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2|回复: 3

[转帖]先农坛与先农文化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8-6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尽沧桑,延绵不断,造就出千千万万有功于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仁人志士。其中,得到后人万世瞩目爱戴的重要人物,不外炎黄。炎,即是炎帝神农氏,又称先农。远古的神话传说,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出为民治病的草药;亲自尝试农耕,总结农业经验,传授天下百姓,让人民种植五谷,得以解决温饱,告别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因而炎帝神农氏与后世的黄帝轩辕氏一并被公推为中华民族的先祖。后代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兴建坛庙,每年定期予以祭奠。渐渐地民间的祭奠上升为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国家的政权而进行的国家祀典,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规程,以示隆重肃穆,并借以劝告天下百姓务农耕作,遵循“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的国策,借以达到民有所养、天下太平的统治目的。明代,作为祭祀神农的场所——先农坛,在明北京城建城的同年(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即建成投入使用。因此,北京先农坛不仅成为统治者一年一度祭奠神农的场所,更成为几千年华夏农业文明的文化内涵精髓的重要形象化体现。

  一、炎帝神农氏:传说的缘起及定型  

  农耕种植业的产生,与人口的增长、采集与渔猎的不稳定性,及人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深入密不可分。距今1万多年前,我国原始农耕种植业开始萌发;距今7000~8000年前,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种植业已相当发达;至进入阶级社会时,农耕种植业已遍布中华大地。人们对于以往的农业生产经验不断进行积累、总结和高度概括,以口头相传的形式代代传递。同时,逐步学会使用农业生产工具,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得高效工具渐渐出现,促使农业成效大为提高。由于农耕及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最迟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培育出以“五谷”为代表的主要农作物。“五谷”是古人对众多农耕作物的概称,一般地是指粟(谷子,即小米)、黍(粘黄米)、稻(水稻)、麦(燕麦、荞麦)、菽(豆类),其中,尤以粟、菽、黍最为重要。古籍中“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管子》)、“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墨子》)、“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无不被诱衣而食菽、粟者”(《战国策》)等,说的就是以“五谷”为代表的主要农作物,对于百姓、国家政权稳固所具有的重要性。五谷的选植成功,成为炎帝神农氏传说起源的物质基础。

  经过漫长岁月积淀的远古神话,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现实相遇,往往会撞击出明亮的火花。炎帝神农氏神话的出现,即是确定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色彩斑澜、具有多元文化思想的时代。上古世代口头相传的神话,到了这一时期不断地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他们纷纷借助于炎帝神农氏时代的情况介绍,以寄托、阐明自己改良社会的思想,这构成了炎帝神农氏传说起源的社会基础。到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正式将炎帝神农氏的神话以史书的形式加以明确肯定。西汉中期以前,又正逢汉代黄老无为思想盛行,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成为国策,统治者大力提倡趋本舍末(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品经济),因而对炎帝神农氏——农业神的崇拜得以提倡,皇帝不仅亲自举行亲耕典礼(亲耕耤田),还设立祭祀神农的坛庙,委任官员加以管理,并举行祭祀神农的仪式。炎帝神农氏的祭祀因而得以正式确定。

  春秋战国至西汉古籍中有关炎帝神农氏的记载有:

  《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形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管子·揆度》:神农之数曰“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沽计倍……”。

  《管子·形势解》: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

  《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由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韩非子·六反》:夫民之不及神农。

  《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耤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
  
  《白虎通德论·号》: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耕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经过了神话定型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形象大为丰富,他的农业神的地位在汉及汉以后历代都为统治者大加提倡并加以肯定。几乎历朝都要立坛、立庙、立祠予以祭祀,并大行皇帝亲耕耤田之礼,借以祭奠神农。由民间至官方还逐渐明确了炎帝神农氏的出生地及安葬地,即今湖北随州历山(古称厉山或烈山)的神农洞,是炎帝神农氏的出生地;今湖南株州炎陵县(酃县),是炎帝神农氏误食草药而亡的安葬地。到了北宋,统治者大事建造了炎帝陵(今湖南株州炎陵县),元、明、清历朝都不断修缮,并于皇帝登基等日举行国家祀典。炎帝神农氏不仅是神明,而且已演化为稳固封建时代统治秩序的政治载体之一。
  

