜似桃花之源。苍峰之巅,一弓长城横空傲世,那是民族之脊梁,中华之魂魄,与詹公之伟业同在。

5 {2 K' Z$ Q" H0 W) `; }* a* K

万类霜天竞自由, 前贤一指定乾坤——天佑詹公,天佑长城。

! S1 N7 r. {1 Z6 D+ v$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8-11-14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  <<熬过风雨又一秋>>  摄于銮庆胡同  机型:FZ30    作者:老花市
发表于 2008-11-15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1-14 23:09:00的发言:
  0 N/ A/ X6 T ]

《熬过风雨又一秋》作者:老花市,2008年11月摄于銮庆胡同,机型FZ30

$ k Y- h0 \) h, K' I6 O

秋风萧瑟,绿叶变黄变红,不久会飘离枯枝。

) K4 C' h4 t- f. |# ? ]6 y8 _2 A* x

夕阳残照,胡同渐衰渐老,迟早将夷为平地。

4 V+ K: a- _4 y* V# t6 z3 Q

电线纵横,送去的是光明,线杆歪斜,留下的是疲惫。

~* p u) I# Z2 _; b8 J

悲欢离合,老屋曾是见证,曲终人散,老屋也是结局。

1 |+ S4 G) t) T; j3 q( ?, I+ i0 T

屋漏最怕连阴雨,熬过风雨是霜秋。

! U6 T2 M$ e" X) Q+ ^6 |6 j

三秋过尽寒冬到,寒来暑往又一秋。

7 G' D: j! f$ d* {

虽然说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0 W) B# P' i. I- {0 h. i1 J' h

可是,先熬这一秋再说吧。

- O) }: P5 T! _

挺住,衰老的胡同老屋。

+ w% ]. v$ {) Z2 c$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_! P" W7 K9 ]/ |, O

 

8 I0 |, ~3 r9 |

      谢谢陆老师的点评,长学问.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纸扇轻摇:颐和园西堤二幅作品入围

  《留得枯荷听雨声》作者:纸扇轻摇,2008年11月14日摄于颐和园西堤 ! A8 K+ |0 o0 ^: h# P+ j

今年夏季,网友们拍摄了许多荷花照片,粉白黛绿,争奇斗艳,蔚为大观。不意秋后枯荷亦可成景,看那枯叶败枝,在平滑如镜的水面形成的倒影多么奇妙,细看,有三角形、扇面形、圆锥形、月牙形,还有飞机形、蜜蜂形、弓箭形,奇形怪状,复杂多样,繁而不乱,疏密有致,意趣天然,此景可遇而不可求也。

: u. x# L7 G+ z M d# ~! O# }* ?

《红楼梦》有个情节: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湖上游船,宝玉嫌水中枯荷大煞风景,命令仆人拔去。黛玉阻拦道,最喜欢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那句诗,不许拔去。李商隐那首诗是这样的:

! Y4 L+ V7 Q% D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o/ p, n! G# Q5 ?* q+ U9 Z1 U! o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p* C, l. p* d9 {

这幅图片有水,有阴天,有枯荷,有傍晚,只差一场秋雨了,但是多出了黛玉没有提到的奇妙的画面。有趣,推荐入围。

/ k6 W) p* J, k2 j& b& j% {.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0 m2 g8 R& z- X# o

 

' C0 _% B6 o. b8 @* q

《故垒萧萧芦荻秋》作者纸扇轻摇,2008年11月14日摄于颐和园西堤

+ s' n2 z" m; M3 a9 y

这幅图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联想到刘禹锡的诗篇《西塞山怀古》:

" N5 P) U4 O0 K' E# E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3 W" X& a8 a% |" T$ k. W% H: Y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7 [: {2 J, \+ R6 y# e5 H+ { g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o1 V( Y; ]' O+ G; b% _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x9 M1 h( }% J( N6 s

此景远处有山,不是金陵的西塞山,而是北京的西山。近处有水,西堤之外的湖水。眼前还有秋后的芦荻,那么有故垒吗?有的,就是水中圆岛上的“治镜阁”遗址。“故垒”者,昔日的军事营垒也。当年乾隆皇帝营建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时,仿照海外有三座仙岛的神话,在湖中营造了南湖岛(十七孔桥连接的那个),藻鉴堂岛和治镜阁岛。治镜阁岛上当年有一座“团城”式的三层城堡,乾隆皇帝曾在城堡上阅视昆明湖的水师操练,堪称“故垒”。

+ }6 B6 P- s- @- H: p0 m

《西塞山怀古》诗篇说的是三国后期,“三家归晋”的往事,东吴被晋朝的军队灭亡。治镜阁岛上的城堡,也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击毁。

) r% N0 ^* Y8 t$ {) Q) o! Z+ {6 p8 Y

秋风萧瑟,芦花飘曳,落日西沉,暮霭苍茫,遥望故垒,满目苍凉。想起总设计师说过的落后就会挨打。抒发过怀古之幽思之后,是否要励志奋进呢?

1 u( A8 S' U' R

此图景象苍凉,内涵丰富,推荐入围。

/ A9 x& U) s. N$ y

 

. ~' S* U& _' I/ G& w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d) A; q) T7 F( T

此外“西堤老树”和“玉泉塔影”也很好,限于篇幅,作为欣赏图片吧。

发表于 2008-11-16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1-13 0:23:00的发言:
等明天精神头儿足了,再好好点评。
0 h: m, {5 c) f8 ?% m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根先生:回复来迟,因为正在想词儿

QUOTE:
以下是引用城根儿在2008-11-16 1:41:00的发言:
' G8 a S& c' z& G5 _5 f. M

 

& k6 O; V! U! { b" W

觉得应该想出好词儿,才能对得住您的好片呀。还有1946先生的词儿,也在想呢。有道是“明日复明日”,抱歉啊。您看看,这几天都是半夜三更发的词儿,确实有点忙活。

发表于 2008-11-16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幸之至!
发表于 2008-11-16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1 i6 a& l4 Q# [1 V

D200/08.8.22/南锣鼓巷

- N7 N8 ^# V. ?- \9 R! b2 h, F" s

D200/08.10.11/前门附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根先生《百花发时我不发》《天然图画》佳作入围

 

: M6 \7 n! t( V; O8 O3 C

《百花发时我不发》作者城根,2008年11月摄于北海公园菊展

8 m9 L( c2 X; w: Q2 _( o& O% D

入秋以来,已经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赏菊作品,自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但是此图与众不同,不是从侧面摄取完整的花头,而是采用近距俯拍花头局部,以金黄色的花蕊为核心,让怒放的花瓣向四外放射。总觉得画面里有一种气魄,什么气魄?琢磨了好几天,偶阅前人菊花诗,忽见两位草莽英雄的三首诗篇,原来那是一种四溢的霸气啊。

* e5 h7 ^ @: z: Q4 F/ U' {

 黄巢《题菊花》

( A3 _- j: \% O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5 }% V6 q, Z% f4 j/ J& t+ I3 J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h/ i( e% I+ |& S4 [

 黄巢《不第后赋菊》 

# q& X; i& s7 u( Z" a ]. a _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T5 I5 n. M1 F3 r4 q6 N) D" f% g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K& `5 Y; K+ R% _. C! p- A4 C

