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析津志

[分享][原创]北京古塔集锦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塔的确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塔桥。大觉寺往北500米是圆照寺,然后往西顺小路走,不到100米右手有西竺寺的塔林,只有冬季去好找。再往西走逐渐上山就可以看到那两座塔了(相距100米左右)。大觉寺的塔院全没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只有古松一大片。

( z3 S8 c' _8 a4 B: x5 M' i0 Y

 

- g9 C$ j3 b: ]5 i

这是西竺寺塔院:(可以参考这个链接http://www.meet99.com/map-811304.html

" Y% y% S1 a3 j6 Z! ]2 i4 z' y" f




6 `7 S# j2 T+ C) w3 \! V5 W

 

2 L+ Q7 y- i _) t5 O

 

# {% O4 W) \- Y4 ^: G9 }

大觉寺到周云端灵塔中间古松特多的地方过去是大觉寺塔院,您见到的那个宝顶好像是王奶奶坟:

2 q1 ]3 j1 x0 ]7 a2 Z7 D) b


* ^# \# s, Q- }0 G7 b

 

+ G3 g. Y0 b" @; m

周云端塔边上的宝顶是姑子墓:


发表于 2008-11-4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一下,华北地区花塔这一类型的塔,除了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河北涞水庆化寺花塔,北京丰台云岗镇岗塔,北京房山磁家务万佛堂花塔,河北曲阳修德寺塔,山西太原蒙山连理花塔,河北井陉花塔(貌似已毁?),还有哪些的花塔实例?另外天津蓟县的福山塔是否算为花塔呢?谢谢~

发表于 2008-11-5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NAZI在2008-11-4 23:42:00的发言:
" i8 D9 J$ }8 ]4 F* F

想请教一下,华北地区花塔这一类型的塔,除了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河北涞水庆化寺花塔,北京丰台云岗镇岗塔,北京房山磁家务万佛堂花塔,河北曲阳修德寺塔,山西太原蒙山连理花塔,河北井陉花塔(貌似已毁?),还有哪些的花塔实例?另外天津蓟县的福山塔是否算为花塔呢?谢谢~

( H3 t4 S/ }5 C+ I4 j

居士忙,我帮他打一下吧!

8 w: B6 Q. f# w/ e6 P; ]

 

' d0 V( n6 E7 Y& ^7 l k

个人认为福山塔不算花塔,他的特征更接近于蓟县白塔;

1 N) [. B" X5 {& Y

 

2 ]) ?: D5 x- H" o+ ^2 D2 O) y' x

我总感觉这两个塔的金代特征明显些。

6 z9 N' k) X) b% Q& e4 U% M0 Z

 

$ c/ M- q1 ?2 v. ~3 W6 N

还是个人观点,花塔似乎是辽代的一个特定时期的风格,

! P& H) ^( b" x u3 |2 F

 

# M( ? ?& Q% M) M- t" q

有发展有过渡,代表了一种信仰和宗教追求。

- o0 m' |8 \+ b- d5 J# G

 

) z7 z! V3 i3 H- @/ j* q. C; A& P

所有的花塔应该都有一定的渊源。

/ o- X1 g0 S/ y! K, F

 

; p; R/ D/ Y0 [$ M6 ~5 D

或是同一宗派,或是师徒关系,或是距离较近互相借鉴;

& n, T( ^) z& R& O

 

% L0 M4 V# R/ K

但最终这个流派在某个时期被主流的密檐塔取代,最终绝迹。

$ o5 R) e5 d8 u8 X+ W2 [

 

0 ^* d, T; J# a- |6 ]

密檐塔一直发展到明代,清初又被密宗覆钵塔逐步代替。

. ^2 |. {, P; m) I7 _! u

 

8 W7 L, p" I. g: \

 

发表于 2008-11-5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后山上的庄公院辽塔

4 ]7 ~& N% {0 P) w1 X. r& g

在青翠欲滴的山野中的庄公院和辽代古塔——刘师民塔

2 l+ A" |2 K* P- v% J) v


. R j0 ~- k. X# d0 I

辽代古塔“刘师民塔”1

9 ~' Q9 v% J0 E. U; Q% j/ U& q9 j1 C



辽古塔“刘师民塔”2

发表于 2008-11-6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11-5 0:21:00的发言:
! ?) l4 c. {# _

居士忙,我帮他打一下吧!

