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23|回复: 4

大白塔原来是元大都镇城之宝?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25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白塔寺东夹道去近观白塔》

陆元

白塔寺东夹道,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北侧。明代属河槽西坊管界,清代属正红旗辖区。

白塔寺的正式名称,是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寺院后命名的“敕赐妙应禅林”,因寺院里有高大壮观的白塔而被俗称为白塔寺。白塔寺东夹道因地处寺院东围墙之外而得名,然而这条夹道的位置在元代却处于寺院之内,因为白塔寺的前身是规模庞大的元代皇家寺院大圣寿万安寺,占地范围远大于现在的白塔寺。先于大圣寿万安寺兴建的白塔是为纪念元大都建城而造的镇城之塔,原名叫“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内蒙古开平即位,做了蒙古汗国的第五任大汗。为了便于向南发展势力,夺取南宋江山,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决定迁都到位于现在北京地区的金中都故址。由于金中都已于1215年被成吉思汗军队摧毁,城池残破且水源不足,忽必烈又于1267年决定在金中都故址东北郊外的海子(又名积水潭)周边另建一座新城,即元大都城。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将蒙古国号改为“大元”,他自己也由蒙古大汗改做元朝皇帝,就在这一年,正在营建中的大都城里,一座残存于辽代永安寺废墟上的舍利塔内发现了令忽必烈颇感兴趣的宝物。这座舍利塔的地宫石函里有一个小铁塔,小铁塔里又有一个铜瓶,铜瓶里贮存着20粒佛舍利,最为神奇的是铜瓶里还有一枚铭文为“至元通宝”的铜钱,而忽必烈使用的年号正是“至元”。忽必烈认为,一百多年前的舍利塔里出现了“至元通宝”铜钱,是上天早就预示了自己将要成为至元皇帝,他决定在舍利塔原址兴建一座更大的宝塔,以作为新建国都的镇城之宝,保佑自己的江山永固。元代僧人撰写的《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记述了忽必烈决定造塔的动机,“恒虑新都既建,宜卜永年,以福为基,莫如起塔,冀神龙之扶护,资社稷之久长”。

元代尊奉藏传佛教,崇尚白色,忽必烈决定建造一座白色的藏式覆钵型宝塔,即保留至今的白塔。主持建塔的匠师,是忽必烈的帝师藏族高僧八思巴的弟子、来自尼泊尔的巧匠阿尼哥。至元十六年(1279年),白塔建成,而这一年元朝军队彻底消灭了南宋的残余实力,统一了天下,新国都大都城也已完工,志得意满的忽必烈视察白塔时,又决定环绕着白塔再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以作为皇家举办法事的场所。“圣寿”,意在祝愿皇帝长寿,“万安”,意在祈求皇朝万年平安。忽必烈按照蒙古族习俗,命人以白塔为中心,向四方各射一箭,箭落之处皆圈为寺址。现在的白塔寺,白塔位于寺院后方,而元代的大圣寿万安寺,白塔位于寺院中心,所以说现在的白塔寺东夹道位置,当年包括在寺院范围之内。

大圣寿万安寺的装饰十分豪华,《元史·世祖本纪》记述,至元二十五年“万安寺成,佛像及窗壁皆金饰之,凡费金五百四十两有奇,水银二百四十斤”(鎏金工艺要用到水银),忽必烈还赏赐京郊良田一万五千亩,耕夫百名,耕牛百头作为寺院的产业。忽必烈死后在寺院举办哀悼仪式时,有七万僧人参加,可见寺院规模之庞大。

矗立于大圣寿万安寺庭院中心的白塔,作为大都城的镇城之宝和元朝的吉祥象征,确实与元朝有着共同的命运。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夏季,寺院在一场雷雨中遭雷击起火焚毁,两个多月之后,元大都被明军攻占,元朝亡国。《元史·元顺帝本纪》记述,至正二十八年六月十五日,“雷雨中有火自天坠,焚大圣寿万安寺”,元顺帝“闻之泣下,亟命百官救护,唯东西二影堂(供奉先帝影像的殿堂)神主及宝玩器物得免,余皆焚毁”。闰七月二十六日,征虏大将军徐达率明军抵达通州。闰七月二十八日夜半,元顺帝带领皇后、太子等百余人北出健德门逃往北方草原。四天后的八月初二日,明军占领大都城。

焚毁后的大圣寿万安寺满目凄凉,只有砖石结构的白塔幸存于瓦砾遍地的废墟之上。明初谋臣刘伯温曾有咏白塔诗说,“物换星移事已弥,重来此地迷东西。可怜如镜天边月,独照城乌半夜啼”。明宣宗于宣德八年(1433年)在白塔西北侧建造道教庙宇朝天宫时,占用了大圣寿万安寺的大片遗址,以至于明英宗重建“敕赐妙应禅林”时,只能在白塔南侧布置殿堂,妙应禅林的寺院范围只及大圣寿万安寺原址的八分之一。白塔上有一些明代维修时放置的物件,在环绕覆钵型“塔肚”周边的台座上,有108个小塔状的砖雕灯龛,是明宪宗成化元年增添的,在“塔肚”与“塔脖”连接处有一件黑色长方形物体,是明神宗母亲慈圣皇太后于万历二十年维修白塔时安放的纪念铜牌。

白塔的覆钵型塔身是用青砖砌筑而成,环绕圆形塔身嵌有7道加固铁箍,外表再涂饰白色灰皮,元代在灰皮表面还刻划着佛像和纹饰。年深月久,灰皮脱落,露出了塔身上的铁箍,由此又引出一段“鲁班锔白塔”的故事。传说明代有个锔盆锔碗的匠人每天都在白塔寺门前的胜友轩饭馆吃饭,却从来不给钱,还声称自己只锔“大家伙”,不锔普通物件。饭馆掌柜打趣他说,现在白塔有了裂缝,朝廷招人修理,谁都修不了,有本事你去锔这个“大家伙”。次日清晨,人们果然看到白塔被锔上了7道铁箍,才知道那个匠人原来是鲁班下凡。

白塔的故事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还是到白塔寺东夹道去看看白塔吧。从狭窄的小巷仰望硕大的白塔,会得到不一样的感觉。

             此文原载2008年7月新书《消失的胡同》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图了,呵呵
发表于 2008-7-25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镇物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fang916)好久没去拜访您了,要不是您打电话来...

闹了半天,原来提俩手雷的是方大人,眼拙。但是我早看见“会记司、昭显庙、奶奶家的胡同、教育夹道胡同”了,就知道熟人来了。

[em05][em05][em09][em09]
发表于 2008-7-25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去拜访您了,要不是您打电话来,我还不知道您也来这里玩,明天去皇史成看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07:12 , Processed in 1.20795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