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09|回复: 56

[贴图]海达·莫理循眼中的西苑之北海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4-11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4-11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啥鸟语都不懂,连方言都不会说[em06]
发表于 2008-4-11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21:26:17的发言:

完全不行....将看到很多老北京老照片!您有什么小道消息[em09]

我下次去香港可以给你带过去一些珍贵资料和老照片。而且争取推荐你在香港一些机构或个人处查看一些北京的老画册老照片等。

发表于 2008-4-1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19:55:40的发言:

[em01][em01][em01]

看来班马应多多发言,能引出众多高手回帖,班马真不简单

哈佛里万多两万张中国照都看过好几遍了,有空重头再看.[em05]

在这里把她网址公开,叫人去别的网站好像不太好.有喜趣的网友发个电给我,我告诉您什去.

最好略懂英文

HK 好人 无须多言  道声  谢谢
发表于 2008-4-1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21:33:24的发言:

我下次去香港可以给你带过去一些珍贵资料和老照片。而且争取推荐你在香港一些机构或个人处查看一些北京的老画册老照片等。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4-11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19:55:40的发言:

[em01][em01][em01]

看来班马应多多发言,能引出众多高手回帖,班马真不简单

哈佛里万多两万张中国照都看过好几遍了,有空重头再看.[em05]

在这里把她网址公开,叫人去别的网站好像不太好.有喜趣的网友发个电给我,我告诉您什去.

最好略懂英文

你法语如何?如果好,也许你将看到很多老北京老照片,当然,这些都不是网络上公开的。

发表于 2008-4-11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21:20:03的发言:

你法语如何?如果好,也许你将看到很多老北京老照片,当然,这些都不是网络上公开的。

完全不行....将看到很多老北京老照片!您有什么小道消息[em09]

发表于 2008-4-11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小莫的照片市场价值低,是几方面原因:

是因为时代和现在太接近了,历史变迁显得少些

照相机技术普及了,同时代的同类型照片并不鲜见

小莫所拍的内容是比较大众化的经典,没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地点

照片在网上免费公开,可能也是贬值的另一大原因

但小莫的照片的价值在于很系统很全面的纪录了一定时期内的

北京及周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

当要查找一些北京名胜古迹的变迁,小莫的照片必不可少。

要感谢外国的图书馆可也把很多小莫的照片免费的提供给我们这些爱好者,

才得以让多数平常人来探讨研究。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真希望国内的图书馆也效仿效仿。

另提示一下,哈佛电子图书馆内除了小莫的照片,还有一些比小莫早些的老外

拍的关于北京的照片不知道朋友们都看到没有

发表于 2008-4-11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4-11 18:12:59的发言:

总感觉小莫的照片市场价值低,是几方面原因:

是因为时代和现在太接近了,历史变迁显得少些

照相机技术普及了,同时代的同类型照片并不鲜见

小莫所拍的内容是比较大众化的经典,没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地点

照片在网上免费公开,可能也是贬值的另一大原因

但小莫的照片的价值在于很系统很全面的纪录了一定时期内的

北京及周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

当要查找一些北京名胜古迹的变迁,小莫的照片必不可少。

要感谢外国的图书馆可也把很多小莫的照片免费的提供给我们这些爱好者,

才得以让多数平常人来探讨研究。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真希望国内的图书馆也效仿效仿。

另提示一下,哈佛电子图书馆内除了小莫的照片,还有一些比小莫早些的老外

拍的关于北京的照片不知道朋友们都看到没有

[em01][em01][em01]

看来班马应多多发言,能引出众多高手回帖,班马真不简单

哈佛里万多两万张中国照都看过好几遍了,有空重头再看.[em05]

在这里把她网址公开,叫人去别的网站好像不太好.有喜趣的网友发个电给我,我告诉您什去.

最好略懂英文

发表于 2008-4-11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莫北海的精品,是万佛楼,琉璃阁角楼,西天梵境大殿内的宝塔;等消失的建筑;

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看问题的着重点不同很正常;

随着研究的深入,看问题的角度会更专业;更细致

很正常。

发表于 2008-4-11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16:44:31的发言:

还有这本

这本书我在湾仔附近的一个书店里看到了,内容不错!不过我一直在找港岛的圣约翰教堂老照片,见过一些十九世纪拍的,但都是远景,近景似乎很少有.
发表于 2008-4-11 1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这张照片上红圈内表现的细节,对现在的研究和复原就很有帮助.