2 ~# L! Y+ i* I u; Z! g

 

7 W) \, |9 B% m9 S1 s' \6 [

个人认为福山塔不算花塔,他的特征更接近于蓟县白塔;

. X+ b3 F' S7 h: ?2 d, O9 \6 P

 

- s: d6 U3 i# R L% m+ {& S1 z! a

我总感觉这两个塔的金代特征明显些。

8 Y$ }! K# o% s1 y/ R) z' m8 ~1 Z z

 

1 o5 V; V& O( ~* D2 _

还是个人观点,花塔似乎是辽代的一个特定时期的风格,

. j7 D5 K* S+ i* J' d: Y" z

 

4 b" U) L+ h7 K0 `" b

有发展有过渡,代表了一种信仰和宗教追求。

1 X) Q: J; {8 l% t) s

 

. V5 Z+ X0 g) e1 w& t

所有的花塔应该都有一定的渊源。

# M6 l; p6 y! k) L7 T. J

 

8 b M: O$ E; {/ p

或是同一宗派,或是师徒关系,或是距离较近互相借鉴;

% G" G" c: m' a& C& f$ B; L

 

3 h% w! v9 K- G6 |) d3 l8 X

但最终这个流派在某个时期被主流的密檐塔取代,最终绝迹。

: e: |2 a4 w' {" L# _6 ~* d

 

4 R7 q9 L6 L7 L8 I; w

密檐塔一直发展到明代,清初又被密宗覆钵塔逐步代替。

/ D/ R* F1 ]) F7 b

 

4 d7 U; s" ?2 w3 z9 Q

 

$ ~$ S4 W$ r. _9 X5 W8 {: W v4 D

 

/ k S: H& d# f a2 r! F$ Q$ C7 v

呵呵,谢谢指教,最近对花塔很感兴趣,再请教一下,华北地区还有别的现存花塔实例么?花塔为什么在佛教建筑史上只存在了极短的时间呢?(好象只有宋辽金有花塔)   花塔的出现和消亡跟当时的佛教理念是不是有关系?

3 U; L) l5 h5 N; ]* r2 l

发表于 2008-11-6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谷积山的塔:

发表于 2008-11-7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6 G! W. b! d3 N

多谢颐和吴老,非常清楚。

9 G- P/ D8 @3 _3 v. u m

 

3 O6 A8 x' Z8 o7 }3 ?

笑溪:“周云端”的资料似乎更权威些。但当地村民的叫法通常是世代流传的,想来也有出处。

8 w0 d' g; r7 L s- H

 

: `8 T! Q8 l, a* k) Y- u" I: z2 K

除了上述的花塔,还有

& p% i6 a: @$ J3 J# M! q

辽宁锦州市凌海市班吉塔

: c- i. X0 ~* Z( T6 w

 

+ u/ u$ v% w; ?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佛光寺杲公和尚墓塔

发表于 2008-11-8 0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1个

0 N/ t8 M, B( }0 P% x; J$ ^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车轴山药师灵塔

发表于 2008-11-9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镇江塔

房山镇江营村拒马河边。

! ~, P" X! i# k8 @+ M) B


发表于 2008-11-9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凑张!

d: P& M' y7 v2 p3 p+ u

 


发表于 2008-11-9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甚?

2 C+ P" \* D0 Q; n- K. n

 

n+ E' L2 A9 R

 

: q( i C- ~9 @, B5 G! X- W

0 o5 H# G+ P8 T! t. G

 

: u) j) v+ e3 {* v7 Y

四城内的,肯定是塔?