朱元璋《菊花诗》

$ Y3 u$ N, x- X; b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2 p4 A0 O' G+ \1 T* o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 @- U# v: G! W0 ^! b" i/ x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作于不同时期,诗意也不同。前诗为菊花没有赶上好季节而不平,后诗认为晚开花也不错,后来者居上。朱元璋的诗意,好像菊花是有意晚开花,就是等着与西风作对。

% a% d* E- ^$ A( Y- u

菊花虽然秋季开花,但是也在春季发芽,夏季生长,历经春风夏雨,汲取日精月华,舍去旁蔓别枝(多余的花蕾要被除掉),积蓄力量几个月,待得秋后,迎霜开放,奉献给爱花人最后的辉煌。您说菊花容易吗?前人说,荼蘼是春花的终结者,“开到荼蘼花事了”,那么菊花可以算作全年花事(或者春夏秋三季)的终结者,它奋尽全力,与风霜搏击,在完成植物传宗接代的使命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美的愉悦。在此图里,我看见两位菊花的知音者。一位是那只蜜蜂,蜜蜂也是负有使命的,它要在花季结束以前,为群体采集足够的食物,以熬过寒冬。漫说是“蕊寒香冷蝶难来”,蝶不来,蜜蜂来。还有一说:“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所以说蜜蜂也是奉献者。另一位知音者就是此图的作者,他将菊花和蜜蜂短暂一生的成就和辉煌纪录下来,留给更多的知音者欣赏。能不能比喻说,作者城根先生也像一位辛劳执著的蜜蜂,采得甜蜜未曾独享而是奉献给群体欣赏呢?

* C. C7 W- P% w8 q+ r/ `5 h. X3 ?

 

1 [$ s6 U ~8 R7 v( S I

《百花发时我不发》作者:城根

& r. c8 h1 r: _8 u# F6 R) l7 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2 p; T. ^4 C' V

 

8 A" x( N- ?6 ]8 W

《天然图画》作者城根,2008年11月摄于北海公园北岸

1 P2 h) K1 a2 o* ^, d/ i

前一幅是壮丽,这一幅是婉约。第一印象这是一幅天然图画,应以诗相配。虽然配得不好,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儿了。

/ S/ Z7 R0 D7 K8 R

《试题城根先生摄金枫红墙》

( O# o9 M- L% l- I8 f# X, O% f

独依红墙下,势压满庭芳。

- S; F8 b1 M: k

金叶耀人眼,碧草映秋光。

8 z" O* q6 e3 ]7 z7 n- S

疏影染水墨,密阴遮山房。

0 n# s) y2 a! G1 k! p1 r4 F5 q' \

无花也成画,何须王者香。


' x S1 P6 z' ?) Y1 G* _

 

发表于 2008-11-16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5日再游颐和园西堤 A

烦请陆老师审查

) T6 z, g+ x- M6 a5 d+ F. H

 






发表于 2008-11-16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5日再游颐和园西堤 B

烦请陆老师审查。

: i/ a) [1 N6 F* \8 n





发表于 2008-11-16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听雨大姑之命,前来发帖^3^

$ s0 c% w# m' D& a5 _2 q

 

* d# w. P, V' M$ [& Q5 o9 x

-------

+ [8 _- z# w: @: H2 Z) Y+ U

 

1 i4 X$ B% M, Y0 O5 @3 G* X1 f( F+ d) L- z

作品名称:秋叶...

, C5 k- ~0 x' l

摄影时间:2008-10-26

& d; f/ u. ^. f5 }: U+ n

摄影器材:佳能 G9

U* {6 [0 \+ C9 y' \* k- h6 T

 

@; [3 H! e. C( b3 g& m: D

 



发表于 2008-11-16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继续贴吗?- -

* i- R1 h9 t" [( _

因为是不同的主题,SO....

3 Z+ v0 ~7 x* M8 J7 O. \! ^

 

8 p% [! Q3 k* K0 I

-------

3 `0 X+ a; e# O

 

; d8 C) W! T \: I& a' d/ U

作品名称:初秋的银杏林...

7 G8 g* F9 U* y( l( s! u& m, T( U2 f

摄影时间:2008-10-12

4 K& D: `& f! |/ v4 L

摄影器材:佳能 G9

5 }: ~/ d0 S, c- n" k% C0 M, O' b

作品概括:一直很向往银杏林,今年终于去了趟这份向往了很久的地方~

2 N8 h; S% m3 j' f) @. Y) {5 f

因为耐不住性子,所以没等杏叶都变金黄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前去了

! [6 ]8 O" D" ~( R1 u i

但是这个时候的银杏林,也是最为安静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熙攘的人群

$ {7 H( z, m5 `; ]; W1 o

只有些许去漫步,健身,拍照等等的人们...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惬意吧~

% R% b& [9 Z; T- t' d

(这是今年的秋天第一次去照银杏林,也是唯一的一次,

- @8 {( O% X$ Z

对银杏林的向往,看来是要等到明年的秋了,

4 ~0 W W, f5 |9 J; D, i9 F

心中的期待未能完满实现,不知道来年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心境呢...)

$ b" I2 c6 l, p& W6 C! \: d* {

 

. O) P, u5 c3 ]8 B7 U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asiel_st)为何要等明年呢?

“这是今年的秋天第一次去照银杏林,也是唯一的一次,

9 H% }8 A- ~; k/ M5 X3 g6 E

对银杏林的向往,看来是要等到明年的秋了”

4 ?( [" Y9 J J4 S; ~& \

你好,欢迎光临,

) X# G* c8 X" [

叶子黄了可以再去,为何要等明年呢?

发表于 2008-11-16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1-16 21:12:00的发言:
$ t. z7 L+ s f" P4 b7 ?1 M

“这是今年的秋天第一次去照银杏林,也是唯一的一次,

5 p/ f4 U; M% e! y$ ^: e# A9 b

对银杏林的向往,看来是要等到明年的秋了”

& J3 H( K$ L1 D+ ~/ T2 U2 Y

你好,欢迎光临,

: o/ o# X+ s V+ o7 W! C6 R+ x

叶子黄了可以再去,为何要等明年呢?

6 A; M* R6 E9 W, d

 

6 U0 A$ |/ @+ j& A5 Y

估计那的叶子掉的差不多了...

& C0 {5 p: ?3 ?$ y( l0 R; G

心底深处不想就这么一再错过,不知道....

4 P1 R( S1 U0 m' Q) j

也许什么时候,即便只剩下最后的枯枝了的时候,也会在那里留下自己的身影~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纸扇轻摇:蓝色的湖水很美

蓝色的湖水很美。这一幅,近景的芦花哪去啦?没办法套用“故垒潇潇芦荻秋”啦。

: Z7 \% c8 d# u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 ^2 ?7 |3 X; }& p. g8 b: V1 s& G

这一幅,水面的图案没有原来的多。但是有两条神仙鱼。

' \1 ]- S* p5 q, J9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ZPX1946先生《一路山行满眼秋》好图入围

  # Q8 p) m$ l3 P7 _' U; K4 x% g; A

《一路山行满眼秋》作者ZPX1946,2008年11月摄于怀柔山区

3 [/ d# B; w$ V3 }4 o, v0 X9 X! L& ~

深红浅红,深绿浅绿,深黄浅黄,秋季的色彩真是绚丽。在平地观秋,是平面的秋,在山区观秋,是立体的秋。一弯山路,引人入胜,仰观俯察,满眼皆秋,使人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慨叹。

