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街,这树,这人(05年9月31)
8 X N& Z- M! y: I; p+ \6 N9 t在北京的新街口南大街上,有一个宝产胡同,因其内有宝禅祠而得名。宝产胡同的对面是护国寺街,向东穿过护国寺街是一条叫做定阜街的的巷子。胡同不长,较一般的胡同要宽阔些。据说,明初大将军徐达长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长女嫁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时,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为朱棣通风报信,被建文帝杀掉。朱棣进南京后抚尸痛哭,即位后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不久又封徐达为定国公,他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新中国建立后的1965年改名为定阜街。我想要说的并不是这条胡同的历史,而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这条胡同中的古槐。这些古槐估计得有好几百年了,树干粗到须有二三个成年人才搂得过来,树冠庞大,枝叶繁茂,伸展开来,给暑天的小巷频添了几分凉意。它的树形虽不如松树那般有气魄,但却敦实古朴,使小巷显出几分特有的胡同韵味。倘若这胡同中栽种的不是槐树,而是松树,我想这小巷的古朴风韵虽不能说荡然无存,但至少要减低大半。
1 x& s" L4 x1 c8 Q" p9 G: l定阜街的西侧虽然靠近德胜门和新街口闹市区,但街巷内却很安静,尤其是夏日的午后,小巷离闹市很近,却能远离喧嚣,闹中取静。加之古槐的绿荫,使得这条小巷悠静凉爽。由于有古槐,便有了蝉鸣,而这蝉声不但不扰人,却更似一首和谐的夏日奏鸣曲,为宁静的小巷增添了勃勃生机。我想,假若没有古槐,便没有了绿荫,没有了蝉鸣,小巷也就没有了生机,没有了韵味。 0 x, d6 L5 w9 c& y$ R: l. m
向西穿过定阜街,就到了什刹海的前海西街。胡同游办得正火。一排排写着“到胡同去”的三轮车队拉载着“老外”(也有“老内”)在拉胡同中穿梭。拉车的师傅们身穿各色的“坎肩儿”,一个个犹如“骆驼祥子”。如今这“祥子”的队伍中也有不少外地人混杂其中。所有这些“祥子”们不用说话,我只凭感觉,一眼便可看出哪个是外地的,哪个是地道的老北京。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即便不说话,身上也会透出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外地人不能模仿,也模仿不来,它是一种渗透骨髓,溶入血液中的气质,是生活在“皇天厚土”下的人,受千百年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什么都能模仿,唯独文化影响形成的气质不可以模仿。因为气质是文化影响了人的思想和观念以后,带给人的在外形上的反映。
$ r- V6 T j! ~6 S& ~4 K我有一次走到了前海西街的千竿胡同,准备拍摄一张胡同照片,旁边一位胡同游的三轮车师傅看我拿的数码相机很好奇,想让我给他也照张相。这位师傅一看就是一位老北京,除了一口地道的京腔,浑身上下透着一种老北京人特有的气质,简直就是祥子在世。他见我答应了他的要求,便坐在三轮车上摆起了姿势准备拍摄。我对师傅说不必做作,您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想干吗就干吗,全当没照相这回事儿。师傅一声京腔:“得嘞!”,便掏出烟盒准备点烟,就在这时我按 动快门,摄下了这张我认为极具老北京人特色的照片。之后,我通过胡同文化公司辗转将照片寄给了这位师傅。师傅收到照片很高兴,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我不由想起了作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胡同文化”中的一句话:“北京人,真有你的!”。胡同透着特色,胡同中的人也透着特色,根源在于老北京的文化透着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