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9 H2 c/ r3 G9 t1 Z9 O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fficeffice" /> 4 I! y7 k' f" a/ E$ R2 |
7 | K. z r) R3 O
看完《建国大业》,第一个感觉就是杂乱。 第二个感觉就是宏大并且奇怪着。 这首先就要从100+位明星的出现说起。话说可能也是由于我在起初的时候也是怀着在一群黑压压的脑袋里面找寻熟悉的面孔的不良企图(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看电影的时候我一边接受着强大的配乐的洗礼一边随着屏幕上如走马灯一般闪过的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脑袋还要在穿梭于历史与电影的时候随着故事情节不停地在各条主线之间跳来跳去。以至于看完后的一瞬间我终于出了一口气。 不过说起来如果《建国大业》没有这么多的明星坐阵的话会不会得到这样火爆的结果呢?同期上映的《天安门》貌似就没有他火爆(这只是我自己的直观感受,也许不够宏观,网络上都说导演有信心和建国大业争一争)。所以明星们就是一把双刃剑了。再说了,这么重要的献礼影片,即使是只说了一两句话的各界委员或者军队里面的一两个小兵,都需要有丰富的演技,这样一来简直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但是明星多不仅给观众造成观影时重点的忽略(找明星),而且影响到了整个影片的节奏。请来了明星不能不让人家说话吧,不能让人家和普通的群众演员一样当死尸吧?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要加一句话,或者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比如选国歌的时候,赵薇的那句;和妇女代表照相的时候,章子怡和苗圃的话好多啊...陈红提问的问题设计的也貌似欠考虑...除此之外,众多人民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影视明星也造成了整部电影气氛。如果说范伟上场时候的喜感可以理解,那冯巩说天津话时候的搞笑可以理解,如果说王宝强那个“炸不掉的地主大院”可以理解,那姜文那句“TMD”可真是幽了众人一把默。何况还有当宋美龄去华盛顿找杜鲁门要援助的时候,走进官邸的时候,那个黑人门卫色迷迷的来了一句"she's so hot".真不明白这句话是为了什么... 说到乱和奇怪的问题,影片的多角度多主线也着实让我有点晕。影片貌似是分成CPC.KMT和以民盟为首的三条主线同时进行的。于是就产生了之前我说的跳来跳去的问题。当然三条主线在描述历史的同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将历史人物人性化。之前看过关于韩三平的报道,记得他说过要把毛周啊老蒋小蒋啊都拍成有血有肉的人。影片确实在这方面做出了attempts。 CPC这边除了一贯的把小人物做的活灵活现之外(范伟演的厨师,闻一多等等),也加进去了伟人的情感(毛主席背着的女孩子貌似就是李讷吧?)。KMT这边的笔墨相当的多。韩三平自己也说KMT也不是吃干饭的,过去总是把他们丑化的没有头脑,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影片之中花了大量篇幅在蒋经国(陈坤演的)身上,当然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来得及想这是为什么,欢迎大家讨论~还记得最后老蒋对刘德华演的俞济时说“任务取消”以后,黯然站在窗前惆怅的看雨的背影。韩导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至于民盟这边也不必多说了,本来民主人士就是召开政协会议所要争取的重要的中间力量,自然不能省了笔墨。只是影片这样的创作意图未免有点想要一口吃个大胖子的嫌疑。大小两个视角无法同时兼顾造成影片重点不突出,没有高潮,部分内容不够紧凑。可看性便大打折扣了。 (PS:近来发现国人在对待历史问题上角度真的是越来越多了。这真的是好事情。比如《南京!南京!》里面从日本兵角川的角度来刻画,比如越来越多的在伟人身上找到可亲可爱之处,比如不再一棒子把反面人物打死。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建国大业》和《南京!南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是想要铺开很大结果没能驾驭的太好。当然我觉得这方面《建国大业》比《南京》成功一些。) 另外,影片的配乐比较花哨,没太能突出重点,没有一首能够撑得起整部影片的主题旋律。(比如电影once里面的falling slowly,简直比电影本身还要吸引人)当然,两部电影的风格、主题完全不同。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的配乐我觉得还是比较精准的,特别KMT一众举着黑色雨伞预谋撕毁《双十协定》那里的提琴啊.!不过我始终觉得有一处的配乐特别让我有种蹩脚的感觉。就是在辽沈战役胜利之后,当晚大家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先是唱了一首带有“英特纳雄奈尔(internationale)”的国际歌,紧接着却是一段很怪异很怪异的吉他。(80%我肯定是吉他)画面上慢动作大家在扭秧歌庆祝。这是还时不时拍了黄圣依的脸(我挺奇怪的之前她已经在播音的时候有了画面和台词了为什么导演还这么给她面子...当然不排除我看错了的可能性)。继续说配乐。此时此刻我真的是觉得音画不协调,有种音轨快过画面几十年的感觉。 不过总体来说,《建国大业》还是值得一看的!所以,大家都去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