% H) d$ v, k/ H

如今北京街头卖栗子的,全都声称产自怀柔。北京的怀柔、密云一带,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的渔阳郡,自古出产枣、栗。《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燕亦渤(海)碣(石)之间一都会也。。。。。。有鱼盐枣栗之饶”,后世仍然流传怀柔油栗、密云小枣。山,有阻隔交通之弊,大凡公路铁路进山,均须蜿蜒曲折;山,又回报给人们丰富的物产,生发不绝。我不知此图山中可有栗树,但是那满山秋景,已然是秀色可餐了。

; F, K' I) {5 B

此图画面饱满,虚实相济,一弯山路折向大山深处,耐人寻味。或许,风景那边更好?好图,推荐入围。

/ i& A, G4 u4 Z+ W8 y( Q

香山红叶静翠湖那张也好,但是郊区山景更为难得。

# O$ o# y: d. |& D

 

' U- w! i! i+ m b! D0 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8-11-16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1-16 18:44:00的发言:
- i" D: j0 J0 O7 |& B

: e! [$ e/ V8 x% x! b

《百花发时我不发》作者城根,2008年11月摄于北海公园菊展

& ?7 _: x0 ]9 S9 G( I) ]8 f' ?

入秋以来,已经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赏菊作品,自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但是此图与众不同,不是从侧面摄取完整的花头,而是采用近距俯拍花头局部,以金黄色的花蕊为核心,让怒放的花瓣向四外放射。总觉得画面里有一种气魄,什么气魄?琢磨了好几天,偶阅前人菊花诗,忽见两位草莽英雄的三首诗篇,原来那是一种四溢的霸气啊。

5 N) O+ j4 n4 m n2 _: Y

 黄巢《题菊花》

8 P5 \: T7 c, G, Z3 ]! e0 U5 r% q$ C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3 D4 G7 E' Q* a- V3 U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C9 J$ T' ~3 b, I, }- _" A

 黄巢《不第后赋菊》 

! @* n, R- u0 @( D4 M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 \; q( S/ X$ k, B# L$ _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 p G s1 [2 s+ e" }4 y" P

朱元璋《菊花诗》

' O* Q; b x+ i, n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 o; Y( g: f. C0 c; w5 q- f3 g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0 S- c f2 j4 F9 [* Q2 U2 s2 E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作于不同时期,诗意也不同。前诗为菊花没有赶上好季节而不平,后诗认为晚开花也不错,后来者居上。朱元璋的诗意,好像菊花是有意晚开花,就是等着与西风作对。

' s- \' A- E- [

菊花虽然秋季开花,但是也在春季发芽,夏季生长,历经春风夏雨,汲取日精月华,舍去旁蔓别枝(多余的花蕾要被除掉),积蓄力量几个月,待得秋后,迎霜开放,奉献给爱花人最后的辉煌。您说菊花容易吗?前人说,荼蘼是春花的终结者,“开到荼蘼花事了”,那么菊花可以算作全年花事(或者春夏秋三季)的终结者,它奋尽全力,与风霜搏击,在完成植物传宗接代的使命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美的愉悦。在此图里,我看见两位菊花的知音者。一位是那只蜜蜂,蜜蜂也是负有使命的,它要在花季结束以前,为群体采集足够的食物,以熬过寒冬。漫说是“蕊寒香冷蝶难来”,蝶不来,蜜蜂来。还有一说:“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所以说蜜蜂也是奉献者。另一位知音者就是此图的作者,他将菊花和蜜蜂短暂一生的成就和辉煌纪录下来,留给更多的知音者欣赏。能不能比喻说,作者城根先生也像一位辛劳执著的蜜蜂,采得甜蜜未曾独享而是奉献给群体欣赏呢?

1 E1 G6 J7 [- A

 

$ i1 q5 G; @5 k

《百花发时我不发》作者:城根

+ S3 L! L$ i3 @* `4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3 l% C+ q/ U" {, {

' e- R+ h3 ]3 P8 d ~" @

《天然图画》作者城根,2008年11月摄于北海公园北岸

5 m' p5 _ N6 d+ E

前一幅是壮丽,这一幅是婉约。第一印象这是一幅天然图画,应以诗相配。虽然配得不好,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儿了。

& B$ R* i. S+ p) Z V

《试题城根先生摄金枫红墙》

: [: Q1 |- f& P0 V- b3 H

独依红墙下,势压满庭芳。

# y6 U2 l! N7 o7 T4 ^

金叶耀人眼,碧草映秋光。

3 w6 G6 C/ L, |/ d( f/ j

疏影染水墨,密阴遮山房。

3 O* K1 A) c6 ?. E

无花也成画,何须王者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天然图画》作者:城根.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4 w+ c8 n* p9 S+ G5 [

 

$ w( @+ A. H+ P# J( v

小作之名题的好,谢谢。食烟火斋先生高抬咱啦。

发表于 2008-11-18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8-11-17 0:11:00的发言:
# N( E/ l( `' Q- C" v. L: k( G0 D

是您的图片很好,激发了我的情趣,琢磨了好几天,今天写这两条点评,足足用了3个小时呢。

7 M% V% J) E$ w5 y! t

“天然图画”本是圆明园四十景名称之一,送给您,我还担着逾制僭越的不是呢。回头乾隆要是找我,您可得拦着点啊。

& x* v9 z4 P3 b

# H" G, ^* p0 ]5 a9 Q ~5 w


 

$ @! ?7 d' m5 H: U+ M0 v

乾隆爷找您,咱可拦不住。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根先生:天然图画本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是您的图片很好,激发了我的情趣,琢磨了好几天,今天写这两条点评,足足用了3个小时呢。

$ ]1 i. L! x0 ~

“天然图画”本是圆明园四十景名称之一,送给您,我还担着逾制僭越的不是呢。回头乾隆要是找我,您可得拦着点啊。

2 P# y$ e6 E8 Y& V- b

 

! B$ d, V9 U V9 X8 p

《天然图画》转贴:

* E3 B( W3 j& G- D5 ^( U" f, b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天然图画”位于后湖东岸,临湖建有朗吟阁和竹薖楼。登楼可远眺西山群岚,中观玉泉万寿塔影,近看后湖四岸风光,景象万千,宛如天然图画一般。这一景的园林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 , 院内有翠竹万竿,双桐相映。

- {' a) W; V- | u. z: M1 w

       五福堂阴,有玉兰盛开。该株玉兰为圆明园初建时所植,弘历儿时常至花下游,视其为同庚。此树被称作御园玉兰之组。乾隆五十一年,弘历年龄已近八十,偶至堂前对花,多有感慨而成诗一首《五福堂玉兰花长歌志怀》,诗中说道:“御园中斯最古堂,其年与我相伯仲。清晖阁松及此花,当时庭际同植种。……忆昔少年花开时,乐群敬业相媳怡”。诗成后刻卧碑之上,立于花旁,并令饰新轩牖,点缀文石。
       天然图画遗址南部清理发掘出一个方形水池,池中小岛飘然独立,是原景观的历史遗存。

发表于 2008-11-18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2006年10月底去北京旅游的,不晓得两年前的作品是否能拿参赛。如果不行也没关系,大家看看给个评语,我也多个学习机会。

4 Y# T2 i1 n1 O* ^

 

# V0 R4 y4 O. J# l- q5 y

我的机型 sony T9.

