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了近70年的地内大街东西皇城墙即将“重见天日”。目前墙体修复工作正在进行,透过脚手架已经可以见到皇城墙的本来模样。 地内大街东、西两侧的明代皇城墙遗存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历代多次修缮,现存皇城墙为清时原物,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皇城墙从民国年间开始逐渐被房屋遮挡,并最终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由于长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维修,皇城墙本身已破旧不堪,恢复地内大街皇城墙,是西城区自去年开始的地内大街“城中村”改造的一个重要项目。 为亮出皇城墙,从去年起,西城区投入2.5亿元迁走皇城墙内侧的住户和商铺,施工中,西城区市政管委在征求了文物专家的意见后,按照现存皇城墙的材料、规格及做法修复东侧皇城墙20.67米,西侧皇城墙135.99米,并加固墙体,清除墙体树木,对立面进行修补。为了恢复历史原貌,施工时重做了瓦面,并按现存实物补配缺失的黄琉璃瓦、脊、兽件。 修建完成后,地内大街两侧各有260米长的红墙,墙脚下将铺上草坪,种植国槐,成为市民休憩的“红墙广场”; f% s0 u; h7 B! c9 s' {1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6 12:50: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