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5|回复: 13

5月1日(周四)拍记队“老前门?”活动预告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4-26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日(周四)拍记队“老前门?”活动预告

本次活动负责人:掌柜    电话:13522872255

集合时间:下午13点30分  

5.1短假期,恰逢媒体报道称前门大街亮相(估计五一后还要用围档封闭,因工程未进行完),本周拍记我们集体体验钢筋、水泥与瓷砖包裹的“老前门”大街,希望通过本次拍摄大家能够对文物与工艺品的区别产生深刻体验,并对前门地区文化流失现象产生探讨。本周拍记只进行一次,预计5月10日将去门头沟妙峰山拍摄一年一度的妙峰山香会,请关注论坛公告。如本次拍摄时前门大街未开街,我们将去草厂地区拍摄(备选集合地址为前门东侧路北口,老车站西门)

集合地点:前门“五牌楼”下

标志建筑:五牌楼

地图以及详细坐车线路请到:www.bjbus.com

 

请各位新朋友加入请先仔细阅读一下: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30&ID=4428&page=1

参加请跟贴,然后直接到集合地点


第一、鼓励大家在活动中,按拍摄习惯和行进速度自由分组。尽量避免大队行进。我会在开始之前,告诉大家大致路线,当然大家如果熟悉的话,可以自选其他路线。

第二、鼓励大家以论坛为平台,自己相约去拍,可在平时,当然也可在周末。每位网友都可以发拍记公告,大家跟贴报名。我会给公告在“记录-文化研究版(文字为主的拍记,提倡图文并茂)”中置顶,在活动当天解除。这样将我们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化整为零,以增加我们的效率。

第三、老北京网以及胡同拍记组并非任何实体组织,而是网友借助网络平台,自发组成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旨在弘扬老北京传统文化,宣传和普及文物保护意识,并真实记录老北京的胡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迁。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4-27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都是包装。


发表于 2008-4-26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扮演活体石像生,[em01]

发表于 2008-4-27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帖张建设中的前门大街五牌楼


发表于 2008-4-27 0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门: 数百年京味儿文明的象征; 众多老字号的发祥之地 。。。

前门大街历史悠久,老字号云集,如六必居酱园、瑞蚨祥绸布店、谦祥益绸缎庄,同仁堂药店、长春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还有月盛斋酱肉店、都一处烧卖店等分列道路两侧, 更有全聚德烤鸭,民间小吃爆肚冯。这些老字号久负盛名,几乎多是百年老店,像六必居、同仁堂更有着四五百年的历史。毫无疑问,它们已经成为展示数百年京味儿文明的象征。。。

拍记队高手云集, 等你们的杰作了。。。

[em07]
发表于 2008-4-29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扮的可以。


发表于 2008-4-29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4-2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大家都在说大栅栏,我周日下午去了一趟。大栅栏到处都在修,乱哄哄的。依稀还能看见“第一百货”等字样,修完还有没有就不得而知了。

我是去找我师傅的家的。廊房头条、二条都已变样,反复转了三遍都没找到。那些高低错落的小阁楼,漂亮的小木屋都没有了。老住户也搬走了。剩下一堆开小铺的外地人。感觉凄凄惨惨的。照了几张破烂断壁残墙,不知师傅家在何方???

很后悔应该早点去找寻的,也不知搬到哪去了?去过之后真的觉得心里凉凉的。。。

承载着许多美好记忆的大栅栏一去不复返了。。。

原地建起的新大栅栏是给后人看的。。。

发表于 2008-4-29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老号








[em07]

发表于 2008-4-30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参加!!!
发表于 2008-4-30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参加,在带两个朋友[em01]
发表于 2008-4-30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人,我要去.顺便去内联升买双布鞋...
发表于 2008-4-30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百年前大栅栏那般绝代风华的模样 ...


     据文史专家介绍,这里曾是北京最古老的城市肌理的文脉遗存。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因为人口稀少,商业萧条,决定在北京建廊房,招商经营,吸引外地移民居住,这才有了廊房一、二、三、四条胡同。
 《北京历史纪年》记载,康熙九年(1670年),为加强治安管理,谕示外城也要像内城一样,在胡同口修栅栏,昼启夜闭,实行“宵禁”。因廊房四条集中了许多大商家,栅栏修得比别处高大,故老百姓习惯称这条胡同为“大栅栏”,后被官方确认。
     清政府明令禁止在内城设市场、开戏院。大栅栏及其周边地区虽在外城,但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皇城衙署,便日渐成为京城最繁华的地段。
     大栅栏有的是“老字号”。“头顶马聚源(帽店),脚踩内联升(鞋),身穿八大祥(绸缎店),腰缠四大恒(钱庄)”,是民间对这一地段的形象比喻。旧日的北京人用大栅栏的老字号往自己身上一裹,俨然一副上流显贵的气派。
     大栅栏有的是“钱”。珠宝市曾集中了26家银炉,并经官方批准成立了“公议局”。它们承担着将各省上缴的税银熔铸为银锭交户部的任务,还定期公布银锭与碎银兑换的比价。大栅栏的银炉再加上87家钱庄、26家银号、40家金店,以及以正乙祠(银钱业集资所建)为代表的工商会馆的修建,培育了北京金融市场的萌芽。北京最早由中国人办的银行,如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就诞生在这里。1918年,中国人自己办的银行有11家,其中大栅栏就占6家。
     大栅栏有的是“戏”。乾隆八十大寿(1790年),三庆徽班晋京贺寿,演出后就留驻在煤市街惠济祠。著名的“同光伶十三绝”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都曾住在大栅栏。京剧的“七大名班”、“三大科班”也都开办在大栅栏。过去北京有“七大戏楼”,除广和楼在大栅栏路东,其余6座都在大栅栏。
     大栅栏有的是名人。纪晓岚、王士祯、李渔等名流的故居都在这里。这里有70余处会馆,居住在这里的应试举子难以计数,编纂《四库全书》的学人和著名学者,有300多人居住在这一带。
     大栅栏有的是声色犬马。南边的“八大胡同”是旧日妓院、烟馆的集中地。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都能在大栅栏找到。大栅栏,名不虚传,活脱脱一个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博物馆。
     虽然眼下的大栅栏,当年的绝代风华、流光溢彩不再,可遗址、余韵和市井风俗犹在。但2005年以来,大栅栏开始了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拆迁改造:前门大街将改成步行街。为分流交通压力,大街两侧的部分胡同街巷将被拆除,新建马路。而煤市街的拆迁改造,将成为大栅栏这支曲调低徊、哀声不绝的文化挽歌的第一音符。


发表于 2008-4-30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9 15:23 , Processed in 1.25106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