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游历古民居,发现现存的不少都没人住了,内部陈设也都没了.不过有一处还有一个家族的人在住,此户人家过去祖上修建了这坐多个四合院组成的院落群,有上百间房屋,经过多年,后代分家改建,尤其是文革的破坏,现存建筑保护得当的不多,但砖木结构还基本完整!尤其难得一户住有老人的房子内还有炕.鲜活地展现出老北京传统生活场景! % a9 J% P# t% |8 L( v# y/ M& F9 s2 l1 H
炕冬天用地炉取暖,这与农村大灶连炕明显不动,显示出该户主人当初并不在上房屋做饭,炕仅仅是取暖用的,说明是大户!炕檐用15公分宽榆木板制成,仿塌式,并有雕花!地炉结构奇特,地下有盖有木板存煤池,冬天不出门就可以取煤加火.用煤烧炕也体现出夕日的主人绝非贫苦百姓. / {- v) _) _- ~0 U6 ^( {
西屋现在荒废,里面建有雕花隔扇,文饰也是福禄万代,做法与其他几个古宅很接近,说明当地很流行这个纹饰,甚至就是一个木场所承接的活!屋子用隔扇分成里外间,内外皆建有炕,同样采用了相同的塌式装饰
3 J1 o: g1 A# @4 L
住人的北屋内陈设除了部分现代家具以外,还残存了一些老家具,象大柜,大木衣箱.连三,等等,还有一个海派风格的梳妆台不过铜扣件大多没有了,主人说是日本时期被拆了:献铜"还有一些瓷器,大部分都是民初的.不过基本都残损不成对,主人已经用他们装厨具了.
2 U/ S' V! N; \
这个院落主要建筑变化不大,但是由于分家分户的原因,进行了不少改建使得格局变小,其中建筑风格能看出明显的时间差异,后建的门楼与过去的不是出于一批工匠之手(个人认为后建的更接近山西风格,说白了就是怯了点) . w. {/ X7 u+ l$ d3 ^
: `9 C# J6 Q- c) {/ N: d
' _+ N9 I) J, Z3 O( T0 d8 Q% N" C# U3 e0 y7 a" C
当地建筑风格与北京城里还是有不少区别的,比如当地不建垂花门,而是在前后院间建过厅.小一点的院子修一个小式门楼,门窗保存情况都不好,在后世有玻璃以后很多人为了采光好,把花窗拆了!不过大多门连窗以及纱罩门都保存下来了!我此行去的一个目的,也正是想测量一下这种样式的门窗尺寸!为自家仿造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