) _ f- J$ n( y3 V4 j# t2 A8 e( d% b

***********

- ~0 O. c E" E3 ~2 L

《晨雾》

" O( W% m! ]" O3 C

站在山顶看晨雾慢慢散开,一个新的早晨开始了,欣欣向荣。

S( k4 V7 {& D

而我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心中依依不舍。

0 k% v% E" Q0 O2 k; ]2 Q$ }! J) U

如何解释我的北京情节?我不知道。

) o& [/ f( q3 ]4 ]. X

也许我上辈子就是北京人。

; r# U4 k- V% g% p3 S

 

- L& P( D1 ?: n1 K( f

3 z k+ ^% _! ?1 H( r5 H

摄于2006-10-29 早晨8点半,景山。

: ] w/ g7 `5 P5 X |

 

! R" N) ?2 Q8 U3 v5 H& _$ @

***********

+ }$ a" E0 l- u1 p1 X

《午后长城》

* o7 q$ U v6 J0 g1 D' z/ C, o

那天风很大,很冷,上了长城后整个人都凉了。

+ x2 s6 r1 Z: w3 j

我一个人走了没多少路就坐在了地砖上。

% ^0 ]$ a5 m! }/ C& j" m

周围很多人结伴而行,熙熙攘攘,但是都和我没什么关系。

' k. P* G6 z5 s' O

我想,我是为了什么才来到北京?

0 Y$ v5 Y* z- r9 c$ \) u4 P3 }

 

- \0 n7 ?0 n! e6 {$ W

- Q3 j5 t8 o9 p. |- E+ K

摄于2006-10-28 午后15:40,长城

; x$ A* z- F- V3 X5 F) e$ ~

***********

6 A* Q/ d( O) V: F0 ]/ m

《邂逅圆明园》

# X$ L7 ]/ ]! }2 t% L

终究我还是没有遇到那个人,她是我不远千里来北京想要见到的人。

7 J7 f8 _% Y9 o" ^& Z" m

只是后来听说在长城的那一天,相同的时间,那人就在圆明园。

* d3 ~2 z! v5 Z2 d/ q1 ^ ?

我们错开了一整天。

3 {0 a M- i4 C) N8 ~* J3 g

这就是命么?

1 f8 P* N/ J& u; e8 C. D$ V7 `

然而圆明园里的阳光还是那么温暖柔和……

0 g U# _; P* _. o

 

, }' \: y3 t" ?' r3 N$ F, N



摄于2006-10-29 13:58 圆明园
发表于 2008-11-25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琼岛秋色

菊花展那一天,去了北海。秋风狂扫,北海波澜呈现,蓝天下,琼岛现出几分壮美。

: H; h @1 U; [0 D9 _

 

+ A) s3 ?' I% m

 

6 R4 Y1 o0 O! n! c5 d

新人报道,各位老师拍砖。


发表于 2008-11-26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美天通苑(组照)

  闲来无事,检出几张片,凑几行字,权当作健脑保健操,给版主添麻烦,谢谢。 + o! f n. g8 B! A- W- }

 

; O/ p, g g1 U! Z/ o7 X$ p

     







) {+ B2 B( ]# h9 t8 F( q! x

秋美天通苑

1 L* k! n0 p" U$ d$ y: S. D/ C" p

      据说,天通苑地处京师龙脉,系上风上水之宝地,亚州最大的居民社区。原来这里满目荒凉,是一块采砂取土垃圾遍野的不毛之地。

! d$ l$ n" H9 ~) H* Q3 @3 c$ R3 G( G- n* A

      首先建起来的是天通苑社区,后来又陆续开发天通苑东区、西区、北区和中区,每个区又分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有三四十栋七层居民楼,其中不乏岸峰突起的高层塔楼。天通苑没有南区,因为社区南面有条河,叫清河,绕环社区而过,治理中,即将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清水河。

4 \6 O3 R' K7 N

      秋日清爽,漫步河畔,水面微波轻缓向小汤山龙脉温泉方向汇聚,塔楼映在水中,倒也有一二分仙楼玉阁的韵味,河边秋叶翻飞似蝶,丹染如火,对岸是天通苑东区所在,银白色楼群错落有致,势如巨龙盘腾待飞——望著眼前蜿蜒的水和高耸的楼,似乎顿有所悟……,这河水不就是条青罗带吗,那群楼自然是碧玉簪喽。桂林秋色之美,美在层峦叠翠,北京秋色之美,美在漫山红透。家园秋色之美,美在朝夕为伴,形影相随,这里有火红的日子,是平民安居的乐园。

' }8 S; p! H9 i7 f$ h5 ]

      清晨来临,一米阳光透过一线天般的楼隙,聚焦并点燃了鹿角漆,好似一片烛光,使景物剪影逐渐明晰,新的一天依旧像万花筒多幻多彩,五光十色。秋天是丰收季节,老人用智慧收获欢乐,孩童用挪步显示成长。霜叶与红花争艳,秧歌与秋枫齐舞,夕阳斜下时分,路旁树起棵棵火炬,不仅照亮了行走的路,也照暖了行路人的心。

& V; w" l) ^+ U) Z! [. ^+ @

      今秋,金秋。

4 n s- j8 q' U: C0 F9 h6 u" ]

      今秋金秋,秋美天通苑。


$ i% d$ v+ m* r$ f

       注:火炬树,又名:鹿角漆。能大量吸附大气中的浮尘及有害物质。自然繁殖能力快,适应能力强,耐干脊、耐盐碱,发达的根系能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的作用,是绿化珍稀树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秋大奖赛”入围作者作品汇总之二

  3 P* e6 s5 P- ]$ ~

6,《删繁就简三秋树》作者:02020022,2008年10月27日摄于北京天坛路北侧,

% E, I2 B) Z) q4 X6 w7 j5 K

点评:

/ s" D5 [7 A$ i9 F6 s5 R; H+ E, h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为他的书斋题写的对联,意思是说要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使画面如同三秋之树,瘦劲挺拔,不要过多的细枝密叶,才能突出主题。郑板桥主张作画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

* ~3 O: H9 w2 K

先说什么是“三秋”。阴历将12个月分为四季,每季有三个月,记录岁月时,每个季的首月都要冠以季名,例如《春秋左传》:春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七八九月是秋季,九月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三秋”。因此王勃《滕王阁序》写道“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l! t* d z" F6 Q

在北方,植物的形态会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春季是“新新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季是“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冬季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秋季呢?“无边落木萧萧下”。叶子少了,但是还没有落尽,枝干露出来了,枝多叶少,算是一种典型特征吧?绿叶还会变黄变红,所以“霜叶红于二月花”,还有,秋季摄影,明暗处反差较大,有时是不利条件,有时也能成为有利条件。

: k# S* m1 D( p& A3 f/ {

此图侧逆光拍摄,突出了枝条的苍劲瘦硬,而且稀疏的红叶,有淡绿色,有枯黄色,也有霜红色,使我感受到了气温正在逐日降低,寒冬正在逐日逼近,叶子正在日渐飘零。构图有疏有密,有明有暗,秋阳明艳,秋空澄湛,老干枯枝颇似水墨画大笔挥就,几缕红叶正在展示着生命最后的辉煌。

1 d: N* p2 D% o y! Z

“删繁就简”,在园艺可以剪枝,在作画可以惜墨,在摄影,就应该寻觅和取舍,还要有天气、光照、环境、角度、机位等等多方面限制,最重要的,在我个人而言,风光摄影还要有些诗意。得个好片,洵为不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乎时乎,不再来乎。

