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01|回复: 5

中国文化史迹解说(翻译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史迹解说(翻译稿)

关野贞、常盘大定著

 

 

 

法藏馆

河北    房山

云居寺(图版第七十至第七十八)

房山云居寺以石经而闻名。这处石经,是东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仅着些石经保存到现在,有关它的金石实物也保存到现在,可以清楚的探讨其历史。先概述一下石经的雕造,然后再转述实物。

石经的发愿

北周的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在北周境内断然实行了废佛,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攻灭北齐,毁废北齐的佛法。其后,仅过了三年,大丞相杨坚接受了周的禅让,开辟了隋的新纪元,改元开皇(公元581年)。因为已经有了北魏、北周的两次断然废佛,隋代的佛教徒便预想到应该还有以后的第三次法灭,认为用某种办法,将经典留给万世之后,是自己的重大使命。北周废佛两年前,北齐的唐邕就已经在石窟里刻经,以图佛法永存。唐邕说:“緗縑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这是唐邕在皷山石窟刻经的原因。因袭前辙,在石上刻经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关于刻石的形式,有像泰山《金刚经》那样的谿床刻,有像皷山《维摩经》那样的摩壁刻,有像风峪《华严经》那样的柱碑四面刻,还有像宝山《华严经明难品》那样的立碑四面刻。这些形式中,一生就可将经刻成、完成心愿的形式,就是中和柱碑和立碑特点的碑板形式。房山的石经,采取了碑板两面刻的形式。虽然石板的大小长短不一,但作为石经,应该说是最进步的形式。在隋代,为备法灭,发大愿一生在石上刻经并将其藏入石窟的人就是静琬。有的说是智苑。云居寺中,有静琬法师塔(图版第七十四)。雷音洞壁上,有刻着静琬之名的碑石残片(图版第八十二2)。其为备法灭之事,在图版第八十二(3)的断石上的经后记中说得很清楚。其文字如下:

(前缺)咸闻正道□□□□乃至金刚更□□□

此经为未来佛□难时拟充经本。世若有经,愿勿辄开。

贞观八年岁次甲午□月乙卯十五日已(下缺)

据《光绪顺天府志》和《帝京景物略》,有关记载如下:

有石经。北齐的南岳慧思大师,虑东土藏教有毁灭之时,乃发愿刻石藏,闭封于岩壑中。座下的静琬法师,承师嘱,自隋大业至唐贞观,刻成大涅槃经。其夜,山吼,生香树三十余本。六月,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于是构寺,额题“云居”以为名。唐明皇之第八妹金仙公主修之。洪武二十六年又修之。

山上的雷音洞高丈余,四壁刻经,四柱刻像。前面石上有扉,藉以开闭。几案瓶炉,皆石。台上有栏,横亘堂上。堂左有洞二,堂右有洞三,堂下有东二。

历唐迄元之续刻皆有,经目列于石幢之上。或曰,石洞者,火龙所穿也。山下的左右为东峪寺、西峪寺,其后的香树林,即香树所生之处。梦堂庵为唐之梦堂师居处。林后是琬公塔。

万历壬辰,达观和尚目睹像设的衰颓、石板的残蚀,率僧芟除,启洞礼拜石经。石下有穴,内藏一石函,上面刻有“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申戌,於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三十六字。发视后,在小金瓶内得到状如黍米之紫红色舍利,达观师遂奏闻慈圣太后。慈圣太后迎入皇宫供养,函瓶用金外函装好后安置在故处,僧愍山撰《雷音窟舍利记》将其事刻记於石。山上有隋碑二,一为仁寿元年王臣  之碑,一为仁寿元年王邵之碑。另有唐碑五,一为开元十年梁高望之碑,一为开元十五年王大悦之碑,一为元和四年刘济之碑,一为景云二年宁思道之碑,一为太极元年王利贞之碑。辽碑二,一为赵尊(遵字之误)仁之碑,一为天庆八年沙门志才之碑。元碑二,一为至正元年票(应为贾—译者)思道之碑,一为至正二年释法真之碑。山下有庵,曰半山庵。