  二、炎帝神农氏:历史上的祭祀概况  

  炎帝神农氏的国家祀典分为两个部分:亲耕耤田与祭奠典礼。西汉以前,只出现过亲耕耤田。西汉开始,在宏扬亲耕典礼的同时,又逐渐将后来的祭祀神农与亲耕典礼合二为一,即以亲耕耤田享祀神农(先农),统称“亲耕享先农”或“耤田享先农”,并沿袭至清亡。一耕一祀,耕是形而下,祀是形而上,恰如其分地涵盖了炎帝神农祭祀内涵的两个层面。

  耤田,在周代是指周天子从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那里借来,为自己耕种出产自给自足之用粮食作物的田地,也就是后人俗话说的“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周代,天子、诸侯都有耤田,《礼记》说“天子千亩,诸侯百亩”(周代一亩约合今三分之一亩)。春天,天子、诸侯“以车载耒耜”,到耤田行亲耕耤田之礼,以此劝天下务农。进入汉代,皇帝不仅行亲耕礼,还仿效祭祀社稷的礼仪祭祀神农,设神农祠。汉文帝“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耤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汉书·卷4·文帝纪》);汉景帝“朕亲耕,后亲蚕,以给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汉书·卷5·景帝纪》);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上耕于钜定”(《汉书·卷6·武帝纪》);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上耕于上林”(《汉书·卷7·昭帝纪》)。为有效管理NB454田亲耕礼诸事务,还设有专职官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耤田五令丞”(《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由于亲耕与祭农原本为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强调农业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二者逐渐合为一礼,即在亲耕之日也祭祀神农。东汉沿袭西汉之制,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朕亲耕耤田,以祈农事”(《后汉书·卷2·显宗孝明帝纪》),“十五年春二月庚子,……癸亥,帝耕于下邳”(《后汉书·卷2·显宗孝明帝纪》);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辛丑,帝耕于怀”(《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汉旧仪》说“春始耕于耤田,官祠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典章制度上的变化逐渐完成。自此,耕即是祭,祭为了耕,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一作法至明清达到完善。唐、宋时期,“耤田千亩之甸”,神农耕祭已形成较大规模,作为郊祀的一项重要内容,行礼的等级及次数虽不比祭天等项,但先农坛作为一种永久性的神农祭祀礼仪的物质载体却已大体定形。唐代“孟春吉亥饷先农……设神农氏座于坛上……其坛:长安在东华门外十五里,耤水东,道北五里;洛阳在上东门外七里,道北三里。其制高五尺,周回四十步”(《大唐郊祀录》卷10);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亲行耕耤礼;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上亲耕于洛阳东门而曰:朕忧农人之勤劳,欲俯同九推”(《大唐郊祀录》卷10),又说:恨不能修十亩耳;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将耕,因阅耒耜有雕刻纹饰者,上谓左右曰:田农人执之在于朴素,岂贵纹饰乎!”(《大唐郊祀录》卷10)用不同形式表达了对亲耕耤田之礼的重视。宋代“绍兴十五年……和买到人户园池井水地段充耤田,合行盖造思文殿、观耕台、神仓等屋宇……”(《宋会要辑稿》卷11854),并制订了详细礼仪,“绍兴十六年春亲耕耤田”(《宋会要辑稿》卷11854)。到了元代,为了稳定政治,尤其是安抚汉民族知识官僚阶层的情绪,蒙古统治者竟也引经据典,在考证了历代耕祭神农的情况之后,于至元九年(1273年)始祭神农,“命祭先农如祭社之仪”(《元史》,卷76),后在大都东郊选地千亩作为耤田;至大三年(1311年),建先农坛,“从大司农请,建农、蚕二坛”(《元史》,卷76)。明代建国伊始,便在都城南京设先农坛,内有耤田,“洪武二年二月,帝建先农坛于南郊,在耤田北。亲祭先农,以后稷配。祀毕行耕耤礼”(《明会要》),定神农耕祭之礼为大祀(后改中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照南京先农坛在北京建造先农坛,“悉仿南京旧制”,在洪武时期制订的祭仪基础上,再行补充。弘治元年(1488年),明孝宗耕耤田。嘉靖元年(1522年),明世宗耕耤田,十年(1531年),更定耤田仪。世宗之后的明帝,均按嘉靖十年耤田仪行事,未再改动。

