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8|回复: 14

[转帖]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17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书目(一)

刘墨 编
中文部分参考书目

李成良:《阮元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北京大学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书店,1926
《国史列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无出版年月
《国学月报汇刊》,台北,学生书局,1971
《现代评论》,长沙,岳麓书社,1999
《新潮》,上海,上海书店,1986
《新青年》,上海,上海书店,1988
《学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
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山书社,1991
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
鲍国顺:《戴震与段玉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山人文学报》第1期,1993
北京师范大学清史研究组编:《清史论文索引上编》(1644~1840),北京师范大学油印本,1973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蔡可园:《清代七百名人传》,上海世界书局,1937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94
岑溢成:《诗补传与戴震解经方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岑溢成:《训诂学与清儒训诂方法》,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博士论文
岑仲勉:《考据举例》,《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4期,1944
柴德赓:《王西庄与钱竹汀》,《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79
陈旦:《清儒治文字学之派别及其方法述略》,《国学丛刊》第1卷第2期,1923
陈登原,《中国文化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陈第:《毛诗古音考》,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齐鲁书社,1989
陈恒嵩:《五经大全纂修研究》,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北京,中华书局,1997
陈澧:《东塾丛书》,台北,华文书局,1970
陈澧:《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
陈澧:《东塾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平原、王枫主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平原等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陈寿熊:《读易汉学私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陈新雄:《古音学发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875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智贤:《清儒以说文释诗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陈柱:《清儒学术讨论集》(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程克雅:《乾嘉学者以例释礼解经方式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
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香港,存萃学社,1978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二编,香港,崇文书店,1971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三编,同上,1972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四编,同上,1973
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五编甲集、乙集,同上,1974
存粹社编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 香港:存粹社 1978年
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92
戴震:《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4
邓广铭主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北京,三联书店,1955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书原因之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3
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杜联喆、房兆楹:《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
杜维运:《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北,学生书局,1989
杜维运:《清盛世的学术工作与考据学的发展》,《大陆杂志》1964年第28卷第9期
杜维运:《学术与世变》,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
杜正胜、王泛森主编:《新学术之路》,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8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樊克政:《中国书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方苞:《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
方东树:《汉学商兑》,北京,三联书店,1998
方诗铭、周殿杰:《钱大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方以智:《方以智全书·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方中履:《古今释疑》,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
费海玑:《钱竹汀传记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
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傅斯年:《傅斯年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高在旭:《戴东原哲学析评》,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
高正:《清代考据家义理之学》,《文献》1987年第4期
葛荣晋主编:《中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
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耿云志编:《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耿云志等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三联书店,1993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合肥,黄山书社,1994
耿志宏:《惠栋之经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
古国顺:《清代尚书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
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广播周报》第106期,1936
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55
顾燮光:《梦碧簃石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
管敏义主编:《浙东学术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884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杭世骏:《道古堂外集》,补史亭刊本,1788
何炳松:《何炳松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1
何冠彪:《明清人物与著述》,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何佑森:《近三百年朱子学的反对派》,《幼狮学志》第16卷第4期,1981
何佑森:《清代汉宋之争平议》,《文史哲学报》第27期,1978
何泽恒:《焦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
贺岳僧:《清代汉宋学之争》,《时代精神》第8卷第3期,1943
洪亮吉:《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
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
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侯外庐等人:《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97