发表于 2008-11-10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积水潭医院里的哪个塔?
发表于 2008-11-17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 麦庄那个塔 具体在什么位置啊
发表于 2008-11-18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合老猫在2008-11-17 12:27:00的发言:
通州 麦庄那个塔 具体在什么位置啊
8 Y+ M, t5 D+ N" C

就是次渠的那座塔,唐山地震后不久圮.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诸位补充.
发表于 2008-11-25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山双泉沟和尚塔



引自《图说房山文物》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继续补充.
发表于 2009-1-4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塔儿庙

2 j4 @8 V, s, R _$ F3 r1 d
; e( o8 W" ?: |/ b) Q, ~# B
8 B& G) t. `# |
, E7 D- p6 u i; N) r
 
2 H. d6 S, ]7 r H! M' }1 O) J2 q
北京晚报 > 2008-10-26 > 四合院 > 正文
, c) H% B0 G; n6 l; D9 E
 
9 i; J: P5 L8 N4 R* G' h
% }( J3 b" w5 q' U% l


1 _8 y. h( Z- n
虽说老北京九门之中东直门最穷,可也还有“东直铁塔”的说道提了点城气儿。《北平旅行指南》(马芷庠著1935年出版)中有零星记载,说铁塔寺在东直门外东行里许,塔高矗半空。此说欠准,实为二里许,也够不上“半空”的高度。又载,塔中祀像为一胡僧,云系坐化于此。祀像乃肉身,俗以为明建文帝遗像者,实无考据,不过此说与流行说法相符。
. H& N, ^1 X; i* b5 x

; R; {+ O! Y7 V
因“肉胎真佛”的神秘,种种神秘传说也层出不穷。相对统一的版本是,说大明年间,某年夏天的一个晌午,一游方僧化缘化到东直门外塔园时,口渴难挨。赶巧前面有眼井,但正是晌午头,没人挑水,僧人只好在井台上盘腿打坐等挑水的。等啊等,等着等着可就眯瞪着了,可就再也没醒——坐化了。这就不得了了:在老百姓的理念中,和尚坐化那就是“修行成佛”了。佛落此地,那是特意儿给这方黎民降福啊,焉有不供起来顶礼膜拜之礼。
, a) X: ~: m$ G( s

- l3 I+ c: a1 p5 F
后边的事就不是传说了——铁塔庙问世了。
$ q z7 `$ d* Q

0 v, K( e9 a l9 Q6 l+ ?
据说中国的古塔建筑是舶来品,塔建筑源于印度,塔是埋葬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身骨、佛发、佛牙(统称舍利)的坟冢。元初,请外国工匠主持建造的妙应寺白塔,即今阜成门内白塔寺中的白塔,就是为迎释迦牟尼的舍利而建的。所以,建铁塔庙是情理之中的事。
2 r h* D0 G, ]7 c

; H& B% S+ Y# _: n
可以说,在老北京的古塔中,铁塔独树一帜——设计师有意弱化了塔的形制的一般规范,而突出塔的敦实厚重感。塔身下部由八面厚砖墙结构成塔室,故塔室空间不大。再加上塔室只一面西而开的券门,壁上无窗,使塔室生出一种威严和神秘气氛。
# P3 P' ?1 H, X/ D, a% ~/ r5 U

6 x7 n6 i3 i% ]+ j M7 l; d
铁塔寺塔身上部由实心三檐组成,出檐不多,上下檐檐距紧小,塔檐的规范显然被突破被弱化了。再往上,“铁”便大行其道了——华盖(即天盘)及塔刹(即塔顶)均为铁铸,灵动而不失厚重,玲珑而不失威严。铁塔也因之而得名。另外,每个檐角上都悬挂一颗铁铃铛,风过铃动,群响和鸣,更添几分威严。
! e$ v. I$ l( L [

4 b2 |; b* b. I Z3 I/ _& M5 V0 R
平素,香客进香,无非是点香磕头说些祈福许愿的老套话儿,和尚击磬打拍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都是陈规老套子,没什么可凑热闹的。可一到铁塔儿庙会的日子,可就热闹非凡了,我们这帮孩子非凑不可,甚至有时逃学也得逛庙会去,挨家长一顿揍也认了。
( J+ a1 j3 Z v

: r% @2 C' y7 H5 V' R! G- A$ ^
这里说的是旧时民国末尾和建国初的铁塔庙会。
* z& l! i' ~, `

1 x. G9 X. T8 O$ Z( x' [: W
旧时阴历每年四月十八是定例开庙的日子,持续三五天不等。一大早,香客游客打城里城外,三街九巷十里八乡,缕缕行行云集于此,烧香拜佛,买东到西,吃喝玩乐,游南逛北,可谓香烟缭绕,万籁齐鸣,熙来攘往,人声鼎沸,正经的一道老北京民俗风景线!
6 }# }4 [# n7 _$ E0 A

