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饰物,由佛珠衍化而来,亦108颗。按照清代的制度,在佛珠上增加一些配件,并与官服中的顶带花翎(即帽顶、翎管、花翎)、补子、朝靴等相配合,精美典雅,琢磨精细,镇配亦讲究。清代朝珠多以翡翠、蜜蜡、珊瑚、琥珀、绿松石、桃核(雕刻)等世间珍物顶制。朝珠除1O8颗珠之外,还须加上佛头、记捻、背云、坠角等用丝线编织的长带贯穿之,用以佩带。清代的制度规定:皇帝、宗室、王公、异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宫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儿女穿着朝服时,可以配挂朝珠,称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时,够上等级者方可佩用朝珠,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 ' D: y. S7 m* F/ h" x# I
1 k. M3 s4 c: |9 S4 }8 _4 u
2 i% l8 b& H- z& M# T( u+ T
% o. [) S3 f, R朝珠由108颗珠组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彼此间色差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每颗珠的直径均在12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联缀时,每27颗珠间嵌入一颗优质的由其它色泽的宝石制成的朝珠“佛头”为间隔,佛头共4颗,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即25厘米。4颗佛头色泽和大小一致,圆浑敦实,洁净纯正,其色泽与朝珠对比强烈,鲜丽明艳,彼此衬托相映成趣,犹如画龙点睛,神采飞扬。朝珠上还加有多种装饰,朝珠顶端的一个佛头,其穿孔的方式与所有的朝珠、佛头不一样,作倒置的“T”字形穿孔,即把朝珠串的二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而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收出,合二为一,接着再紧贴一颗长约2、4至2.5厘米,宽约12一1.6厘米的葫芦状佛头塔,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用银丝珐琅裹着的宝石大坠子,在佛头塔与大坠子中间还垂有一块大小约4—6厘米长,5—7厘米宽的厚薄不一的椭圆形宝石,谓之“背云”。有珍贵的背云仅是一块大尺寸的红批霞;有的则是在银丝珐琅(烧蓝)的底盘上再镶嵌1至5块多种色彩的小宝石。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宝石或红珊瑚或珍珠(天然海珠)的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统称谓“记捻”。朝珠的材质珍稀高贵,一般都以光素的形态出现,着意表现它的材质,以显其气质非凡。 Y6 w! a+ r8 X& ^/ V4 W6 z' {
仅以桃核作材质朝珠为最低微,桃核周身满雕细花、山水、人物、楼台、殿阁,用深雕和镂空雕的技法来表现,雕工有粗细之分,细者玲珑剔透、惟妙惟肖,人物的神态、面相清晰可辨,其打磨光洁细腻,在手中越盘越佳,应归属立体微雕的范畴。 - T! A6 h W3 Y- s$ T& n" w
按中国习俗,桃为寿的象征,放朝珠之选只用桃核。同时桃核的挑选必须果核圆浑丰满,大小一致,直径在1.3毫米间的核材,雕刻时利用桃核表皮纵横无序的交义凹凸的纹理刻成山水人物楼台殿阁并择其凹入的部分多处适当的钻空,既可把桃核中的仁捣碎取出以防蛀,又可给人一种玲挑剔透之感。 ! j" ~0 ]# N9 {% }
亦有一类用桃核雕刻的朝珠,工艺稍粗,核的直径亦小,约1厘米许。其它饰件如佛头、背云、记捻等与上述佛珠完全一致,只是按同比例缩小,但此类小桃核雕的朝珠配件,有以松耳石、杂色水晶、红珊瑚制作的佛头、记捻、背云等,绝大多数均系伪品(即以假松耳石、假红珊瑚和以劣质水晶煎色制作)。有的还在上面稍稍刻有简单的云头纹或如意头纹,意在遮其伪迹,该类桃核的小型佛珠都属清代晚期和洪灾、伪满时期制作,估计所备之宫品亦是官卑职微的了。 3 k' B. ^" V' o( G2 `: u# s; g2 G' X
朝珠的备挂有定式,将朝珠挂于颈项之中。分前胸与后背两部分,以佛头紧贴后颈与后脑相垂直。前胸部分的尺寸为1.2xl08+25x4= 1396厘米。再加上珠粒的间隔和联系的小配件应在140至145厘米之间,备挂时前胸出现的三颗佛头作中心对称,而三串“记捻”,右侧二,左侧一。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心,下垂大坠子,尺寸大致在65至7O厘米间(即二尺)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短相符,亦可相互遮掩。朝珠的备挂不可乱挂一气,乱了方寸,有悖礼仪。
$ F$ {- `& R!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