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解放那年刚刚大学毕业,55年支援北京建设作为技术人员从上海调来。母亲将外公建的学校交给国家公私合营后,57年来到北京当了名普通教师。哥哥们被留在了上海,大姐出生后也送回了上海。只有我和双胞胎姐姐在北京生、北京长。到后来外公、外婆从上海到北京帮父母带我们姐妹俩。因为他们听不懂北京话,且所住的部委大院许多是从江浙一带来的,倒也如鱼得水。所以普通话就更不学了。问题是可怜了我们两个从小生在北京的孩子,被她们带的也不会说北京话,“自学成才”的南腔北调,常常被同院的小朋友笑话,到了上学,“是”“四”说不清,常被老师拎到黑板前反复读。直到上高中,外婆回了上海,我们在家坚决杜绝说上海话,普通话才变得纯正起来,不过上海话就只会听不会说了。 8 s% i* x; o* R" C/ m/ e
我家从太祖那代就到上海做买卖,并娶了多房太太,所以祖父的兄弟姐妹有十一个。外公家兄弟姐妹九个。到我父亲这代亲兄弟、堂兄弟姐妹就翻了倍了。因为家庭成员多“成分复杂”,对他们的称谓就有些弄不懂了。例如:祖父祖籍是安徽、祖母家在苏州;外祖父家是西塘,外祖母家在嘉善。我们叫祖父为“爷爷”,祖母叫“好婆”,爷爷的兄弟叫“公公”(大公公到小公公),爷爷的妹妹叫“好公”;父亲的亲、堂兄弟按排行称“伯”和“叔”,父亲的堂姐姐叫“好伯”,妹妹叫“娘娘”。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叫男士时把排行放在称谓的前面(如:二公公、三公公、二伯伯、三伯伯),叫女士时把排行放在称谓中间(如:好二伯、好三伯、好二公、好三公)。外祖父叫“阿嗲”,外祖母叫“阿婆”。因为称谓太多,所以,小时候每到上海见到他们就一通乱叫。呵呵
8 X+ f- a( s% E$ E
# c( \) ^( q1 I3 [6 E & {5 @$ f; Y7 K+ @#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1:44:0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