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咋不翻译成“美国豆汁” 流传数百年、种类以千百计的老北京小吃在2008年遭遇了现代奥林匹克,奥运期间预计一点二亿人次的游客前景,让北京各家老字号均在跃跃欲试。在北京后海胡同深处的“九门小吃”,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翻译各种小吃的英文名称,“比如豆汁,可以直接译成‘绿豆煮的汤’,但我们在考虑就把它译成‘北京可乐’,这种翻译简短而又形象,可以借助可乐的意象让外国游客记住豆汁。”(《中国新闻网》7月10日) 北京豆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域小吃,与风靡于全国的“豆浆”有较大的区别。而如今奥运在即,这给北京的传统小吃也带来了全新的商机,所以,商家将各种小吃的名字翻译成英文,做好迎接国外游客的准备,实属情理之中。在我看来,翻译小吃的名字,除了要遵从相应的“语言规则”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兼顾小吃背后的传统文化意蕴——而将北京豆汁翻译成“北京可乐”,就实在是有些太不伦不类了。 北京豆汁,一旦被冠以“北京可乐”的英文名字并被传播开去,不仅让北京豆汁的“原汁原味”和特色荡然无存,也在无形中失去了北京豆汁赖以传承下去的民族文化特征,甚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消费纠纷。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个外国游客品尝着北京豆汁,口中呼唤着“北京可乐”,该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或许,有游客会勃然大怒,“怎么是可乐呢?又酸又涩,还有一点怪味道,退钱!”风俗和“胃口”的差异,我们认为的美食未必会让老外感到“可口”,看到“北京可乐”这个名字,没准儿会误导他们,起到相反的效果。 有网友指责说,“北京可乐”纯粹是崇洋媚外。可要依我说,说崇洋媚外未免有些“上纲上线”了,但如此心态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某种哗众取宠的商业思维。为什么要翻译成“北京可乐”呢?不是因为“北京可乐”更形象、更得当,而是其更夺人眼球、更具有广告效应。 实话实说,一些蕴涵着民俗文化特色的小吃,翻译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不论如何,都要理性适度,不能光顾着一味“迎合”,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我以为,如果实在没有很恰当的“英文名”,北京豆汁就用汉语拼音代替不也挺好吗?我们的很多地名、人名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就不都是如此吗?看看,可口可乐在中国咋没有翻译成“美国豆汁”?因为“可口可乐”是其“内涵”,人家不会因为“美国豆汁”更能吸引中国人,就加以放弃。 品尝风味小吃,对于奥运期间的外国游客来说,只是一种“体验”,在与民俗小吃零距离的同时,领略我们的传统文化——“北京可乐”能带给外国人什么?我们还没有听说有哪一个奥运举办国的民俗小吃名字,因奥运而披上一层“洋皮”的。(陈一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