隋唐的刻经

从辽清宁四年(1058年)赵遵仁撰的《续镌成四大部经记》(图版第七十五2)及辽天庆七年(1117年)志才撰的《续秘藏石经塔记》(图版第七十六),可以得到有关刻经的发愿、开工进度、状况以及从事这项事业者的姓名等详细信息。

原来,这是要将这一伟大事业传之万世的方法,辽国上下一心,苦心经营,并留下了两块碑记,以期将其不毁不灭地永传下去。据赵遵仁的碑记,最早发现隋唐遗业的是州牧韩绍芳。他偶然来到该寺,登上山顶,发现石室内贮藏着经碑,询问寺中的耆秀,没人说得清。于是取出经碑进行核查,得到经碑一千五百六十条,另外还发现了古碑记。根据这些发现,知道幽州沙门净琬(志才碑作静琬),於隋大业中,发愿造石经一藏,以备法灭,在白带山上开凿石室,内藏石经,满即以石塞户,以铁锢之,未遂其愿,於贞观十三年(639年)圆寂。门人导公继之,导公没,仪公继之,仪公没,暹公继之,暹公没,法公继之,自琬至法,凡五代焉,其志不绝。而这五代人的成就,就是刻成了《正法念经》七十卷(二百二十条)、《大涅槃经》四十卷(一百二十条)、《大华严经》八十卷(二百四十条)、《大般若经》五百二十卷(一千五百六十条)。

《苑(应作范—译者)阳图经》作智泉寺静琬。这大概是把智泉寺智苑的智泉寺加到了静琬身上。

《畿辅通志》引《隋图经》曰:“智泉寺僧琬见白带山之石室,遂发心书经十二部刊石为碑。”《隋图经》应即《范阳图经》。但既然认为是静琬,又写作僧琬,就更加暧昧不明了。

在小西天南台有一座九层小石塔,侧壁刻有大唐开元廿八年(740年)金仙公主的题名。据此我们知道,为了充作石经底本,开元十八年金仙公主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另赐庄园以供山门所用,以及送经的学者为京城崇福寺的智升等,《燕楚游骖录》甲篇的房山云居寺条下,引用了唐刘济的《小西天石经记》。其中说,刘济以俸钱为圣上刊造《大般若经》,以元和四年四月竣工,缄藏於石堂之内。这是四月八日的事情。据此可知,到元和四年,石经的刊刻仍在继续进行。据刘济自己的记述,此时好像完成了《大般若经》的刊刻,但对照辽代赵遵仁的记述可知,全经五百二十卷留下八十卷还没有完成。这样,隋唐刻经的最长岁月,是从大业十二年到元和四年(616809)的一百九十三年间,但我认为,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应有继续。

 

 

小西天南小石塔

大唐开元十八年,金仙公主为奏圣上,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充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又奏,范阳县东南五十里,上垡村赵襄子淀中麦田庄并果园一所,及环山林麓,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止白带山口,北限大山分水界,并永充供给山门所用。又委禅师玄法,岁岁通转一切经,上延宝历,永福慈王,下引怀生,同攀觉树。粤开元廿八年庚辰岁朱明八日。前莫州吏部常选王守泰记山顶石浮屠后。

送经京崇福寺沙门智生

检校送经临坛大德沙门秀璋

都检校禅师沙门玄法

    同前系

独树村    摩碑寺

东至到    南至河

西至河    北至他山

四至分明永泰无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7-4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收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代的续刻