5 m2 D0 F T# _ F. J3 T,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s0 J" o4 t; M' r

 

' n1 q* j$ K/ o) L/ ^

7,《郊原秋色图》作者绒绒羊2008年11月1日摄于北京南郊大兴县

4 z! G6 R) t' j+ X

点评:

! H8 V X% F# n/ H0 C( t0 P. I9 @

此图摄于11月1日下午福上村老北京网8周年纪念活动之后的归途。这是线条与色块的成功组合。大路、林带、麦田、电线、远山、地平线,汇集到一个视觉焦点,即返回北京城里的方向。夕阳拉长了树影,在树干上留下明暗的质感。树干半截涂着洁白的防虫涂层,三相高压电线跨过原野,暮霭里远山依稀可辨,都是城里人熟知但不常见到的郊原景色。

1 R( y# t% Q# a; a; D# E7 ]* A

疏落的枝叶,枯黄的衰草,澄澈的高天,告诉人们天已凉,秋已深。蓝色的农用汽车,一车一车地将秋天的收获搬运回家。三五个农民在旷野里劳作,绿色的麦田是他们来年的希望。摄影人乘着汽车回归城里,在镜头中留下了郊原的秋色。正是:

0 ^/ ^1 |- q+ F/ R W7 U6 U

一洗铅华胭脂色,拍罢红妆拍秋妆。

& L1 B+ b" D; k' l* Y+ Q3 e, I; V

远山斜阳映衰草,寥廓清郊万里霜。

% c" C9 J# W' V# r6 U5 q$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H' ^& C2 J. \' [. { q

 

8 R: b$ Y' l [! e2 m

8,《幽谷青龙》作者:无花果2008年10月摄于红螺寺

8 |$ F3 c# d9 y3 \* e

空山鸟语寂,幽谷蛰青龙。耐得三秋冷,听雷化长虹。

0 P6 q3 ` ^& Z. |' I6 u

作品《幽谷青龙》,意境清冷,悦目静心。

% M6 A( D1 x7 ^5 J$ T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G; Z4 ~. Z( g

 

7 ]" u( ]) d( c3 z. _; g

9,组图《秋水寒》《灵山秋深》作者:富察春华2008年10月摄于北宫森林公园和灵山

0 K+ |- h) L0 F; J5 h

点评:

! S; D5 d: s' f

北宫森林公园确实不大好玩,没有宫,也没有森林。不过这一泓秋水浮萍却有意境,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著名的“望洋兴叹”,“不可与夏虫言冰”,“贻笑大方”,“一日千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句皆出自此篇。乾隆皇帝在北海濠濮间、香山知鱼桥等处题词,皆借用了《秋水篇》庄子观鱼的典故。

, `9 B, W: R: j

秋水映浮萍,枯叶何飘零。

% Y" b" \/ C) x! K

不知鱼乐否?夏虫难语冰。

6 j8 [4 y8 K; d+ e

秋已渐深,冬已迫近,水将成冰,枯叶将化作泥泞。“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就是我从《秋水寒》里读出的凄美意境。

7 ~0 T9 E( x* Z% v4 t0 C1 X/ R: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w9 v6 p, T' Z9 j

 

* C. T+ E# X% x- ?5 e! w8 s4 X8 G0 K

《灵山秋深》,秋色果然颇深。

9 d9 p1 ?5 _) Z$ K

 “平林漠漠烟如织,

' ~0 K- H* W0 Q- O% A) f

寒山一带伤心碧。

$ M8 y( D# O: ^( ]. x7 s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W; d1 i+ ^( m* @3 a( M$ q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 m5 M3 a' R0 F; ?8 m

何处是归程?长亭共短亭”。

( f( f& C& b- g% w9 s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 a) I7 U: P$ L5 u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t' I2 P: w; K; r% r* o

缕缕诗思,画外涌来。好山、好树、好夕阳。

8 F. o- W4 W7 Y$ S;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 Y; v' b- r; b6 V

 

, \+ S, [- t! r

10,《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作者:铁狮2008年10月摄于草厂三条

- t1 D, H9 k# @3 u

点评:

* j4 u; {% O: K# c: w: ]) j

此片构图简洁,色调简约,只有灰、黑、蓝、黄四种颜色,然而已经具备了三原色红蓝黄里面的蓝黄两种颜色。此片既然摄于草厂三条,图中视觉焦点又是一蓬衰草,点评就从“草”说起。

: d. J8 Y5 J" t& ^

清代有一篇《增广贤文》,汇集了数百条格言谚语,例如“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等等皆出自此篇语录。涉及“草”的有一句名言“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也有写作“草生一春”或“草木一秋”的,意思都一样,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对于一年生草本植物而言,到了秋天,开花结子传宗接代的使命已经完成,红红绿绿的辉煌已成往昔,生命行将终结,因此前贤发出感叹:小草短暂的一生,尚且完成了生命的使命,人的一生又该怎样度过呢?《增广贤文》还有一句话:“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此语看似论财,其实也在感叹人生。人生有限,抓住机遇,成一些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乎时乎,不再来乎”,前贤对于人生的感叹还少吗?保尔也说过,当你晚年回忆人生的时候,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2 D% @. X' |# X" `3 J# N

再看那座东倒西歪、不甚正规的老房,涂料涂成的外衣,掩不住歪闪的山墙和斑驳的裂痕,庭中的枯树,同它一道历尽沧桑,老态毕露。此房建于何年?何人所建?居住过何人?发生过何事?不知道。知道的只有一条:前景不妙,迟早被拆。遗憾吗?那是旁人的事情。对于这座老房而言,我想,它就像陪伴它的那蓬衰草一样,它有过辉煌,它完成了使命,它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它对得起建造它和使用它的人。这还不够吗?

6 P8 ~$ X5 V4 b4 n, z9 J

战场上驰骋过的战马,死后还能得一座坟墓。被主人宠爱过一冬的蝈蝈,死后还能得一只火柴盒子。养育过多少代子孙的老房子呢?难免被碎尸万段,抛弃荒郊。岁月无情,人有情吗?谁知道呢。不过也好,木料本是土里生,砖瓦本是土里来,回归故土,也算是一种归宿吧?趁着秋光明艳,多晒晒太阳吧,将来它要进去的故土里面,大约是很阴冷的吧?

