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 ?) F% |1 _* `4 _. V! [
有车之累fficeffice" /> / T1 z) b, R8 A9 V' s. o4 h
记得西单商场北面那个胡同叫背阴胡同,不知当初起这名的人是否真有预见,后来那条胡同被西单商场的建筑物遮挡个严实,一点也见不到阳光,真够背阴的。有一年冬天,我就曾经为买一辆自行车,在这这个背阴的地方排了通宵的队。
" E' J8 Q+ [; N: G那年头,什么都缺,老百姓的生活用品全是凭票供应,粮票、布票、邮票、肉票(不是绑票撕票的那种肉票)、棉花票,有一阵还使用过糖票、线票、等小票种。谁要是能把这些票收集齐全了,就可称得上收藏家了。自行车作为大件耐用消费品,当然也是紧俏物资,一般人很难买到,可咱是啥人?不一般。
% ~9 A9 e/ {0 ^0 T& v8 X那天我路过背阴胡同,看见有好多人在商场北门外的一个小门前排队,那年头只要有排队的,多半是好事,我就先排到队里了,然后再问是买什么的,人家说是商场新到了一批自行车,贴出“安民告示”说明天开卖,今天人们就自发排队了。我心里暗自高兴,今天算站对了队伍。不一会儿前面有人发号,每人给张小纸条,纸条上写了数字,代表其在队伍中的战斗序列。我的号还比较靠前,除了发纸条以外,还按序列登记了每个排队者的名字,然后说每小时点名一次,排队的人可以短时间离开,但是点名时必须在。为了维护这条队伍的权威性,主事的人还和商场联系,取得了商场的认可。那些登记在排名表上的名字很多是假名,比如有叫孟钢车的,有叫张闸的,还有李永久、赵凤凰、全链套等等。和我一起排队的还有几个同龄的邻居,我们互相照应始终保持了自己在队伍中的地位,然后找机会回家找父母要钱。北京冬天的晚上真冷啊,虽然用棉大衣裹了个严严实实,还是免不了浑身乱颤,清鼻涕乱流。好容易熬到天亮商场开门,我们总算买到了自行车,那时候根本没有挑选的余地,轮到你的就是这个了,你不要有的是人要,我买的是辆墨绿色的飞鸽28涨闸男车。 0 {9 F% j0 [0 m ]8 q4 W
骑上新车去兜风,真是爽啊,虽然有人说我骑着这种颜色的车象是邮递员(那也是为人民服务啊)。开始也是爱不释手,整天擦呀,想办法装饰它,我还曾经为它配了个电滚子,就是晚上照明在轮子上摩擦发电的那个东西。后来它让我真正体验到什么叫能量守恒,照明的电能全是我登车费的劲,走长路能活活累死人。
4 N/ y7 p# `5 [; [" r* w有了车改变了什么?好处上看,增大了我在生活中的活动半径,出门节省了时间。但是车也真是我的心理负担,晚上怕人偷,扛着上三楼;借出去吧,又担心别人不能爱惜,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副小家子样。有了毛病,心里就不舒服了,总要尽快弄好才行。您想,咱国产的东西哪能没毛病啊,隔长不短的给你弄出来一点,如果心胸狭窄还不把自己憋出毛病来。时间长了,我对车就不那么在意了。其实我买了车不到一年就离开家了,直到10多年后才又回到北京。这时候这辆车已经是旧车了,我只管用不管擦,任凭尘土和油泥在车上附着,赶上下雨,正好给我清洗了。 2 o% |, L) {6 c9 p$ q) N
常说没丢过自行车就不是北京人,我的这辆车还一直到寿终正寝都没有丢,大概和我平时不擦车有关,连贼都不愿意偷它。前几年我懒得修了,就把它卖给收废品的人了,连执照一起卖了20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