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紫禁城

寻找西城原来十八半截胡同的老街坊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29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记得后泥洼de上游食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 傍边是纸盒厂。  现在还能回忆起每每一进食堂时闻到的那股蒸饭气味。
发表于 2010-7-31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jing老四在2010-7-31 8:53:00的发言:
记得, 傍边是纸盒厂。  现在还能回忆起每每一进食堂时闻到的那股蒸饭气味。
! Q: R6 h0 Q+ j1 ?( c

呵呵,在那买过馒头么?

发表于 2010-7-31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那是大跃进时的食堂,文物啊!可惜都拆了
发表于 2010-8-2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骗子[/I]在2010-7-31 23:05:00的发言:[BR], L( K" P: q8 T/ n/ U8 W& s# F
[BR]呵呵,在那买过馒头么?
& J$ {5 W* ?. K! i  W9 w% j4 ?[BR]

) t4 Y- i7 A7 h3 R" K[BR]岂止馒头, 多年拿饭票吃饭。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游食堂在大跃进时代是新生事物,红火了一阵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找
发表于 2010-8-15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紫禁城[/I]在2010-5-5 13:15:00的发言:[BR]* Z& O0 M4 \) W2 ~/ ^1 C$ q( j5 ~
[BR]你还记得看你的那个阿姨叫什么吗?你说的烙烧饼的,是母女俩(不是母子俩)女儿(叫燕晶)从小得了小儿痳疲症瘫傻了。我小时就在那附近住。0 _+ y1 Q# h" p' m. ^7 W6 A
[BR]
坐在一个儿童小竹车中, 带个围嘴(总流口水)? 今年或许有六十多了。  * `, V4 O' o8 T2 q5 B' {( [
[BR]哑巴鞋匠记的吗?
发表于 2010-8-16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jing老四在2010-8-15 21:12:00的发言:
坐在一个儿童小竹车中, 带个围嘴(总流口水)? 今年或许有六十多了。 
哑巴鞋匠记的吗?
$ \" _6 K w" n! ]" I- W

哑巴鞋匠我有印象,后泥洼对着半壁街有个服务站,还有公用电话?

发表于 2010-8-16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就是丰盛胡同对着西斜街口?记不清了?丰盛胡同对着西斜街口有个邮筒还记得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jing老四在2010-8-15 21:12:00的发言:
坐在一个儿童小竹车中, 带个围嘴(总流口水)? 今年或许有六十多了。 
哑巴鞋匠记的吗?
2 N# t- b9 Y( M$ b: }) ]2 A

女儿(叫燕晶)早在70年代就死了,她妈算解脱了,现早已回迁到原址上新盖的小区居住了。

# k' G5 d9 F( n1 s4 H; L

哑巴姓罗,他的鞋铺就在老十八半截那条街上的中部路北边(后来叫什坊小街),也就是在宽街胡同的东边一点路北。哑巴没事儿时总到我家来串门玩。

发表于 2010-8-17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紫禁城在2010-8-17 18:16:00的发言:
$ ]& c# M) H0 ^ p5 Y' u1 `

女儿(叫燕晶)早在70年代就死了,她妈算解脱了,现早已回迁到原址上新盖的小区居住了。

6 r/ W+ i+ n% ?3 ^* I2 _

哑巴姓罗,他的鞋铺就在老十八半截那条街上的中部路北边(后来叫什坊小街),也就是在宽街胡同的东边一点路北。哑巴没事儿时总到我家来串门玩。

) s% t2 h; A( p5 Z& u2 s$ R" e* Q, H

唉......, 摊上这么个孩子, 这么想起来, 人应该知足。

/ h' k) q& v% E' p

粮店对过一家姓许, 好像傍边还有一家经常“拆棉纱”(我想不起来正式名称了, 好像是用酒瓶盖, 估计现在已没有这行了)。

6 T+ L5 S) Y" ~$ Q: Z! v3 w

 

发表于 2010-8-17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骗子在2010-8-16 23:01:00的发言:
要不就是丰盛胡同对着西斜街口?记不清了?丰盛胡同对着西斜街口有个邮筒还记得么?
9 A/ a6 C% v3 y* i1 h

那里好像是有个邮筒。  西斜街与丰盛胡同交接处现在尚残存有一丝痕迹。

6 U ~, m, ?) v

 

YkpC2BYd.jpg
发表于 2010-8-18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jing老四在2010-8-17 20:51:00的发言:
0 y5 O( N0 M: j3 r% _ p

那里好像是有个邮筒。  西斜街与丰盛胡同交接处现在尚残存有一丝痕迹。

8 |( n8 E9 N9 v+ ]( q: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85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 D# B! b {8 e+ }6 m