发表于 2008-4-11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8-4-11 16:18:18的发言:
达·莫里逊,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或许是出版业务总归与摄
影有些瓜葛的缘故罢,赫达在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就有机会开始摆弄起一架照相机,由此影
响到其后的一生都对摄影发生执着的兴趣,而最终成为摄影大家。赫达·莫里逊的家里后来
曾经送她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医学院去攻读,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开
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

    赫达24岁那年(1933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发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
设的哈同照相馆正在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她
会这三种语言,她的施瓦布地区的出身——当地人在德国以刻苦耐劳著称,而且她还是个女
性——估计老板的盘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
她。

    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于一个德国年轻的单身女性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她
只身离开德国前来中国的时候,家人对她的远行多少有些担心,结果送给她一把防身的手枪
和一把雨伞,然而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船上将它们扔到大海里,随身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
柔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赫达其后13年里在北京度过的岁月,就是靠着这架相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
街小巷,名胜古迹,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珍贵价值的
照片。

    她在哈同照相馆里管理着十几号中国伙计,京城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使她渐渐喜欢上这块
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和文化。她在京城里的生活尽管并不富裕,然而却甘之如饴。

    五年之后的合同解约之后,照相馆的东家深知她的手艺高明,唯恐她另起炉灶夺了生
意,于是力逼她回到德国去。但这时的赫达已经被京城和中国各地的人文风景所吸引,执意
要留在中国。经过友人的帮助,终于如愿以偿。后来她的生活也曾经相当拮据过一番,但随
着她的摄影技艺被人认可,客户逐渐向她定购各类有关中国的专题照片,她就这样在京城里
开始了新的生活。

    1940年,她与阿拉斯泰·莫里逊相识并结婚。阿拉斯泰在中国出生,他的父亲是有名的
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逊。乔治·莫里逊曾经周旋于以洋务著称的士大夫之间,如
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后来还曾入幕袁世凯帐下,当年京城里洋商云集而繁华于世
的王府井大街就曾以莫里逊命名。尽管此时乔治·莫里逊早已离华,赫达·莫里逊仍旧以独
立的人生态度在中国生活。

    1946年,随着中国内战的加剧,莫里逊夫妇决定离开中国,1947年11月移居沙捞越,直
到1966年离去,在此期间她曾经为马来西亚担任摄影工作。1967年之后移居澳大利亚的坎培
拉。

    莫里逊夫妇离开了中国之后,中国的大门再次向外部世界关闭,直至30年后重新开启。
此后,赫达·莫里逊曾经两度回到她阔别30多年的京城。

    她在最后的20多年里一直住在澳大利亚。1991年,赫达·莫里逊逝世以后的第二年,其
夫根据她的遗嘱,将用作展览的照片和许多珍贵的南亚青铜器、藏书等捐赠给她最后定居的
澳大利亚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而将1933年至1946年共13年里她在中国所摄的
10000多张底片、6000多幅照片,以及29本影集全部赠与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另
外她在1950年之后到1985年在南洋各地拍摄的照片则赠予美国康奈尔大学,如今收藏在大学
的克劳赫图书馆的善本及手稿部。

    赫达·莫里逊大部分的作品原先都是作为他人著作的插图,例如乔治·凯兹(George
Kates)的《丰腴年华》(The Years That Were Fat)一书就选用了赫达·莫里逊的摄影作
品,而她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摄影集便是上面提到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1985年由英国牛
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还有这本
发表于 2008-4-11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16:34:28的发言:

可否发一两张您认为是精品的西苑三海照,让我们比较和学习?[em09]

咱们‘穷’人有‘穷’人的乐趣,照片只要好看,能从图片包揽古都的美景,咱们心里就满足了。

我喜欢‘穷’人,‘穷’人都很质朴。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8-4-11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16:42:30的发言:

注意这张照片上红圈内表现的细节,对现在的研究和复原就很有帮助.

