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一曲京味儿浓郁的《钟鼓楼》,道出了北京生活的酸甜苦辣。几乎所有的关于北京胡同或者老北京题材的节目,都钟爱于用它来做背景音乐。看来钟鼓楼在北京人,或者说在试图了解北京的人内心里面,已经成为了老北京城的代表建筑。作为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终点,它墙瓦石碑,重檐歇山的辉煌建筑似乎并非游客们真正的兴趣所在,而是在钟鼓楼周围,一片片胡同中,市井人家的北京生活。
# Z5 m3 @0 h2 G9 n2 \" N- m. d# v4 D2 a
顺着北京城的龙脉,从永定门一路骑到地安门内大街,明显感受到耳边的动静变化。历史留给南城和东西城的差异,至今仍在延续,一直延续到了鼓楼脚下。到了馄饨侯门口,只看见“三爷”在左顾右盼。怀疑掌柜的在哪个饭馆小酌,便在姚记炒肝和馄饨侯里望了半天,不见其人,只见外地的老乡们有的辛勤工作,有的大块哚宜。角落里笑嘻嘻的人,估计就是他们的掌柜了。
: A0 h* t3 G. A' z) Y/ Z
$ S8 V- Y! D5 C不久各位相继而来,几日里大家忙于各自的“任务”,似乎都有些倦容,不过兴致都很高,也许走胡同过程,本身也算是种休息吧。歌中说胡同里的人们,有着用不完的时间,可我们却是非如此,毕竟老天只把阳光借给我们到五点。 ' e8 @2 O1 ]$ h, U6 X8 ]: h: Y
! o9 B% e2 ^" j8 C# d6 y我们始终没有考证出,何勇到底住的钟鼓楼的哪边,只好妄下个定论,既然后海已经被现代商业烟雾所笼罩,而钟鼓楼也在忙着迎接探望它的朋友。还是不便打扰他们的雅兴,暂且把它留给前来的游客们。我们则悄然的绕到钟鼓楼的背后。
9 J& c- }+ q! H& `0 g/ \ o7 c) o( N
B- R- w( f" F+ ]钟楼、鼓楼之间的小饭馆儿,早已变成了三轮儿的停车场,大家走到钟楼前,对钟楼的石碑鉴赏了一番,便走进了豆腐池胡同。
4 U2 }0 X$ o% f! R+ @0 f* A: y2 ]" m1 h4 Y8 d* T
豆腐池胡同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宝钞胡同。明代旧称豆腐陈胡同,可能曾经有陈记的豆腐在此经营。清代将“陈”讹传为“池”。使用至今。文革中一度更名为“红潮胡同”。
) @1 `7 J& X2 o) n; X( k; @2 B. K( e7 l/ J; N6 o$ Z
一进豆腐池胡同,便是著名的宏恩观的山门了。宏恩观又称“娘娘庙”。山门五开间,建在在台基上,有九级台阶。若非有钟鼓楼的比较,一定会是高高在上的感觉,硬山顶,高高的一字屋脊,两侧的龙吻已经残破,垂脊也只剩下了一侧。中间的券门周围,精美的石刻雕花还很明显。 " T+ u$ t. s4 B$ i
1 P! a8 u& @% \! ~2 a
w2 D; `' b$ b9 a% J. X
; h7 `5 j/ L# k$ `- R
宏恩观修建于明代,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清代曾经做为太监年老后的退养之地。清末著名的太监“小德张”年迈后就在此修养。
3 F/ r# e, q7 H! H0 s% W5 n1 O9 m: m' b& l: _7 |. [8 r
不断从里面出来的外国游客,以为这里在售票参观,不想一探才发现里面居然是菜市场。买菜的居民川流不息。不禁担心这座古庙能撑到几时。企图从庙的旁门儿,看看里面的情况,却未能如愿。不过看来旁门儿保存的显然比山门要好的多。
8 a/ D) S: I, F: d6 G9 Z3 r# I0 A5 p6 w. X( i) M