侯外庐等人:《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80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 台北:学生书局 1988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
胡槐植:《戴震师友记》,《徽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3、4期,1991年第1-4期,1992年第1期
胡朴安:《戴先生所著书考》,《安徽丛书》第六期内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胡适:《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0
胡适:《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胡适:《章实斋年谱·齐白石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黄道庸:《清代学术思想之史的发展过程》,《学习生活》第3卷第1期,1942
黄建斌:《清代学术发展史》,台北,幼狮书店,1974
黄进兴:《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6期(1997)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黄侃:《量守文钞》,收入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1,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黄克武:《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价》,《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1991年第11期
黄启华:《乾嘉考据学兴起后些线索──兼论顾炎武钱大昕学术思想的发展关系》,《故宫学术月刊》,第8卷第3期
黄忠慎:《惠周惕诗说析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
黄宗羲:《南雷文定》,四部丛刊本
惠栋:《春秋左传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惠栋:《后汉书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惠栋:《九经古义》,台北,艺文印书馆 1966
惠栋:《九曜斋笔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惠栋:《松崖笔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惠栋:《松崖文钞》,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惠栋:《易汉学》,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惠栋:《易例》,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惠栋:《周易述》,台北,成文书局,1976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
江弘远:《惠栋易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江声:《六书说》,北京,中华书局,1985
江声:《尚书逸文》,北京,中华书局,1985
江永:《算学》,四库全书本
姜广辉:《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蒋天枢:《陈寅恪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蒋天枢:《全谢山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蒋维乔:《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2
蒋元卿:《校雠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
蒋致中:《牛空山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焦循:《雕菰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焦循:《论语补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焦循:《论语通释》,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
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1
金荣奇:《庄存与春秋公羊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瞿兑之:《汪辉祖传述》,民国丛书第三编,上海书店
柯维卿:《戴震孟子学研究》,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孔立:《清代文字狱》,中华书局,1980
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来新夏:《清代考据学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编》,台北,文光图书公司,1965
李调元:《淡墨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台北,明文书局,1985
李纪祥:《明末清初儒学之发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季:《中国社会史论战批判》,上海,上海书店,1996
李开:《戴震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李铭皖、谭钧培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李瑞良:《中国目录学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李新霖:《清代经今文学述》,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7
李洵:《清代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李耀仙:《廖平学术论著选集》,成都,巴蜀书社,1989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岳麓书社,199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饮冰室文集》卷四十内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同上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廖千慧:《焦循论语学研究》,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廖秀珠:《钱大昕及其十驾斋养新录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
林聪舜:《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变迁与发展》,台北,学生书局,1990
林丽容:《民初读经问题初探(1912-1937)》,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
林美珠:《方东树汉学商兑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林明波:《清代许学考》,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60
林明波:《清代雅学考》,《庆祝高邮高仲华先生六秩诞辰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68
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
林庆彰主编:《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同上,1996
林庆彰主编:《乾嘉学者研究论著目录》,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
林庆彰主编:《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5
林庆彰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
凌廷勘:《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
凌廷堪:《礼经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
刘蕙孙:《清代的考据之学》,《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
刘梦溪:《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梦溪主编:《现代中国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盼遂:《高邮王氏父子年谱》,香港,崇文书店,1971
刘盼遂:《高邮王氏父子著述考》,《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1期,1930
刘盼遂:《王石渠先生年谱附伯伸先生年谱》,《女师大学术月刊》,第1卷第3期,1930
刘起釬:《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
刘巍:《钱穆与胡适梁启超关于清代学术史整理的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刘寅生、房鑫亮等编:《何炳松文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刘寅生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
柳曾符等选编:《柳诒征史学论文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卢文弨:《群书拾补》,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清代学术史研究的目录(二)

