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38|回复: 24

[转帖]知了猴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8-14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有吃知了猴的习惯么?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油炸。

[em17]
发表于 2008-8-15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唧鸟猴。不知道跟“猴”有什么关系?

以前药铺好像还收购蝉蜕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venture在2008-8-15 11:28:55的发言:

应该是唧鸟猴。不知道跟“猴”有什么关系?

以前药铺好像还收购蝉蜕吧?

好象1分钱1个。

 

发表于 2008-8-15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啊,哪儿找的?我怎么老是找不到这个玩意儿呢?

现在哪里能吃到油炸鸡鸟猴儿?

发表于 2008-8-20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老者在2008-8-15 17:53:43的发言:

真不错啊,哪儿找的?我怎么老是找不到这个玩意儿呢?

现在哪里能吃到油炸鸡鸟猴儿?

傍晚拿手电到树干上去找,然后自己炸。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8-8-20 9:54:41的发言:

傍晚拿手电到树干上去找,然后自己炸。

应该在地上挖!树上的大多已经开始蜕变了.

山东郯城“知了猴”一条街

发表于 2008-9-5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文

食蝉

作者:光猪

马上就又要到蝉鸣的季节了,记得去年我给一个外专做翻译,听到树上蝉的叫声,我说:“我们吃它。”外专说“I know , we don’t !(我知道,但我们不吃!)”表情非常轻松愉快,好像在说:“幸亏我不是中国人”。
其实就这一点来说,不做中国人是太亏了。昆虫确实美味,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西方在近几十年一直有人推广昆虫食品,应者廖廖,说明他们没有中国人的口福。蝉做为大型昆虫,味道尤其淳厚鲜美。在中国食蝉由来已久,在《庄子》中一个痀偻者粘蝉的故事,大意是说孔子见到一个痀偻者用竹竿粘蝉就像探囊取物,就问他是不是“有道”, 痀偻者说他练习在竹竿上放上弹子不掉下来,从两个开始,再逐渐增加,等到放上五个而不掉下来,用竹竿粘蝉就如探囊取物了,可见用心专一之重要,也可见蝉之美味,不然不必下这么大的功夫去捉。
除粘以外,古人还利用蝉的驱光性捕捉它,《荀子》记:“耀蝉者务明其火,振其树。”生起明火,振动树,则蝉会自投火海,烧死后即可食用。除这种炙食外,还可蒸食,氽食,做汤做羹。《齐民要术》中引崔浩的《食经》,有“蝉脯菹法: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酢就是醋,加工后的蝉脯,可以“蒸之,细切香菜,置上。”也可以“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也可制蝉酱。
现今云南傣族人也好吃蝉,多种吃法中有一种最复杂的:将翅、足去掉后,洗净,用刀划开蝉的背部,把剁碎的猪肉和葱、蒜、辣椒面及适量的酱油、盐拌合好,塞进蝉的背部,再把其背合拢,用细绳绑住,放入油锅炸成金黄。炸完之后,皮脆肉松,滋味独特。
我的老家苏北丰县也好食蝉,但不吃蜕壳后的蝉,而是吃它蜕壳前的若虫,即我们叫做“唧鸟猴”的,唧鸟即知了,也即蝉,叫它猴是因为它的头部很像猴,又爱爬树。吃法很简单,把“唧鸟猴”放到水碗里,利用它自身挣扎的力量把身上的土洗净,然后用浓盐水腌上,几天后取出,在油里炸着吃。“唧鸟猴”未出壳,体积小于蝉,所以肉更凿实好吃。而且“唧鸟猴”在黑暗的地下呆了四、五年,怀着渴望来到外面的世界,一下子被我们抓来吃了,确实惨得很,可越惨的东西越好吃。“唧鸟猴”的味道好得很难形容,只能告诉你它的味道好像会拐弯,开始时是一种美味,两秒钟后另一种更香的美味又涌上来了。我私下认为,唧鸟猴是世界上第一好吃的东西。
有趣的是,蝉在中国又是君子的象征,因为它餐风饮露居高声远确实非常高尚。一方面歌颂人家的精神,另一方面又惦记人家的肉体,中国文化的实用主义真是令人佩服。可是老外对我们的这种物尽其用的方针却无法参透,当他看到有人用竹笼装蝈蝈卖的时候就问我:“你们要它干什么,吃吗?”