这张明显比小莫拍摄的年代早;后面的重檐亭(角楼),似乎还保存完好。

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在琉璃阁四个墙角建角楼。

发表于 2008-4-11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莫北海这张照片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也是精品了,尤其是和其它摄影师对比一下就更明显了:

 


小莫的

 


其它摄影师的

小莫明显要早于这位摄影师,所拍的五龙亭窗户全在,而且阐福寺的牌楼还很完好.后者拍的一看就能看出变迁。但因为小莫的照片有大概的拍摄年代,这样就是分析出五龙亭窗户和阐福寺的牌楼此时尚完好!有很重要的断代依据。所以小莫的照片一定要挖掘,而且要和同类对比,还是有部分精品的,不过网络的上小莫老照片确实差很多,基本都是以艺术照为主。

发表于 2008-4-11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8-4-11 16:07:44的发言:

我记得应该有关中国的部分都捐哈佛了,谁有本事可以进哈佛的图书馆就好了

哈佛已把它们大部分发上网了。这些都是从那里来的。虽然班马用词不客气[em01][em01],基本上我是同意的。小莫的极品不多,如有我已一早发上来了。我发上来的小莫照还是从4千张里选出来的。

还有,市场一定对的。小莫的书不贵,也不大好卖。但一本国内重印的庚子事变摄影图集要¥980!?在英/美买4千。。。。#¥%*#%#![em1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个墙角建角楼,会不会是代表着四大护法啊,或者什么的,五龙亭有隔扇什么的,景山的五味亭也是有的,里面有佛像,会不会五龙亭里面以前里面是供奉龙王的?
发表于 2008-4-11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17:11:53的发言:

哈佛已把它们大部分发上网了。这些都是从那里来的。虽然班马用词不客气[em01][em01],基本上我是同意的。小莫的极品不多,如有我已一早发上来了。我发上来的小莫照还是从4千张里选出来的。

还有,市场一定对的。小莫的书不贵,也不大好卖。但一本国内重印的庚子事变摄影图集要¥980!?在英/美买4千。。。。#¥%*#%#![em16]

庚子事变摄影图集可是好书!资料很珍贵!说实话,卖980元一点不贵!这书要是放在香港卖,非3000港币不可!

发表于 2008-4-11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16:49:15的发言:

这本书我在湾仔附近的一个书店里看到了,内容不错!不过我一直在找港岛的圣约翰教堂老照片,见过一些十九世纪拍的,但都是远景,近景似乎很少有.

对这书有兴趣的请到这里

http://www.heddamorrison.com/hm_c/index.html[em05]

发表于 2008-4-11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16:21:38的发言:

可能是我用词不当,从艺术角度来看,还是精品的!但从研究和所拍的建筑历史价值角度来看,这些明显是“大陆”货。西苑三海很多建筑现在不是消失了就是改变了原貌,这些建筑的老照片如果能更多的展示一下那就珍贵了!我以前写过一篇论文,就是写1949年以前的西方摄影师,我在其中提到了小莫。我看过小莫大概几千张老照片,发现她拍照的很艺术化,照片很漂亮,很有美感,但对历史的捕捉明显不够,甚至很多地方人去,但珍贵的照片却没有拍,全拍艺术片了,或者花草什么的。我分析这和她拍照的目的有关,人家就是拍北平的美景了,并不是建筑和历史。而且多数时候小莫是一个人拍照,没有向导,这也使其遗漏了很多珍贵细节。相比之下,其它一些摄影师明显就好的多,都有老北京人当向导,那些人会告诉他们这个地方的历史和与其它地方不同之处。而且这些摄影师大多是从事中国历史或建筑研究的学者,本身拍照就很有目的性,所以从历史研究和收藏的角度来看,后者的这些摄影师作品价值更高一些,往往在市场上卖的也更贵一些。但我从未否认小莫对北京的贡献,她和此前的托马森一样,照片欣赏的意义远大于照片本身所表现的内容,很适合出画册供大家收藏。但西方国家出老照片很看重照片的历史价值和实用性,所以一直对小莫的照片不很上心,出过的画册基本都是从上千张照片中挑选的一些历史照片发表的,我估计也主要是为了市场。越是珍贵的照片越好卖。越有人收藏。毕竟画几十美圆甚至上百美圆买一本现在建筑还都有的艺术画册不是每个人都能下的了决心的。

。。。。。。

6 p# K( c- x b! ~4 I$ j%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18:15:1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3-1926年左右照的,我开始以为是阜成门,不过照片上没有妙应寺白塔,所以应该是西直门。

呵呵,谢谢西直门朋友的支持!

