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97|回复: 4

[转帖]第三次文物普查将覆盖每一寸国土—— 专访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4-11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次文物普查将覆盖每一寸国土—— 专访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刘畅 2008年4月10日


覆盖每一寸国土、旨在“摸清文物家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历时4年半,对全国的地上、地下和水下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登记和建立档案

3月中旬的一天,53岁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与一群大多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围坐在一间小型会议室的圆桌旁,探讨20世纪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设计北京饭店的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生前曾经找我抱怨,‘北京饭店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粉色,也没跟我说一声!’戴先生最初用的砖红色,是考虑与天安门的红墙搭配。”单霁翔说。

对北京饭店这样不属于文物部门管理的单位进行“文物认定”,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难题。而正在全国启动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将为解决这类难题带来希望。

覆盖每一寸国土、旨在“摸清文物家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07年4月正式启动,将历时4年半,到2011年年底结束。普查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的地上、地下和水下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登记和建立档案。

这次文物普查是继1956年和1981年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它还将借鉴国际上最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学理念,将过去曾被忽视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水下遗产、商业老字号等纳入视野。

单霁翔说,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第二次文物普查,虽然得出了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40万处的数据,但这只是个约数,每一处文物的状况到底如何并没有准确记载。如今,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其中不少文物已经由于各种原因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新观念的引入,一些过去不被认为是文物的东西成了备受瞩目的文化遗产。

2002年,全国人大对文物保护法做了新修订,规定了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根据文物法,国家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列入和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都要进行保护。这一年,单霁翔出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由此成为此次“史上最大规模”文物普查的第一推动者。他认为,要“保卫老中国”,必须先去了解她还留下些什么。

2006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单霁翔将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设想写成提案,4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半年后,国务院正式组建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本刊记者专访时,单霁翔始终强调,文物普查不是文物部门的部门行为,而是国务院主导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说清文物家底是我们的基本职责

《瞭望东方周刊》:第三次文物普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作为国家文物局长,你力推此事最重要的动因是什么?

单霁翔:对于文物系统来说,要对全社会把我们国家的文物家底说清,这是一个基本的职责。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很尴尬。我们现在所用的数字是第二次文物普查的数字,已经25年了,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数量究竟如何?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进步,让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80年代有了很大不同,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比如20世纪文化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水下文化遗产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在第二次文物普查中不太清晰的。在新的概念下,文化遗产的统计又会有哪些变化,我们也有很大的期待。

《瞭望东方周刊》:前两次文物普查,一次是在连年战争刚刚结束的上世纪50年代,一次是在“文革”结束后的80年代初,都在文化遗产遭到重大人为因素破坏之后。第三次文物普查是否也同样是一种“破坏之后的整编与修复”?

单霁翔:这个说法不是很全面。当前,国家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文化遗产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年国家财政投入到文物保护中的经费逐年增加,2002年,国家给我们文物局的专项经费是2.5亿元,2003年是5.3亿元,去年是15.3亿元,今年可能是20多亿。6年就是10倍!

“前所未有的挑战”是指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村建设,使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而目前我国受法律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偏少,由此造成大量文化遗产在所谓“旧城改造”和走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快速地消失,令人痛惜不已。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只有全面掌握我国文化遗产的基本状况,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与发展趋势,才能准确制定保护政策。

曾被忽视的文化遗产将成普查重点

《瞭望东方周刊》:你很强调新的文化遗产理念,这会不会促使一些新的遗产类型产生!

单霁翔: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从“文物”到“文化遗产”的历史性转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文化遗产的内涵逐渐深化,其历史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得到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不断扩大。

此次普查,我们不但要注重文化要素丰富的文化遗产,还要注重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生成的文化遗产,比如文化景观、双遗产等;不但要注重静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注重活态的文化遗产,比如大运河和正在使用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等;不但要注重古代的、近现代的文物,也要注重当代的一些遗产;不但要注重“点”和“面”的遗产,还要注意线性文化遗产,比如丝绸之路;不但要注重纪念性的宫殿、寺庙,还要注重民间的,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

我们把新观念贯彻到了这次文物普查之中,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广东顺德的糖厂、贵州的一些侗族山寨等工业遗产和乡土历史建筑,都是过去被忽视了的,如今它们被发现和得以认证,就是在新的遗产概念下产生的成果。

《瞭望东方周刊》:第三次文物普查要涉及文化线路、文化景观、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新的遗产类型,它们往往在空间上非常大,在内容上又难以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文物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单霁翔:这些文化遗产新概念,在我国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中的确缺乏明确的界定。但在普查的实际操作中,一些新的文化遗产的内涵已经被具体化了。比如,与乡土建筑相对应的是古建筑类的宅第民居、店铺作坊、池塘井泉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的传统民居;而工业建筑及附属物、金融商贸建筑、中华老字号、水利设施及附属物、交通道路设施等子类,都可以列入工业遗产的范畴。

至于文化线路和文化景观,国际上的概念近年来一直在发展,通过文物普查,我想我们要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留下来自中国的印记。对于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明清海防这些超大规模、延绵数省的文化线路,要着重做两个层次的工作来保证数据质量。首先是统一认定标准,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会针对跨越省界的文化线路,召开一些省际协调会,保证认定标准的一致性;其次是细致做好数据汇总工作,通过后期的数据整理,将一个个分散的文物点,以相同的认定标准与文化内涵相关联,提炼出综合展现文化线路的专项数据,实现数据的准确与完整。

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瞭望东方周刊》:文物普查在历时四年半的时间里要做哪些事?有什么规划?