其后,继造者无人,完全为世人遗忘。但根据赵遵仁的《续镌成四大部经记》,过了大约三百年,到了辽的太平七年,有了韩绍芳的发现,立即将此事上奏圣宗,委托瑜伽大师可玄,用普度坛的利钱,远继净琬的遗志。兴宗继其后,进一步命令拿出御府之钱,继续刊刻,务使完成,又镌造了《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石三百六十条)。至此,与隋唐时代的刻经合计共有经一千零一十卷,石二千七百三十条,藏於东峰的七室之中。所说的东峰,就是通称小西天的小山。到翌年的清宁四年,立了赵遵仁的四大部经成就记碑,用以欢庆这一伟大事业的成果,标志着完成了护持的方法。

根据志才的《续秘藏记》,可以知道其后的状况。根据记文,到辽代,留公法师上奏,圣宗远继隋唐的遗业,兴宗继续进行,因相国杨公、梁公的奏闻,道宗又继续进行这项事业。至此,已造经四十七帙,与以前的刻石合计共完成刻经一百八十七帙,但还没有达到大藏的一半。

赵记将辽代最早的刻经记为可玄,而没说留公,志才说道留公而没有提到可玄。难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从这两则碑记推断,只能是志同道合者。

另外,很难知道将四十七帙与以前的经石合计为一百八十七帙的理由。以前刻的石经,对照《开元录》,是一百零一帙,再加上四十七帙,只有一百四十八帙。笔者在这里推定,道宗时,在这四十七帙之外,还另有刻成的三十九帙。雷音洞中保存的《法华经》,既不在以前刻的一百零一帙中,,也不在后刻的四十七帙中。而刻石是现存的,它们是何时由何人所镌刻的呢?如果不推断还有志才记述以外的三十九帙,就不能说明眼前的事实。

于是,有上人通理大师继其后,募钱得万余镪,将其交给门人通慧圆照大师善定,在碑板两面刻经,至大安九年到十年(10931094),刻成碑板四千零八十片、经四十四帙,钱已用尽。另有门人善鋭、善定共同商议,募钱于天庆七年在寺的西南隅穿地为穴,将道宗所刻的大碑一百八十片和通理大师所刻的小碑四千零八十片藏瘗在内。在其上部,筑为台砌,建石塔一座。

在这四千零八十片小碑和一百八十片大碑上所刻的经目,很幸运地都列刻在志才撰的《石经塔记》中。如将一百八十片大碑上所刻经目与《开元录》对照,可以算出是十七帙多,可以暂定为十八帙。

云居寺南塔通称为压经塔。塔下,有志才撰《续秘藏石经塔记》幢。志才记中说“在所埋藏的石经之上建石塔一座”三所谓石塔,即应是这座砖塔。塔下的丛莽中有一小碑,刻有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县里的告示。刻文大意是对寺僧发掘石经,贪婪余利表示痛心,并严厉禁止后来者。据此,我们知道塔下埋藏着很多石经。

明碑的刻文如下。

房山县奉

巡关察院明文

    照得西峪塔下,有石刻藏经,被住持僧人,擅发渔利,深可痛恨。除究革外,仍委            房山县典史督,用砖石修砌,永不许开发以致损坏。违者该县严行究处,勿得宽纵。故兹刻    石禁示。

        万历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奉立

房山石经的成就

总结上述内容,其成就如下。

   清宁三年以前           一百八十七帙——二千七百三十条

   道宗所刻                十八帙——大碑一百八十片

   大安十年刻成            四十四帙——小碑四千零八十片

           合计            二百四十九帙

这样,刻经经历的时间,从大业年间(616年)到大安十年(1094年),长达四百七十八年以上。这一期间,从实地进行刻经的时间看,隋唐的刻经为一百二十五年以上,辽代的续刻为六十七年,前后合计,实际长达一百九十二年以上。志才在幢上刻《续记》,是在天庆七年(1117年)。其后,仅过了七年,辽就灭亡了,因此没人再继续进行这项事业,此后,也没有任何人企图继承这项事业。于是,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通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大藏经已经镌刻过半。虽然停止了镌刻,但若非中国这样的大国,绝对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国,这也是值得一提的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