% A( D! J) u: I' S& L
人气聚,商机来,下至小商小贩,上至铺眼儿商号,都不会落这个空儿。远道儿的商户有的阴历十七就来占摊位的,其中不乏“外商”,像天津卫卖鞋样儿花儿样子的,杨镇卖糕干粉的,连保定府卖铁球揉手的也来赶档子。
$ u! T1 `& ]: P! M

/ C& g4 T; \/ g4 ]
庙会搭台,经济唱戏,庙会文化当然也离不开这一经济规律。只可惜,那年月的戏,现而今大都成了绝唱,不少东西,不少玩意儿绝了迹或濒临绝迹了。追寻记忆中的庙会绝唱,回放庙会文化昔日的灿烂,仅此聊以慰藉吧。
8 ]1 m4 a1 G, _1 H5 }- ^

- G! R6 ^" j2 v- d( C7 R' E
东直门外盆窑多,卖瓦盆、花盆的,在庙会上自成一景。有句俏皮话:“卖瓦盆的出身——一套一套儿的”,调侃能神哨善辩者,较起理来一套一套儿的。
6 a% t4 }& l* x( q; O0 O6 v5 u u

5 g h Y& q/ u& G# [
盆儿论套,一套三、五、七个不等,按大小顺序摞起,成套买打折。卖主儿坐在一倒扣的花盆上,拿根小柳木棍,敲大小有序的几个瓦盆,讲究敲出调儿来。赶上几个卖主互相叫劲儿,那响动,整个一部“盆乐交响曲”。不过,再怎么敲,也敲不过卖茶叶的洋鼓洋号。
; B- ]( D7 @5 m6 S( w0 ^

! v3 h- s" G9 v& ^9 H
东直门有座汪福昌茶叶庄,专雇一拨儿鼓乐手做音响广告:“打嗒嗒嘀嘀嗒”,小号一吹,“哐哐哐,哐哐哐”,大洋鼓敲响,“嘟噜当,嘟噜当”,小洋鼓紧捣鼓,立马招来一帮孩子,
9 p! u! @3 F4 D

- L1 u$ R2 f/ |
大人后边紧追。卖的多是中低档茶叶,销路最好的是高末儿、茶叶棍儿。
+ u1 Z# C( m! e, g6 N' n, Q8 N/ t9 m

/ n4 Z. `) d, q5 g1 E8 x# k! ^
卖土产、山货、日杂品的,靠货色齐全、经营活泛招揽生意。商店里没有的,他有。这叫“货叫人”,买个大件儿的,饶个小物件,这叫“讨人缘”。沙锅、支炉、支锅瓦儿,茶壶、茶罐、蓝边儿碗,葫芦瓢、马勺、蒜锤子、蒜罐子,笸箩、簸箕、席篓、柳斗、竹笊篱……几十种日杂品都或码或挂在一辆排子车上,琳琅满目。那音响广告也独出心裁:拿根藤子条儿敲打葫芦瓢,“叭叭叭,叭把了叭”,也讲打出点儿来。
+ Z# T+ a- v/ l& o

' F/ J8 [3 I3 w; V0 L- D: c
天津卫卖鞋样儿花儿样子的,捎带着卖绣花绷子,各式各色绣针绣线,正经的民间剪纸和民间手工艺品,是家庭女子做鞋做女工的专供商品。卖家以唱招徕顾客,一遍唱下来得一分多钟,比卖十三香的唱得好听,就是听不大懂——都是天津地方音。
" K8 W+ |( a2 B) k `

( E; ^/ c Z$ {3 a' W
卖大力丸的用耍叉促销。一米多长的白蜡杆,顶上固定着叉盘子,盘上装着三刃(即三股)钢叉,叉上拴有小铃铛,耍起叉来“哗哗”响。练家子光头光膀,着缅裆黑裤,腰系丝绦。讲究穿青缎子靴,一般的穿青布双脸儿鞋。耍起来,叉要在全身做种种飞舞动作,还要有扔叉、接叉、踢叉、抖叉等同难动作,惊险刺激。
$ o1 w& _8 [3 J* ~. \