陆宝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广文书局,1978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北京,三联书店,1996
陆谦祉:《厉樊榭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逯耀东:《胡适与当代史学家》,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吕思勉:《吕思勉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吕思勉:《论学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罗炳绵:《清代学术论集》,台湾,食货出版社,1978
罗冈、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罗焌:《诸子学述》,长沙,岳麓书社,1995
罗振玉:《清朝学问源流概略》,《东亚》第3卷8—9期,1930
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2000:5)
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1999:11)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马叙伦:《清人所著说文之部目初编草稿》,《图书馆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26
马一浮:《马一浮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毛子水:《适之先生对学术界的影响》,《传记文学》,第28卷第5期(1976:5)
梅文鼎:《历算全书》,四库全书本
孟森:《明清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
牟润孙:《海遗杂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
牟钟鉴:〈《明代思想史》与明代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第10期(1994:8),页173-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潘继安:《翁方纲四库提要稿述略》,《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1辑(总第25辑)
彭明辉:《疑古思想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
彭远瑞:《知圣道斋读书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
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2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钱大昕:《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钱基博:《经学通志》,北京,中华书局,
钱基博著、曹毓英选编,《钱基博学术论著选》,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7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0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
钱仲联:《清代学术平议》,《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乾隆:《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清史编委会: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1—8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1985、1988、1989、1990、1993
清史编委会:《清代人物传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3;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1993
清史编委会:《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1-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1986、1988、1991
忍侬:《中国地图作制之研究》,《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2号
阮元:《畴人传》,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阮元:《经籍纂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
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
桑兵:《国学与汉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桑兵:《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01:6),页29-44。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1999:6)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1996:10)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
邵晋涵:《南江书录》,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台北,台大文学院,1984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司仲敖:《钱大昕之生平及经学》,台湾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4
宋永培:《当代中国训诂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孙剑秋:《清代汉学成原因述论》,《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1991
孙剑秋:《清代吴派经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四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五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一届国际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一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9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德刚:《胡适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四部备要本
唐士毅:《姚鼐、戴震交恶说辨诬》,台北,《大陆杂志》第15卷第1期,1957
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汪荣祖:《陈寅恪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汪中:《述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王汎森:《傅斯年与陈寅恪》,《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88-1992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国维:《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王记录:《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
王家俭:《清史研究论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家俭:《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王健文:《一个寂寞的史学家──典范变迁中的崔述》,台北,《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8号 1992年12月
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王力:《汉语音韵学》,《王力文集》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王力:《清代古音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
王懋竑:《读书记疑》,福建抚署刊本,1872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书局,1984
王鸣盛:《王鸣盛读书笔记十七种》,台北,鼎文书局,1979
王念孙:《读书杂志》,北京,中国书店,1985
王晴佳:《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中华文史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王太岳等纂辑:〈四库全书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王锡阐:《晓庵新法》,四库全书本
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王引之:《经传释词》,台北,汉京文化事业公司,1983
王引之:《经义述闻》,台北,广文书局,1979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云海、裴汝诚:《校勘述略》,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重民等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国立北平图书馆排印,1934
王重民等编:《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65
王重民等编:《清代学者地理论文目录》,《禹贡》第3卷第8、9、12期-第4卷第5、11、12期
王重民等编:《清代学者关于禹贡之论文目录》,《禹贡》第1卷第10期,1934
王梓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
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
翁方纲:〈四库提要稿〉,上海,复旦大学藏抄本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翁文灏:《清初测绘地图考》,《地学杂志》1930年第3期
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吴宓着、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1999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
吴元钊:《十驾斋养新录与日知录学术倾向的异同》,《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吴则虞:《论清代汉学家学术思想》,《安徽历史学报》1958年第2期
夏长朴:《顾炎武与钱大昕论学之异同》,《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转变与延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3
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谢国桢:《瓜蒂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谢国桢:《江浙访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85
谢国桢:《明清史谈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谢金美:《钱竹汀(大昕)之生平及其学术》,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奖助论文,1989
谢俊贵:《考据学盛期的牒版本目录学》,《山东图书馆季刊》1982年第4期
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明文书局,1987
熊十力:《论汉学》,《中国文化》1945年第1期
熊十力:《十力语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复观:《清代汉学衡论》,台北,《大陆杂志》第54卷第4期,1977
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
徐世昌:《清儒学案》,北京,中国书店,1990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
许啸天编:《国故学讨论集》,上海,上海书店,1991
薛凤祚:《天步真原》,四库全书本
杨国荣:《清代朴学方法发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杨家骆主编:《焦循之易学》,台北,鼎文书局,1975
杨时:《二程粹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杨廷福、杨同福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1988
杨勇:《〈清代学术概论〉考证》,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61年第3期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姚淦铭:《王国维文献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姚名达:《邵念鲁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姚名达:《朱筠年谱》,民国丛书第三编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上海书店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姚绍华:《崔东壁年谱》,民国丛书第三编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上海书店
叶昌炽、伦明:《藏书纪事诗(附校补)·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附校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叶德辉:《书林清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叶建华:《论清代浙江的经学研究》,《浙江学刊》1991年第6期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叶衍兰、叶恭绰:《清代学者象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于敏中:〈于文襄公论四库全书手札〉,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33
于省吾:《从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得失》,《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着》,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
余英时:《戴震的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香港新亚研究所,1974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
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余英时:《中国哲学思想论文集》(清代篇),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
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6
喻松青、张小林主编:《清代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臧庸:《拜经日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詹海云:《清代学术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张鉴等:《阮元年谱》,中华书局,1995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59
张君劢:《中国学术史上汉宋两派之长短得失》,《中西印哲学文集》第三编,台北,学生书局,1981
张丽珠:《乾嘉时期的义理学趋向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
张穆:《阎若璩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4
张寿安:《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香港大学中文学系博士论文,1986
张寿林:《清代诗经著述考略》,《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50—56期,1933
张舜徽:  《訒庵学术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
张舜徽: 《史学三书评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张舜徽: 《郑学丛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张舜徽:《爱晚庐随笔》,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张舜徽:《旧学辑存》,济南,齐鲁书社,1984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北京,中华书局,1986;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3
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张维屏:《纪昀与乾嘉学术》,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张文彬:《高邮王氏父子学记》,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
张荫麟,《中国史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张越:《中国清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范希增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章太炎: 《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9
赵翼:《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
赵翼:《廿二史札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郑德坤:《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中山大学历史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中山大学中文学系、所编:《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思想、文学、语文—论文集》,1991
周策纵等:《胡适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
周浩治:《清代之诗经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硕士论文,1969
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6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周中孚:《郑堂札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周祖谟:《清代的训诂学》,《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台北,蓝灯文化公司 1991
朱筠:《笥河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朱师辙等编:《清史稿艺文志》,《历代经籍志》,南京辞典馆,1934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8期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朱玄:《姚惜抱学记》,台北,学生书局 1974
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庄清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文部分参考文献