反过来,再来看一下木雕大藏经。经历宋的太祖、太宗两代时间,从开宝四年至太平兴国八年(971983)用了十二年时间,完成了开宝藏。这实际上是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大藏雕版印刷。太平兴国八年,是辽圣宗的即位之年,其后经过四十七年,开始了辽的石经续刻。这些石经,大概没有受到宋木雕大藏的影响,而是根据与之独立的写经刻到石头上去的。不要说辽刻,就是隋唐的四大部经以及《正法念经》,当然也都依据的是宋大藏以前的写经,因此,我想如果将全部刻经拓制拓本,对于研究一定会有不少帮助。

石经附记

辽代以后,将石经的发愿者说成是净琬或静琬。然而,在最早记载这一石经之事的唐临的《冥报记》一书中,却认为是智苑。唐临其人,在贞观十九年随车驾到过幽州。在《冥报记》中,记述了幽州的智苑,为备法灭,发愿镌刻石经;当时,有炀帝的皇后及内史侍郎萧瑀的施舍,用以刻成七室的石经;并且,出现了奇瑞,在巌前建起了木佛堂、食堂、寝室;还记载了智苑於贞观十三年圆寂。前述赵遵仁的辽碑中所记有关静琬的事迹,到了唐临那里,原封不动地变成了智苑的事迹。而唐临是在智苑刚刚圆寂六年后,陪同皇帝来到智苑进行石经大业的幽州的。唐临的这则记载,当是在幽州实地听到的传闻。这样的话,石经的发愿者是智苑,他和赵遵仁根据古记所知的静琬,肯定是同一个人。如果不是同一个人,智苑是正确的,那么出于什么原因,他又变成了静琬了呢?在辽王正的《重修云居寺碑》中,以云居寺的静琬为发愿者,说其后经过道暹传到智苑。这是明显的错误。《帝京景物略》中说,北齐的南岳慧思大师,虑东土教藏毁灭,发愿镌刻石藏,嘱咐座下静琬,让他动工;还记载了至唐的贞观,《大涅槃经》刻成之夜,风雨暴至,漂大木千株至山下,遂构建了云居寺的神秘事件。这样看来,他的宏大事业,是直接被北周的废佛事件激发起来了。事先他就预感到这种事件会发生。这是在废佛数年前就到南岳的慧思的发愿原因。慧思的护法之心确实是非常强烈的。而云居寺的创建是在唐初,唐以后的文献中可以见到云居寺的名字,但在其之前隋的记载中见到的却是智泉寺的名字。大概,在唐代的白带山下,有智泉寺、云居寺两座寺院吧!《帝京景物略》记载说,山下左右,有东峪寺、西峪寺,西峪寺后有香树林,林后有琬公塔。西峪寺即云居寺。

寺院,有智泉、云居二所,人物,有智苑、静琬二人,由二者的离合,衍生出了各种记载。《范阳图经》曰“智泉寺僧静琬”,《畿辅通志》曰“智泉寺僧琬”等等。

云居寺,在石经山西峪,又名西峪寺(图版第七十)。在房山县治西南约五十华里处,面东,背负巍峨的群山。屹立在其东方的即石经山,又称白带山,俗称小西天。因山上有石经洞,也称石经山(图版第七十四、七十七、七十八1)。

云居寺的前面,有一溪流。其两岸,柏树、桦树,葱郁成列。有石桥架於溪流之上。渡过溪流,有山门三间,上有西域云居禅寺匾额。门内,有三间木牌楼,其后有佛殿,殿前的左右,有钟楼、鼓楼。佛殿上,有“慧海智珠”的匾额。这是一座七间五面的单檐大殿,殿前有三间礼堂。其前左右有老桧柏,大有二围。殿后,有康熙碑、石幢,以佛殿为中心,鳞次栉比地分布很多堂宇、僧房,数目达数十间。寺院规模相当宏大。然而建筑结构、装饰手法都过于简单,作为建筑,无足观者。在寺西北的地势高处,有北塔,西南有南塔,位于其下面的石塔、石幢之类,皆唐辽间遗物,制作颇精。

