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3|回复: 13

发现一个好菜谱---随园食单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5-6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抄一段共赏,妙不可言,共赏:

须知单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先天须知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崛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比槎枒(音差牙)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xiang)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

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六,买办之功居四。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5-6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枚的作品,可惜素食太少,看来袁公喜吃肉.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鲞,不知为何物,胡搜几段,大概知道了,吃过的人请说说。

---这种鱼鲞,早在古代就有。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鄞邑(今浙江宁波地区)时,御厨在五鼎食中,除了牛肉、羊肉、麋肉、猪肉外,还取当地鳗鲞代鲜鱼作菜。夫差食后,觉得此鱼香浓味美。与往日宫中尝过的鲤鱼、鲫鱼不一样。他回到宫中,虽餐餐仍有鱼肴,但总觉得不如鄞邑的鳗鲞可口。后来特从鄞邑海边抓了一个老渔民,专门为他烹制鱼鲞。老渔民将身边带来的鳗鲞,加调味蒸熟献上,夫差食后大快,赞不绝口。此菜便流传开来,并身价百倍。清代民间也嗜食鳗鲞,当时,浙江台州温岭县松门地区出产的“台鲞”,闻名全国。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台鲞好丑不一。出台州松门者为佳。肉软而鲜肥,生时拆之,便可当作小菜,不必煮食也。同鲜肉同煨,须肉烂时放鲞,否则鲞消化不见矣。冻之即为鲞冻,绍兴人法也”。

----“新风鳗鲞”是宁波人每当冬令及春节时制作,略为风干,即可食用。到30年代初,上海也制作“新风鳗鲞”,因其鱼香馥郁,肉质丰满,鲜成合一,风味独特,故深受人们欢迎。


葵花宝典
秘方 ---新鲜粗大海鳗.1条(重约 2000克),盐100克,葱、姜各5克,酒10克。
做法 一、将海鳗去除鳗涎,洗净,自背脊从头至尾剖开,去内脏、血筋,用洁净干布揩去血水。然后用盐在鱼肉上擦匀,使其吸收盐分,放入盛器内腌二三小时。

二、将腌鳗取出,用竹片将鳗体交叉撑开,悬阴凉通风处晾干(忌日光晒),约7天左右,待肉质紧实硬结即可食用。

三、食用时,先将风干的鲜鲞切下一块,放在盛器内,加葱、姜、酒,上笼蒸熟,撕碎装盘即成。亦可将鳗鲞切成小块,与熟五花肉共煮,即成美味可口的“鲞鱼烤肉”。
特点 ---- 色泽洁白,干香清鲜,鲜咸入味。
-- 诀窍 ---①必须用温盐水将海鳗身上的粘液洗净,粘液不洗净成菜后便有腥味。②鳗鱼剖开掏去内脏后不能用水洗,否则会影响鱼肉鲜味。③腌制时用盐要适量,盐少鲜味不足,盐多影响鲜味。

发表于 2008-5-6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买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搭须知:

谚曰:“相女配夫。”《礼记》:“儗(ni)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

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

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

常见人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猪肉中,毋乃唐尧与苏峻对座,不太悖乎?亦有交互见功者,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宜用荤油是也。

发表于 2008-5-6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买的这书,看了好几遍,挺有意思。虽然我不会做菜。哈哈。
发表于 2008-5-6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议论上吃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料须知

  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 ;油用香油,须审生熟 ;酒用酒酿,应去糟粕 ;醋用米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而俱宜选择上品。苏州店卖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油”者,古人谓,自立秋之日起,夜露天降,此时深秋第一抽之酱油才可称为“秋油”。

  其调和最佳。用秋油所制的豆腐乳亦是上品。

------一直以为是一种油呢,敢情是酱油。看来这种酱油今天已经绝迹了。跟生抽类似吧。

[em01][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色臭须知

  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然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眼睛和鼻子,都是口的比邻,也是口的媒介。佳肴从眼看到鼻嗅,色味便有不同。好的菜肴放在眼前,假如像秋云一样明净,颜色艳丽如琥珀,芬芳之气扑鼻而来,不必非要牙齿咀嚼过,舌头品尝过,也可以知道它有多么好。然而追求菜品的色泽决不能用炒糖来达到,追求香味也不能靠香料。一经刻意雕琢粉饰,就会伤及菜肴的正宗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候须知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 ;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 ;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 ;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音hānh)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 ;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 ; 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这一段多可爱啊!!

