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难靠显示器来说明问题 如果科学化一些的来谈论这个问题的话,先给楼主转篇文,讲的是底片对密度的大致要求: “区域理论”对于底片密度的要求,在于画面里暗部必须很薄但不可完全透明,亮部必须很厚又不完全阻绝光线的通过。上面的说法实在是非常“唯心”而不科学的讲法。为了能让底片“密度范围”有一个客观标准可供依循,安嫂•亚当斯提出了下面的三点构想: 1、暗部的密度不可太薄,如此在照片上将毫无层次和细节可言,只要色调较深黑的ZoneI(即比ZoneV曝光少四档光圈的区域)有0.10的密度(在实际制作分析时我们把它放宽为0.09~0.12),将可确保暗部的色调有很理想的层次与细节。 2、中间调的ZoneV(即灰卡的色调)它的密度不可太高,太高的话亮部(ZoneVII、VIII)的密度就会超过相纸可以表现的「密度范围」,而成死白一片;ZoneV的密度也不可太低,太低的话将使亮部(ZoneVII、VIII)的密度不足以表现相纸的浅白色调,而使亮部区域变成灰色或浅灰色,使得整体画面非常平淡。所以安嫂•亚当斯认为ZoneV的理想密度应该在0.65到0.75之间。 3、ZoneⅧ的密度控制是我们冲洗时的指标,但是我们必须配合自己使用的放大机光源来作调整。通常聚光式放大机的灯头设计比较简单,由于“凯利尔效应”的影响,将会把底片的反差更加地凸显,所以使用聚光式放大机,如:LPL、Lucky等廉价日制放大机,我们把ZoneⅧ的密度控制在1.15到1.25之间;假如我们用的是彩色放大机或散光式的灯头设计,光线多经过几次折射才到达底片的位置:光质较为柔和,反差通常会稍微降低,冷光源(Cold light source)的设计最近十分流行,它也算是一种散光式的光源,灯光柔和均匀,ZoneVII的密度控制要求在1.25~1.35之间。如果读者不了解你用的放大机光源是属于聚光式或散光式,我们可以用1.25来作为ZoneⅧ密度控制的标准。 当然这种方法都比较试验室化,我们很难做到,还有一些土方法是我经常用的: 大概意思是把底片放在一张有小字的白纸上 密度最高的地方应该能轻微看到下面的字 (大概好像是这个意思) 不过如果不用密度仪肯定不会很准确 个人觉得意义就不大了 更多的应该还是积累经验直观判断吧 也可以采取"放大校正暴光和显影"的办法,即把自己认定不错或很差的底片去在自己固定条件下去放大做成相片后,在去总结...虽然麻烦一点,但感觉最直观,效果最好...
以上这个理论更适合单张叶片的大中画幅,可以每张分别调整。135胶卷只能取个中性平均值了。- o. q8 o/ T6 E+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7 15:06: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