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八旗”和“档房”
_- E. y: J: G! h6 e# R `清代的“八旗”是统治者创建的生产及军事合一的基层组织,是严密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曾为贯彻最高统治者意志和统一政令,为巩固其统治,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作用。八旗的档案工作也是非常精细的。 + }" e* U% P/ m" s: p1 @# g0 n; d' U
7 l8 W! M% q5 l. e
4 }$ m' {6 i9 W4 z8 l0 K! l
“八旗”始于女真族狩猎过程中的生产劳动组织。这种生产劳动组织,后来逐渐形成军事组织,但仍然保持其社会组织的性质。一般以三百人为一单位,称为牛录,设一首领,名为牛录额真。每五个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统领一千五百人。每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固山额真,统领七千五百人,也就是一个“旗”。
, G; U0 ~! G" u# m6 \8 A* i建州女真兴起时,大约只有二万人左右,因此只设了三个固山,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努尔哈赤靠这三个固山的力量统一了诸部后,人口增长至六万余众,因此扩充为八个固山。原有的三个老旗称为“上三旗”,新扩的五个固山: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正蓝旗、镶白旗,为“下五旗”。这时,制定了一条十分重要的法规,那就是:所有的固山必须拥戴一个共同的首领,改变过去那种割据状态,这个首领就是“汗王”努尔哈赤。还规定了官制,并着手创立自己的文字──满文。皇太极时又将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 e- G0 j7 N( n" c$ P5 b
清军入关时,拥有旗兵仅二十九万余人,加上降兵五十万,也不足一百万人。为了防止农民军和明朝军队的袭击,将八旗兵开进城内守城,实行“兵卫”制和“郎卫”制,并按照五行相生相克而定八旗分布。
& B8 G4 e8 A; R2 p" n c( b东方甲乙木,金克木,金为白色,所以东城驻正白、镶白两旗:. J* ?1 g" H8 E9 c- ~
东直门内──正白旗;朝阳门内──镶白旗。
2 A/ C: a" Y$ C. v/ q西方庚辛金,火克金,火为红色,所以西城驻正红、镶红两旗:
4 a, E+ K0 |3 j' c西直门内──正红旗;阜城门内──镶红旗。
. V; X% \" `/ `8 ]' C: d南方丙丁火,水克火,水为蓝色,所以南城驻正蓝、镶蓝两旗:
% @& q& l2 N1 b J崇文门内──正蓝旗;宣武门内──镶蓝旗。
7 K, d6 U# g9 i+ D, a" H$ f北方壬癸水,土克水,土为黄色,所以北城驻正黄、镶黄两旗。
" m% P! c% L5 l德胜门内──正黄旗;安定门内──镶黄旗。
9 j% X+ p% L* f清兵有如下营制:
- r8 q0 x" R0 H, c: C/ T前锋营:由满洲、蒙古八旗中才能技勇优秀者编成,负责皇帝的安全亲随。# E, ?9 Z3 q$ Z" K( \0 D d4 x
护军营:由满洲、蒙古八旗中才能技勇稍次者编成,负责皇帝外出巡幸时的警卫
" Y* K* g+ Y2 I" |: q: A工作。# \" T( L6 C- t* x0 i
步军营、骁骑营:由所余满蒙及全部汉军组成,负责守卫、巡警工作。
$ X3 ] T3 p* E神机营:负责卫戍京师的武装力量,后来成为使用洋枪洋炮的禁卫军洋务派前7 x% R' d: B, @3 I
身。/ A& K# @1 N4 q' e( D
善扑营、虎枪营:是侍候宫廷游猎的特种部队,人数不多。$ |; `% b9 Q3 F" f6 [# p Z. \
圆明园营:内务府上三旗的护军营,负责圆明园的警卫。
9 i1 L& S, D0 q; I外火器营:选满、蒙八旗兵中练习枪炮火器者组营,原驻城内,叫内火器营;因
6 _% N k* ~) {. f+ N& F' j6 T偶然走火轰鸣惊驾,故外迁,后来在西郊蓝靛厂设外火器营。 ( a% H3 H+ [; H% s- c' ^8 n
八旗制度等级森严,各旗驻地管理也极严格,不许杂厕。清朝统治以满族为主体,“上三旗”和“下五旗”差别很大,满、蒙、汉八旗之间的差异更大。
) p! C9 A. o% S6 W* l“上三旗”实行郎卫制,紫禁城内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内务府选出侍卫,由内领侍卫大臣六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二人)统领。分成内外两班宿卫。内班宿守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等内宫,多用满人。外班宿守太和门等外朝,兼用满人、蒙人。
' U' I% J, a b9 \7 Y其余五旗兵卫制官兵,满、蒙分左右两翼备宿卫。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备警跸宿卫。各旗精选四千八百人为养育兵,训练技艺。后来兵额屡增,到乾隆年间,满、蒙养育兵已有两万零三百余人。
6 R; g- T. y X/ f“八旗档房”是八旗重要的公事房之一。城内和外驻的各旗都有档房,是存储本旗官兵户籍档案、文书表册的地方,包括皇帝颁发的书籍、规定以及八旗氏族通谱、旗志、旗册以及续写的家谱等。 + r# ]5 d6 I$ \. d# ?7 D" \
档房的档册有专人负责保管。大部分八旗档案毁于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以及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少部分流入民间,毁于“文化大革命”。
, s4 ?% a- B+ G. w八旗健锐营正黄旗的档房内因皇帝的文书档案很多,所以,它比别的旗正规和整齐得多。我祖父幼年得见那里的许多档册,为“蓝皮书”,好像帐簿。后来,所遗许多档册被人填入正黄旗小庙的井里。还有一些樟木烫字档册存在旗内的参领、佐领书房内,民间亦有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