发表于 2008-4-11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isonche在2008-4-11 16:06:57的发言:
为什么不是精品呢?斑马的语气好像不屑一顾似的,前门楼子搭脚手~~~

可能是我用词不当,从艺术角度来看,还是精品的!但从研究和所拍的建筑历史价值角度来看,这些明显是“大陆”货。西苑三海很多建筑现在不是消失了就是改变了原貌,这些建筑的老照片如果能更多的展示一下那就珍贵了!我以前写过一篇论文,就是写1949年以前的西方摄影师,我在其中提到了小莫。我看过小莫大概几千张老照片,发现她拍照的很艺术化,照片很漂亮,很有美感,但对历史的捕捉明显不够,甚至很多地方人去,但珍贵的照片却没有拍,全拍艺术片了,或者花草什么的。我分析这和她拍照的目的有关,人家就是拍北平的美景了,并不是建筑和历史。而且多数时候小莫是一个人拍照,没有向导,这也使其遗漏了很多珍贵细节。相比之下,其它一些摄影师明显就好的多,都有老北京人当向导,那些人会告诉他们这个地方的历史和与其它地方不同之处。而且这些摄影师大多是从事中国历史或建筑研究的学者,本身拍照就很有目的性,所以从历史研究和收藏的角度来看,后者的这些摄影师作品价值更高一些,往往在市场上卖的也更贵一些。但我从未否认小莫对北京的贡献,她和此前的托马森一样,照片欣赏的意义远大于照片本身所表现的内容,很适合出画册供大家收藏。但西方国家出老照片很看重照片的历史价值和实用性,所以一直对小莫的照片不很上心,出过的画册基本都是从上千张照片中挑选的一些历史照片发表的,我估计也主要是为了市场。越是珍贵的照片越好卖。越有人收藏。毕竟画几十美圆甚至上百美圆买一本现在建筑还都有的艺术画册不是每个人都能下的了决心的。
发表于 2008-4-11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达·莫里逊,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或许是出版业务总归与摄
影有些瓜葛的缘故罢,赫达在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就有机会开始摆弄起一架照相机,由此影
响到其后的一生都对摄影发生执着的兴趣,而最终成为摄影大家。赫达·莫里逊的家里后来
曾经送她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医学院去攻读,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开
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

    赫达24岁那年(1933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发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
设的哈同照相馆正在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她
会这三种语言,她的施瓦布地区的出身——当地人在德国以刻苦耐劳著称,而且她还是个女
性——估计老板的盘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
她。

    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于一个德国年轻的单身女性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她
只身离开德国前来中国的时候,家人对她的远行多少有些担心,结果送给她一把防身的手枪
和一把雨伞,然而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船上将它们扔到大海里,随身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
柔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赫达其后13年里在北京度过的岁月,就是靠着这架相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
街小巷,名胜古迹,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珍贵价值的
照片。

    她在哈同照相馆里管理着十几号中国伙计,京城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使她渐渐喜欢上这块
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和文化。她在京城里的生活尽管并不富裕,然而却甘之如饴。

    五年之后的合同解约之后,照相馆的东家深知她的手艺高明,唯恐她另起炉灶夺了生
意,于是力逼她回到德国去。但这时的赫达已经被京城和中国各地的人文风景所吸引,执意
要留在中国。经过友人的帮助,终于如愿以偿。后来她的生活也曾经相当拮据过一番,但随
着她的摄影技艺被人认可,客户逐渐向她定购各类有关中国的专题照片,她就这样在京城里
开始了新的生活。

    1940年,她与阿拉斯泰·莫里逊相识并结婚。阿拉斯泰在中国出生,他的父亲是有名的
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逊。乔治·莫里逊曾经周旋于以洋务著称的士大夫之间,如
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后来还曾入幕袁世凯帐下,当年京城里洋商云集而繁华于世
的王府井大街就曾以莫里逊命名。尽管此时乔治·莫里逊早已离华,赫达·莫里逊仍旧以独
立的人生态度在中国生活。

    1946年,随着中国内战的加剧,莫里逊夫妇决定离开中国,1947年11月移居沙捞越,直
到1966年离去,在此期间她曾经为马来西亚担任摄影工作。1967年之后移居澳大利亚的坎培
拉。