《畿辅通志》云:云居寺有二,均在房山县。一在石经山东峪,题额为东域云居寺;一在石经山的西峪,题额为西域云居寺。北方人域、峪二字发音相同,故将“峪”误作“域”字。东峪寺现已不存。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塔(压经塔)(图版第七十一、七十三1

为砖筑十一层塔,立在外径五十二尺五寸五分的方坛上。其平面为八角形,高耸于八角基坛之上。基坛每面宽十三尺八寸五分,没有二层,每面各设两个佛龛,上层用斗拱承托栏杆。整体砖筑,装饰颇富丽。塔身下层在莲花座上,每面宽十一尺二寸五分,四面开拱门,四角的壁上,影作霝窗。角上影作出圆柱,以一斗三升式斗拱承托檐枋,檐枋上悬挂着很多风鐸。第二层以上,塔身急剧变低矮,用昂(?)来承托檐枋,各层皆同。只是向上尺寸逐步减小,给人以稳定之感。各层屋顶皆萁瓦。这种砖塔,虽然规模未必很大,但由于他建于辽天庆七年(1117年),年代准确,可以成为考察其他塔的标尺,可以说是一处重要遗迹。

塔前面的中央位置有一八角幢,上有三层的佛龛。大概是辽代的遗物。其右侧有一唐代的石幢,上部四面刻有罗汉的立像。其左侧有辽代的《续秘藏石经塔》,详细记述了南塔的年代和辽代刻经的始末,是一件珍贵的标本。

《游房山日记》中将这座塔称为“藏经塔”,而僧人称之为“压经塔”。

北塔(红塔)(图版第七十二、七十三2

此塔现位于寺西北约一箭之地的高处。是座立于基坛之上的砖筑重檐塔,第二层之上有很大的相轮。这种特殊的构造在其他塔上几乎见不到。其细部的样式,与南塔颇为相似,应也是辽代建立的。塔建在东西宽五十六尺八寸、南北宽五十六尺三寸的方坛上。坛的四角,现在立有唐代的七重小石塔。

塔还有八角形的第二层基坛,每面各穿刻三个佛龛,上边作出斗拱以承托第一层塔身。其构造及装饰的华丽与南塔相似,但栏杆已经不存。第一层塔身直接立于第二层基坛之上,平面亦为八角形,每面宽十四尺一寸。四面开半圆形拱门,四角的壁上影作出霝子窗。正面的门洞开,其他三面的门是封死的,只作出门扉形状。由此,可以考察当时门扉的作法。壁的上部,用斗拱支撑檐枋,屋顶萁瓦。第二层塔身的构造手法与第一层相同,其屋顶之上造有舍利塔式的大相轮。

这个大相轮与普通的相轮不同,体重颇大。第二层的屋顶之上,筑有八角形的基坛,每面各穿造两个佛龛,其上置三重八角露盘,其上架载着印度风格的舍利塔式的上下截断球体。球体浑圆,由中间的界线分为两重,其上再设八角形座,作成八层的轮形,其上架载着覆铎状物,其顶部,放置小露盘覆钵莲座宝珠。塔身的第二层比第一层略有收分,特别是大相轮,向上平均收分较大,给人以稳定感。此塔为二层,二层之上筑有高高的大相轮,属于少见的特殊样式。

静琬法师塔(图版第七十四)