发表于 2008-9-5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一篇

作者:索拉则仁

挖唧鸟猴

小学,一年级,汽车局,就是现在的工会大楼站,燕京饭店对面。

我的同学,何阳,瘦高的个子,白白净净,脸庞方方的,言谈举止斯斯文文,他个头比我高。下学后有时到他家里玩,他母亲会给我们做好吃的,还会给我几本科幻小说、自然科学故事书看,如《蜜蜂的故事》、《气象预报》,现在还能够根据一些天象判断出天气情况。燕子低飞蛇过道、云往南水成潭,云往北晒干麦、天上出现钩钩云地上水粼粼什么的。

到了春末夏初季节,最好是刚刚下过小雨之后,何阳带着我,拿着小铲子,到工会大楼前的高大的杨树林中,在地上寻找唧鸟猴藏身的洞穴。洞口的土薄薄的,向里面看去,黑黢黢的很深的那种,多半能够挖出唧鸟猴。

挖出的唧鸟猴深色的软软的外客泛出淡淡的白色,带小锯齿的几条腿缓缓地动着,似乎能够感觉到它的体温。

那时侯不会把唧鸟猴拿回去炸着吃。我们把唧鸟猴放在家里的窗户的纱窗上,等候它脱壳而出。过了几天,一只漂亮的知了趴在窗户上,刚脱壳的知了的翅膀是非常漂亮的,那时的翅膀是淡绿色的,它偶而会震动几下翅膀,似乎想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将出了壳的知了轻轻从窗户上取下,将它们放到高大的杨树身上......

别了,可爱的唧鸟猴,可爱的知了。

发表于 2008-9-8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捉唧鸟猴要傍晚、晚上、雨天。

傍晚:树下周围的地面,记忆中杨树下居多。唧鸟猴在天黑前已经把洞开了一个小口,有时比黄豆还小,地上是一个黑点,口小肚子大的那种,也就是“洞口的土薄薄的,向里面看去,黑黢黢的很深的那种”,能看出皮狠薄,这是关键,以区分其他洞。手指轻易扣破其余的土皮,洞口如硬币大小,可以直接看到他在里面,通常只用手指慢慢地伸进去,它会抓住,不疼,慢慢的把它抽出来即可,动铲子的大多是新手。

晚上:直接用手电往树干上照就能抓住,没啥技术含量。

雨天:经过下雨,本来应该在今天出来的那个,白天它的洞上的薄皮就被淋塌了,所以可以如傍晚那样抓;估计也有洞被淹了,不得不出来的。有时就在地上和树上捡,一到雨天我们就兴奋,雨刚停就出去抓,甚至冒雨抓,那时主要是玩,吃没有太大吸引力。

即鸟,可以粘。唧鸟一出来的时候正好是麦子熟的时候。弄一把麦子放嘴里嚼,直到剩了面筋,粘到竹竿头上就行了,粘翅膀,不要粘身子。还有一种办法,用铁丝做一个小圈绑在竹竿头上,满世界找蜘蛛网绕在铁丝圈上也行,好像这个不是太粘。和茶馆老板交流了一下,北京好像是用什么塑料还是沥青烧化了粘?没实际操作过,竟然忘了是用什么了。

发表于 2008-9-8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后来都是用沥青粘。谁知道老北京粘唧鸟用什么胶?
发表于 2008-9-8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502
发表于 2009-4-24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有吃知聊猴的,但大多都用知聊壳做药材和做毛猴用了

发表于 2009-7-23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鲜麦粒几颗,口嚼以后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奔腾在2009-7-14 16:34:00的发言:
+ y, g% |0 `" u. p' y

嘿嘿,我们小时候用自行车内胎熬胶。

$ |9 d* [3 F* n0 r! S: d- m. ~; d. x

很奢啊!我一般是攒酸奶瓶上的猴皮筋熬胶。熬得时候要把所有门窗都打开,以免大人回来闻到味挨揍!

发表于 2009-7-16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过油毡熬的胶,还用过平;泡泡糖,呵呵
发表于 2009-7-17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饺子劲儿那么一块就够啦,用完还能吃.....呵呵
发表于 2009-7-16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豆酱在2009-7-16 16:07:00的发言:
粘唧鸟用面筋方便又环保
" ^! T- }+ F, w& B# T. c) t

有点浪费粮食。哈哈

发表于 2009-7-16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的真清楚!
发表于 2009-7-16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唧鸟用面筋方便又环保
发表于 2009-7-14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们小时候用自行车内胎熬胶。

发表于 2009-9-2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学习了
发表于 2009-9-10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红惠在2009-7-23 8:41:00的发言:
新鲜麦粒几颗,口嚼以后即可。
9 K" ]! A! t3 _& C7 t4 {

这个办法肯定管用,小时候就用小麦粒当泡泡糖吹呢,呵

发表于 2009-9-10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粘唧鸟已是鸟枪换炮了,主要换的是杆子------鱼竿!比竹竿好用多了:长、轻、尖儿细。熬胶变化不大:猴皮筋;增添了一个避孕套。这两东西粘性好,而且不易干,不用总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2:40 , Processed in 1.15522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