  清代,是中国神农耕祭之礼发展的顶峰时期。清帝不仅亲自耕作耤田,关注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时时不忘“重农固本”、“劝课农桑”。 清雍正二年,令各省“督抚以下,皆有课农之责,应不时咨访疾苦,为农除害”(《清实录·世宗实录》)。 又令各省每年“举老农中勤劳俭仆,身无过犯者一人,给以八品顶戴荣身”(《清实录·世宗实录》),理由“士子读书砥行,学成用世,国家荣之以爵禄。而农民勤劳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税赋,养父母、育妻子,其敦庞淳仆之风,岂惟工买不逮,亦非不肖士人所及。虽荣宠非其所慕,而奖赏要富有加”(《清实录·世宗实录》)。同时“各州县又应春至劝耕,秋至劝敛,察农民之勤劳,及收成之丰歉。如或奉行不力,则予议处”(《清实录·世宗实录》)。清雍正四年(1726年)八月,雍正帝以耤田之稻一茎九穗,认为“躬耕耤田,非崇尚虚文。……实是敬天劝民之意。礼曰,天子为耤千亩,诸侯百亩,从此则耕耤之礼,亦可以通于天下矣。意欲令地方守土之官,行耕耤之礼,使之知稼穑之艰难,悉农民之作苦,量天时之晴雨,察地力之肥饶。如是则凡为官者,皆时存重农课稼之心。凡为农者,亦断无苟安怠惰之习。似与养民务本之道,大有裨益,……”(《清实录·世宗实录》),颁布诏书命全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择东郊官地洁净丰腴者,立为耤田。如无官地,置买民地。以四亩九分为耤田”(《清实录·世宗实录》),设先农坛行耕耤礼,从雍正五年(1727年)实行。这是历史上自周代天子、诸侯行亲耕礼后绝无仅有的。自此,先农(神农)的耕祭活动遍及全国。在一些地域,则渐渐演变成地方性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新春来临之际,举行各式活动,以各种形式祭拜农神,祈祷一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三、北京先农坛——中国神农祭祀文化的集中物质体现 
 
  北京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统治者亲自耕祭先农(炎帝神农氏)的祭坛,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炎帝神农氏祭祀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坐落于北京城西南,与天坛东西相望,分布于京城南中轴线西侧。它原样照搬了明洪武帝时在南京建造的先农坛式样,不仅祭祀神农,还祭祀其它间接或直接与农业有关的众多神祗,如太岁神、十二月将神、江河湖海神、风云雷雨神等。为了达到祭祀的目的,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明清两代统治者不断增加先农坛的建筑数目,赋予它们不同的功用;完善并严格执行先农(炎帝神农氏)的耕祭礼仪规章,借以表明重农从本的治国纲领,达到佑护政权稳固的政治目的。它的建筑功能完整,有先农神的拜台(先农神坛),有清帝观看大臣耕作的观耕台,有供奉神农神龛的神库,有储存耤田收获粮食的神仓(仓房和圆廪),有亲耕耤田前更换服装的具服殿,有亲耕耤田成功后举行庆贺的庆成宫,甚至有为祈祷和报答风调雨顺、地力肥沃而建的神耤坛。北京先农坛不仅蕴含着千百年来神农祭祀文化形而上的精髓,而且成为中国神农祭祀文化集大成式的物质体现(物质载体),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体恤民生的传统美德,不仅对于过去,更对现时和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炎帝神农氏、神农文化、农业文明,文明依寄着人性化神明而发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文明支柱,不仅构成了世界文明史中绚烂多彩的重要组成,而且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转自北京文博 作者为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 董绍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农坛人很少,去的人不多呢,看来是大家对它的理解不够,只知道北京有天坛,还真不知道有九坛呢,以后要把北京的所有公园再重温一遍。

发表于 2008-8-7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农坛中华文化重要一笔,应清退先农坛内所有单位,以恢复明清时期样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08-8-7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2应是太岁坛后殿.

