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6|回复: 10

[转帖]明军与清军的抗日比较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4-19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军与清军的抗日比较
两朝帝国同样处于末落时期,同样在朝鲜,同样是抗日援朝:
明末抗日:
1.碧蹄馆大战:   
明军:骑兵3千人(后又增加了2千人,一共是5千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异等   
日军:第3军团和第6军团和第9军团共3万6千余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   
副将:加藤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   
结果:日军失利,伤亡超过8000人,明军伤亡2500余人   
2.平壤大战:   
明军:4万余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等   
日军:第一军团2万余人(号称3万)   
军团长:小西行长   
偏副将:大村纯忠,远藤又次郎,如藤安等   
结果:明军大胜,毙伤俘日军1万余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   日军阵亡将领:后藤加义   
明军胜利的原因:明军充分发挥了大炮的巨大优势,日军在日本战国时期基本上没有见过大炮,他们的火器是以火枪为主,而明军的火器则以大炮为主,射程远,威力大,还有就是日军将领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他们往往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耙子. 
3.王京(汉城)围困战:   
明军:3万余人(加上朝鲜军一共接近4万)   
主将:李如松   
日军:12万余人   
总督:宇喜多秀家   
结果:日军主要粮仓龙山仓库被明军敢死队烧毁,日军请求议和 日军伤亡300余人(大部分为日本忍者兵),明军和朝鲜军伤亡50余人.   
日军阵亡将领:本多重葵(龙山仓库指挥官,自杀)   
朝鲜军阵亡将领:高彦伯(乱战中为救明军将领查大受而被日军击毙)   
原因:经过碧蹄馆大战,日军对明军的战斗力的强大感到了极大的惊恐,12万人面对仅仅3万多明军竟然不敢出战,以至于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当然明军失利的也有,如第二次抗日援朝时:
1.南原保卫战:   
明军3千人,朝鲜军3千人   
主将:杨元   
副将:方时辉,郑文图等   
日军:日军第一军团和第八军团一共将近5万5千人   
军团长: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   
结果:南原失守,中朝联军除了2千人最后突围出去以外,其余4千余人全部阵亡.   
日军损失7000余人   
原因:这是个战略上的失误,明军的兵力过于分散(本来总兵力就不到日军的一半),其他地方的明军无法也没有能力增援南原.当然明军和朝鲜军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明军和朝鲜军在大炮没有弹药,箭石全部用完,粮食也消耗完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投降,全部战死,其勇猛精神使日军深为震撼. 
2.蔚山大会战:   
明军:3万6千人   朝鲜军:近1万人   
中朝联军指挥官:杨镐(明军将领)   
中朝联军副指挥官:麻贵(明军将领)   
明军副将:高策,李芳春,李如梅,卢继忠,董正谊,王问,许国威等.  朝鲜军指挥官:柳如龙   
日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6军团,第9军团,总共6万4千余人   
军团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小早川秀秋(小早川隆景之子),羽柴秀胜  
副将:浅野长政,浅野幸长,竹森义盛,饭田角,森本仪太夫,九鬼四郎等.   
结果:中朝联军苦战失利,明军伤亡1万1千余人,其中阵亡7千余人,伤4千余人,朝鲜军伤亡近4千人,日军伤亡1万2千余人.   
明军阵亡将领:卢继忠   
日军阵亡将领:竹森义盛,森本仪太夫   
战役过程:开始的时候明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日军在野战能力上比明军骑兵差,在遭到了重大伤亡后日将加藤清正放弃了与明军打野战的打法,而采取了坚守城池的做法,日军边打边撤,撤退到最后一个也是最坚固的阵地:岛山,明军缺少大炮,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最后连续10几天下雨,明军弹尽粮绝,被迫撤退,日军追击过程中被明军后卫部队阻击,也无法扩大战果,双方又恢复了战前的态势.   
联军失利的原因:首先一开始这次决战的时机就不成熟,当时明朝水军没有到达朝鲜,无法从海面上切断日军的补给线,而日军的援兵,粮食则源源不断的支援蔚山战场,而且当时朝鲜已经进入雨季,道路淤泥,明军的大炮没有办法运到蔚山前线战场,使得本来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的明军在火力上也不占绝对优势.还有就是在岛山进  攻战中,明军久攻不下,将领们要求撤退到外围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而指挥官杨镐却一意孤行集中兵力强攻岛山,致使伤亡惨重,打援部队兵力不足,被日军援兵袭击了后方,致使全军败退,幸亏后卫部队十分英勇,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次抗日援朝,以下两场为胜仗:
1.稷山战役:   明军:5千人   朝鲜政府军:2千人   朝鲜僧兵:1千人   中朝联军总指挥官:解生(明军将领)   副将:杨登山.塞摆等   
日军:第3军团1万4千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   副将:伊达政宗,后藤基次,林道利等   
结果:中朝联军胜利,击毙日军6千余人,联军伤亡2千5百余人   
原因:5千明军大部分都的当年戚继光在北方练兵留下了骨血,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3次连发火枪,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出现的连发火枪,这是日军的装备所不能比的.   还有就是明军将领解生采取了避开日军正面而从后面打击日军的战法也令日军措手不及. 
2.顺天郡战役:   
明军:2万余人   将领:刘铤   副将:李应轼,吴宗道,吴广,王士琦等   
日军:第1军团 1万4千人左右   军团长:小西行长   副将:马晴信,松浦镇信,远藤又次郎,内藤如安,大村喜前,后藤信康   
结果:明军胜利,毙伤日军7千余人,明军伤亡3千5百余人.   
日军阵亡将领:大村喜前
战役过程:开始明将刘铤采取了假和谈的方法诱使小西行长出城,后事情败露.日军开始想以骑兵冲击明军左翼,结果出击的日军反被明军包围,全军覆没.日军在防守了5天后从海上撤退回国. 至此,明军获胜,将狗日的赶回去,既援助了朝鲜也粉碎了日本先侵朝,再侵华的野心。

