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机会去了地震过后的天府之国,工作之余寻找教堂和陵墓就是我的最大兴趣了。 在东问西问之下,我终于找到了这里。位于如今成都大学对面的山坡之上的“明十陵”。再向东行驶10几公里就可到达客家古镇“洛带”。可惜我的行程紧张未能去古镇领略客家风采,其实内心里真的很想去看看。 明十陵埋葬着500多年前的多位明代皇室家族,共有明代皇族陵10座,成都东部的十陵镇也因此而得名。目前除了已发掘的僖王陵、昭王陵,其他陵墓主人都还沉睡在地底。 明十陵分布紧凑、布局谨严,陵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为大梁村和青龙村地界,区内地形起伏、山丘连绵、良田映秀、林盘疏布,风景幽雅,东风渠由西北主东纵贯陵区。据考山间曾有千亩湖泊名青龙湖,而诸陵大多背山临湖列布.诸陵所依之山古称正觉山,现渭大粱山,海拔534米,山形呈北高而东西两冀渐低环抱之势,西南面一带山丘,海拔527米,比正觉山略低,为青龙埂,两山和合,在南偏东方向形成陵口。整个陵区.正所谓“藏风界水”、“聚气凝神”的风水宝地. 陵区原有植被当以松柏为主,据考本世纪五十年代陵区仍为大片松柏林,后因大炼钢铁几乎砍光,现已无古树踪影.目前沿东风渠有桉树和法国梧桐,均为七十年代修渠时所栽. 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成都市民几乎不来这里,这里属于城乡结合部,来这里的人也都是喝茶、打牌。我一路兴高采烈,终于在地宫里结识了一对志趣相投的情侣,他们是那天最早的客人,甚至是打电话把管理人员叫去,打开地宫的。票价10元/每人。 陵墓区内共有蜀王、蜀王府郡王、蜀王妃陵寝十座。其中,蜀王陵五座,蜀王妃陵三座,蜀王府郡王陵二座。原陵墓地上建筑现均已不存,但尚可见基址形状及残砖断石。近年重建了蜀僖王墓部分地上建筑.我只去了后迁至此地的昭王陵和拥有精美地宫的僖王陵。我简直被眼前的一切所惊呆,这简直比清朝的王爷坟华丽上百倍啊。在这里工作几十年的大爷看到我兴致勃勃,也打开了话匣子一路给我讲解。地宫中的建筑都是按实际地面建筑1:7的比例微缩而建的,所有的门上的,窗上的雕花都是浅浮雕,地宫内还设置耳房,目的是供殉葬的宫女和太监使用,以便随时服侍王爷,大爷还给我们打着手电,因为当时不太凑巧,僖王地宫内停电,伸手不见五指,说实话,我第一次见那么真的棺材,据说僖王有185厘米的高大身材,加之没有灯,再加之旁边的那对情侣中的男士用手机拍照,总是有兹扭兹扭的声音,我总觉得是棺材板在动,嘿。 昭王和僖王的埋葬风格略有不同,昭王是和王妃的合葬墓,各有一个棺床,各有一墓室,一墓门,中间有类似影壁墙的隔断,中间开一小门,我想,也许是为夫妻二人说话方便。而僖王地宫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为独葬墓。大爷和我说因为王爷做罗江王的时候有过王妃,世袭僖王后又娶王妃一人,也许两个姐姐是平级不好争大小所以就没葬在一起吧,也许是僖王英年早逝没来得及和二位王妃合葬,据说还没有子嗣,但为什么王妃要单葬还要请专家明释。 僖王陵于1979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仅恢复后的阶梯就达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镶嵌的圆形镂空描金彩釉双龙盘堪称明代艺术珍品。昭王陵中一对仿朱元璋之人头龙为全国之绝。 1996年12月明蜀王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