0 _3 M4 T% P3 _: Q/ w a5 f4 `
我最欣赏踢飞叉——将在臂上横着旋转的叉杆高抛上半空,那叉杆又转着下落,眼看就要落地了,刹那间,耍叉人飞起右脚一踢,“哗楞楞”,那叉仍横转着飞上半空……在一片惊叫声中,那叉却稳稳地落在耍叉人的后肩上。耍叉人一猫腰,右胳膊一搂,叉搂在怀中。接着就是另一套绝活:抖叉。
- B* H, ]- S0 I6 L: d, f& Y

. W7 z- l; U: o+ A, E
单说耍叉,应归杂耍类,庙会上是少不了杂耍的。耍“吾丢丢”的是必到的,说要唱吹(口中的竹哨)全一个人,倒是一绝,只是老是《王小儿打老虎》、《猪八戒背媳妇》,絮烦;古彩戏法挺招人,穿着秃噜地的宽袍子,突然斜楞着折个跟头,人起来时,地下变出个大玻璃鱼缸,几条大金鱼在里边游,真够神的;逗乐的“骚鞑子摔跤”看着过瘾,盖部摔、背部摔、得合乐,玩真招儿,乒当乓当,真摔!其实是真人跟假人(傀儡偶)摔,真像!可惜这些玩意儿现在都看不到了。
6 a. d/ a+ ^2 `" a

: y( e4 `7 ~/ Z0 f5 g: f
玩饿了,有的是小吃可尝。“张手热哎,烂糊蚕豆哇!”、“哎,小枣儿的豌豆黄儿嘞,大块儿的!”、“炸丸子开锅!”、“三角儿炸糕、油鬼烧饼!”……小饭摊上糜子面的熔糕子,摊得了趁热吃,什么都甭就,又香又软乎,还甜丝丝的。小米面的窝头比白面馒头好吃。
- U: x E( d1 {# g

: {$ p9 R3 X% z. Y5 V
想吃点荤腥又不想多花钱,就来包剐骨肉——腕骨和从大棒儿骨上刮下来的筋腱,牛的羊的都有,撒上胡椒盐,吃着有咬劲,越嚼越香。这些庙会上的吃食,大部分只能“回味”了,绝喽!庙会上的黑面火烧夹烂肉,您听说过吗?
! f( t, w) y( z9 _7 h

4 [1 }& t# Y# N% H) R' q1 h
追想起来,恍如昨日。
" }7 n( z% t& r' z0 \

4 K. m: N8 o5 \. m' h
弹指一挥,几十年过去,铁塔儿庙已荡然无存,但它已留在我少儿时期的记忆中不能泯灭,那永远逝去的塔庙古建及老北京庙会的文化遗产,令人不时缅怀。 郑伯安 IC供图
发表于 2009-1-28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H0 V* y1 W; V2 A. d2 s

 

z7 w2 k g7 J7 ^4 ^1 [


 



发表于 2009-1-28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屋顶那张是碧云寺罗汉堂上的吧.
发表于 2009-2-1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29 20:48:00的发言:
屋顶那张是碧云寺罗汉堂上的吧.
( t1 `5 p8 q9 N- A; H4 R

1、宝云阁

5 |6 v6 x4 i% ^9 t

2、罗汉堂

* e( ]8 ~$ U s4 K, d

3、4、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发表于 2009-2-11 1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香山南麓在2008-9-15 15:32:00的发言:
/ }6 Y( Z+ e; u7 ?- }- u: E% k0 {

此塔也是古塔吗?为何也混进来了
) T6 p. T% n9 \2 n- |# C* j

替居士回答您的问题,不是古塔,是榆树庄集资兴建的,去年底有幸去过,管理人员介绍说是请清华的教授设计并施工的,木头来自俄罗斯,由于是黑天,外观看不清楚,登塔上去看了看,个人觉得在当代,这样的建筑算是不错了。园中还有从各地讨来的石刻一些,年份涉及辽-清,特别是有金代石刻几个。

发表于 2009-2-12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2-13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下面这个塔很牛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2-12 11:1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68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g: ]+ B3 H! I* P8 l

什么地方?想比起来了.

发表于 2009-2-14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2-14 0:19:00的发言:
* _' v" m' | @

什么地方?想比起来了.

+ \; m7 j7 C3 y8 [

普庵塔!

发表于 2009-2-15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10:46 , Processed in 1.204706 second(s), 3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