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57|回复: 30

近日偶得一张珍贵的圆明园西洋楼旧照!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8-6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圈标明的位置是这张照片的最大价值!照片中间红圈表明此是观水法屏风已经被载涛运到自家园子内!而两边的红圈则表明此时观水法两边的巴洛特门遗迹还在!这点是此照片最大的价值!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爷时代!
发表于 2008-8-6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两边的巴洛特门何时没的?
发表于 2008-8-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8-6 23:47:05的发言:
乾隆爷时代!

乾隆爷时代!?您有没有看清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噢!是问什么时候没的?这点我也想问!有人知道否?
发表于 2008-8-7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8-7 0:06:32的发言:
噢!是问什么时候没的?这点我也想问!有人知道否?

看来只能从老照片中进行分析了.

发表于 2008-8-7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8-7 0:00:34的发言:

乾隆爷时代!?您有没有看清问题?

哈哈哈哈

保持沉默

发表于 2008-8-7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8-8-7 12:59:56的发言:

哈哈哈哈

保持沉默

最近少见您跑题啊,忙啥?

发表于 2008-8-7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8-7 13:06:11的发言:

最近少见您跑题啊,忙啥?

最近上网时间少了,搬回妈妈身边了,做乖乖宅女

发表于 2008-8-7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8-8-7 13:08:22的发言:

最近上网时间少了,搬回妈妈身边了,做乖乖宅女

呵,再不能晚上2时过后才睡.好事啊

发表于 2008-8-7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8-7 13:14:26的发言:

呵,再不能晚上2时过后才睡.好事啊

连12点都过不了,我妈妈说,你终于过人的生活了

哇哈哈

发表于 2009-11-20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 谢谢上传
发表于 2009-11-15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没有不带圈的图?

发表于 2010-3-20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第一页12、14楼:想要没有红圈的图?本图的珍贵价值就在红圈上,你们不懂吗?难怪没人答理你们。
发表于 2010-3-13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稻子在2010-3-12 23:57:00的发言:
3 y3 z3 r w1 A8 U# m4 W! ~6 \

; ]+ ]! t, r0 h6 h) l7 k3 ~' o

文化和艺术的价值不是由古董店里的鉴定标签决定的,从品格上来说古玩陈设顶多算是可以在拍卖场上飙个好价钱的工艺品,这绝对不是衡量中国文化精髓与价值的标准。曾经收藏这些陈设的空间环境才是圆明园的价值所在,这些被设计的有意图空间的组合,结合被设计山形水系构成了中国传统人居的终极理想,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既不是简单的花园,也不是单纯的园林式建筑的集合,圆明园的被建造与经营,就像兰亭序等书法作品被书写,富春山居图等绘画作品被创作一样,都是当时高端文化需求的重要表象。

8 P+ X) o; A- p7 T) n

 

9 C' v# I. r1 P! E' o5 N

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向来是以心领神会,深度介入的方式来达成,历来无论绘画还是书法这样的艺术品只要与原作达成神形一致都可以作为传承的范本,园林也是如此。东方智慧的收藏不是单纯靠知识文本,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字与实物媒介去体验与“悟”,这些东西与这些东西背后的价值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遗产,而不是亘古值钱的古董什物。作为传统园林艺术的范本的圆明园既然还有迹可循(有老遗存还可挖掘),还有据可依(有老文献还可查证),还有技能达(有技术的老艺人还没全挂),为什么不能理性的思考一下在其彻底消失以前让其部分再现的可能性呢。把西洋楼残骸保护好烧纸上香痛定思痛足矣,将整个圆明园都扫入墓地祭拜恐怕不合适吧。

# t. p0 |( M2 s+ |* [: S

 

, F( J6 o2 T# {* B# ]9 l! n/ r8 m

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留意和比较一下,目前的圆明园不像中国园林,倒像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结合回顾历史,真是尴尬的要死。

+ o) ~* d1 H' ^. o+ A4 O

 

g+ ?. U" m7 \

这个观点不久将成为主流观点!现在的中年轻人受阶级斗争影响严重,90后和二十一世纪后的孩子未来一定会接受以上的观点!那时候圆明园会更好,我们为此而努力!我们来自YMY!

发表于 2010-3-12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viki在2010-3-12 18:12:00的发言:
, S. F6 ~, X* C4 Y; r9 e) u

 那多谢斑马老师了,哈。。

! K0 b! K) o( ?, D5 V0 D6 n

 一直都想去没开放的遗址呢。。

7 e0 C8 e* u3 G( Z

 去圆明园找您还是?

; v& M, u! L5 n: Q. m

 

8 H# n! F! }- z# [

找我就行!等4月吧,那时候暖和。

发表于 2010-3-12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oungpo在2010-3-4 23:08:00的发言:
圆明园重建没多大意义,应该不是钱的问题。就算复建了外形,也是假古董,里边的藏品可是清朝鼎盛期的一百多年间,倾皇家之力蒐藏的艺术品、古玩及陈设,这些是无法复制的。还是把园子收拾好喽,残迹保护好喽,用图片、绘画展现昔日的辉煌,供国人永远凭吊的好——万园之园的墓地。
2 H% c) p4 W; C! t

' u# B! \. u% U: i1 x

文化和艺术的价值不是由古董店里的鉴定标签决定的,从品格上来说古玩陈设顶多算是可以在拍卖场上飙个好价钱的工艺品,这绝对不是衡量中国文化精髓与价值的标准。曾经收藏这些陈设的空间环境才是圆明园的价值所在,这些被设计的有意图空间的组合,结合被设计山形水系构成了中国传统人居的终极理想,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既不是简单的花园,也不是单纯的园林式建筑的集合,圆明园的被建造与经营,就像兰亭序等书法作品被书写,富春山居图等绘画作品被创作一样,都是当时高端文化需求的重要表象。