太岁坛是京城九坛之一,主祭太岁之神.

太岁坛与先农坛位于同一先农坛内坛院内,

太岁坛在先农坛之东,今古建筑博物馆即是.


2007-09-24.

到北京的第2日,午后游览了老北京“九坛八庙”中的先农坛。

九坛是明清两个朝代帝后进行祭祀的场所。

九座祭坛是:

天坛(今天坛公园圜丘坛)

地坛

朝日坛

夕月坛

社稷坛(今中山公园)

祈谷坛(今天坛公园祈年殿)

太岁坛(今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先农坛

先蚕坛(今北海幼儿园)

先看看先农坛简介:

先农坛的建筑 [转帖]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先农,则神农也”(《汉仪》);“坛于田,以祀先农”(《五经要议》)。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风伯、雨师、灵星、先农、社、稷为国六神”《唐书·卷十四》)。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公元685~688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北京先农坛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原称天地坛,明嘉靖时始称天坛)建筑群相对应。
  北京先农坛始建时建制沿用明初旧都南京礼仪规制,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嘉靖十年(1513年),于内坛墙南部增设天神坛、地祗坛,形成先农坛现今布局。先农坛占地约2000亩,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外坛墙南北长约1424米,东西宽约700米,呈北圆南方状(现北部荡然无存)。内坛墙南北长约446米,东西宽约306米。
先农坛共有建筑群五组:1.庆成宫;2.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3.神厨(包括宰牲亭);4.神仓;5.俱服殿。另有坛台四座: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这些组群建筑与坛台基本都坐落于内坛墙里,仅庆成宫、天神坛、地祗坛位于内坛墙之外,外坛墙之内。另外,内坛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
  先农坛的建筑群,包括现存的内坛墙在内,从明代始建到清乾隆期大修,迄今历经400余年,整体布局基本完整,建筑的构筑特色及艺术风格基本保留了明代特征,例如平面的减柱结构,屋顶的深远檐出,斗碩的制作工艺(斗幽页、碩瓣及昂嘴),梁架的截面尺度及制作手法等。这些祭祀建筑,根据祭祀活动中的不同要求分为宫殿建筑(皇帝祭祀前后的更衣场所、文武百官祭祀后的庆功之地、祭祀太岁的殿宇等)及象征生产等项功能性建筑(神仓、神厨、神库等)。由于使用的不同要求,建筑的结构及技艺又有所差别:宫殿建筑雄伟壮观,庑殿或歇山屋面,外表辉煌,采用黑色或绿色琉璃瓦,内部雕造精细,用鎏金斗碩装饰,格扇门窗用三交六碗菱花,建筑内外用金龙和玺彩绘等。其余建筑虽然也为厅堂结构,但灰瓦硬山及简练的装饰,与前者形成明显的等级对比。另外,现保留完整的内坛墙,外皮用城砖淌白糙砌,基本为乾隆期原制,内层有明代夯土墙体。墙宽2.2米,高4.1米,墙顶置木椽望板,上盖筒板瓦。内坛墙四面各设三间拱券门一座,南门与太岁殿建筑群置于同一轴线,北门在神仓院与俱服殿之间,东西门基本相对应于观耕台及先农坛之南。四座门均为砖石结构,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砖柱间额枋上置三踩单翘磨砖斗碩,四座门均具典型的明代特征,南北二门留有清晰的早期龙锦枋心旋子彩画。



(先农坛文保碑)

内坛墙四面各设三间拱券门一座,南门与太岁殿建筑群置于同一轴线,北门在神仓院与俱服殿之间,东西门基本相对应于观耕台及先农坛之南。四座门均为砖石结构,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砖柱间额枋上置三踩单翘磨砖斗碩,四座门均具典型的明代特征,南北二门留有清晰的早期龙锦枋心旋子彩画。


(北天门)

这就是内坛的北天门


(东天门)