前几年去过。那时粮店还没拆。大门洞很熟悉啊,往西还有一条很窄的小胡同

发表于 2010-8-19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没错, 我前几年也去过, 拍了照片(一时找不到了), 当时粮店和回民饭馆还都有脸, 后泥洼也尚存半条。
发表于 2010-8-19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jing老四在2010-8-19 20:31:00的发言:
一点没错, 我前几年也去过, 拍了照片(一时找不到了), 当时粮店和回民饭馆还都有脸, 后泥洼也尚存半条。
2 x) B$ H9 W, T! y( o) C& J% d

口上的回民饭馆是长条的房间,后泥洼南边还有个饭馆好像是吃刀削面的,是方的店面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吧。
发表于 2010-10-19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半截在北京是一个挺有特色的胡同群,拆了可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还存有十八半截的老照片,发来看看。可惜当时拆时忘记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找。
发表于 2010-11-27 0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此贴,早知有就不单开贴了,帮顶一下。呵呵

' R# r& I8 R. V* A# u

 

/ X1 I" q1 k4 s

 

$ [+ I! @1 R% @! e% N4 O0 R' g

wangbaoshun】前辈和我住同院耶,您58年搬得,可惜您搬走时俺还没出生那,呵呵,但听老家儿说起过,院儿里原来还有个月亮门,我们是住西屋的。

发表于 2010-12-30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的住中千章二号吗?西屋那就是一进门,门道左边两间吧?我住紧里头东房三间。
发表于 2011-1-2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baoshun在2010-12-30 14:16:00的发言:
你真的住中千章二号吗?西屋那就是一进门,门道左边两间吧?我住紧里头东房三间。
8 t& r6 U+ Y) _! L1 Y

 

. B" }6 ^+ `, w. P: ^* _ Y

是的呀,外院北屋有两家,东屋有一家。南屋有一家,文化大革命走了,后来搬来一家。里院儿北屋有一家。58年好像我家已经搬来了吧,具体何时搬来的我也不清楚。反正我是在那儿出生的(63年)。请问紧里头东房是不是在小胡同里?犄角还住着一家陈姓,我印象中的时候是这样,再以前的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呵呵

: E% c- f9 J' t0 M" W

 

9 k: }8 r; U3 b9 G

祝前辈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1-1-9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很对.是一条小胡同似的,紧里头西屋姓陈.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在加拿大,老三小名候三(和我同岁)老二叫陈玉生,老大陈伯生.老太太是保定人.

发表于 2011-1-10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baoshun在2011-1-9 14:23:00的发言:
0 Z2 Z. p; A' r1 c+ _% |! m

    您说的很对.是一条小胡同似的,紧里头西屋姓陈.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在加拿大,老三小名候三(和我同岁)老二叫陈玉生,老大陈伯生.老太太是保定人.

6 s5 x9 e) _$ L/ n7 N1 U9 j

 

3 s. o& T- x" e& U( V, Z9 }

是的,这可是老街坊了,直到99年拆迁以前一直都住在那儿。

发表于 2011-1-10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街坊您好!

      解放前我们住在富华居院里,掌柜的是我大爷。后来还在南沈篦子住过,是一个日本房。 刚解放时我们搬去中千章二号外面挂着平安诊所的牌子,中间大北房是王平安两口子住着。。外院北房住的是邮电医院的护士 姓孟。对面南房姓刘。别的想不起来了。前院门道后面有一个厕所,后院还有一个厕所。还有月亮门那。大北房后面还有小房子那,住在姓曾的。您现在住那了?没在丰汇园小区啊?说来话长一晃五六十年了。有机会见面聊。拜!         
发表于 2011-1-11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baoshun在2011-1-10 14:21:00的发言:
      解放前我们住在富华居院里,掌柜的是我大爷。后来还在南沈篦子住过,是一个日本房。 刚解放时我们搬去中千章二号外面挂着平安诊所的牌子,中间大北房是王平安两口子住着。。外院北房住的是邮电医院的护士 姓孟。对面南房姓刘。别的想不起来了。前院门道后面有一个厕所,后院还有一个厕所。还有月亮门那。大北房后面还有小房子那,住在姓曾的。您现在住那了?没在丰汇园小区啊?说来话长一晃五六十年了。有机会见面聊。拜!         
: Q, o: }: I1 v5 h' n% z( i6 I

 

% T/ Z3 J3 c; W4 d% ?. S% m

好的,有机会。

发表于 2011-2-10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发表不了?
发表于 2011-2-10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十八半截可是我小时生活的地方,西斜街,十八半截,哈哈听起来亲切无比!
发表于 2011-3-26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从1962年上小学至1966年文革开始,一直住在劈柴胡同西口的跨车胡同祖母家,齐白石家的隔壁,俺媳妇住在南半壁街北口,现如今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挥之不去的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7 19:56 , Processed in 1.1773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