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20|回复: 1

北京地区馆藏文物毁坏触目惊心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12-2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市文物部门最新的调查显示,目前北京馆藏文物腐蚀严重,再不采取措施,一些一级文物可能变成废铜烂纸
2 o- t( ]* l0 ^! ^4 M$ _+ f3 o3 S$ E' v
11月16日上午,北京民族文化宫,湿漉漉的白色宣纸堆满了图书馆门口。
! c* D/ p+ b! `; K3 A! [" l  _6 ?2 t7 k, \$ k4 z9 z% R; I
工作人员洛布双手捧起一张干净的宣纸,托在被热水淹泡过的大藏经书页上。经过宣纸吸水后,洛布和同事一起,将10多页藏经放在装裱机上,将其干燥展平。 8 S$ Q- B  D3 T/ B, ^: z
6 i0 o5 X8 ^" x& N% s
20分钟后,洛布更换装裱机上用于吸水的毡子,从而保证大藏经能正常吸水。
6 h" y+ n/ J3 d) Q8 S
- M" f" ?( j/ y1 Y: ]- K处理后的大藏经表面恢复平整,但洛布的心情依然无法轻松。“有的地方字迹已经有些模糊,经页也变得非常薄。”洛布说,全部弄干这些文物需要近两年的时间,而且,文物的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4 Z8 v1 O: O+ \

8 {  u+ ?$ q! E此前的一天,由于热力管道破裂,民族文化宫数十万件馆藏文物浸泡。除了偶然因素外,国图善本特藏部图保组组长周崇润承认,库房达不到要求也是文献受损的原因之一。 , d% u7 D( Q# M

) l9 Z+ O4 z1 W/ T0 G  [和民族文化宫一样,库房环境是诸多博物馆面临的共同问题。来自北京地区馆藏文物腐蚀调查组的报告显示,北京现有市级和区县级文物馆藏单位81家,仅18家库房拥有温度湿度控制。而这些单位馆藏文物62万件,其中80%为易腐蚀文物。 1 M# {# e) E" _9 r! x* q

  Y; C& C, }1 X/ m文物锈蚀严重 6 ]# d! d( z' n7 S9 C' @
( o$ g" ?4 g8 h
11月8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展厅内,一件经过保护处理的铁器文物六銴铁斧上,厚厚的暗黄色铁锈明晰可见,文物的一侧已经开裂,有焊过的痕迹。就是这件已经锈蚀的文物,在该馆700多件金属器中,还属于保存较好的一件。 0 P1 G4 R$ t. A1 V8 B4 t& O6 S
, ?3 ~3 C5 u* _. i, H( ^4 S
“有的金属器我们不敢碰,一拿就不断掉渣。”工作人员介绍,冬天的金属库里,有时甚至能听到噼噼啪啪的爆裂声。那是铜、铁质的文物受不了寒冷,一个接一个冻裂。 $ \. D8 X. u* N
2 H. y( j3 t( P( d& N
这样被锈蚀的金属器,占这家市级文物馆藏单位金属器总数的近2/3。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数据显示,1983年至2003年,该馆减少的文物共97件。其中,因锈蚀导致直接减少的共23件。
, L( r  N5 ^  A* B! Y2 ~( ?1 s8 U7 k3 u9 ?; l, `
相似的情况在北京诸多博物馆中都存在: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一些国家一级文物的木版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霉变,经版上的字迹部分脱落;中国航空馆、北京航空馆的飞机、雷达等军事设备老化严重;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露天陈列的大部分石刻,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
* h* Y$ R" ]1 C. Q
; q% f8 g5 h2 Y1 Y$ }5 k9 ~紧急除锈防尘 * P+ |  s) v6 D4 T
  ^4 M1 B9 P. s, }- l
截至目前,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87件铁器文物,已经有80件做过保护处理。 3 F5 u' X# u8 |: p( J