单霁翔: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对普查队员进行培训以及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这个阶段目前已经结束。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管理和专业人员达10426名,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统一印制的普查员资格证书。

今年3月份以后,随着气温回升,天气转暖,普查将全面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实地文物调查阶段。这个阶段最艰苦,我们将以县域为单元开展普查,普查要涉及每一个行政村,这个阶段到2009年底结束。

从2010年1月开始到2011年底,是调查资料的整理、总汇阶段,届时将完成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瞭望东方周刊》:在为时两年的实地调查阶段,普查人员会不会对人迹罕至的地区进行科学探险?

单霁翔:只要有人类文化遗存存在,不管是沙漠还是海疆,理论上都属于本次普查的范围。例如,在新疆的普查计划中,已经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几处古城遗址列入了普查对象;而在西沙群岛,对于水下文物的探摸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相信这些地区的文物普查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但是,文物普查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工作,目的不是为了“探险”和“猎奇”,更不能威胁到普查队员的生命安全。卫星遥感、航空拍摄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为普查提供了徒步踏查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注意到,本次文物普查所涉及的不少文化遗产往往不在文物系统管辖之内,今后就算挂了文化遗产的牌子也不属于文物部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文物普查如何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

单霁翔: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保护文化遗产是国家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并不是说由文物部门管理的文化遗产才能列入保护单位。目前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多数都不是文物部门自己管理的,而是依照文物保护法管理的。在这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都带了比较好的头,比如中南海已经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指定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是根据其价值来认定的,而不是根据它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所属来确定的。

文物普查不是文物部门的部门行为,而是国务院主导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测绘局、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等14个部门参与其中。如部队使用和管理着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就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开展军事管理区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都成立了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其中河北、河南、浙江部分地区将领导小组建到了乡镇。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支持,为普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最怕“前脚发现,后脚破坏”

《瞭望东方周刊》:决定这次文物普查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单霁翔:这次普查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其成功与否是需要社会检验的。普查最后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要迅速地进入文物保护实践。这是一个公开性和透明度的问题,应该告知社会普查的详细结果,实现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我认为,这次文物普查成败的关键在于普查的质量。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该普查到的要尽可能详尽地普查到;二是对普查对象的断代等信息要尽可能准确。

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普查永远不会终结,永远是一个过程。今后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普查。因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念在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有新的影响,所以文物普查会不断进行。

《瞭望东方周刊》:普查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单霁翔:普查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新发现的文物点如何迅速纳入保护体系,确保普查最终数据的有效性。普查从2007年开始,到2012年结束,要持续近5年时间。如果出现 “前脚发现,后脚破坏”、“普查队离开,推土机进来”的被动局面,普查结束时公布的新发现文物,相当一部分就可能已经成为了“消失文物”,不仅无法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也违背了开展文物普查的初衷。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行之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保障。国家文物局将加强调查研究,争取早日出台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解决新发现文物在法律层面的“身份认证”和依法保护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你个人对第三次文物普查最大的期望值是什么?

单霁翔:期望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只是文物系统的一次行动,而能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文物保护方针的一次机会,也非常期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能深入人心,唤起更多民众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让人们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体现。因此,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此外,还希望通过本次普查建立较为完善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国务院要求,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建立这个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将提请国务院将普查中的重大文物发现和重新认识价值的优秀文化遗迹及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及时根据普查成果核定公布省级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县域为单元,全面公布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4-11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冠冕堂皇而已,谁信啊
发表于 2008-4-11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败的差不多了,想起来了!!!这帮......

[em14][em14][em14][em14][em14][em14]
发表于 2008-4-11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逝去的光阴在2008-4-11 16:38:01的发言:

都败的差不多了,想起来了!!!这帮......

[em14][em14][em14][em14][em14][em14]

  正因为败的差不多了,所以才会有所谓“文化遗产”而没有称“文化遗迹”,说白点“遗产”就是造的快没了自己挣出来的。当今国朝的一项基本国策便是要做经济强国,文化大国。如果再没有点“文化遗产”装门面,如何能体现出我国5000年文明史?又如何能让四夷臣服?朝廷的良苦用心岂是我等草芥所能领悟,呵呵呵。。。
发表于 2008-4-11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说说你也信! - 蜡笔小薪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9 20:01 , Processed in 1.13932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