& i4 ]2 z% e+ ]3 { m- T; G

 

1 S; o" q" F6 p, O# n

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向来是以心领神会,深度介入的方式来达成,历来无论绘画还是书法这样的艺术品只要与原作达成神形一致都可以作为传承的范本,园林也是如此。东方智慧的收藏不是单纯靠知识文本,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文字与实物媒介去体验与“悟”,这些东西与这些东西背后的价值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遗产,而不是亘古值钱的古董什物。作为传统园林艺术的范本的圆明园既然还有迹可循(有老遗存还可挖掘),还有据可依(有老文献还可查证),还有技能达(有技术的老艺人还没全挂),为什么不能理性的思考一下在其彻底消失以前让其部分再现的可能性呢。把西洋楼残骸保护好烧纸上香痛定思痛足矣,将整个圆明园都扫入墓地祭拜恐怕不合适吧。

6 c% l2 [1 C p

 

q5 X' s, s# @4 e e" Y* a4 d0 U6 L

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留意和比较一下,目前的圆明园不像中国园林,倒像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结合回顾历史,真是尴尬的要死。

发表于 2010-3-12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8 13:22:00的发言:
, o7 A5 h2 `# l

 

' Z; N' s- I( y# w. ~" `% t0 b

等天气暖和了,你来找我,我可以带你转转。

( h& \. e3 [+ ]. t6 r

 那多谢斑马老师了,哈。。

# _" k2 p$ d) d [6 o. t8 c0 j

 一直都想去没开放的遗址呢。。

$ T' @0 R) A; m: c: E5 x

 去圆明园找您还是?

发表于 2010-3-8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viki在2010-3-7 16:14:00的发言:
& v6 P* i) f, ]) C+ l0 d

 那有办法进去么?想去没开放的遗址转转..

( ?( p- l8 @8 f; k. w7 `

 

" ?: F2 e4 Z6 r) j, u6 X. t/ Y

等天气暖和了,你来找我,我可以带你转转。

发表于 2010-3-6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则上不可以
发表于 2010-3-6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觥醉月在2010-2-19 15:37:00的发言:
1 E; M D+ A0 K& U' n

我看见几张照片,搞不懂就是.大家看看

这几幅很不错,少见!
发表于 2010-3-7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3-6 0:21:00的发言:
原则上不可以
% N4 D1 y4 V) N8 @

 那有办法进去么?想去没开放的遗址转转..

发表于 2010-3-5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圆明园没开放的地区可以进去探寻遗址么?

发表于 2010-3-4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重建没多大意义,应该不是钱的问题。就算复建了外形,也是假古董,里边的藏品可是清朝鼎盛期的一百多年间,倾皇家之力蒐藏的艺术品、古玩及陈设,这些是无法复制的。还是把园子收拾好喽,残迹保护好喽,用图片、绘画展现昔日的辉煌,供国人永远凭吊的好——万园之园的墓地。
发表于 2010-3-4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地面能看的所谓遗址只有不到5%的面积。95%的遗址还埋在地下

发表于 2010-3-4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有的是錢

! [1 b" X5 t6 U3 C' x' U+ A

如要考古 不如原址重建

; b, d$ \+ l9 t! `# j% v

那真真要 考驗當局的智慧了

发表于 2010-2-18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没有红圈的照片?这样不方便收藏
发表于 2010-2-19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见几张照片,搞不懂就是.大家看看

, {: W/ I8 C5 Y- I1 g; X

http://www.photo.rmn.fr/LowRes2/TR1/3HICK1/08-540827.jpg

0 C7 _ A4 S9 f- [5 Q* s/ x
Cote cliché :
+ `4 [2 I1 b7 \5 a4 F4 R
08-540827
. ^2 W5 V; T/ r4 s7 s
/ _5 X9 t6 a& r& o8 ]( l
N° d’inventaire :
1 W9 k- I. A9 ^9 `
6A1437.24
9 `! d) g$ c% l1 `. B; q! R2 H' d
* ~+ j* `* S0 t+ A* W
Fonds :
; F) L3 ?* H1 u9 ~$ W/ M, d! f
Photographies
0 I6 \2 z8 p+ @+ {3 {
4 ~% X, R/ v$ X/ c3 d
Titre :
0 m' ?3 ]& G! D
Vue d'ensemble du palais Yuan min yuan, ancien palais d'été
: W2 s( L D* r4 J z+ \& i' {! H5 h, d
9 r* U5 s2 {- @$ @' k" P
Description :
4 x; o7 V7 U1 i/ U' ]8 U
Yuanming yuan ou ancien Palais d'Eté, "le jardin de la clarté parfaite" : On voit les restes des accès au premier grand batiment.
9 M9 v' ^" w6 b1 z! a3 n: x
% J4 L% G/ h1 T5 j: `/ M7 L! G& y
Auteur :
* f7 R9 g) Z& b6 F
Alymoff Alexandre (1904-1976)
, K& o2 @: P- Z: n + N' Q1 u* ^1 s+ \; Q) W" ^. D
/ R4 E' {0 A) W! m z
Période :
' R' W, ^- x9 F1 L6 U
dynastie Qing (1644-1911)
) M% c6 k3 }+ ]! l# ]( U8 V
% K: \+ ^: B5 k! {, ?( A' D
Localisation :
% w7 d/ j$ S- W" |9 ?- p' Q! O/ E
Paris, musée




发表于 2010-2-20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为什么不考古?
发表于 2010-2-20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景为什么不全进行考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8 12:43 , Processed in 1.76829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