云居寺开山静琬法师塔,在香树庵之北约一箭之地。正东,可望到屹立的石经山(小西天)。这是一座立于两重基坛上的八角三层石塔。基坛下部方形,上部八角形,第一层塔身明显较高,各角影作出八角形柱,正面刻“开山琬公之塔”六字。其上,是仿刻出有三层萁瓦的屋顶和较低的二层塔身,只有第一层刻有斗拱。塔顶,作成露盘受花覆钵轮形及三重宝珠。通高约十八尺。从其形态看,各部分比例欠佳,亦缺乏洗练之美。大概属于唐末宋初之际的建筑。

小西天  唐刻经碑(图版第七十五1

小西天钟楼之北,并立两方唐碑,都刻的是《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甲碑螭首中刻三尊佛龛,右旁题刻“清信女宋小儿敬造上”,左旁题刻“金轮   神皇帝及师僧父母”。乙碑螭首中刻一佛龛,右旁题刻“舆晁开国子表敬经之碑供养”,碑阴的螭首内刻三尊佛。二碑螭首都雄丽可观。因两碑都有则天武后所制的新字,应都是武后时所建。

小西天  续镌成四大部经记碑(图版第七十五2

在上述两碑的后面。形式简单,只是碑顶作成裤腰形,上题“四大部经成就碑记”。

 

 

涿州白带山云居寺东峰续镌成四大部经记

殿试进士赵遵仁

乡贡进士王诠书(下略)

南塔下   续秘藏石经塔(图版第七十六12

辽天庆八年(1118年)所建,题曰:“大辽涿州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沙门志才撰。这是一座立于八角基坛之上的八角七层石塔,其基坛上刻有瑞兽、神仙、飞天、伽陵频伽及莲花,颇为富丽。基坛之上,有肥厚的莲花座,承托着幢形的八角塔身。塔身之上,重叠的七重屋顶托着四重莲座,但宝珠今已不存。这座石塔,雕饰丰美,技艺精湛,是少见的辽代代表作。

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

芯题沙门志才撰(下略)

小西天(图版第七十七、七十八)

石经山又称小西天,是屹立在云居寺东北的一座峻峭山峰,全山由大理石构成,山腰以上,有开凿自然山巌而成磴道。其长不知有几百级。在接近山顶的断崖处,通过狭窄的小路,开凿出洞穴,架设了扶栏。首先,一进入正门,右边有一个僧房,颇为颓败。一进入西边的小门,像一个断崖屋,石顶覆盖上面,下面要通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断崖上,有一石洞,用石门封闭的很牢固,里面乱堆着很多经石。暂且命名为第一洞。继续前进,左边有钟楼,其铁钟上刻有梵文,不知是不是辽金时期的遗物。钟楼之北,有二唐碑,其后面,有辽代的续镌成四大部经记碑。右边有一洞,亦用石门封闭,暂且命名为第二洞。左边有数级台阶,右边壁上有刻成的“宝藏”之额,为董其昌所书(图版第七十八2)。登台阶到头,右边有石经洞(雷音洞),暂且命名为第三洞。洞之前,由石壁作出宽约十尺的房檐,前面有扶栏,下临数十百尺深的断崖。

从这处雷音洞再向西走,崖腹上有石洞,亦以石门封闭,像前述的石洞一样,内部乱堆着经石,暂且命名为第四洞。洞前的小路,宽五至七尺,设有扶栏。接着是唐僧殿,安置有玄奘三藏的坐像,左右置有猿、猪、马以及马夫的像。洞前后深约八尺。这些像,都是后世之物,拙陋不足观。后面还有石洞,亦以石门封闭,暂且命名为第五洞。断崖的窄路到此终止。

走过最初的僧房前,继续向东走,有大井两口,都直径丈许,穿巌而造。再向前有二石洞,洞内亦藏石经,暂且命名为第六洞、第七洞。其前有八角亭,眺望深闳阔。

山顶成五台,每台各有一石塔。著者关野贞只见过南顶的九层石塔及中顶的单层石塔。

小西天  雷音洞(图版第八十至第八十二)