站在观耕台上向东望去,就是内坛的东天门。



  一、太岁殿组群建筑

  太岁殿建筑群位于先农坛内坛北门西南侧,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其东邻神仓,西近神厨,南为俱服殿,位置基本在先农坛内坛建筑的中心地带,建筑体量为先农坛之最。
  太岁殿组群建筑占地约9076平方米,内有四座单体建筑,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拜殿、太岁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11间,建筑间用围墙相连,拜殿两侧墙及东西墙北侧共设随墙门4个。
拜殿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通面阔七间50.96米,进深三间(8椽9檩)16.88米。前置332.5平方米的月台,正面置六阶台阶三个。后檐分别在明间、稍间置六阶台阶。殿内北部减去金柱四根,其木构架结构与宋《营造法式》的“八架椽屋乳*%对六椽*%用三柱”类同。彻上明造。屋面单檐歇山式,黑色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檐柱头有砍杀。斗碩为五踩单翘单昂鎏金斗碩,明间及次间补间斗碩六攒,稍间及尽间为四攒,四周共用柱头斗碩22攒(包括4攒转角斗碩),补间斗碩84攒。殿宇前檐中三间用四扇格扇门,稍间下砌槛墙,上置四扇格扇窗,尽间砌墙,后檐七间全开四扇格扇门,格扇形制为四抹头,菱花为三交六碗。
  太岁殿建筑雄伟高大,建筑面积1118.2平方米。通面阔七间51.35米,明间、稍间前置六阶台阶,进深三间(12椽13檩)25.7米。其木构架结构形式基本与故宫太和殿上层类似。彻上明造。屋面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柱础石为素面覆盆式,檐柱高6.2米,柱头有砍杀。金柱高10.35米,建筑室内总高15.97米。斗碩为七踩单翘双昂鎏金斗碩,明间及次间补间斗碩六攒,稍间及尽间为四攒,四周共用柱头斗碩22攒(包括4攒转角斗碩),补间斗碩96攒。殿宇前檐七间各开四扇格扇门,其余三面砌墙,格扇为四抹头,菱花为三交六碗。殿内明间北部有神龛,无神像。拜殿及太岁殿均用金龙和玺彩绘。
  东西配殿建筑面积各为755.3平方米。其面阔各11间55.56米,进深三间(6椽7檩)13.58米,前出廊,仅明间置五阶台阶,南北两侧于廊步尽头置如意踏跺三级。悬山黑琉璃瓦屋面。东西配殿大木构架为早期特色,殿宇梁架每一结点的柱头直接承载大斗,斗正面出梁头,侧面出檩枋,柱间用额枋相连接,柱头有卷杀,柱有侧角。殿宇通面阔11间,各开四抹方格四扇格扇门。彩画为龙锦枋心。


(前殿)

这就是拜殿(太岁殿前殿),院内就是京城“九坛”其中的太岁坛。

太岁殿院外东南侧有砖仿木结构无梁建筑焚帛炉一座,为焚烧纸帛祭文之用。西向,面阔6.6米,进深3.74米,黑琉璃瓦绿剪边,歇山屋面,须弥底座,正面设三个大小不同的拱券门(中门稍大),四角有圆形磨砖圆柱,柱上砖制额枋处雕刻明代旋子彩画,上置砖仿木五踩单翘单昂斗碩,周圈有转角斗碩4攒,补间斗碩27攒。


(焚帛炉)


(焚帛炉)

换个角度拍一张。

太岁殿组群建筑,于1987年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同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修缮,并根据《顺天府志》记载“垣内南北东西各三间”,复建四角值房。现由古建博物馆使用,殿内陈列《中国古代建筑展》。



  二、俱服殿、观耕台

俱服殿、观耕台为同一轴线上的建筑,位于太岁殿东南,俱服殿在观耕台之北,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先农时更衣并行藉耕之典的场所.
俱服殿建于1.65米的高台上,建筑面积392.5平方米,面阔五间27.22米,进深三间(六椽七檩)14.24米,前置254.5平方米的月台,月台与建筑台明等宽,南面设十级台阶,东西面设八级台阶。歇山绿琉璃瓦屋面。檐柱头有砍杀。殿内明间减去金柱四根,前后檐柱承载长10.48米的七架梁。彻上明造,梁头及檩枋下均设一斗三升隔架科斗碩。檐头斗碩为五踩单翘单昂鎏金斗碩,明间补间斗碩六攒,次间四攒,尽间为三攒,四周共用柱头斗碩16攒(包括4攒转角斗碩),补间斗碩56攒。金龙和玺彩画。


