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长河落日

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曾叫商业部子弟小学)65年6年级同学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9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喝酒确不是啥好事。

& v+ w- Y4 M+ }0 W3 t, i

可适量的喝点,或偶然而为之也不为过。

' k# A! W& B) c% a' G( n

(没有开脱自己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全明白。就是依然故我。[em226]
发表于 2009-12-24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引用有误吧!好象是食指(郭路生)的?[em65]
发表于 2009-12-24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12-24 18:25:00的发言:
   老培,引用有误吧!好象是食指(郭路生)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9 O, V/ f5 k- [$ W3 ?) L

 

2 F0 q" O$ b5 M8 y5 \9 a2 h9 M: _

还得攀姐!

+ H+ x! I. T$ X; t: h+ C

 

) M+ B8 G3 V- f# ~+ b% q" L5 u

培力给我发来时就说:

1 w" A! b4 i2 E3 w8 D# t& ~

 

6 y% J( B# R8 I! Y

王培:这是插队时写的,我也忘记是否有抄袭的嫌疑。。。。。。
 

发表于 2009-12-24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培力学长发插队时写的诗歌:

( T1 J% e& B1 G

 

! ^# U6 d6 I Z8 p: d9 @+ ^

海洋三部曲

( H) A6 Q, H$ e4 x1 R; W

 

: H8 D, G( n8 }

 

% _$ U1 O& O- `# }% Z# s

《没有渔网》

( f& S1 C* a, a" f0 z

 

9 w* }# v4 C- n& W, K" v

一、波浪与海洋

E" @; |, {% V6 c0 k0 S

 

, _9 F4 s! D- D

喧响的波浪,

3 I1 T4 V% l; Z6 N% H- U$ j

深沉的海洋,

2 @# c8 n; T- m$ O- e5 F; @

引起我热烈的追求,

6 ^& w4 [2 |0 |

使我殷切的向往。

4 B# q& l% ~7 d' E8 [


 

* {) D* d7 P9 K* S3 T

这是因为我有时惆怅,

8 c* U) b; A* H

所以我喜欢大海宽阔的胸膛;

, a4 _" b( |9 c- N

这是因为我有时怯懦,

' h" E% ^7 \ I/ n4 _: x# W4 i$ {

所以我喜欢大海无比的坚强。

( S( C. F& ], Q Z


 

2 J. R$ @* ^8 `, ~6 s

这是因为我能力寻常,

9 e! e) W% }5 M

所以我喜欢大海的巨大力量;

; W( ^1 b/ P# A O2 I

这是因为我形体的丑陋,

7 T4 h9 }5 t9 R; |5 p8 u/ x1 C

所以我喜欢大海的碧蓝和明朗。

7 F3 A+ U/ U3 v: V7 a' o4 Z


 

% y* r" J2 S# N

我将永远为你歌唱,

/ ~/ N' U- v3 |& m

那喧响激昂的波浪;

$ V; r! i4 v$ J0 r' Z; ?

我将永远为你倾倒,

7 Z3 s) @# @0 _# D8 a6 O/ P& P

那碧波深沉的海洋。

; P3 }3 @% {! N( X


 

# b$ r }# \& y( T" l

二、再也不起波浪的海

1 G( M4 t: q3 v, X% N


 

7 l0 \8 k/ }( i: P

不,朋友,还是远远的离开,

. u( T8 X# \6 ?$ ^

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6 w; Z6 I# b2 N* a; ~" P" ]- H

我噙着热泪劝你,

' I9 w; d6 i" ^. E9 ]5 k' [

去寻找灿烂的未来。

5 e+ N! z9 g" n" r9 a


 

0 Q! N, F. x" L/ s0 r8 G

远远的离开它吧,

9 U% B3 Z3 Z4 q! E7 X0 A

离开这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 M3 C) _8 @9 Z% c

它已经沦落、安息,

7 [9 {- o# ~$ I1 T

象屋檐下过夜的乞丐。

* K" x* I/ ]/ _7 ^


 

% t6 Q: J% ^, n. J1 U; ]5 h

------失去青春的热情,

) M4 ^6 V ?! X- q& |

------失去语言的坦白,

4 r# x/ J2 x1 _* \. }# p

然而,更可怕的是

5 @/ Z% f+ V: U- ?2 x! C. W" H

失去了活跃的灵魂的情感。

' j3 q2 z5 i% Q v


 

2 G9 ^8 w9 |/ u1 w5 P4 B, d

朋友,你为什麽流泪了?

