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银胡同和贡院西街》 陆元 文并摄 况晗 铅笔画 顶银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东侧,明代属明时坊管界,清代属正蓝旗辖区,贡院西街在顶银胡同的南侧。 顶银胡同西口的朝阳门南小街南段,旧称方巾巷,“方巾”是旧时秀才举人头上戴的帽子,这里也曾是秀才举人出没的地方。红学专家周汝昌所著《追寻雪芹》讲道,“方巾是明代念书人、士子戴的帽子,可知此地是方巾作坊。) o4 A( _; x& o5 R9 R% W* m: j
果然,由方巾巷往东不远,就是贡院了,……贡院自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止科举而荒圮,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张作霖时拆除拍卖物料,遂从此荡然无迹”。(有史料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期,德国军队也曾拆过贡院的木料)。 顶银胡同东南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有贡院西街、贡院东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等地名,都是明清时期贡院的遗迹。所谓贡院,就是向国家贡献人才的科举考场,所以科举又称“贡举”,北京顺天府考举人的“乡试”和全国考进士的“会试”,均在这座贡院举行。贡院里供考生答卷的单人房间称为“号房”,号房排成密集的行列,每排都用《千字文》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文字依次编序,每间都用数字编号。平常人们所说的“天字第一号”,即出自贡院号房的编号。 《燕都丛考》记述,贡院一带本是元代的礼部所在地,明初曾沿用。明正统年间,礼部迁往东长安街南侧的新址,旧址被建成了贡院。《日下旧闻考》记述,清乾隆时期扩建贡院,号房数量有9961间,可是到了光绪八年(1882年),顺天府乡试考生多达1万6千人,只好再次扩建贡院。贡院北面自西向东原有大顶银胡同和小顶银胡同,因贡院向北扩建,拆除了小顶银胡同,余下的大顶银胡同此后也就被去掉了“大”字,改称为顶银胡同。现在贡院西街东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地,就是贡院的旧址,而西侧则是著名的长安大戏院。 清末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天咫偶闻》作者震钧记述,每逢举行科举考试期间,贡院附近西至顶银胡同、观音寺、水磨胡同,南至裱褙胡同,北至总布胡同,东至牌坊胡同,家家居民都将老婆孩子送到娘家,腾出房屋出租给远道而来的考生,出租房屋的门口贴着“状元吉寓”红纸招牌,每间房屋要收租银3至10两。就连东单牌楼一带商家的物价,也会乘机抬高十分之三,有些常年冷清的商铺,就指望在这一个多月的考试期间猛捞一把。相传考生们还要到贡院附近的鲤鱼胡同去走一趟,以借得“鲤鱼跃龙门”的喜气。 关于顶银胡同名称的来历,有朋友说是胡同里开过金银首饰店铺,也有朋友说是胡同里开过以假顶真、贩卖假银元宝的黑店。其实,“顶银”应是指清代秀才帽子上的“银顶”。古代制度规定,秀才有资格参加本地考取举人的“乡试”,举人有资格参加京城考取进士的“会试”。清代官帽上的顶子,是等级身份的标志,如超品的王公贝勒戴红宝石顶,一品大员戴红珊瑚顶,三品官员戴蓝宝石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官场现形记》书后附录的《清代的官制》写道,“进士、举人、贡生都戴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生员”就是秀才,“监生”是国子监的“太学生”,相当于秀才。你想光绪八年那次顺天府乡试时,有1万6千名秀才赶考,他们个个帽子上顶着明晃晃的银顶子在通往贡院的胡同里溜达,就难怪胡同会被称为“顶银胡同”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