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 建于民国初年,时为国会开会和办公的场所。清末为筹备“立宪”,清政府借宣武门内象房桥法律学堂设资政院。民国后改资政院为国会众议院,并借其东邻财商学堂作为众议院办公之地。后国民政府在财商学堂址建造了众议院部分建筑,其中包括工字楼、仁义楼、礼智楼、信字斋、圆楼及国会议场。 国会议场为方形建筑,高2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一边设议长席,另三边围以门厅、侧厅。一层坐席呈扇面排列,二层三面围楼为旁听席。后部设椭圆形大休息厅和2个小休息厅,走廊与会议厅联结。议场外面为青砖清水墙,室内为抹灰壁柱装饰,钢木桁架屋顶。 1923年曹锟贿选即发生于此。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方分盟在此召开成立大会。 1949年中共北平市委在国会议场(当时为北平大学四院校舍)举行全体地下党员会议 当年袁世凯制造的暴动,也是在此地. 1912年2月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应设于南京 ,新总统必须亲到南京受任,遵守《临时约法》三个条件,借以约束袁世凯,并排专使蔡元培,宋教仁等赴北京迎袁南下就职。29日,袁世凯指使第三镇统制曹锟发动兵变,纵兵在北京焚烧抢掠,商民受害四千余家,专使寓舍亦被围攻,蔡,宋等人避入六国饭店。次日兵变又波及西城,并蔓延于保定,天津一带。各帝国主义国家借口保护侨民纷纷调兵入京。史称“北京兵变”。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12886.jpg)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95428.jpg)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75605.jpg)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21174.jpg)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94467.jpg)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78489.jpg)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8-3/2008325202851252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