) p: ]( k1 A# Z4 B

要哭,索性哭个痛快!

7 d m/ A: F" b% V

不是哭那乞丐失去的青春,

; P0 j- n. Q) B5 ]8 J, c

而是哭那幸福过的灵魂。

( p6 W5 H. T8 V2 ]


 

4 w% t! F+ \( Z6 c# m7 Y1 V* c5 E

远远离开这沉没的海洋,

% m' x% ~- Y# _& n( o' K0 D

但,决不要失望,

: a! O/ v$ ?+ a) I

它也曾一度赤潮澎湃,

+ k/ u' j& P9 R1 v! P X

汹涌不息的奔向未来。

4 i4 g) G1 d. Y1 `0 Z$ R* _


 

& ]; j9 j9 e4 U2 e' C7 u! t' y

如今它可怕的沉默了,

1 K7 r |8 I. l" W; i0 R2 @9 L

多少情感在胸中沉坦,

" X. _ B8 t3 N. L

它依然集聚着力量,

: V& i6 a7 |1 D5 q' R

还是那样焦急的等待。

9 M" r. ~: Z" Q


 

# S9 n( ^6 G5 I* I/ V4 n8 G

不,朋友,还是远远的离开,

7 ]7 B; ?3 R1 p* a; N0 m

远远的离开——留下我一个人,

3 t) z' n, v+ c* E4 q

沿着这再也没有波浪的海,

* q' ]" |; ^! K, v9 V! A; a( Z. X

蹒跚的踱步徘徊。

8 L) j2 ^2 ^, I. a2 m% L" y


 

! ^% s- n9 `9 G7 s7 l

三、给朋友

+ @2 E% }6 i% ?/ ^2 T# {

 

& r- R, H3 x% K

——少用眼泪叙说悲哀,

# z5 k( ]) M/ B7 V2 Z! |

多用诗歌赞美勇敢。

# {) k( s2 x' P, D) ]& ^$ \9 q


 

/ T( s# w q7 O5 A# L( n: _

不是一起重温旧梦,

# p1 g* d2 t+ ^8 Q/ v" O

而是再一次并肩战斗。

. O% p( P- b. g

我年轻的战友啊!

" T+ d# C) U# z4 |

快快扬帆解下缆。

H9 ?3 b2 G, A' s; v6 C


 

* q$ j/ ?) E$ @# C( U

尽管未来莫测,

$ ~& G8 L$ ^5 F! z

我们有坚定的信仰牢靠,

) w& Z, z6 W9 y1 l

只要赤诚的红心相印,

3 H% x: k% u' |. ~/ @, ?9 b9 t

哪怕航程遥远。

. [ _4 r$ u2 C( X5 ]


 

0 d* @3 C# |5 t4 e0 b- `7 `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吧,

8 {, s) {/ s `8 E7 V% i- S% C0 {

这是海洋深处被压集的呼唤;

" u3 S* C+ I% d

让胆怯的死亡吧,

# F/ Y, N3 h4 d [5 d7 u ?

活着的将更加勇敢。

8 y' M+ p9 a8 }, p9 O8 i


 

4 ^6 A. y* e, b3 G/ H5 C4 ?

朋友,不要用目光问我,

; o$ ^7 m. `, I' |- G

这样的结束是不是突然,

4 q& c& q- e. R# e/ d$ u3 K. H7 G

只有等暴风雨的生活过去,

2 w, O/ I# b+ g+ `

再给我留下热情真挚的语言。

发表于 2009-12-23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男生之间记得较清楚。
发表于 2009-12-23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em223]
发表于 2009-12-26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路生:北京一零一中老高中学生,曾到过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后又当兵。

2 B9 U( n+ z4 ^+ X) L

家住西城百万庄,后因无名原因患精神病,在医院住了好长时间。现已出院,也成家了。有时出席插队知青的活动。很少与外界接触。

% q9 N) T! O- g6 R5 ^' K/ A* [9 U

文笔精彩、语言能力极强。写过无数的诗歌,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早期受何其芳影响。(在网上可搜到他的情况)