我们选择了东行,在一座石台上,几个住户正在围座在树下闲聊。阳光,树荫,四合院,还有这里的人们,当这些胡同之美的组成元素,再次和谐的出现在眼前时,当真不由得你不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 Q3 E3 P& {: v2 W0 X
h D) @/ J4 W% d5 w$ @$ |& a
然而在这之后,却突出的认识到胡同里树木的重要性了。可豆腐池恰恰在这点上有些欠缺,因为胡同中正在修房,风带着沙子制造了一阵小型沙尘。赶忙保护好相机,再无暇顾其它,此时各位也都是灰头土脸的了。
" Y# p, }* T7 P9 J, l6 D2 k0 f% z8 e
; ^. a" }' Y( D' D+ Z" w! {北京是多风的城市,加之过去都是土道,胡同里的人家,难免再兴个土木,如果没有茂盛树木的庇护,恐怕老北京城早就长埋地下了。此刻,不禁又想起了照片中那座绿树森森的北京城。 , g. p( V U# ]/ k+ G8 d
/ p9 i9 q, o2 J* v" Q- h+ L0 S风沙似乎不在作乱,正好走到了19号,一座小号金柱门儿,马鞍脊剩下一半。四枚门簪,两侧雀替均完好无损,唯独两侧的书箱门墩,像两块没有雕刻的方石头,和邻居们不太搭调。
$ l( `. ]% z, o H& r- \6 Q# [- u, Q& h" |5 A, u; l9 G
院内被堆的很狭窄,但角落处,分明是一座一卷的莲蕾式垂花门。这是在胡同中,这是最愿意看到的建筑。垂花门的颜色还很鲜艳,在垂花罩两侧,各有一个雀替,底下却不见门墩,真是个不重视门墩儿的院子。想象着它曾经的美,同时也大概看出了这座院子的规模。 ' d" m* K8 E6 m* z
, r4 I+ u: t7 O: h
4 \5 m p& k8 j D% G% ] + `! j- I* o" B0 l! T' _7 K: P; O
在垂花罩正中,有一废弃的灯杆。更仿弗看到了月色当空的夜晚,古老的小院儿,空旷的院子,垂花门上一盏灯光,迎接归家的游子。 2 r$ o! w& f7 \7 e
) a5 j2 X( A" F( c* N
光顾着幻想,差点儿座到身后的炉火上。赶紧走了出去。再往东走,就到了与豆腐池十字交叉的赵府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赵府街明代称为法通寺赵府胡同。
' k% [9 ]; j& ]- A1 C: N
) c0 {+ ]& ]* D4 e# y2 l$ L5 w豆腐池17号的门楼,是一座非常精美的如意门儿。清水脊、两枚门簪,两颗书箱形的门墩,雕刻虽已不清,但仍能看出所刻是“福在眼前”。戗檐上个刻有一兽,插上的兽头均在。在门框东侧的墙上,有一块儿砖大小的信孔。 " r" B6 x8 H+ d
此门虽不像西内头条那座如意门大门那样华丽复杂的雕刻,却在简约中体现了一种清爽的美。门脸的简单,显现出内心的清静。如果曾经住的真是位读书人,一定学问不错。做学问本就不该有太多杂念的。
$ ]5 s: g3 J ?( e' R$ M% B: `
& b+ k' }2 i V3 J7 K& {
/ M& c3 b. U/ N 就在17号的隔壁,终于找到了刚才风沙的根源。原来是15号的毛泽东故居正在修缮。说是毛泽东故居,其实是毛泽东的老岳父,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的府邸。毛泽东在此居住时间并不长。 0 Z2 B& _( _4 C* h# f2 O4 |" A
' v6 p3 d D- o" O: j
此处得到了“高干”的待遇,不仅是在于房屋的修缮,更在于胡同里唯一没有被粉刷的院落。依然保持着古朴的灰色。如果当年主席有机会经常微服私访的话,可能今天北京城都依然会是这般景色。 8 v, T: \$ K0 c. I2 T7 l. p9 }/ [