2 x( m& i& G3 l9 h" Y! h9 A

这就是我,在此图里面读出的意思。

' O5 w- `' J) I. D+ c2 K!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v/ R4 f' S3 M q1 T% B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秋大奖赛”入围作者作品汇总之三

 

' k, `6 n# |/ ?; F0 R% n5 u

11,《熬过风雨又一秋》作者:老花市,2008年11月摄于銮庆胡同,

' V8 E5 V" X9 ?& O' }" q) L' D

秋风萧瑟,绿叶变黄变红,不久会飘离枯枝。

' r. p1 P" n* c- N! c" o; k4 k. d

夕阳残照,胡同渐衰渐老,迟早将夷为平地。

! S, P4 a h& k# |

电线纵横,送去的是光明,线杆歪斜,留下的是疲惫。

+ O! P- ?4 h0 |9 }; b$ G. F5 I

悲欢离合,老屋曾是见证,曲终人散,老屋也是结局。

5 _; j V, S2 j

屋漏最怕连阴雨,熬过风雨是霜秋。

: G+ I' E. F5 D3 h* l( Y

三秋过尽寒冬到,寒来暑往又一秋。

. U5 Z9 N9 B) J" {% Z' V7 b# e

虽然说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5 v! G3 V. T4 G; ~

可是,先熬这一秋再说吧。

3 N$ b. D3 S5 z, s% o! Q, T3 q

挺住,衰老的胡同老屋。

9 H# L+ b# q `' ]6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o3 S4 w; f9 m* f& k

 

9 r+ |6 Z: Y l& ]0 |

12,《天佑》作者:清风徐来2008年10月24日摄于八达岭青龙桥

$ J7 J5 P+ y) C7 f: }

《你好,詹公》

0 T T$ }+ A9 q" l1 [0 U: h

作者:食烟火斋,见此佳作有感而发:

/ L' N; m; ?0 I( ?% M1 l

脚踏着坚实的基座,背靠着雄伟的关山。

) [, G! n' T) p# M9 T% J$ Y, W

头顶是民族的长城,眼前是手创的铁路。

" F/ y% `- D# s5 M' n

秋日,映照他坚毅的神色,

^3 \0 A& H9 F2 F

秋林,抚慰他挚爱的山河。

1 j+ o8 j* f5 f. H M

沿着基座下的阶梯,他眠入人生的归宿,

/ g; p5 u: P j2 n6 J8 U

沿着峻岭上的长城,他登上事业的顶峰。

1 T$ B. Z$ D( N3 z) _ @

你好吗,詹公?

1 l4 C8 ]$ G( o/ Y4 A5 O

你俯视着你的铁路,

: ]* X3 X0 D! ]. K9 q, E% o

而我们都仰望着你。

2 a3 }' T Y. w, W

你好,詹公。

! [3 B3 |8 V% c

这是第一幅有作者配文的作品。图文俱佳,佳作入围。

: [; b% ]( `" D

《天佑詹公,天佑长城》

# z, y. c8 \ ?: S* P4 |% U

配文作者:清风徐来

: `' Y" F3 ]* T6 ]9 U. Z% @

收获时节,去山里看红叶。途经中华第一条铁路涵洞,好像是在时空隧道里游荡,一袭白装的“和谐号”列车飘然而过。路旁标记着前行九百尺可到青龙桥,就是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四等小站吗,我决计前往探访。脚下一弯铁轨引向远方,隐隐听到历史动脉在博颤。青龙桥小站古朴端庄,时尚柔美的列车依偎憩息在青龙身旁,和谐、宁静、安详。

, Z: _4 A4 t) `

从取景窗里看去,高大的花岗岩基座镌刻着“詹公天佑之象”, 詹公铜像高高伫立,青山作屏,松柏为障。当年饱经风雨沧桑,挥手之间铺就一段登峰之路;而今喜阅和谐盛世,放眼四处漫山红叶胜似桃花之源。苍峰之巅,一弓长城横空傲世,那是民族之脊梁,中华之魂魄,与詹公之伟业同在。

- \, _6 Y5 I' [& T! P

万类霜天竞自由, 前贤一指定乾坤——天佑詹公,天佑长城。

% V$ {) k" w2 J% ]3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k7 l# x6 B4 r1 F4 H6 Z) T+ w2 ?

 

) T& E i5 Z8 D

13,组图《百花发时我不发》《天然图画》作者:城根2008年11月摄于北海公园

- w* F9 T) X1 I: w" D& \

入秋以来,已经有不少网友发表了赏菊作品,自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但是《百花发时我不发》这幅与众不同,不是从侧面摄取完整的花头,而是采用近距俯拍花头局部,以金黄色的花蕊为核心,让怒放的花瓣向四外放射。总觉得画面里有一种气魄,什么气魄?琢磨了好几天,偶阅前人菊花诗,忽见两位草莽英雄的三首诗篇,原来那是一种四溢的霸气啊。

& }( l, g1 S, Z5 w. A! H

 黄巢《题菊花》

9 M Y. ^3 O: f7 K5 ]+ D" v: o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 ~* T' ]* S. Q; N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k% T# I- N# G+ a. B( n9 r

 黄巢《不第后赋菊》 

" w! v! p3 h5 F1 w3 y5 v+ f+ U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t% S, [5 ^& b&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8 p; v# v- ~! q

朱元璋《菊花诗》

* K* K# L+ P/ l. {# x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 @9 r0 b- q* ~2 V% X7 I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 U2 V$ a' W5 g; T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作于不同时期,诗意也不同。前诗为菊花没有赶上好季节而不平,后诗认为晚开花也不错,后来者居上。朱元璋的诗意,好像菊花是有意晚开花,就是等着与西风作对。

. {8 g! q( @* H+ Y5 U4 p* Q

菊花虽然秋季开花,但是也在春季发芽,夏季生长,历经春风夏雨,汲取日精月华,舍去旁蔓别枝(多余的花蕾要被除掉),积蓄力量几个月,待得秋后,迎霜开放,奉献给爱花人最后的辉煌。您说菊花容易吗?前人说,荼蘼是春花的终结者,“开到荼蘼花事了”,那么菊花可以算作全年花事(或者春夏秋三季)的终结者,它奋尽全力,与风霜搏击,在完成植物传宗接代的使命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美的愉悦。在此图里,我看见两位菊花的知音者。一位是那只蜜蜂,蜜蜂也是负有使命的,它要在花季结束以前,为群体采集足够的食物,以熬过寒冬。漫说是“蕊寒香冷蝶难来”,蝶不来,蜜蜂来。还有一说:“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所以说蜜蜂也是奉献者。另一位知音者就是此图的作者,他将菊花和蜜蜂短暂一生的成就和辉煌纪录下来,留给更多的知音者欣赏。能不能比喻说,作者城根先生也像一位辛劳执著的蜜蜂,采得甜蜜未曾独享而是奉献给群体欣赏呢?

. d* v/ Z: [# Q6 J, G1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w8 |! C7 a5 I- C

 

2 u% m' |4 D5 t p* @+ E

前一幅《百花发时我不发》是壮丽,这一幅《天然图画》是婉约。第一印象这就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应该以诗相配。虽然配得不好,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儿了。

) h/ F( g$ |( ^% u6 a

《试题城根先生摄金枫红墙》

9 i" S4 t7 B, P- I3 I

独依红墙下,势压满庭芳。

4 n6 B9 }# K. k5 ^4 _3 c3 k9 K

金叶耀人眼,碧草映秋光。

9 ~2 `1 T t# X9 y( m

疏影染水墨,密阴遮山房。

( A: M9 W8 e4 r7 U

无花也成画,何须王者香。

# ^# R, y6 i. W- X- A. t,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 m* x% p6 M' w1 M( w* m6 l4 S; i

 

1 r: g) W+ G$ e# p

14,《一路山行满眼秋》作者:ZPX1946,2008年11月摄于怀柔山区

, t; P" |3 c5 u {# e+ ~

深红浅红,深绿浅绿,深黄浅黄,秋季的色彩真是绚丽。在平地观秋,是平面的秋,在山区观秋,是立体的秋。一弯山路,引人入胜,仰观俯察,满眼皆秋,使人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慨叹。

5 W& C3 J3 F8 E `! G/ u

如今北京街头卖栗子的,全都声称产自怀柔。北京的怀柔、密云一带,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的渔阳郡,自古出产枣、栗。《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燕亦渤(海)碣(石)之间一都会也。。。。。。有鱼盐枣栗之饶”,后世仍然流传怀柔油栗、密云小枣。山,有阻隔交通之弊,大凡公路铁路进山,均须蜿蜒曲折;山,又回报给人们丰富的物产,生发不绝。我不知此图山中可有栗树,但是那满山秋景,已然是秀色可餐了。

3 A' s y3 X' n6 v7 Y1 n6 g- F

此图画面饱满,虚实相济,一弯山路折向大山深处,耐人寻味。或许,风景那边更好?