1 Q% F, p4 n7 P- Z3 a

(插队时自己也写,也抄别人写的好的诗,同学们互相传抄,已不知那首是谁写的了。只是觉得好一些罢了)。

发表于 2009-12-26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09-12-26 13:27:00的发言:
[+ @8 D: }8 b

郭路生:北京一零一中老高中学生,曾到过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后又当兵。

: X8 J Z4 R0 A" S; Z. G: Q2 G

家住西城百万庄,后因无名原因患精神病,在医院住了好长时间。现已出院,也成家了。有时出席插队知青的活动。很少与外界接触。

& b. q5 r$ H7 k) U6 H+ Q

文笔精彩、语言能力极强。写过无数的诗歌,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早期受何其芳影响。(在网上可搜到他的情况)

/ ^7 D* n" y3 D7 P& o( a

(插队时自己也写,也抄别人写的好的诗,同学们互相传抄,已不知那首是谁写的了。只是觉得好一些罢了)。

6 g8 A5 a# b% f" f7 X" k+ F

郭路生是机院附小的 校友,如 培力所说,小学时 即开始写诗。最流行的诗“相信未来”至今还经常被 提起,知情插队40年纪念会,还由濮存昕领颂“相信未来”。

* h4 k9 ^' o% L4 Q- K3 P! S8 _* U

我们的 纪念册,我就极力推荐开篇采用郭路生的 “相信未来”,可惜未被采用而耿耿于怀。

) y' {( D( t' B @

培力写的也 很好,还在期待后续的 文章呐。

发表于 2009-12-23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力学长在育新时和两个妹妹的合影:

6 T" q. K3 h4 v6 Y* N7 g3 V

           (右一为育新66年5级张梅梅)。

3 r* u! ]9 [, I' ?8 Y

 

5 x5 K! M+ q4 }8 K6 z% W( w. S

- g) @( Y8 W3 v

 

2 a3 a( d1 [ M7 [/ w* ^

 

4 V! Q$ L4 J6 J$ R

 

* F% a+ v2 q$ J2 c: a& a+ F; m

 

* c& B9 ]% c+ X W

“现在的我们”:

1 G6 j) J. b& b' u7 e

  左起:王文杨、李某某、我、梅梅、王文澜(育新64年6年纪)。

6 k* e: }- M* W. h- S, a: d/ D

 


发表于 2009-12-23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如梭啊!兄妹俩的脸上还有一点小时候的影子,也都上岁数喽! [em226]
发表于 2009-12-23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小时照,张梅梅印象不深,但找回了培力学长小时的摸样。
发表于 2009-12-23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全忘了?[em86]
发表于 2009-12-21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阵哪是为了滑冰呀!

, Q- o, k2 g" a! y

是为了“摆份”,“拍婆子”,叫板,打架。

, n$ V& U7 t( M1 `7 x& y

不否认有滑得好的,可净“站冰”的。

发表于 2009-12-21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em55]
发表于 2009-12-21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替培力学长发帖:

* T0 Y5 x; l! P7 D+ g) w7 ]8 Y

 

# Q: v: F9 g4 K' T @

                   北京城的西边

+ s4 z4 b! k% K

 

( [4 ^2 Y, v- b s

 北京城的西边,复兴门和阜成门之间是月坛。打那儿往西三里路,有一条河叫三里河。那跟前叫钓鱼台,玉渊潭,甘家口。那条河早就没了,成了一片乱葬岗子。

* l0 H( g/ C" b, x0 c7 L

  共产党进了北平,国家的各大部委,国家计委,经委,建委,统计局,科学院,还有一机部,商业部,外联部等等,往南还有汽车局,全国总工会,往北有物资部,东西南北都是大单位,往北一直到动物园,往南直到复兴门。

6 D" _" ?' S' s, G* A

  月坛南边是儿童医院,往西走一站是社会路,在早有一条铁路,通向西直门。从铁路一直往西就是三里河一区,后来在它南边又修了二区,三区。一区占地足有南北一站,东西一站半。

0 Z4 K6 Z0 A- V! C) q

  建计委大楼时就把宿舍的图纸也画进去了,是由梁思成根剧苏联专家的图纸搞的大屋顶建筑。北京还有一处在百万庄,按子,丑,寅。。。直到申来分区,也是这种用灰色的砖头盖的三层楼房。