    莫里逊夫妇离开了中国之后,中国的大门再次向外部世界关闭,直至30年后重新开启。
此后,赫达·莫里逊曾经两度回到她阔别30多年的京城。

    她在最后的20多年里一直住在澳大利亚。1991年,赫达·莫里逊逝世以后的第二年,其
夫根据她的遗嘱,将用作展览的照片和许多珍贵的南亚青铜器、藏书等捐赠给她最后定居的
澳大利亚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而将1933年至1946年共13年里她在中国所摄的
10000多张底片、6000多幅照片,以及29本影集全部赠与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另
外她在1950年之后到1985年在南洋各地拍摄的照片则赠予美国康奈尔大学,如今收藏在大学
的克劳赫图书馆的善本及手稿部。

    赫达·莫里逊大部分的作品原先都是作为他人著作的插图,例如乔治·凯兹(George
Kates)的《丰腴年华》(The Years That Were Fat)一书就选用了赫达·莫里逊的摄影作
品,而她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摄影集便是上面提到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1985年由英国牛
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 2008-4-11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16:03:40的发言:

对!是捐了,还分着捐献的,有澳大利亚的,有美国的.都出过画册,不过就是不好买。我都是都看过,还单出过承德的和其它地方的。

上个月EBAY上有一本小莫同志的画册,不过不是关于北京的,所以就没追着看,当时标价倒是不高

$400多将近500的样子

发表于 2008-4-11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8-4-11 15:50:17的发言:

最喜欢755号;碧波北海,五龙亭,小西天,万佛楼,遥相呼应;

远山之下,西直门以及箭楼清晰可见;近处城市一片绿树,

仙境一般

红墙黄瓦映绿树

青山碧水伴斜阳

是阜成门吧[em09]
发表于 2008-4-11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8-4-11 16:21:38的发言:

可能是我用词不当,从艺术角度来看,还是精品的!但从研究和所拍的建筑历史价值角度来看,这些明显是“大陆”货。西苑三海很多建筑现在不是消失了就是改变了原貌,这些建筑的老照片如果能更多的展示一下那就珍贵了!我以前写过一篇论文,就是写1949年以前的西方摄影师,我在其中提到了小莫。我看过小莫大概几千张老照片,发现她拍照的很艺术化,照片很漂亮,很有美感,但对历史的捕捉明显不够,甚至很多地方人去,但珍贵的照片却没有拍,全拍艺术片了,或者花草什么的。我分析这和她拍照的目的有关,人家就是拍北平的美景了,并不是建筑和历史。而且多数时候小莫是一个人拍照,没有向导,这也使其遗漏了很多珍贵细节。相比之下,其它一些摄影师明显就好的多,都有老北京人当向导,那些人会告诉他们这个地方的历史和与其它地方不同之处。而且这些摄影师大多是从事中国历史或建筑研究的学者,本身拍照就很有目的性,所以从历史研究和收藏的角度来看,后者的这些摄影师作品价值更高一些,往往在市场上卖的也更贵一些。但我从未否认小莫对北京的贡献,她和此前的托马森一样,照片欣赏的意义远大于照片本身所表现的内容,很适合出画册供大家收藏。但西方国家出老照片很看重照片的历史价值和实用性,所以一直对小莫的照片不很上心,出过的画册基本都是从上千张照片中挑选的一些历史照片发表的,我估计也主要是为了市场。越是珍贵的照片越好卖。越有人收藏。毕竟画几十美圆甚至上百美圆买一本现在建筑还都有的艺术画册不是每个人都能下的了决心的。

可否发一两张您认为是精品的西苑三海照,让我们比较和学习?[em0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睛长在前面,是向前看的,不可能永远都在过去,虽然我也想念小时候在胡同里的生活~~~有些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会很快乐的,北京也永远不会回到过去,不想做那些没有用的工作,只想记住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的一面,有着最伟大的人类个体工程----明清北京城。

而且就要北京奥运了,1993年就开始的梦,2008年要实现了。

发表于 2008-4-11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K在2008-4-11 16:34:28的发言:

可否发一两张您认为是精品的西苑三海照,让我们比较和学习?[em09]

" q1 [* k' _" v) [7 w$ [* ^4 @: X( ^8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16:39: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8-4-11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6 05:47 , Processed in 1.17032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