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倒挂楣子在2006-10-5 23:07:10的发言: 非常怀念当初的<<北京时间>>那档节目,尤其喜欢常贵田老师平易近人信手拈来的主持风格,言谈话语中就透着股老北京的味道,可再瞧<<这里是北京>>真是差之千里.最近几期更是错误频出,其中一期介绍严嵩在京档案,主持人又随口把严嵩给“六必居”题字那档事搬出来说事.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六必居”是清朝的老字号,严嵩是明朝嘉靖时的权臣,难道清朝那会儿就发明了时间隧道,“六必居”的掌柜能穿越时光找严阁老他老人家题字.若真如此, 我国近代史恐怕也就不至于这么凄惨了早就有人改写了,哈哈哈哈......[em31][em31][em31] 最近发现的六必居文书恰恰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从上述文书看出,六必居商号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三易其主而未改其名。 第一阶段是郭姓六必居,始于明朝中叶。六必居所有的文书档案都是精心保存的,庚子年(1900年)兵焚商店化为灰烬,文书档案也尽焚。民国11年(1922年)六必居申请补照,当时由京师油酒醋盐行商会发给了补契,此事件的申请书和补契都保存了下来,补契陈述了六必居的历史,称:商号源于前明嘉靖九年(1530年),倒得前门外粮食店街路西六必居郭姓营业壹座。从中看出六必居商号远在明朝嘉靖九年已经存在了,经营粮米,主人姓郭,这应该是最早的六必居。 第二阶段是二姓合股的六必居,存在于明末清初。 在六必居老板老家:山西临汾尧庙乡发现一份道光二年(1832年)的卖房契,契中说郭姓独家经营六必居深感力不从心,就吸收了赵璧、原杼两家入股,三家和开六必居。当时该店规模较大,称“门前顶排六间半,街檐六间半......南厢房三间,北平灰台五间,南底瓦房五间,西大厅五间,北侧夹道一条,有临待铺面外北边灰房一间,共计连排五十四间......” 第三阶段是赵姓六必居,始于道光二年(1832年)。 从上述房契还看到,道光二年(1832年)“因郭、原两家无力做此生意,今郭桂芳,原杼两家情愿将此房、字号、家具、生意铺底,各等项情,概均彻底澄清,归并卖于赵名下,永远为业。” 当时,由赵璧出资白银肆千两,将郭、原两家股份买断,从此,六必居基本归赵氏独家经营,直到建国后公私合营。 现在保存的道光二十三年的油灯、神牌、咸丰和同治年间的账册,光绪五年的紫檀钥匙、算盘,光绪十九年的功牌,清末民初的总账等,都是赵氏经营六必居时的遗物。 以上证据有物证可查,并不是像大家说的起源于清朝, 特此说明=。=
其实有的时候传说一下也没什么不好的。。。。 [em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