) }% T( U6 g& Z8 Q4 ~. n

  我是52年在沈阳出生。我爸爸随后就被高岗调到北京搞计委工作。53年我随着我妈带着我姥姥一起来到北京。那时计委大院还没盖好,我们在东城奶子府胡同住了半年。第一批进入了计委宿舍。54年我妹妹出生。我妈妈当时在计委医院工作,于是我们都被送进幼儿园,哺乳室。

# q7 E0 {0 {/ j& d! |3 n5 @

  宿舍是两间房子,带厨房,厕所,(就是现在的一室一厅).只有极少司局级的住三居(两室一厅)。第一次住的是189楼,在院的北边,离幼儿园近。院里的人天南地北,有文化,有头脑的人。有延安老干部,也有象我爸爸这种新干部。我和我姥姥住外屋大间。我妹妹就和我爸妈住里屋。后来又有了一个小妹妹,我姥姥就带一个。后来我和大妹妹上了六一幼儿院,两个星期才回来一天。在六一我只呆了一年,我上的是大班。我妹妹呆了三年,小中大班都上了。

) j+ d. ^! u) o

  院里有小学,文革前就改名叫中古友谊小学。我们家就小妹上了那家小学。我上的是育新小学,住校,在政协礼堂路东,兵马司胡同。这学校搬了两回,第一次搬到报子胡同,大红罗厂。我大妹妹和我在一个学校了,最后与育群小学合并又搬到德外马甸,直到文革前我上中学。

% R) E9 K; P% T( B1 V

  计委大院的人太多,象个小社会。有医院,商场,礼堂。58年那会儿还有食堂,就在小学校的后边。还有邮局,储蓄所。小时候邻居家有个老头认字,还在邮局门外给人(主要是不识字的老太太)写信。

/ o8 \" u$ ]+ ]+ T' `$ A

  我们家在院里也搬过三回家。第二次从189门搬到了139门。面对着商场和菜市场。我就是在那里接到十三中的入学通知。最后就是文革了,很多家都上干校了,空房子很多。我爸就找人说孩子大了,房子不够住,就搬到了北建委的7门4号。北建委在大院的西北角,在红塔礼堂的西边。在南边一点还有个南建委。都是四层的楼,后盖的。我家是真正的三居室,一进门是个走廊,左边一排三间房,第一间归我,带个阳台。第二间是我两个妹妹住,第三间向阳,归我爸我妈。我姥姥68年去世了。走廊的右拐是厕所,洗澡间,厨房,厨房挺大。我小妹妹生小孩,怕冷,还在厨房生个火住过。

9 ?; R; \4 N% e% I+ d

  计委大院太大了,孩子们一般都不认识。只是在楼与楼形成的空地,(小院) 玩儿捉迷藏,骑马打仗。我一直住校,和以前的孩子们也不熟。后来在北建委,我家成了大家聚会的地方,连二区,三区的玩主们都来。

2 w, x& x. W( M+ Y4 ~5 R, P

  要说计委大院最有名的人当属曹京生了。住院里的东边,他们家有五个男孩,住两套房子。他爸是司长。最小的是70届的,叫曹五生。这都是文革初期的事,后来又有许多后起之秀,不剩枚举。

3 t3 v+ Y: L. z) t: p

  女的里边应属傻七和张梅梅了。她俩那时都在社会路中学。文革时育新学校解散了,我妹就回来到社会路了。还有一个百万庄申区的,叫史建芳,都是西城有名的闹孩子。傻七和史现都在国外。

; \0 b, |! P6 v

  那时一听说打架,院里不管认不认识的都去。在计委大院打过几场哄动北京的大架。我不喜欢武力,没参加。我和梅梅去美国时,在纽约,院里的韩大勇听说了,他住在新泽西,特地跑到纽约的联合国大厦接我们到他家。他老婆的妈又和我妈是同事,畅聊了一晚上。还提到在院里打架的事,还有68年的大抄,把西城区包括会成门国务院宿舍的孩子都给抄到月坛派出所,真是让人难忘呀!