至于甲午战争请看:
战争进程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等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其时占据汉城之日军为混成第9旅,共8000余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营根据海军主力决战时间难以预料,并以年内已无法实行直隶平原决战,乃修改其"作战大方针"第一期作战计划,除已派第5师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师参战,两师合编为第1集团军。将陆军在朝鲜的牵制作战改为攻势作战,由第1集团军执行平壤之战,相机进  攻奉天(今沈阳)的任务。同时,决定组建第2集团军,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9月初,日军第5师和第3师一部由汉城等地出发,分四路向平壤推进,对平壤清军取包围之势。新近由成欢败退的提督叶志超奉命总统平壤各部清军,因其战守无策,各部心志不齐。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至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亦前出至黄海西部,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挑战,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北洋舰队在丰岛海战后拘于"保船制敌"之令,主要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将黄海制海权让给日本海军。9月上旬,清廷鉴于平壤将有大战,拟由海路迅速运兵赴援,北洋舰队奉命护航。9月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由大东沟口外返航,突与搜索前进的日联合舰队遭遇,随即爆发了著名的黄海海战。战斗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平壤之战不但击败在朝清军,且一举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本土。清军由于平壤迅速败退,不仅使"海守陆攻"的总计划归于失败,且来不及在鸭绿江一线组织坚固防线,以致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仍然陷于被动。在海战方面,北洋舰队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使尔后的战局能朝着其二期作战计划的第一案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并在花园口登陆 
    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后,日本为实施"作战大方针"中直隶平原决战的计划,决定以陆军第2集团军向中国辽东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突破渤海湾门户。陆军第1集团军则向鸭绿江清军防线发起攻击,造成对清廷祖宗陵寝之地奉天的巨大压力,掩护第2集团军的登陆作战。清廷则采纳李鸿章之议,实行"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七十八)的平分兵力方针。在实际兵力部署方面,由于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及过分眷顾祖宗陵寝,集重兵于鸭绿江一线和奉天、辽阳之间。同时,为保卫北京,又令各省抽调兵力,驻守山海关至秦皇岛之间,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县)等地。致使地处渤海门户正面的辽东半岛兵力不足,又多系临时填防部队,加之黄海制海权已被日军所得,失去海军掩护,防御极其空虚。
  鸭绿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驻守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营约3万人,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日军第1集团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于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其他各部清军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在日军第1集团军进  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日军第2集团军2.5万人在日舰的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余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7日,分三路向大连湾进  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大连湾。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旅顺口地区清军7名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日军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清军节节败退,不可收拾。  
清廷内部的主和主张渐占上风。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从此,渤海湾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于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清军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全面溃败
 日军攻占旅顺后,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暂时搁置直隶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  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为此,以陆军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队协同山东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1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清军主力。
  清廷对日军主攻方向再次判断失误,以为日军第1、第2集团军将并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今旧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北洋舰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覆灭(见威海卫之战)。
  辽东之战持续时间较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之后,连占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赋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澂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见海城之战)。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出击,3月4日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取营口,9日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百余营6万余人便从辽东全线溃退。
  战争结局和影响 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 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日军未经直隶平原决战便达到了预期的侵略目的。其结果是: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4-20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4-19 23:25:48的发言:
我一直认为日本军阀割据的政治环境才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日本何止军阀割据,全国的商业资本也十分活跃,只是在政治上受压制,明治维新后,商人没了压制自然发展起来
发表于 2008-4-20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青山他爸爸在2008-4-19 23:56:47的发言:

  这与您所说的道德问题毫无关系,关键在于上层集团是否先进,是否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甲申之后的中国就是先进的奴隶被落后的奴隶主统治的中国,先进文明被落后文明所取代。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从不排除科技与进步思想,最可悲可叹的莫过于在西方科技革命前夜遭受了入侵,断送了自我救赎的大好机会以至于之后足足开了三百年的倒车!

