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c: _ |: G- q; U 齐长城遗址 8 ]' A! R1 D1 | ^" S& D' X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御鲁楚的进攻,在南部边境建筑了绵延千里的军事屏障-齐国长城。 " Z' X3 b' z8 n' G! f3 x) u8 Y
齐长城西起山东省长清区古济水河畔的钜防(即今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北),"横跨泰山,绵地千里",途经莱芜等18个市(县、区),于今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北于家河直达黄海,全长618893米,史称千里齐长城,其中保存最好的齐国莱芜段57832米。
. B+ b* C8 u9 t' O& c' A9 A! G( A 齐长城的修建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据考证,它的修建,借鉴了城池防御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军事、建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从历史方面看,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王室逐渐衰落,而齐、鲁、晋等国则日渐富强,特别是齐国正崭露头脚,渐渐崛起于东方。逐渐占据了霸主地位的齐国虽发展迅速,但是,南部强大的晋国却一直是当时齐国统治者心头的一块病,时时令其不安,而且当时其他诸子国也纷争不断,战事颇繁,对齐国也是一种威胁,因此确实需要设防…从地理方面看,齐国所受封地在泰沂山脉以北,背靠山面对海,海是不必防范的,西和北面有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可谓易守难攻,只有南面有出入泰山的陆地大道,直通在它南面的鲁、楚等国,虽然泰沂山是约定俗成的边界线,但因地势开阔,易守难攻,正是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之地,是齐国需要重点防范的要塞,必需设防。而且据史料记载,春秋至战国初,各国主要是用战车作战,因此设防重点是修筑关隘,用来阻挡战车,而到了战国时期,步兵以其机动灵活可以翻山越岭等优势,在军事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就迫使齐国在修建关隘的同时,还要建好山岭上的长城,以防步兵的入侵。正是出于防御目的,齐桓公开始在此修筑长城。随后,齐灵公、齐威王又不断将长城沿泰沂山脉向东增修,至齐宣王时已修至东海。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鲁弱楚强,扩修齐长城重点是防楚,史载"乃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者"可以作为明证。明、清、民国等时代的统治者又对莱芜境内的齐长城进行过维修,所以虽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至今仍清晰可见这堪作历史见证的遗迹,而且是全程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
+ `, G& d) [" {& s/ R+ O 莱芜境内的齐长城西起莱城区大槐树乡的芭麻峪村,东至和庄乡的荣科村,横跨大槐树、鹿野、上游茶业口、和庄等5个乡镇,穿越后关、长城岭等大大小小28个村庄,历三平山、鸡爪顶、摩池岭、霹雳顶等9座高峰,踞天门关、锦阳关、青石关三道雄关,沿莱芜市北部边界的崇山峻岭,经大大小小224座山头,蜿蜒起伏百里之遥。
! u, Z: z( Z* W# N; @& j1 q 齐长城是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修筑的,主要有关、烽火台、团城和墙四部分组成,关全部建在山口要道上;烽火台则建在大关的山顶,用以传递敌情;团城是建在关两侧高山顶上的石围墙塞,用以屯兵和观察敌情。城墙的位置一般是建在随山升降的分水限南侧的斜坡上。地势一般是南低北高。因为南面低,来犯的敌人需要向上进攻,非常困难,起到防御作用。北面高则可以居高临下,易于防守。墙底厚一般约3米,但关处厚4一8米。南半部分是外墙,平均高约4米,关处墙最高8米,北半部分是站墙,厚1米,高1米左右,有便于瞭望、巡逻、隐蔽和作战的优点。在城墙的阴面,建有横向的拦沙土水的小石墙,有的墙内垒着泄水沟,以防止城墙被雨水冲坏,墙的用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砂石山就用砂石,青石山就用青石,上游镇南栾宫村西的"道士帽"山处的220米城墙则是用沙土夯筑而成,特殊地带就以悬崖代墙,如三顶山、鸡罩山上的墙就是如此,砌墙的方法也因料而异,土墙就用夯筑法,石墙、关楼和城堡则用支垫干垒法,关门洞采用的是发暄技术。其中,尤以干垒法和发暄技术最值得称道,不怕雨雪冲刷,经得起风吹日晒,因而至今完好无损,齐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的是莱芜境内上游镇娘娘庙(锦阳关)以西的662米,共有190个城垛,每个城垛上有一个瞭望口。 ' l4 `$ D1 L V
巍峨壮观的齐长城如一条巨龙,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阡陌沟壑之上,每一关、每一墙都在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 w$ x4 H9 a# o2 h