把食物煮熟的方法,最讲究火候。有的东西需要武火,像煎炒的东西就是,火弱了东西就会疲塌了。有的就需要文火,像煨煮的东西就是,火猛食物就枯干了。有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的,收汤的东西就是,性子急就会皮焦而里不熟。有越煮越嫩的,像腰子、鸡蛋之类的就是。有火稍微一大就不嫩的,像鲜鱼、蚶蛤之类就是。炒肉起锅迟了红色就变成黑色的了,鱼起锅晚了活肉就变死了。频繁打开锅盖,就会沫多而香味少。火灭了又重新点着烧,就会走油失去味道。道家讲究丹成九转才有仙气,儒家则以无过、不及为适中。做厨师的,如果能懂得火候适当而谨慎伺候,这就差不多掌握要领了。鱼临吃的时候,看起来色白如玉,凝而不松散的,一定是活肉 ;颜色如粉,松松散散的,一定是死肉。明明是鲜鱼,而做得不鲜,真是可恨之极。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用须知

  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如李赞皇、张江陵一流,须专用之,方尽其才。食物中,鳗也,鳖也,蟹也,鲥(音时)鱼也,牛羊也,皆宜独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数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调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长而去其弊。何暇舍其本题, 别生枝节哉? 金陵人好以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辄(音哲)攒(音 cuán)眉。觉甲鱼、蟹粉之味,海参、鱼翅分之而不足 ;海参、鱼翅之弊,甲鱼、蟹粉染之而有余。

  味道太强烈的东西,只适宜单独使用,不可与其他东西搭配。就好比唐宪宗时的宰相李绛、明神宗时的首辅张居正之类的人,必须专用其长,才能人尽其才。食物中,鳗鱼、鳖、蟹、鲥鱼、牛羊肉等,都是只能单独食用,不可和其他东西搭配烹煮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的味道太浓厚,力道很大,缺点也很明显,用五味调和,全力来压制它,才能取其长处去其弊端。哪里还顾得上舍弃它本来的主旨而另生枝节呢?金陵(今南京)人喜好用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一见这种做法就皱眉头。甲鱼、蟹粉的味道,被海参和鱼翅分掉了会显得不足,而海参、鱼翅的弊端,甲鱼和蟹粉都染上了还有余。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器具须知

  古语云 :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 ;煎炒宜盘,汤羹宜碗 ;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古语说 :美食不如美器。说的就是讲究器具。但是明代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四朝烧制的窑器太贵,用起来老是担心会损坏,不如就用清朝官窑的东西,用起来也觉得很雅丽。还要注意适宜用碗的就用碗,适合用盘的就用盘,适合用大的就用大的,适合小的就用小的,这样参差错落摆放席间,才会觉得满桌生色。若拘泥于十碗八盘的说法,便会有嫌俗笨。一般的东西多就用大器具,东西少就用小器具。煎炒的菜肴适宜用盘子,汤羹适合用碗 ;煎炒适宜用铁锅,煨煮适合用沙锅。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食美器,应该相辅相成的。

只注重美食,忽略美器,则略显不足。不能把美食的境界发挥至顶峰。

若只重视美器,忽略美食,那就有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美器是美食的锦上添花之笔。当然很重要了。现在说来,那叫情调。呵呵。

就拿街头的速食牛肉面来说,白色的碗,是一般饭馆的配置。然某次,在一个饭馆,用的是黑色碗外红色内碗的食具,白色的面条晶莹剔透,绿色的香菜生机盎然,不禁多看了几眼再下箸。呵呵。百姓的吃食用了美器,陡增很多可爱,真是让人喜爱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13:18 , Processed in 1.14688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