 

  上进与否同样是统治者个人的品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奥斯曼苏丹有想改革的,俄国有十二月党,但都失败了。

  中国落后的也绝对不是科技。中国的商业资本远不如西方,此方为关键。中国就算科技进步,充其量只是农业国,没出路

发表于 2008-4-19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日本军阀割据的政治环境才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近代中日历史,同时变法而日本成功中国失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落后中国已非昔日华夏之中国。试想一个根本不把国民视同己出的朝廷,一群没有了主权和民族自豪感的国国民也不可能有国家意识,更不可能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如果明朝没有灭亡在其后二百年中明政府很可能有机会而且也有条件自觉反省自身制度上的弊端并努力与世界进步思想交流融合,很可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不会有后世近代中国深深的伤痛。而甲午之后也直接导致了孙中山等一批志士看清了满清政府的真实嘴脸并与之决裂走上了“驱逐鞑掳,恢复中华”的华夏复兴之路。
发表于 2008-4-19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4-19 23:14:42的发言:

15、6世纪的日本内部问题多,对外作战能力有限。

不过明的军队也让人担心啊,有一小伙日本强盗,大概也就是几十个,曾经横行沪宁杭地区,杀死上千人,吓得州官不敢开城门。

17世纪,满洲刚刚独立,国力同样有限,兵力也有限,但却入主中原。有汉奸帮助啊
发表于 2008-4-19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青山他爸爸在2008-4-19 23:18:48的发言:
  对比近代中日历史,同时变法而日本成功中国失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落后中国已非昔日华夏之中国。试想一个根本不把国民视同己出的朝廷,一群没有了主权和民族自豪感的国国民也不可能有国家意识,更不可能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如果明朝没有灭亡在其后二百年中明政府很可能有机会而且也有条件自觉反省自身制度上的弊端并努力与世界进步思想交流融合,很可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不会有后世近代中国深深的伤痛。而甲午之后也直接导致了孙中山等一批志士看清了满清政府的真实嘴脸并与之决裂走上了“驱逐鞑掳,恢复中华”的华夏复兴之路。

国家兴衰往往与个人道德关系不大。就算清朝政府道德高尚,结果也大致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8-4-19 23:22:29的发言:

国家兴衰往往与个人道德关系不大。就算清朝政府道德高尚,结果也大致相同

  这与您所说的道德问题毫无关系,关键在于上层集团是否先进,是否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甲申之后的中国就是先进的奴隶被落后的奴隶主统治的中国,先进文明被落后文明所取代。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从不排除科技与进步思想,最可悲可叹的莫过于在西方科技革命前夜遭受了入侵,断送了自我救赎的大好机会以至于之后足足开了三百年的倒车!

 

发表于 2008-4-19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历对日作战也是惨胜,丰臣秀吉不死损失还要大、时间更要长。

光绪的时候清日已经不是一个军事水平了,装备不如人,战争理念不如人,军队训练不如人,指挥官素质不如人,等于两个世界的战争。

甲午战争没延烧到中国近畿地区地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那时侯日俄关系若好、日本新军训练若如1920年的水平,灾难可就大了。

发表于 2008-4-19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6世纪的日本内部问题多,对外作战能力有限。

不过明的军队也让人担心啊,有一小伙日本强盗,大概也就是几十个,曾经横行沪宁杭地区,杀死上千人,吓得州官不敢开城门。

发表于 2008-4-19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4-19 22:15:00的发言:

万历对日作战也是惨胜,丰臣秀吉不死损失还要大、时间更要长。

光绪的时候清日已经不是一个军事水平了,装备不如人,战争理念不如人,军队训练不如人,指挥官素质不如人,等于两个世界的战争。

甲午战争没延烧到中国近畿地区地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那时侯日俄关系若好、日本新军训练若如1920年的水平,灾难可就大了。

光绪的时候,我们有洋枪洋炮,但还是打败了,士兵素质不行。明朝士兵的战斗力也一样不行。

如果秀吉胜了,说不定中国就是另外一个外族王朝了

3 _# F! A0 c5 h+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9 23:09:3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0 12:46 , Processed in 1.15617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