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一直是抽象和有趣的,今天分享一组现存的年代最早的最大的斗拱——唐朝佛光寺“双杪双下昂重拱偷心造七铺作”。 位于山西的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建于唐朝大中九---十年(公元855-856年),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大殿采用了唐宋时期木构建筑最高规格的结构形式── 金箱斗底槽式平面的殿堂式结构。所谓“金箱斗底槽”,《营造法式》说它在梁架结构上是“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 。由于这样建筑的机构,使得室内佛座部分的空间特别高敞。内奉“中间三尊两面文殊普贤菩萨”。
4 ?! E9 x1 {1 T5 `' N4 T. @ 大殿斗拱是迄今为止中国地面建筑中被发现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斗拱,既“双杪双下昂重拱偷心造七铺作”,在敦煌的壁画中有出五跳的八铺作的影象资料,但实物已荡然无存。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佛光寺大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 X: o5 I/ e. o1 D) E& {
何谓 “双杪双下昂重拱偷心造七铺作”6 R; C! m, C% \! O) s% Y9 l" `( _
双杪,即两跳华拱
) x7 Q v" g6 P 双下昂,即两跳下昂,昂头斫作批竹式
4 ~$ z/ {: P' Z0 p' { 重拱,即第二跳华拱施横拱两层
; C5 Y- f1 G, \( p: Q, H 偷心造,即第一跳华拱,跳头无横拱
2 i9 ?- \# t# X3 u# h 七铺作,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出一跳,四铺作;出两跳,五铺作;三跳,六铺作;四跳,七铺作……以此类推。

使用如此硕大的斗拱使得佛光寺大殿透露出一种雄阔飘逸的艺术气氛,也突显她的等级,虽然比南禅寺大殿晚建75年,但规模较大,且后世修葺改动的极少,两者相比,这座建筑的建筑艺术价值更高。
2 m3 q1 o! u8 u& ^! G/ \3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