(具服殿)

观耕台,现存为清乾隆年间建造(明代为木制高台)。观耕台占地面积约508平方米。台高1.9米,平面方16米,东、西、南三面设九级台阶,台阶踏步汉白玉条石边沿雕刻莲花图案。台上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板,望柱头为龙云雕刻,地面方砖细墁。


(观耕台)

站在西面看观耕台。


(观耕台)

观耕台前的“一亩三分地”早已无存。向东望去是内坛的东天门。东天门外就是庆成宫(斋宫)。

台底须弥座由黄绿琉璃砖砌筑,琉璃砖上雕刻花草图案。台须弥座结构层次完全依《清式营造则例》规制,为典型的宫殿坛基建筑。


(观耕台)



  三、神仓
神仓位于太岁殿东部,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建筑。神仓有“天下第一仓”之誉。据《唐土名胜图会》卷四载:“仲春吉亥日,皇帝亲到*耕地”,“至秋夏,奏闻结实,就择吉日,贮之神仓。祭祀天地啐宗庙社稷时使次粢盛。”
神仓院占地面积约3435.9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轴线从南向北为山门、收谷亭、圆檩神仓、祭器库,左右分列仓房、神仓、值房各三座。另全院从圆檩神仓后设墙分成前后两院,中设圆门。
山门为砖拱券无梁形制,建筑面积72平方米,面阔三间13.48米,进深5.34米,屋面为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砖叠涩挑檐,无斗碩,瓦面为黑琉璃瓦绿剪边。建筑开三间拱券门,板门装九路门钉。收谷亭平面为方形,建筑面积49.9平方米。每边长宽为6.85米,南北各设三级台阶,无斗碩,四角攒尖顶,瓦面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神仓为圆形形制,建筑面积58平方米。直径8.6米,正南设五级台阶,无斗碩,屋面为圆攒尖顶,黑琉璃瓦绿剪边。圆形平面上制檐柱8根,柱间用木板遮挡,南设四扇格扇门。室内除在原地平铺方砖外,又在其上置厚高16厘米、宽13厘米的木地梁,上铺木地板,此为贮粮防潮。
祭器库建筑面积245平方米。面阔五间26.17米,进深两间9.36米(4椽5檩),明间有礓差踏步,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此座建筑造型开阔而矮小,檐柱高3.16米,而间阔为4.8米左右,建筑仅明间开四扇格扇门,四抹头,其余各间为格扇窗。
两侧南部仓房建筑面积各为76.9平方米。面阔三间10.48米,进深一间7.34米(4椽5檩),前檐明间置三级台阶,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建筑仅明间开格扇门,其余各间为格扇窗。
北部仓房建筑面积各为96.5平方米。面阔三间12.44米,进深一间7.76米(4椽5檩),前檐明间置三级台阶,悬山顶屋面,上铺黑琉璃瓦绿剪边。明间瓦顶正中设悬山顶天窗,天窗高约2.6米,长1.76米,宽0.78米。建筑仅明间开格扇门,其余各间为格扇窗。
两侧最北端值房建筑面积各为119.8平方米。面阔三间14.36米,进深两间8.34米(4椽5檩),前檐明间设一级如意踏步,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建筑仅明间开门,其余各间为窗。
神仓院建筑彩画,除收谷亭为雅伍墨旋子彩画外,其余均为皇家祭祀建筑特用的雄黄玉旋子彩画。


(神仓)


(神仓)

券门内向北再拍一张。

院内是某单位,游人止步。


  四、神厨

神厨位于太岁殿之西,院落轴线外南部为先农神坛,西北围墙外有宰牲亭。


(先农坛)

这就是先农坛。

这里也曾是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外景地之一。

神厨院占地面积约3790平方米(不包括宰牲亭),坐北向南,“北正殿五间,以藏神牌,东为神库,西神厨,各五间,左右井亭各一”(《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


(参观简介)