3 b* f+ n3 P9 s 东行不远处有向南有一岔道,地图上都没有标明,也是豆腐池胡同的一部分。一座一殿一卷的联搭沟式的房子,为其撑着门面。 : o- d* |( W/ K7 D# ^0 _. H
4 U b6 i; d! V6 V! U
从东口出来,便是宝钞胡同。我们决定不再东行,而左拐。
# U% P+ r8 m- U1 R; W# D( T
; [% f5 x: P" {7 m2 b: [ 宝钞胡同,北起东绦胡同,南至鼓楼东大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其为倒钞胡同。元代实行纸币,立有《倒钞法》,倒钞法就是回收旧币,尝以新币。相传,当时的负责此项工作的倒钞司,位于胡同的南口。顾而得名,在清代“倒”被讹传为“倒”,且沿用至今。
; X! @+ B0 r E" S, C
+ F$ y: O' p- x+ {/ X! J 如今倒钞胡同看起来更像一个小镇的街巷。各种门脸两旁排列。此时,苜蓿被华丰胡同西口儿的几盆红花吸引,询问住户此花的名称,却没有结果。倒是让那位住户把“我也不知倒它叫什么。”这句话,无奈的重复了若干遍。
. x, t9 v! T2 V9 W) ]7 z
^8 H: Y }2 } 北行几十米,再次到了岔口。西侧是王佐胡同,东侧是琉璃井胡同。为了胡同之间的关联性,还是决定,西折而行。实在来说,更希望往东走,因为那边相对更加的漂亮。 * O# U( D$ s3 o3 c* i
& [! D* o. R" p* z8 k/ }* d 不过王佐胡同之行,也是确有不小收获。王佐胡同又称王座儿胡同。
3 A3 }3 |: \( f0 M% W
9 n, e) i1 i+ d; s) J 王佐胡同1号,规模应该是一座广亮大门。马鞍脊,垂脊端,各有一个精美的雕花箍头。戗檐和博缝板的雕刻都十分完好,只是大门被拆了,在檐柱上后按了两道铁门。但里面是禁止入内的。
! F* O7 i' h( p- |1 V/ w- |6 D% L2 M5 F! \- d
走至5号,被门口种的植物和院儿内参天的大树留住了脚步。这时,一位老奶奶缓慢的走了出来,座在了门前,见我们拍照,突然向我感叹起了岁月的沧桑与无情。老人平时一定非常寂寞,终于有了听众,不停的说着,我们也借机到院内。原来那棵大树,从根部就分为两岔。一位大爷笑呵呵的抱着鱼缸出来,给金鱼换水。 / E+ S A* b* M- y. K5 V* r* l' n
( Z# N- x# f. F( J: j# I
0 ]5 m8 ~( A; w 此时,发现耽误的时间有些长了,这回速度居然落在正方形的后面,而老老北京和掌柜的正在前面和几位“侃爷”聊天。 ! G+ t: `" o7 I Y: ]; @
[# w: C" `8 {7 Z5 ?$ l& p
赶上队伍,发现了一座山门式建筑,硬山顶,正脊上刻有雕花,两侧有排山滴水。侧面山墙上,带一荷花图案的透风。细看门额上清晰的刻着“永寿寺”并且有年号以及刻字人的名字。西侧竖刻“周又忱敬书”,东侧竖刻“丙子中秋”。门道呈长方形,被砖封住了。小小门楼,雕刻竟如此复杂。山门分开25号和27号,各开一门。两院儿都是永寿寺的范围。院内正殿三开间,配殿尚在。 2 M) V$ Z( Y3 c- |) V& Z
: O- s3 `: ?+ j/ z4 y9 Q
2 |# I! O+ t3 i4 `% [
走出王佐,便是再次回到了,赵府街,此时在街角,发现一家老副食店,店内的广告图案,还有商品的摆放,特别是那股浓郁的酱香,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见到了。老老北京说:“好像回到了用粮票的时代。”而售货员对我们这样的顾客,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了。会意的问道:“您是买点儿东西,还是看看?”
