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压经塔)(图版第七十一、七十三1) 为砖筑十一层塔,立在外径五十二尺五寸五分的方坛上。其平面为八角形,高耸于八角基坛之上。基坛每面宽十三尺八寸五分,没有二层,每面各设两个佛龛,上层用斗拱承托栏杆。整体砖筑,装饰颇富丽。塔身下层在莲花座上,每面宽十一尺二寸五分,四面开拱门,四角的壁上,影作霝窗。角上影作出圆柱,以一斗三升式斗拱承托檐枋,檐枋上悬挂着很多风鐸。第二层以上,塔身急剧变低矮,用昂(?)来承托檐枋,各层皆同。只是向上尺寸逐步减小,给人以稳定之感。各层屋顶皆萁瓦。这种砖塔,虽然规模未必很大,但由于他建于辽天庆七年(1117年),年代准确,可以成为考察其他塔的标尺,可以说是一处重要遗迹。 塔前面的中央位置有一八角幢,上有三层的佛龛。大概是辽代的遗物。其右侧有一唐代的石幢,上部四面刻有罗汉的立像。其左侧有辽代的《续秘藏石经塔》,详细记述了南塔的年代和辽代刻经的始末,是一件珍贵的标本。 《游房山日记》中将这座塔称为“藏经塔”,而僧人称之为“压经塔”。 北塔(红塔)(图版第七十二、七十三2) 此塔现位于寺西北约一箭之地的高处。是座立于基坛之上的砖筑重檐塔,第二层之上有很大的相轮。这种特殊的构造在其他塔上几乎见不到。其细部的样式,与南塔颇为相似,应也是辽代建立的。塔建在东西宽五十六尺八寸、南北宽五十六尺三寸的方坛上。坛的四角,现在立有唐代的七重小石塔。 塔还有八角形的第二层基坛,每面各穿刻三个佛龛,上边作出斗拱以承托第一层塔身。其构造及装饰的华丽与南塔相似,但栏杆已经不存。第一层塔身直接立于第二层基坛之上,平面亦为八角形,每面宽十四尺一寸。四面开半圆形拱门,四角的壁上影作出霝子窗。正面的门洞开,其他三面的门是封死的,只作出门扉形状。由此,可以考察当时门扉的作法。壁的上部,用斗拱支撑檐枋,屋顶萁瓦。第二层塔身的构造手法与第一层相同,其屋顶之上造有舍利塔式的大相轮。 这个大相轮与普通的相轮不同,体重颇大。第二层的屋顶之上,筑有八角形的基坛,每面各穿造两个佛龛,其上置三重八角露盘,其上架载着印度风格的舍利塔式的上下截断球体。球体浑圆,由中间的界线分为两重,其上再设八角形座,作成八层的轮形,其上架载着覆铎状物,其顶部,放置小露盘覆钵莲座宝珠。塔身的第二层比第一层略有收分,特别是大相轮,向上平均收分较大,给人以稳定感。此塔为二层,二层之上筑有高高的大相轮,属于少见的特殊样式。 静琬法师塔(图版第七十四) 云居寺开山静琬法师塔,在香树庵之北约一箭之地。正东,可望到屹立的石经山(小西天)。这是一座立于两重基坛上的八角三层石塔。基坛下部方形,上部八角形,第一层塔身明显较高,各角影作出八角形柱,正面刻“开山琬公之塔”六字。其上,是仿刻出有三层萁瓦的屋顶和较低的二层塔身,只有第一层刻有斗拱。塔顶,作成露盘受花覆钵轮形及三重宝珠。通高约十八尺。从其形态看,各部分比例欠佳,亦缺乏洗练之美。大概属于唐末宋初之际的建筑。 小西天 唐刻经碑(图版第七十五1) 小西天钟楼之北,并立两方唐碑,都刻的是《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甲碑螭首中刻三尊佛龛,右旁题刻“清信女宋小儿敬造上”,左旁题刻“金轮 神皇帝及师僧父母”。乙碑螭首中刻一佛龛,右旁题刻“舆晁开国子表敬经之碑供养”,碑阴的螭首内刻三尊佛。二碑螭首都雄丽可观。因两碑都有则天武后所制的新字,应都是武后时所建。 小西天 续镌成四大部经记碑(图版第七十五2) 在上述两碑的后面。形式简单,只是碑顶作成裤腰形,上题“四大部经成就碑记”。
涿州白带山云居寺东峰续镌成四大部经记 殿试进士赵遵仁 乡贡进士王诠书(下略) 南塔下 续秘藏石经塔(图版第七十六1、2) 辽天庆八年(1118年)所建,题曰:“大辽涿州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沙门志才撰。这是一座立于八角基坛之上的八角七层石塔,其基坛上刻有瑞兽、神仙、飞天、伽陵频伽及莲花,颇为富丽。基坛之上,有肥厚的莲花座,承托着幢形的八角塔身。塔身之上,重叠的七重屋顶托着四重莲座,但宝珠今已不存。这座石塔,雕饰丰美,技艺精湛,是少见的辽代代表作。 