雷音洞,其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前面宽三十三尺五寸,左壁长三十七尺,右壁长二十七尺五寸,后壁宽二十五尺四寸。天井高十尺左右,洞内立四根八角柱以支撑天井。柱的每面刻两行佛龛,两行上下共十六龛,每龛都刻有佛名。柱头作成八角宝盖状,柱下作出馒头状的础。

洞的四壁上,镶嵌经石,一点缝隙都没有。东壁两层各十九石,北壁三层各十三层,西壁、南壁大体相同。经石配置有些不规则,是便宜配列的。各层之上,为了挡住灰尘,造了小盖。地面上,铺砌着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大理石,在前面的中央位置,设有如口,左右开有霝子窗。八角柱的佛龛里雕刻的是贤劫千佛中的诸佛,像旁有佛名。如明炎、牟尼妙华、华氏……众炎、善明、无忧提沙……得相、罗睽、众主梵声……大威得梵王、无量明、龙德等。这些,都是阙译人名《贤劫千佛名经》中最前面一百佛中的佛名。还刻有□德寂灭意香象等佛名,都是同经第三百佛中的佛名。

洞中所配列的经石,据《帝京景物略》、《石经山访碑记》、《畿辅碑目》等书,有《妙法莲华经》七十七石(或七十六石),《维摩经》三十三石或(三十石),《无量义经》九石(或十石),《金刚般若经》六石(或四石),《贤劫千佛名经》五石,《大方便大方广经》四石(或四长石),《教戒经》三石,《兜率经四石(或二石),《八戒斋经》二石,《洗浴经》二石,《大王观音经》一石(或二石),《愿生偈》一石。将其与赵遵仁以及志才的记相对照,在上述经中,《贤劫千佛名经》见于道宗所刻经中,但其他都是记录中不见的诸经。另外,《芯题上方山游记》中记载说,在石经洞右边的第一洞中,有《恒水流树》等经,右边第二洞中,有《陀罗尼集经》等经,在左边第一洞中,有《令生欢喜名无垢》等经,左边第二洞中,有《璎珞经》等经,在下石井的左边第一洞中,有《金刚般若经》等经,石井左边的第二洞中,有《摩诃般若》等经,下伽蓝殿的右边第一洞中,有《普超三昧》等经,下伽蓝殿的右边第二洞中,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心陀罗尼》等经。在这些经中,只有《璎珞经》见于道宗所刻经中,其他经都不见记载。另外,在《畿辅碑目》、《续寰宇访碑录》中记载说,孔雀洞的《佛本行经》为元和十四年刘总所造,前述的《兜率天经》为高丽僧达牧所书。没有资料可以确定这些经的镌刻时间,将它们推定为刘济元和四年刊造《大般若经》以后的作品当大致不误。因为有元和十四年刘总刊造的《本行集经》,更增强了这一推想。大概当时还在继续刊造,直到会昌五年才长期停下来。如果这一推定无误,隋唐的刊经,实际上从大业十二年至会昌五年(616——845),绵延了二百二十九年以上。

这些经中,有前人的调查记录、藏经目录中见不到的经名。《大方便大方广经》可能是《大方便报恩经》,《教戒经》大概是《善戒经》,《兜率经》大概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八戒经》大概是《八关斋经》,《大王观音经》大概是《高王观世音经》,《恒水流树经》大概是《恒水流摄经》。由于笔者未加研究,难以确定。

静琬法师塔西北   小塔(图版第八十三1

琬公塔的西北有一小方塔。其形制与北塔四角的唐代小石塔相同,但只存第一层盖以下部分。其上部,是将后世的八角盖及露盘从其他地方运来安放上去的。

塔身稍高,南面开有入口,其上冠以莲花拱。内部后壁上,阳刻三尊佛像。本尊下有台座,衣裙遮蔽台座的前面。三尊佛的后面,都刻有背光。此塔与北塔四角之塔,不仅年代相近,技法也类似。佛菩萨的姿势、面相均颇为优雅,手法亦美,可视为唐代的佳作。

