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十八年,发生了8级的大地震,震中在平谷区马坊一带,震中裂度为11度。 这场地震发生在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中午。那一天,已到初秋的北京,天气并不凉爽。中午劳作了一上午的人们,像往常一样,有的正在家中吃午饭,还有的正在休息。而就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在北京平谷的马坊地区和河北的三河县一带,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几乎和四川汶川的地震强度一样。 这场地震中,北京郊区县的平谷、通县受灾最为严重,发生了地裂,裂幅达丈余。东山山崩,海子庄南山,裂成锯齿状。通县著名的“燃灯古塔”被震毁。通县死万余人,县城四周严重地裂,地下的黑水涌出丈许,有的地裂处甚至涌出了温泉。 地震还殃及了北京城区内的紫禁城、德胜门、安定门、西直门、长椿寺、北海、天坛等处。此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广,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北京城区距震中仅40多公里,而城区的裂度亦达到了8度,遭受到地震破坏相当严重。当时记载称“京城十万家,转盼无完垒”,“前街后巷断炊烟,帝子官民露地宿。”城区内不仅一般百姓民居遭破坏,就连梁柱坚实,建造精良的皇宫、王府、古刹也有数十处被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