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 芯题沙门志才撰(下略) 小西天(图版第七十七、七十八) 石经山又称小西天,是屹立在云居寺东北的一座峻峭山峰,全山由大理石构成,山腰以上,有开凿自然山巌而成磴道。其长不知有几百级。在接近山顶的断崖处,通过狭窄的小路,开凿出洞穴,架设了扶栏。首先,一进入正门,右边有一个僧房,颇为颓败。一进入西边的小门,像一个断崖屋,石顶覆盖上面,下面要通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断崖上,有一石洞,用石门封闭的很牢固,里面乱堆着很多经石。暂且命名为第一洞。继续前进,左边有钟楼,其铁钟上刻有梵文,不知是不是辽金时期的遗物。钟楼之北,有二唐碑,其后面,有辽代的续镌成四大部经记碑。右边有一洞,亦用石门封闭,暂且命名为第二洞。左边有数级台阶,右边壁上有刻成的“宝藏”之额,为董其昌所书(图版第七十八2)。登台阶到头,右边有石经洞(雷音洞),暂且命名为第三洞。洞之前,由石壁作出宽约十尺的房檐,前面有扶栏,下临数十百尺深的断崖。 从这处雷音洞再向西走,崖腹上有石洞,亦以石门封闭,像前述的石洞一样,内部乱堆着经石,暂且命名为第四洞。洞前的小路,宽五至七尺,设有扶栏。接着是唐僧殿,安置有玄奘三藏的坐像,左右置有猿、猪、马以及马夫的像。洞前后深约八尺。这些像,都是后世之物,拙陋不足观。后面还有石洞,亦以石门封闭,暂且命名为第五洞。断崖的窄路到此终止。 走过最初的僧房前,继续向东走,有大井两口,都直径丈许,穿巌而造。再向前有二石洞,洞内亦藏石经,暂且命名为第六洞、第七洞。其前有八角亭,眺望深闳阔。 山顶成五台,每台各有一石塔。著者关野贞只见过南顶的九层石塔及中顶的单层石塔。 小西天 雷音洞(图版第八十至第八十二) 雷音洞,其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前面宽三十三尺五寸,左壁长三十七尺,右壁长二十七尺五寸,后壁宽二十五尺四寸。天井高十尺左右,洞内立四根八角柱以支撑天井。柱的每面刻两行佛龛,两行上下共十六龛,每龛都刻有佛名。柱头作成八角宝盖状,柱下作出馒头状的础。 洞的四壁上,镶嵌经石,一点缝隙都没有。东壁两层各十九石,北壁三层各十三层,西壁、南壁大体相同。经石配置有些不规则,是便宜配列的。各层之上,为了挡住灰尘,造了小盖。地面上,铺砌着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大理石,在前面的中央位置,设有如口,左右开有霝子窗。八角柱的佛龛里雕刻的是贤劫千佛中的诸佛,像旁有佛名。如明炎、牟尼妙华、华氏……众炎、善明、无忧提沙……得相、罗睽、众主梵声……大威得梵王、无量明、龙德等。这些,都是阙译人名《贤劫千佛名经》中最前面一百佛中的佛名。还刻有□德寂灭意香象等佛名,都是同经第三百佛中的佛名。 洞中所配列的经石,据《帝京景物略》、《石经山访碑记》、《畿辅碑目》等书,有《妙法莲华经》七十七石(或七十六石),《维摩经》三十三石或(三十石),《无量义经》九石(或十石),《金刚般若经》六石(或四石),《贤劫千佛名经》五石,《大方便大方广经》四石(或四长石),《教戒经》三石,《兜率经四石(或二石),《八戒斋经》二石,《洗浴经》二石,《大王观音经》一石(或二石),《愿生偈》一石。将其与赵遵仁以及志才的记相对照,在上述经中,《贤劫千佛名经》见于道宗所刻经中,但其他都是记录中不见的诸经。另外,《芯题上方山游记》中记载说,在石经洞右边的第一洞中,有《恒水流树》等经,右边第二洞中,有《陀罗尼集经》等经,在左边第一洞中,有《令生欢喜名无垢》等经,左边第二洞中,有《璎珞经》等经,在下石井的左边第一洞中,有《金刚般若经》等经,石井左边的第二洞中,有《摩诃般若》等经,下伽蓝殿的右边第一洞中,有《普超三昧》等经,下伽蓝殿的右边第二洞中,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心陀罗尼》等经。在这些经中,只有《璎珞经》见于道宗所刻经中,其他经都不见记载。另外,在《畿辅碑目》、《续寰宇访碑录》中记载说,孔雀洞的《佛本行经》为元和十四年刘总所造,前述的《兜率天经》为高丽僧达牧所书。没有资料可以确定这些经的镌刻时间,将它们推定为刘济元和四年刊造《大般若经》以后的作品当大致不误。