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尽管阴霾很重,置身于圆明园内幽静之中,浮躁、焦虑的神情总能使人安静下来。绿荫、湖面、水鸟、睡莲、蒲草、红桥......,让人心愉悦。 含经堂始建于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是当年乾隆花了二十五年时间为自己修建的“归政娱老”之所。鼎盛时的含经堂四周山水环抱,整个建筑群南北长三米,东西宽一百五十米,是圆明园长春园中心区规模最大的一组寝宫型建筑景群,也是圆明园数以百计景群中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建造工艺极为精湛、收藏极为丰富、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宫殿景群之一。 然而,这颗璀璨的明珠却于一八六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同整个圆明园其他建筑一起,惨遭英、法联军抢掠并纵火焚烧,一九00年又再一次被八国联军洗劫。从此,含经堂这座著名的清代盛期大型宫苑组群建筑,变为一片废墟。   自2001年4月起,圆明园对含经堂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全面揭示出蕴真斋、淳化轩、看戏殿、扮戏楼、澄波夕照、理心斋、梵香楼等规模宏伟的早期建筑群遗址,并出土了一批形式多样的石、陶、琉璃等不同材料的建筑构件和铜佛、玉雕、装饰瓷器等各类文物千余件,还发现了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罪证遗迹。2003年10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发掘后的含经堂遗址 圆明园内另买门票的遗址,爱国主义教育日全部免费开放。当历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商业”,就显得不那么“沉重”了。 瞎溜达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