说起齐长城,不能不提青石关。青石关位于和庄乡青石关村,关城堡建在东丰山和西小山之间的山坯上,长宽各百余米,原有南、北、西三座城门楼。北门洞顶原建有玄帝阁,阁基东西长10.5米,柱石还保存完好。南门外上方镶嵌着"青石关"三个阴刻楷书大字石匾,现垒在关门东侧南尾的西山墙上,保存完整。南北门有大路相通,路西原来有座店铺,是曾国藩经过这里到博山时的住所,有2间大门、3间北屋、2 间西屋,都是石墙瓦屋,建筑风格古朴,南门外路边有"奕世流芳"和"曾国藩所其处"的石碑。 ) U: I6 U4 }! F, B6 K. I8 O
青石关以其特有的军事、地理、商旅、建筑等方面的魅力,以及和齐鲁古道的关联,曾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到此观瞻,留下许多轶文趣事,演绎出无数动人篇章。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他31岁离乡出青石关南去时,就曾留下这样的诗篇:"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青石关如同齐长城一样,自有它辉煌的历史。在齐长城下,人们不仅传诵着许多名人诗篇,而且还流传着许多凄婉动人的故事,相传长城脚下住着一户人家,聪明英俊的王小与老母相依为命,无奈家贫如洗,王小老大不小了也没有娶上媳妇,老母盼媳心切,日久成疾,双目失明,王小靠讨饭奉养老母、并天天到山上打柴换药为老母治病,历尽生活艰辛。王小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神灵,托梦指点他道:北墙跟前一地花,九月满目黄金甲;得此妙药圣草日,定是慈母见天时。王小醒来,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天天打柴时见到的齐长城下的野菊花嘛!于是采来野菊,熬汤为老母洗眼,果然灵验。这一偏方,至今在齐长城下流传应用,造福一方百姓,又说青石关南19公里处的望夫山,是因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北眺夫婿而得名。传说住在山下的孟姜女,结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齐国抓去修长城,一去几年杳无音信。孟姜女盼夫心切,天天手提盛着馒头的篮子和面汤罐子,伫立山头向北遥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穿双眼,盼白双鬓,不见夫归,久而久之,竞立化为石,至今屹立山顶,见证着流逝的岁月,记载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诉说着几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此山因之得名“望夫山”,为莱芜十大名山之一。 % m) s& K, [+ ]4 i
通过专家考察论证,齐长城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长城巨防。它又是一部硝烟滚滚、风雨沧桑、落戟沉砂、遗迹斑斑的古代战争史。
0 d' E) p) t1 M S; v5 B" r3 E: N 博山境内的3条齐长城复线不仅具有军事价值,而且还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 Q9 |% |$ w# `7 u+ D9 f
2001年06月25日,齐长城遗址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U: ~( E( u/ G$ F3 }! C
齐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苍莽巨龙,蜿蜒迤逦于齐鲁大地,昂首奔向东方。它饱经2000多年的硝烟战火,阅尽人间风雨沧桑,多少年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只要一提起它的名字就怦然心动。历史上曾有很多有识之士对它进行过考察研究,但由于绵延千余里、人迹罕至、山巅峡谷荆棘丛生,历史文献始终没有对它进行过全程实地考察的记载,因此,历史上也就无人识得它的真实面目。尽管《管子》《史记》《左传》《战国策》《括地志》《水经注》《泰山郡记》《泰山道里记》等许多古籍对它都有过记载,却都是寥寥数语、谬误很多;有些学者籍史书和方志进行分析推论,著述立篇,终因未到现场察勘,对齐长城的描述错误颇多,形成以讹传讹,这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缺憾。正因为上述原因,使得齐长城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千古历史之谜。
6 [$ x9 ?$ G6 m7 M艰险的攀登 ( }* T; [: E" E0 Z
火台遗址,弄清了齐长城的建筑特点,解开了部分历史疑案,矫正了古籍记载的谬误。收集了大量有关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风土民情,确定了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在考察过程中还对长城沿线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进行了调查。有长清的双乳山济北王墓、孝堂山汉石屋,沂源猿人遗址,沂山东镇庙,安丘公冶长书院、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莒县浮来山定林寺,五莲山盘古城等。这些考察成果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中国长城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