5 l* G# H! v% F; J: |为了让锈蚀的文物摆脱困境,北京市文物局和大葆台博物馆投资了数十万元,用于铁器除锈。
9 _' [$ j; a0 S- C
: k% o7 P! C$ I% z  @从去年开始,大葆台博物馆工作人员黄燕开始参与除锈工作。每天一上班,黄燕就会用刷子蘸着蒸馏水慢慢地刷铁器的表面,将上面不稳定的成分去掉,这样一刷就是半天。刷完之后,黄燕就会把这些铁器放在化学溶液里,慢慢地浸泡。 * C: H3 N$ t/ n! d' \: L

' W9 M5 D, s. f3 p6 W2 O! F2 a浸泡快3天时,黄燕会观察铁器表面锈蚀的成分是否去掉。感觉时间差不多之后,黄燕将溶液冷却,然后将铁器一件件取出,再用干净的蒸馏水清洗干净。 7 K; ^& W0 a5 ]4 u! g6 {1 @
! |- S. |  w5 e" L6 E& P! f
洗干净的铁器基本上恢复了原状,但这并不是全部。为了让铁器保持在至少20年内不会被再次锈蚀,在铁器晾干后,黄燕还有一道工序:在铁器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保护膜也是化学原料调剂而成,能起到防尘和防紫外线的作用。
( ^* x$ ~$ R3 m9 @% o/ z5 t: h7 K4 m* i5 f+ f& M- V
在黄燕和其同事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87件铁器文物,已经有80件做过保护处理。 $ x' x5 ]) F" F' Y' u3 k

- T- n$ H( Y; A& ?$ |; y" n和铁器一样,博物馆对馆内的数千枚铜钱也进行了处理。
. Y  z; U& s: {1 J/ v. {1 k
( K' j/ i/ k! x. u但处理铜钱时没这么容易。黄燕介绍说,铜钱上的铁锈不容易除掉,有的一泡就是半年。之后通过检测,上面的锈迹才能除掉。 ( _! S3 `% X5 U6 g! R" J4 G

7 ?  e/ ^8 H- d6 C“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这些文物尽可能长时间保存下去。”馆长周正义说。
( b6 |' N+ y& c
" n& H, }1 w0 d+ M  专业人员匮乏
' y5 a" ]8 S* s  P1 H3 Q
- I( t. _1 v5 |9 d9 U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的理工类人员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市级单位为40%,区县级单位为32%。金属器的修复过程,黄燕全程参与,并跟着专家学习。“现在还是做一些基础工作,给专家帮帮手。”这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博专业的毕业生说。
& l, R" A0 F. W- Z  C' K
! |8 N. [/ V9 S  R& q# B" @在大葆台博物馆,参与铁器除锈的只有3人,其中包括黄燕。 3 j# N' e! M+ C- s# t+ X

5 @! r' a2 |& B/ R# @% b6 y6 r包括馆长在内,大葆台博物馆共有21名工作人员。其中,专业文物保护人员由以前的两名增加到目前的4名。新增加的两名都是新招聘的大学生,黄燕是其中之一。
7 ?8 z# c$ ]1 N' e% y8 O! i/ [0 Z' ?; F! n+ a8 g9 i. n
“我们现在在对她进行培养,希望过上一些时间,她能成为馆内文物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周正义说,专业人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文物修复的瓶颈之一。
8 S+ q: z7 S( B% {  {) W# |! X+ W7 [. v/ K* b' s
北京市文物局的调查报告说,从事文物科技保护及修复的理工类人员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市级单位为40%,区县级单位为32%。在一些专题类或行业性质的博物馆中,文物修复方面的人员更为匮乏,如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馆等单位,至今没有这方面的人员。
& n4 K  P7 K5 ^: c( m; e1 J  H9 A+ }% N7 }$ \8 k, b& h2 Q; C
没有专业人员的直接代价是,文物的保护出现了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明十三陵博物馆中,文物刚出土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对个别丝织品涂上一层有机玻璃。结果证明这种做法不妥。目前,这些丝织品基本上粘连在一起,有些发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记者 蒋彦鑫)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问题想请学文保专业的同志给解释一下,记得初中时候就学习过高温氢气通过氧化铜将氧化铜还原为铜的实验,对于生锈的青铜器为什么不能让它们在高温氢气中还原保护呢?为什么还要把锈蚀的地方除掉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4 17:56 , Processed in 1.1180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