: ], r2 X7 m+ V J4 }% x- k8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 D$ H; Y) W

 

1 l+ q* i% }3 L( u5 H) s- q% V; t

15,组图《留得枯荷听雨声》《故垒萧萧芦荻秋》作者:纸扇轻摇2008年11月14日摄于颐和园西堤

% t4 E* }5 E8 T' \) c4 R

今年夏季,网友们拍摄了许多荷花照片,粉白黛绿,争奇斗艳,蔚为大观。不意秋后枯荷亦可成景,看那枯叶败枝,在平滑如镜的水面形成的倒影多么奇妙,细看,有三角形、扇面形、圆锥形、月牙形,还有飞机形、蜜蜂形、弓箭形,奇形怪状,复杂多样,繁而不乱,疏密有致,意趣天然,此景可遇而不可求也。

; K/ [+ H' `6 [3 S4 l

《红楼梦》有个情节: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湖上游船,宝玉嫌水中枯荷大煞风景,命令仆人拔去。黛玉阻拦说最喜欢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那句诗,不许拔去。李商隐那首诗是这样的:

& [2 G/ k) x. A! F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v- t* L0 |+ m! q' ^: G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i2 w3 i. V' K% o. C

这幅图片有水,有阴天,有枯荷,有傍晚,只差一场秋雨了,但是多出了黛玉没有提到的奇妙的画面,有趣。

* H" `, X( K) y0 T,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 O. K5 A# g

 

1 g& {$ i, Z2 C6 x' A* n* h

 

; [: @0 {& O7 F" o

《故垒萧萧芦荻秋》这幅图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联想到刘禹锡的诗篇《西塞山怀古》:

! p8 b& {% Y% }6 A8 Z; w% q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9 I- d# u H0 k2 ~$ ^

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7 i! e( t/ d9 a1 F8 V# L7 e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5 s g" y3 ^3 d" M9 C! X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r( T" j" T& R+ `

此景远处有山,不是金陵的西塞山,而是北京的西山。近处有水,不是长江水,而是西堤之外的湖水。眼前还有秋后的芦荻,那么有故垒吗?有的,就是水中圆岛上的“治镜阁”遗址。“故垒”者,昔日的军事营垒也。当年乾隆皇帝营建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时,仿照海外有三座仙岛的神话,在湖中营造了南湖岛(十七孔桥连接的那个)及藻鉴堂岛和治镜阁岛。治镜阁岛上当年有一座“团城”式的三层城堡,乾隆皇帝曾在城堡上阅视昆明湖的水师操练,堪称“故垒”。

2 ?" |! ]3 K' g& V! k' ^7 |

《西塞山怀古》诗篇说的是三国后期“三家归晋”的往事,东吴被晋朝的军队灭亡。治镜阁岛上的城堡,也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击毁。秋风萧瑟,芦花飘曳,落日西沉,暮霭苍茫,遥望故垒,满目苍凉。想起总设计师说过的落后就会挨打。抒发过怀古之幽思之后,是否要励志奋进呢?

1 c/ S; s3 @' ^4 r* G G) y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x7 u) H9 R4 ^, _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秋大奖赛”入围作者作品汇总之一

“金秋大奖赛”共有入围作者14人,入围作品20幅。汇总如下:

6 V% a* F& w+ J3 `# W' |% B

 

* R7 E2 p* ~) N- R3 I

1,《秋雨的缠绵》作者:广顺园主 2008年10月5日摄于前门珠宝市街

. O3 W& [* ?" a# U/ G" D

点评:

* ]9 X; E+ r4 z

好题目,够缠绵,瞅那个花花太岁的摧花辣手已经缠到人家绵软的杨柳小蛮腰啦。虽然不用西风落叶之类常见的符号点题“秋”,但是谁能说这不是秋呢?画面里的两把伞已告诉我这是个雨天。

( ^$ @3 v* q. w0 K, ?

脚下潇潇雨初歇,行人秋装皆上身。

& \6 r9 \2 [, E5 W

百花蓄芳待来年,珠宝市里我为春。妙。说时迟,那时快,快门快,手更快。忙里偷闲的还能构图,瞅那二人专注甜蜜忘我的神态。视点中心是那个吻,正好处于黄金分割零点六的位置(咱用尺子量过了),两个人还是亦步亦趋,二人同步自然也同心。前景的倒影使人联想到鸳鸯戏水。背景人物行色匆匆,各忙各的,各有所思。有明:女子的脸和泛光的地面,有暗:深色的衣服和前景的积水,前景暗色有助于画面沉稳。我这一票已经是您的啦。

0 q0 H7 ^0 [- K* ?

李商隐认为:

( ]! s3 g' U, ^: y" O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2 K1 w* P3 k1 c# f7 [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 b5 E g( G7 O

我认为:

# b7 l% ?( z1 s, x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6 o4 k' H% X& j9 j5 j5 ^6 Q. v6 h9 [8 j

秋雨连绵寒露过,好片共赏开奖时。

; X x% X- O5 E. A. B5 ^3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4 E# n Y i s

 

; ^# h$ Q& W& `( Y4 Q6 R. G j

2,《日坛秋影》作者:文秀武兵2008年10月13日摄于日坛公园

: g- v2 ~) q, x9 R2 S

点评:

: D n6 X! z+ y8 u6 N

1:日坛是老北京知名景观,尽人皆知,有地域代表性。2:褪色红墙和斜阳疏影有秋意。3:也许是压缩缘故,画面有些虚。4:愚意以为将大殿的山尖拍摄完整,并且再偏左一些更佳,不过此条属审美观点各异,不能强求划一。5:个人意见推荐入围。6:凡是能够触动斋主心弦的作品,愿意奉送诗文一篇以助雅兴。

3 L2 g/ W8 ^& i2 a7 y) P

夸父逐归日,弃杖化邓林。鲁阳奋长戈,金乌退三辰。

, g4 b& c, c0 b' `3 B

嘉靖兴土木,红墙绕坛门。而今烟火冷,秋树印疏痕。

" M8 M1 F( m: k" \6 h; ?4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c2 {. j" F/ {" P0 b5 Q

 

8 [; e4 y9 N; m

3,《天丁》作者:蝎子2008年10月11日摄于朝阳公园

+ } f! R5 j- q# T

点评:

( \& d; Y" o/ u0 `

(蝎子原片附带说明“很神奇的事情,划船的时候看到天上的云组成了一个“丁”字(蝎子的姓),连竖勾的勾都有,当时我就惊了,注定俺要发大财”)

0 B; F0 \ }. |# P2 `! n! c8 Z

秦观认为: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 _) O: _& K6 s; H( h5 }$ `

我认为:

