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久未发帖了,今天闲来发一帖,以前写的。 明珠郊园围墙残址
拆除宝顶地宫,利用三合土块墓砖盖的房
疑似白石神龛残件(东岳庙、高庙原来都有供奉明珠神位的汉白玉石雕神龛)
重修龙王圣母庙碑记
重修龙王圣母庙碑记功德题名
一亩泉河及思源庄今貌 明珠管家安歧墓地遗址(安尚仁、安三太) 龙母宫又称龙王圣母庙,是位于海淀区上庄乡皂甲屯的一座很有名的小庙。始建年代已经无考,说它有名,主要是因为它与历史上一位大人物拉上了关系。这个人就是明珠,康熙年间权倾一时的宰相。龙母宫因地近明珠家的郊园,明相遂发愿出资重修,充作家庙。后明珠去世,龙母宫里曾设有一座白石雕刻的仿木构享堂,内立明珠神位。清末有位住持曾与庆亲王奕匡拉上关系,因而在这一带乃至县上都有一定势力。此人法号茂林,同时也是前门外珠市口铁扇寺的住持。最后一任住持法号妙净,讽刺的是,后来庙真的净了。解放后部队医院占用了龙母宫,和尚们都被扫地出门。后来,随着医院的发展,龙母宫周围建起了更多的建筑。八十年代初,我就出生在龙母宫后殿后面的一排房子里。从小就听家里老人讲村子的故事。讲房后的大灰墙、古井、石桥、后河、西庙、高庙、东岳庙,最吸引我的是西边宝顶。我想你一定猜到了,那就是明珠的墓地。同时还埋葬着他的儿子~纳兰容若。可惜的是,残存的墓葬建筑在我出生之前就被毁了。我只能从老人的讲述里去猜想当年的状况。我的姥爷(1918年生人)告诉我,明珠的祖茔地原来有石像生、华表、石牌坊、碑楼、还有一座石雕享堂。在他十岁左右,也就是1928年前后,石牌坊、碑楼、石像生等被拆卸拉走。从村子中间的街上用多人拉的链车运到沙河,再上火车运到了天津。有说法是军阀李纯建家祠。从图片资料看,今天的南开文化宫即李纯祠堂前的三间四柱石牌坊,按形制说,附合康熙年大学士的规制。具体是不是明珠祖茔的待考。碑楼据说是石结构,也是当时被拆卸。原址留下一座大坑。大坑左右各留下一座驮龙碑,一座是明珠及妻觉罗氏诰封碑,一座是明珠喻祭碑。一条公路穿过墓地,路西不远是两方石碑,路东是承半园状排列的三合土宝顶五座。宝顶前的空地中间有整块白石雕成的享堂一座,写字台大小,雕刻极为精细,从瓦饰、门窗、斗拱,到门窗的铜件。宝顶后应是半圆的圈墙,墙后是土山一座,对应宝顶有五座山峰,最高处四米左右。土山正中有一道向东一百米左右的土梁,土梁尽头是一座四米左右高的圆形土丘。从序述上讲,这种风水的做法还是不多见的。土丘是秤砣,土梁是秤杆,五峰土山及坟地是秤盘。五座宝顶正中是明珠父亲尼迓罕的,南面第一座是明珠兄郑库的,南面第二座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的,北面第一座就是明珠的,北面第二座是纳兰性德弟揆序的。其中只有尼迓罕的宝顶是带有白石基座的,石雕瓦檐下有龙纹雕饰。后来在文革后期,墓地被平毁,包括土山、宝顶、驮龙碑、石享堂在内的一切都被毁了。驮龙碑后来去向不明,石享堂被砸坏扔在河边,宝顶别铲平,地宫部分顶子被拆开。棺椁起出拆散架在坟南小河上当了便桥,尸骨抛洒,遍地是袍服的碎块、遗骨、发辫。由于墓早年被盗,应该是日本时期,侯显文所为。剩余少量文物后被文保部门取走。尼迓罕建墓时间较早,实行的是清初的火葬,墓室规模不大。纳兰性德的石门好像是掉了一角,未起出,埋在了原址。而墓室拆出的小砖、墓志、乃至宝顶的三合土块都被用来建设生产队的房屋。此房至今大体保持原样。能看出大部分的墓砖程梯行,证明是从墓室顶部起券处拆下的。个别有字,可惜已漫灭不可读。三合土块上面还残留有当年被拆下时钢钎的痕迹,可以看出它非常的坚硬。尼迓罕的墓建造较早,属于火葬,地宫形制较小。明珠、郑库以后,地宫已具规模,有巨大的石门。 (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