北塔四隅   小石塔

云居寺北塔基坛的四角,各立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小塔。《长安客话》记载说“有云居寺,亦静琬所创,中列唐人建石浮屠四”。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小塔,原来是在佛殿前殿的前院的,后来才移到此处。

北塔东南     小塔(图版第八十四12、图版第八十六1

这是一座七层的方塔,第一层方三尺八寸,用大理石构筑而成。塔身第一层较高,第二层以上较低,而且各层有收分。屋顶亦如此,像西安荐福寺的小雁塔,轮廓作成炮弹状,上面冠以宝珠。第一层的南面开有入口,其上作出莲花拱,左右的仁王为高肉雕,手法甚为雄浑。

 

内部后壁刻三尊佛,本尊下有须弥座,左右两胁下有莲花座,身后皆有宝珠形背光。姿态整齐,面相丰润,为最上乘之作。与西安宝庆寺的唐代佛像的技巧、特点颇为相似(图版第八十六1)。

塔身西面,刻有《大唐易州石亭府左果毅都尉蓟县田义起石浮屠颂》。太极元年(712年)四月八日造,和州历阳丞王利贞撰文。

北塔东北    小塔(图版第八十五12、第八十六2

亦为与前者形制相同的七层石塔。第一层方四尺一寸六分,入口之上冠以莲花拱,左右造有高肉雕的神将力士像,技巧亦雄丽。内部后壁阳刻三尊佛(图版第八十六2),坐于一茎三枝的莲花上,背光特别精丽,刻有羊首、龙首,上面现出五化佛。本尊菩萨的面相姿态及衣纹的手法,尤为富丽。另外,左壁(西)立有六侍者,右壁(东)立有四侍女。此亦为了解当时风俗的佳作。塔的外壁,刻有《大唐易州新安府折冲李公石浮屠之铭》。开元十年(722年)四月八日建,易州前遂城县书助教梁高望书。

北塔西南   小塔(图版第八十三2

亦为七层的石塔,第一层方三尺二寸五分,其形制与东南小塔相同,入口之左刻神将,之右刻力士。内部后壁,有三尊佛的雕刻。本尊在八角台座上,似乎腰部稍长,与胁侍菩萨相配,现出最优美的气韵。外壁刻有《大唐云居寺石浮屠铭并序》。开元十五年岁次单阙仲春八日建,太原王悦撰。

北塔西北   小塔

亦为与其他小塔形制相同的小石塔。第一层方三尺五寸五分,外壁刻有甯志道书的《石浮屠铭并序》。景云二年(711年)岁次辛亥夏四月八日建,太原王悦书。

小西天中台    小石塔(图版第八十七)

为单层的方塔,正面入口之上冠以莲花拱,左右为高肉雕的二神将,颇为雄丽。塔檐用二重垂木,屋顶为宝形造,模刻出瓦垄,顶部置有宝珠露盘。正面的右上部,刻有乾宁五年(895年)游观者的题名。正面虽有刻字的痕迹,或者当初有铭刻,但已经磨灭,难于卒读。

小西天南台    小石塔(图版第八十八12

石经山南顶有一座九层小石塔。第一层方三尺四寸五分。与云居寺北塔下的七层石塔几乎完全相同,正面入口之上作成莲花拱,左右为高肉雕的仁王像,塔整体轮廓呈炮弹形。内部,将最美的佛像安置在台座上,台座上刻云纹。台座之下,有两卧狮,面向正面。这些佛菩萨像,姿势优美,衣纹优雅,刻工洗练,是唐代的佳作。可惜的是,头部已被破坏掉。侧壁上,有大唐开元廿八年金仙长公主的刻铭,王守恭书。这则刻铭前面已经录出。

发表于 2008-7-4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好,少见的资料。
发表于 2008-7-4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塔里面的小佛

[em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19 13:09 , Processed in 1.13353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