近藤光男:《清朝考证学的研究》,东京,研文社,1987
近藤光男: 《惠栋与钱大昕──清朝学人の诗の谱系》,《吉川博士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论集》,东京,筑摩书房,1968
近藤光男:清朝经师に於ける科学意识——戴震の北极璿玑四游解をとして,日本中国学会报第4集,1953年3月
近藤光男、加地伸行:《对谈“清朝考证学的研究”》,(上下)《中国研究集刊》第7—8号,1989年
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の思想史的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83
大槻信良:《朱子四书集注典据考》,台北,学生书局,1976
森本竹成:《清朝儒学史概说》,东京,文书堂,1930
武内义雄:《燕京读书记──清朝学术史》,《武内义雄全集》第10卷,东京,角川书店,1979
吉川幸次郎:《浙东学术就》,京都,《东方学报》1936年第7期
山田庆儿:《古代东亚哲学与科技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河田悌一:同时代人の眼——章学诚の,中国哲学史的展望と摸索,东京,创文社,1976年11月
根岸政子:段玉裁の《说文解字注》にあらわれる凡例にっいての一考察,ぉ茶の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1982年4月第1号

西文部分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lution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Wan Fan-sen, 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Wing-Tsit Chan: 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 Pre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Ewell, John: Dai Zhen: The Unity of the Moral Nature. Journal of Chniese Philosophy   
            Vol.18,No.4 p.384-394  1991
Elman, Benjamin: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ress,1984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ss,1990
               A  Criticism as Ph&#59;isophy: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ng Dynasty Evidential Research(批判的哲学:清代考证学给与“仁”的新解释),《清华学报》1985年第17卷第1、2期合刊
               《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载《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4
               《再说考据学》,《读书》1997年第2期,北京,三联书店
Graham, A.C: Two Chinese Philosophers: Ch’eng Ming-tao and
            Ch’eng Yi-ch’uan, London: Lund Humphries,1958
Hummel, Arthur W.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Dynasty (1644-1912)
                   《清代名人传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Kohn, Hans: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ew York, Van Nostrand Co, 1965
L. A. Schneider,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fory: Nationalism and the
Quest for Alternative Tradition&#59;梅寅生译,《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台北:华世,1984)。
W.G. Beasley & E.G. Pulleyblank ed.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Toronto,1961
Tucker,John Allen: Dai Zhen and the Japanese School of Ancient Learning, Journal of Chniese Philosophy Vol.18, no. 4 pp.411-440 1991.
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学术史书目中文部分参考书目