$ c' n5 a/ u; x, l" X, O
/ e( p5 m% H- y' E
8 Z' V* B- R. \0 F- D2 r$ Q; y; l 在这街口,大家小停了一下,三爷拿出了他家乡特产的米花糖,给大家补充。 8 P, ?, w2 u; C% h# f7 T
! v; O: ]' U5 l" l7 {
大家不敢多呆,光线的变暗在催促我们要加快脚步了。继续西行,走进了张旺胡同。
' O, j# v) q0 d4 c
# w# Q/ d+ B& j, n; p 对大门楼的重视绝对是正确的,而对小门儿的忽视,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经常会是小门儿里有大故事。 % R; H& Q5 \/ W' u5 b; y
# a( @) g( @" R 张旺胡同2号,一座随墙的小门儿,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 t; P& b3 S- v. T
5 i0 L' x9 ]" e1 N 刚进门,就看到两座高大的元宝脊的房屋。似乎一种敏感式的加快了脚步。走到尽头,大家相继发出了同一种感叹。 , }* E- [$ G! d
7 `0 B8 [6 X/ P5 q一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的大殿。大殿座北朝南,所以我们是在它的东侧。正是如此,才会如此清楚的注意到山墙顶部的木刻雕花的精美大气。这就是豆腐池胡同宏恩观的正殿了。旁边所有的配殿,也均是元宝脊。形成一组建筑群。而我们所在的,应该就是他东侧院了。 由于角度问题,三爷找来架梯子,fenken趴到高出,惊险的留下了这次考察最为经典的照片。
! E! U# P+ j+ | f) F; C
0 H- D" V/ h" ?/ @7 h 出于习惯,看一座院字的时候,总是喜欢从里往外看。所以此时才发现,此院而的建筑也相当漂亮。正房、厢房全绘有苏式彩画,且十分清晰。院内虽然搭满了小房儿,但却未对老房做过多改造,一些窗户,仍然是纸糊,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老房的风格。 5 G- _. d' t6 n- J, F e
/ o4 l6 d# R) W7 D9 c
张旺胡同,可谓高潮迭起。从2号出来,西边十几米处,大家敲开一座大铁门。这里便是宏恩观的后门,刚才的大殿就在院内。里面正在施工,有消息说要改造成饭店,却不知真假。有一座石碑,立在大殿旁边。工作人员不怎么情愿的让我们拍了几张,便不再留我们了。
: a o3 S* @+ K7 T# z, u Z a! f2 z( {$ O6 R
在张旺胡同的西段19号,是一座广亮大门,四枚门簪,两颗大号抱鼓石,全不知为何如此气派的大门,却用马鞍脊。似乎这是这一带门楼的惯例。到座房的垂脊离门楼的山墙有着两陇瓦的距离,一位师傅告诉我们,这是为了突出正门的高大。据他描述,曾经博缝板和戗檐的位置均有雕刻,如今却已经荡然无存了。
$ l; b7 D& T% U' j* c$ ]- E3 T
3 J3 D/ b2 J2 w% ] 5 l2 ?* j, Z9 E
院内的居民告诉我们,这个院子非常大,是个正经的四合院。后来前后分开了。后半部分归了后面的国旺胡同。据说这里曾经这是末代皇帝溥仪送给他老师的院子。
8 I% _1 q* p: }' K9 R- a, l! e6 R1 L4 p7 t' y3 J
回来查资料,庄士敦从威海卫卸任进京,先在北京饭店里落脚,之后内务府选定吉日,搬进了张旺胡同的一所宽敞的宅院。应该就是此宅。
+ K$ I( ?2 G2 b6 l$ e) l% h
5 y+ u% m" j6 z/ v' C: s" d
6 E8 B' E& M1 B% N) ?! R* g 此时的光线,似乎已经不给我们留太多机会了,而后面的行程,更像是一次夕阳下的旅行。登车踏着落叶,望着夕阳无限。此时的胡同,昏黄中似乎更有意境。从国旺胡同,赵府街,丝绦胡同至旧鼓楼大街,充分感受了一番,黄昏时胡同的宁静。匆忙游客们恐怕是无福享受此刻的时间停滞般的安宁,此刻方才明白,感受北京的胡同,不只是“走进来”那样简单了。 9 Y, q1 a/ J1 c/ {' R/ U" Z
虽不见炊烟,胡同里的人们,一定都正在忙着“生火做饭”。享受之余,我们也该盘算盘算,是吃“油条”还是“饼干”。 . Y( n; z! t9 s7 S, l' X
& A7 Q7 }. d2 Z9 m0 {, I. e
+ Y! w& K v# q# x5 ~7 x8 S5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5:15: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