神厨院占地面积约3790平方米(不包括宰牲亭),坐北向南,“北正殿五间,以藏神牌,东为神库,西神厨,各五间,左右井亭各一”(《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

井亭建筑面积为48.9平方米。六角形,每边长4.34米,三踩单昂鎏金斗碩,有斗幽页,每边平身科斗碩2攒,周圈共有12攒,角科斗碩六攒,室内无梁枋,由角科及其两侧平身科鎏金斗碩后尾悬挑六角形脊枋,室内中心有井口,上置高近80厘米的六角形石井台,屋面为*1顶,中心空置,与室内井口相对,以为天地一气之意。井亭正北有礓差台阶。


(西井亭)


(东井亭)

东神库建筑面积270.92平方米。面阔五间26米,进深一间10.42米(4椽5檩),前檐明间置礓差台阶,悬山顶屋面,室内椽飞上为石望板,上铺削割瓦。建筑仅明间开门,其余各间为槛墙上开窗。


(东配殿(神库))

西神厨建筑面积271.6平方米。面阔五间26.4米,进深两间10.4米(4椽5檩),前檐明间置礓差台阶,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建筑前檐仅明间设门,其余各间为槛墙上开窗。后檐明间设槛墙并开窗,窗外于台明上置石水槽。


(西配殿(神厨))

宰牲亭位于神厨院西北部,其西边两米为先农坛西侧内坛墙。建筑面积261.3平方米。面阔五间20.13米,进深三间12.98米(6椽7檩),两层檐,室内为单层。上层檐为悬山顶,下层为四坡水。

据称该建筑形式为国内孤品。

宰牲亭院内是单位,游人止步。

神厨库院正殿建筑面积342.4平方米。面阔五间26米,进深四间13.17米(8椽9檩),前檐明间置五级台阶,屋内明间减去中心柱两根,悬山顶屋面,上铺削割瓦。建筑仅明间开四扇格扇门,四抹头,其余各间为槛墙上开窗。


(北面正殿(神牌库))

神祗坛,在太岁殿正南。坐北朝南,前后有门,四周有红墙围绕。南门,又称神祗坛门,黑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砖砌大门三座,上有石额“神祗坛”。北门,又称雩坛门,黑琉璃筒瓦绿剪边歇山顶,砖砌拱券门,上有石额“雩坛”。墙内有坛两座,东为天神坛、西为地祗坛,均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
天神坛,南向,砖石结构,方形、面积为17米、高1.5米,四面有台阶,每阶九级;四周有砖砌围墙,并夹有石雕棂星门:南三座、东、北、西各一座;坛北有白石龛四座,高约3米,雕流云、海水江涯纺,这四龛分别是风、云、雷、雨四神。
地祗坛,北向,砖石结构,方表,面积33平方米,高1.5米,四面有台阶,每阶六级,四周有砖砌围墙,并夹有石雕棂星门:北三座、东、南、西各有一座,坛南有五个青白石龛,共中三个刻山形,为五岳、五镇、五山神,两个刻水纹,为四海、四渎神,龛下四周凿水池,祀时放水缓缓流过;坛东两个石龛,刻山水,为京畿山川神;坛西两个石龛,亦刻山水,为天下山川神;此坛石龛亦均高3米。

这两座坛都在内坛的南天门外。

现地祗坛的神龛修复后移入南天门内。


(地祗坛)

坛东两个石龛,刻山水,为京畿山川神。此坛石龛均高3米。


(京畿名山神龛)


(京畿大山神龛)

坛西两个石龛,亦刻山水,为天下山川神;此坛石龛亦均高3米。


(天下名山神龛)


(天下大川神龛)

坛南有五个青白石龛,共中三个刻山形,为五岳、五镇山、五陵山神,两个刻水纹,为四海、四渎神,龛下四周凿水池,祀时放水缓缓流过。



(五岳神龛)


(五镇山神龛)

五陵山即清朝关外三处皇陵(清永陵.启运山;清福陵.天柱山;清昭陵.隆业山)与关内两处皇陵建筑群(清东陵.昌瑞山;清西陵.永宁山)的靠山。


(五陵山神龛)


(四海神龛)



(四渎神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7 07:22 , Processed in 1.11052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