清代学术史书目中文部分参考书目B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8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合肥,黄山书社,1991鲍国顺:《戴东原著作考述》,《孔孟学报》第59-60期,1990鲍国顺:《戴震与段玉裁的师弟情谊与学术关系》,《中山人文学报》第1期,1993《北京大学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海,开明书店,1927《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上海,开明书店,1926北师大清史研究组编:《清史论文索引上编》(1644~1840),北京师范大学油印本,1973北图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综合性图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C蔡可园:《清代七百名人传》,上海世界书局,1937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94岑溢成:《诗补传与戴震解经方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岑溢成:《训诂学与清儒训诂方法》,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博士论文岑仲勉:《考据举例》,《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4期,1944柴德赓:《王西庄与钱竹汀》,《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79陈旦:《清儒治文字学之派别及其方法述略》,《国学丛刊》第1卷第2期,1923陈登原,《中国文化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陈第:《毛诗古音考》,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齐鲁书社,1989陈恒嵩:《五经大全纂修研究》,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北京,中华书局,1997陈澧:《东塾丛书》,台北,华文书局,1970陈澧:《东塾读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陈澧:《东塾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陈美延等编:《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陈平原、王枫主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陈平原等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陈寿熊:《读易汉学私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陈新雄:《古音学发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87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初编》、《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陈智贤:《清儒以说文释诗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陈柱:《清儒学术讨论集》(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程克雅:《乾嘉学者以例释礼解经方式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香港,存萃学社,1978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二编,香港,崇文书店,1971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三编,同上,1972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四编,同上,1973存萃学社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第五编甲集、乙集,同上,1974存粹社编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 香港:存粹社 1978年戴逸:《汉学探析》,《清史研究集》第二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D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92戴震:《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4邓广铭主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北京,三联书店,1955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书原因之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3杜春和等编:《胡适论学往来书信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杜联喆、房兆楹:《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北京,中华书局,1959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杜维运:《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北,学生书局,1989杜维运:《清盛世的学术工作与考据学的发展》,《大陆杂志》1964年第28卷第9期杜维运:《学术与世变》,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杜正胜、王汎森主编:《新学术之路》,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8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F樊克政:《中国书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方苞:《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方东树:《汉学商兑》,北京,三联书店,1998方诗铭、周殿杰:《钱大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方以智:《方以智全书·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方中履:《古今释疑》,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费海玑:《钱竹汀传记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傅斯年:《傅斯年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G高在旭:《戴东原哲学析评》,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高正:《清代考据家义理之学》,《文献》1987年第4期葛荣晋主编:《中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耿云志编:《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耿云志等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三联书店,1993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合肥,黄山书社,1994耿志宏:《惠栋之经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古国顺:《清代尚书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古国顺:《清代尚书著述考》,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顾潮:《顾颉刚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顾颉刚:《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广播周报》第106期,1936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顾颉刚主编:《古籍考辨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55顾燮光:《梦碧簃石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国史列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无出版年月《国学月报汇刊》,台北,学生书局,1971管敏义主编:《浙东学术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884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H杭世骏:《道古堂外集》,补史亭刊本,1788何炳松:《何炳松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1何冠彪:《明清人物与著述》,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何佑森:《近三百年朱子学的反对派》,《幼狮学志》第16卷第4期,1981何佑森:《清代汉宋之争平议》,《文史哲学报》第27期,1978何泽恒:《焦循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贺长龄、魏源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贺岳僧:《清代汉宋学之争》,《时代精神》第8卷第3期,1943洪亮吉:《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上海生活书店,1947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侯外庐等人:《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97侯外庐等人:《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80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 台北:学生书局 1988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8胡槐植:《戴震师友记》,《徽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3、4期,1991年第1-4期,1992年第1期胡朴安:《戴先生所著书考》,《安徽丛书》第六期内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胡适:《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0胡适:《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胡适:《章实斋年谱·齐白石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黄道庸:《清代学术思想之史的发展过程》,《学习生活》第3卷第1期,1942黄建斌:《清代学术发展史》,台北,幼狮书店,1974黄进兴:《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6期(1997)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发表于 2008-7-17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小字不分行,[em06]眼睛都花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凑合着吧啊

发表于 2008-7-17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行将就木,望而生叹。后生者勉旃!

发表于 2008-7-17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啊,幸苦油油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08-7-18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着这个书单看,我死的心都有了
发表于 2008-7-18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这个论坛的人有个缺点,浮,做事不专。都跟陶渊明似的,不求甚解,就是爱玩。

应该拿这个书单强迫他们看书,尤其是居士!

发表于 2008-7-18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看过其中的150种吧,油油哪里搞来的书单?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最近得高人指点了,哈哈

不是这个论坛的人,水平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18:50 , Processed in 1.16383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