$ N8 I Q, @; k2 r4 n

  我们的生活就算是好的。记得吃食堂时经常能看见在食堂外有好多要饭的。我们见了都躲,也不知那是饿的呀。我们院,北建委,有一个和我中学同班的孩子叫张京生。他在学校不上厕所拉屎,不会蹲,每天要回家坐马桶。我记得一个老高中的叫李季的人和我说过:“优越感是自然产生的。”我不信,现在他还蹲不了。那时我们都不愿和胡同的孩子来往。听见老北京话就觉得土,那是“胡同串子”,自然就产生了隔阂。

& j8 r" E% u* }

  不过计委大院也好,和平里大院也好,还是比不上那些部队大院的孩子。那里比较集中,人都是一个单位的,都是军人。谁的爸爸是司令,谁的爸爸是食堂管理员,都清楚。谁穿将校呢,谁穿布衣服。

$ D! J* q+ }6 L6 ?. R) o

  从三里河西口,总站,到我们家还要走差不多一站地。

7 p7 G k. I6 p R {* X: k

  我家是1980年搬到劲松的。那是大杂区,就象现在的拆迁户,为的是可以给我家两套房子,一套三居,一套两居。三里河北建委的房子据说给了一个从外地调到北京的邮电部副部长。

' V3 k) e$ K! `4 H

  三里河计委大院的楼房都拆的差不多了,已算危房了。地震后都被箍上水泥圈。盖起了新楼。现在想去那里的人多着呢。我爸要过一回。人家一听一个离休的老头,现有房子住着,门儿也没有。

* z2 q! S$ L7 k+ o; t" ?

  等哪天有时间我要回去看看,敲开7门4号的门,就说我是老住户,从国外回来,怀念一下。

! _3 M z8 M: n/ W7 g* z


 

发表于 2009-12-21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来了:是听说过“傻六、傻七、傻八”的。还有史建芳。[em222]
发表于 2009-12-21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12-21 21:30:00的发言:
   想起来了:是听说过“傻六、傻七、傻八”的。还有史建芳。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 x+ K2 k( \

 

) z; Q# a0 U/ ?2 V- N; h1 }

据说他们家起码前四个都是儿子,叫“阿三,阿四”啥的。

* A- L1 |" e$ V2 }' q0 Y

是高中上下的,在海淀一带都不善,就是不在家门口闹混。

9 W' @+ n7 f! b$ c

有一次,那哥儿几个可能因为妹妹,跟一区曹家兄弟为首一帮干了起来。

' Y- W' O! z# r

持消防用的“长兵器”,把对方打得落荒而逃。从此妹妹们就没啥人敢惹了。

发表于 2009-12-21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那几个“傻”丫头个儿都不矮,在什刹海冰场见过,还有那位史某某。她们打扮得很扎眼,就是滑冰的技术太一般了。[em232]
发表于 2009-12-16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本事了![em226]
发表于 2009-12-15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攀登架在2009-12-15 23:27:00的发言:
   对!自查!只怕是查不出来。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u! D( D+ U. I$ E% `, S8 m/ Y

 

, ?5 r$ z' p5 e* ?& c& z3 l

攀姐,我把你这帖粘到“大庙”那边去啦。

发表于 2009-12-15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自查!只怕是查不出来。[em230]
发表于 2009-12-13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intarou在2009-12-13 18:04:00的发言:
光接受还不够,改正才是硬道理。
' O+ O! ]6 s# D4 i. C! x

 

- r# {/ s# N n+ l; d4 r! y

说的对。“中不中,看行动”。

I: p: D# @ S; g

 

+ o1 U3 ^' K, L

反思自己在这方面的劣根性:

7 j% a. k% d/ P, H4 \1 o

应该说打育新毕业后,就没有从事过哪怕间接的文字工作。

: W: L# P/ |" h

攀姐讲话:你要是我这的编辑,老得挨训!

+ ~/ U- W; I" I& i4 ` x' i

 

$ ]2 g( R( c9 ^+ U y- i

当然,这都不是理由。

( f, P6 m i9 P, ?4 G

文字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发表于 2009-12-14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人家姓什么可不是能随便改的!你应该听说过:"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em57]
发表于 2009-12-14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不知道啥姓,可以改成“老”字,如“老培”,这样就不会失礼了。
发表于 2009-12-14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

0 x' [$ M( I2 Y! X

名字可改,姓一般不能改。

发表于 2009-12-14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金言之有理![em88]
发表于 2009-12-14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二位汇报:

' O9 w' K# h/ k5 F0 V! _' `( [

今晚七点多,促成了念慈和老韩的一次通话。

发表于 2009-12-14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庆贺!如果缺跟着吃饭的人,我可以算一个![em83]
发表于 2009-12-14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慈马上去南方,月底回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8 12:31 , Processed in 1.22307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