3 O' g& _& r, M' Q

纤云弄巧手,长空书我姓。谁持素练舞?六甲共六丁。

" o4 I8 q) M, p5 w, ]/ B

辞旧硕鼠送,开春金牛迎。西河祠正乙,请拜赵公明。

9 w* I5 X' C, x2 a1 z

1,宋词有云“纤云弄巧”,“纤云”可以代表秋季。2,六甲六丁,天将也,此景为天意。3,“硕鼠”,饱食的鼠,想发财当然是吃饱的鼠,今年鼠年,“金牛”,明年牛年。4,西河沿正乙祠供奉财神赵公明,想发财必拜。5,此片与作者有神奇的联系,可遇而不可求。

* p, X: V3 e) ?- z- w5 C.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 a% W/ u. u

 

9 E5 H; h. @4 y$ F& t; [

4,组图《秋韵》《烟光凝而暮山紫》作者:驴友2008年10月摄于颐和园

y; f+ O; s; C; S; N# n

点评:

+ e, n) _; C& |! q6 f$ c( b

第一幅《秋韵》,构图较为繁密,上下有对称感,左密,右疏,赖有右边的垂柳和倒影压住了平衡,感觉是在一处较为封闭的环境里,别有洞天佳境。而船头的指向,告诉人们水域另有源头:“曲径通幽处”。画面右下方那片明亮的水面最为紧要,它与斜阳返照的树梢和林上的天空呼应,并且提示着虽然画面满眼都是树木,但主题是秋水。此图给我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立刻联想到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名篇《滕王阁序》,也是在水边题写的吟秋之作:“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e5 }: p+ K: w+ H/ F4 V%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Q! K2 V; B: X- `! Y

 

/ C2 }* |( {9 ~, n

第二幅《烟光凝而暮山紫》,意境宁寂疏阔,水波潋滟,塔影依稀,与唐朝王勃赣江岸边吟秋大作《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文意暗合。

! a; R3 k1 D' L6 r; T8 S4 e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E V# _) d9 E" T3 ]- L3 `+ \. c; d

 

c) Y& y5 v9 N# L2 O# [

5,组图《金叶捧寿》《金穗映秋阳》作者:无花果2008年10月摄于海淀公园

# j' t# f+ w, o) H

点评

2 ^7 e ~/ Q S6 o- {& i& D8 Q

第一幅《金叶捧寿》,其中的银杏金叶形状,酷似我所见过的一个字。昨晚遍搜电脑储存图片未能寻到,今日苦思终日,最终在几十册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月刊里寻到,原来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所制插屏上的玉雕“寿”字。乾隆皇帝在位有两个纪录:寿高八十九岁,做了60年皇帝。传位给儿子嘉庆皇帝后,又做了4年太上皇帝,总共在位64年。虽然最后一年只有几天,但是按照阴历传统算法,有一天也算一个年头。

; ]- q5 r z% ^8 E/ L) B3 U5 R

乾隆皇帝登极后有一个心愿,他最崇拜的祖父康熙皇帝做了61年皇帝,他说自己不敢超越祖父,如果也能做60年皇帝,到时就要传位给儿子。要知道康熙虽然在位61年,但是他八岁登极,六十九岁去世。而乾隆登极时已经二十五岁了,难度太大。但是他的心愿实现了。故宫宁寿宫就是他为了传位之后养老预建的“干休所”,里边有殿堂名为“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就是表达了乾隆希望当初心愿得遂,符合了愿望,于是就倦于勤政,离职休养的意思。

) ]- @7 w0 ]7 Q* t- L

乾隆皇帝八十岁那年,自觉身体强健,精神旺盛,认为愿望即将实现,他刻了一方“八徵髦念之宝”的玉玺,又题写了一篇《八徵髦念之宝记》的文章,将文章制成紫檀插屏,插屏另一面是玉雕的“寿”字,地子是“万字不到头”锦纹,还有120只蝙蝠,寓意万福万寿。文章里说,古代寿高70岁的皇帝只有6人,其中过了80岁的皇帝只有3人,梁武帝和宋高宗两个是亡国之君,没劲,只有元世祖忽必烈有作为,但是他登极晚,在位仅35年。因此乾隆堪称两个纪录第一名,他很自豪。

/ i- e/ \4 `0 t7 W i

虽然上述都是前人和别人的事情,但是大寿毕竟是个吉利话头。值此我们老北京网即将寿诞8周年之际,出现了和乾隆皇帝80大寿相关的图片,总是有些意趣的。

' h: M# |. l D3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 {! E. G" j6 ]

 

* H8 T+ q- k5 K% ?" t; S3 E

第二幅《金穗映秋阳》。海淀公园和隔壁的海淀展览馆均由北京海淀鑫泰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2005年,鑫泰公司送我一本画册,其中“海淀公园简介”说,公园地跨畅春园、西花园、泉宗庙等皇家园林遗址,保留了西花园历经百年的湖岸山石,为了纪念清代六郎庄一带出产的“京西稻”,还在公园开辟了稻田,营建了水车、“听蛙庐”茅亭、柳林、田埂等等景观,取法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京西稻”归皇家“稻田厂”管理,曾有“一家煮饭百家香”之誉,当年是御用贡品。乾隆皇帝有诗吟咏“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日下旧闻考》记述西花园“在畅春园西,南垣为进水闸,水北流,注于马厂诸渠”。建有“讨源书屋”,“临清溪,面层山,树木蓊蔚,既静以深”。康熙太子胤礽和乾隆少年时均曾在此读书。乾隆皇帝许多诗句都提到这一带的稻田:“片时西北旋开朗,宜麦宜禾总惬情”;“两岸绿杨蝉嘒嘒,轻舟满领稻风香”;“两岸溪田一水通,维舟不断稻花风”;“斋旁仍有余闲地,可作稻田命垦治”等等。

, x8 ^4 j s6 v+ }# E( ^! e

从玉泉山的老照片可以看到,昔日玉泉山以东,曾有大片的稻田。

. y# {/ O9 ?4 I" L

人们常用“金秋”称呼秋季。北方的植物,特别是禾本一年生的庄稼,到了秋季,秸秆变黄,籽粒成熟,贡献给人类收获的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旧时启蒙读物《千字文》第三句就说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豳风。七月》也说道“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可见自古人们对于秋季是深怀敬意的。

8 V" y# s# U& F. K" u5 H* Z

香山有景观曰“绚秋林”,秋季色彩是绚烂的,不拘于金黄色,但是金黄色可以算秋季的主调。无花果的作品《金穗映秋阳》,色彩绚丽明亮,构图工稳平衡,是难得的田园风光,也是都市里的村庄。色调明暗层次有左边的绿树,下方的金穗,中部的衰柳,高天的淡云,有几位摄友已在帖子里称赞其“秋意浓浓”了。

: S1 V/ } {;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R' O* N1 T- a: \

 

发表于 2008-11-30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凑热闹!啥币?

8 c7 y1 S- h1 a+ g8 ^





发表于 2008-11-30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2020022在2008-10-28 19:54:00的发言:
$ K# W+ Y# t& y/ [: X

回陆老师话:帽厂___北京市制帽厂.

5 [; {( B+ W, j u$ t# ~7 }% P9 q


发表于 2008-11-30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天了,参与一下!   

* l5 ^% l, ^" R% o8 c1 v

 

( u `1 h. z7 Q' o6 O

名称:就叫《九月的胡同》吧!     时间:大约九月下旬       地点:北新桥附近       机型:索尼卡片

! f0 E! q$ Y6 c/ {4 S& d0 I

 

+ H6 s1 i. T0 r5 E8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19 19:47 , Processed in 1.4629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