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的关防——不看为好”。(老北京留下了一个歇后语)
清代官制中规定“缺”用印,“差”用关防。顾名思义,缺者,常任官也;差者,临时之差遣也。以地方官而论,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州、知县是缺;总督、巡抚、学政、道台是差。其实,缺和差都是朝廷命官,印和关防都是公章,公章用于执行公务,当然不能算是私人的随身物品。 民国十三年(1924)11月5日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溥仪当日移居后海北岸的摄政王府。宫中的两位皇太妃(均是同治的遗孀)两天后移居大佛寺街的大公主府(恭亲王弈䜣的女儿过继给慈禧,受封为固伦公主,世人称之为大公主)。太妃们离宫之时,卫戍司令部、京师警察厅、北京民众代表联合检查她们出宫时携带的物品。按照摄政内阁国务总理黄孚签发的命令,清室人员出宫时只准携带随身的生活用品,其余物品一律查封。经清室善后委员会认定系私人物品后方可发还,严禁将公物携带出宫。故军警和民众代表对出宫物品逐件进行检查。 当检查人员准备打开一个黄布包袱时,清室内务府的一位郎中十分尴尬地说“老太”,太字在口中突然打住了,停顿了一下后,终于蹦出了“老太太”三个字。因为叫惯了老太妃,实难一下子改口。当这个郎中鼓起勇气叫出了“老太太”三个字后,又显得有些窘迫了。请求检查人员说:“这是老太太的关防,不看为好。”一提到“关防”,检查人员立即警觉了起来,当即表示:“关防系公物,不能携带出宫。”在场的人们心中也很诧异,老太妃不会“奉差遣”,怎么会有“关防”呢?这个内务府郎中十分恳切地说:“老太……用惯了‘关防’,还是让她们先带出去吧,免得……”检查人员表示可以通融,但要打开包袱进行检查验证,然后由清室内务府“出具暂借”,最终还要听候善后委员会定夺“关防”的所有权。这位郎中表示借条可以打,但老太……的关防,还是不看为好。检查人员由于职责所系,严词拒绝了“免检”的要求。在场的军警和各界人士心里均认为包袱中一定藏有“稀世珍宝”。这时就见检查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黄布包袱。 在场的众多眼睛,都盯着即将面世的珍宝,只见包袱里包着一个一尺见方、高不满尺的楠木小杌,杌上放着一个方盒子状的物体,外面包着黄布,打开黄布罩,又露出了黄绫缎的棉罩子,打开棉罩子是一个状似书匣的提箱,抽去侧面的板盖,里面分上、下二层,上层放着特制的“手纸”,下层放着一个绿釉子瓦盆。这时人们恍然大悟,关防者,便盆也。 帝后的寝宫,直至溥仪出宫尚无“卫生间”,但“上一号”又是人所共需,所以清宫中的各级“主子”,均有“关防”随身伺候。故此,内务府的郎中一再表示:“老太太用惯了关防,还是先让她带出去吧,免得……” “关防”之争,不胫而走,一些遗老遗少们借机诋谤民国官员“不达事理”。其实,清室的内务府郎中即便是声明包袱中是老太太的便盆,检查人员出于职责所系,也不会“免检”。但“关防”之争却给旧京留下了一个歇后语,凡是有人打听、“查核”不该知道的事,或没必要知道的事,就会有人揶揄他说:“我看您还是老太妃的关防——不看为好。” 从更深层次上探讨,奉差之后关防是第一要物,不可离身。老太妃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均有安排。清宫定制一日四餐,皆由专差按时承上。唯独“出恭”要自作主张,所以“关防”也就成为了头等大事。时下有人称出恭为“上一号”,想来今人与古人同。在这种情况下,厕所文化应时应需而兴。厕所文化兴起,是饮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有形形色色的饮食文化,也就当然有形形色色的厕所文化。不同档次的新居在乔迁之前都要进行装修,“补充和否定”的过程中,厨房和卫生间是重中之重。 摘自《九门红尘——老北京探微述真》方彪著 2008年1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