因为有元和十四年刘总刊造的《本行集经》,更增强了这一推想。大概当时还在继续刊造,直到会昌五年才长期停下来。如果这一推定无误,隋唐的刊经,实际上从大业十二年至会昌五年(616——845),绵延了二百二十九年以上。 这些经中,有前人的调查记录、藏经目录中见不到的经名。《大方便大方广经》可能是《大方便报恩经》,《教戒经》大概是《善戒经》,《兜率经》大概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八戒经》大概是《八关斋经》,《大王观音经》大概是《高王观世音经》,《恒水流树经》大概是《恒水流摄经》。由于笔者未加研究,难以确定。 静琬法师塔西北 小塔(图版第八十三1) 琬公塔的西北有一小方塔。其形制与北塔四角的唐代小石塔相同,但只存第一层盖以下部分。其上部,是将后世的八角盖及露盘从其他地方运来安放上去的。 塔身稍高,南面开有入口,其上冠以莲花拱。内部后壁上,阳刻三尊佛像。本尊下有台座,衣裙遮蔽台座的前面。三尊佛的后面,都刻有背光。此塔与北塔四角之塔,不仅年代相近,技法也类似。佛菩萨的姿势、面相均颇为优雅,手法亦美,可视为唐代的佳作。 北塔四隅 小石塔 云居寺北塔基坛的四角,各立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小塔。《长安客话》记载说“有云居寺,亦静琬所创,中列唐人建石浮屠四”。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小塔,原来是在佛殿前殿的前院的,后来才移到此处。 北塔东南 小塔(图版第八十四1、2、图版第八十六1) 这是一座七层的方塔,第一层方三尺八寸,用大理石构筑而成。塔身第一层较高,第二层以上较低,而且各层有收分。屋顶亦如此,像西安荐福寺的小雁塔,轮廓作成炮弹状,上面冠以宝珠。第一层的南面开有入口,其上作出莲花拱,左右的仁王为高肉雕,手法甚为雄浑。
内部后壁刻三尊佛,本尊下有须弥座,左右两胁下有莲花座,身后皆有宝珠形背光。姿态整齐,面相丰润,为最上乘之作。与西安宝庆寺的唐代佛像的技巧、特点颇为相似(图版第八十六1)。 塔身西面,刻有《大唐易州石亭府左果毅都尉蓟县田义起石浮屠颂》。太极元年(712年)四月八日造,和州历阳丞王利贞撰文。 北塔东北 小塔(图版第八十五1、2、第八十六2) 亦为与前者形制相同的七层石塔。第一层方四尺一寸六分,入口之上冠以莲花拱,左右造有高肉雕的神将力士像,技巧亦雄丽。内部后壁阳刻三尊佛(图版第八十六2),坐于一茎三枝的莲花上,背光特别精丽,刻有羊首、龙首,上面现出五化佛。本尊菩萨的面相姿态及衣纹的手法,尤为富丽。另外,左壁(西)立有六侍者,右壁(东)立有四侍女。此亦为了解当时风俗的佳作。塔的外壁,刻有《大唐易州新安府折冲李公石浮屠之铭》。开元十年(722年)四月八日建,易州前遂城县书助教梁高望书。 北塔西南 小塔(图版第八十三2) 亦为七层的石塔,第一层方三尺二寸五分,其形制与东南小塔相同,入口之左刻神将,之右刻力士。内部后壁,有三尊佛的雕刻。本尊在八角台座上,似乎腰部稍长,与胁侍菩萨相配,现出最优美的气韵。外壁刻有《大唐云居寺石浮屠铭并序》。开元十五年岁次单阙仲春八日建,太原王悦撰。 北塔西北 小塔 亦为与其他小塔形制相同的小石塔。第一层方三尺五寸五分,外壁刻有甯志道书的《石浮屠铭并序》。景云二年(711年)岁次辛亥夏四月八日建,太原王悦书。 小西天中台 小石塔(图版第八十七) 为单层的方塔,正面入口之上冠以莲花拱,左右为高肉雕的二神将,颇为雄丽。塔檐用二重垂木,屋顶为宝形造,模刻出瓦垄,顶部置有宝珠露盘。正面的右上部,刻有乾宁五年(895年)游观者的题名。正面虽有刻字的痕迹,或者当初有铭刻,但已经磨灭,难于卒读。 小西天南台 小石塔(图版第八十八1、2) 石经山南顶有一座九层小石塔。第一层方三尺四寸五分。与云居寺北塔下的七层石塔几乎完全相同,正面入口之上作成莲花拱,左右为高肉雕的仁王像,塔整体轮廓呈炮弹形。内部,将最美的佛像安置在台座上,台座上刻云纹。台座之下,有两卧狮,面向正面。这些佛菩萨像,姿势优美,衣纹优雅,刻工洗练,是唐代的佳作。可惜的是,头部已被破坏掉。侧壁上,有大唐开元廿八年金仙长公主的刻铭,王守恭书。这则刻铭前面已经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