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7|回复: 5

元大都城的社会生活讲座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3-15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岗教授主讲   

8 y( ]8 [4 l, s M# O$ k1 u

王岗,北京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首师大历史系特聘教授



0 n) f- M. t/ D/ v0 I/ g4 c# A

今天上午去听了讲座,元代历史我了解太少,有这么个机会正好去听听,感觉讲得面宽很有普及作用,但是限于时间,深入探讨不多。很感慨于元大都的独特生活,蒙古贵族的大宴会,北京周边环境的变迁,士大夫生活,杂剧的产生背景,元大都百姓的住房问题,远斋。。。。。。元朝的等级制度,户籍制度,元政府的平抑粮价措施竟然是向平民发粮本等等。

& t! s$ h* A# s. c! y V( O- s: C

感受很多:大宴会的入场券:只逊服,饭桌上谈工作。。。。。。与今天如此相似。忽必烈敢情一直都不会汉文!

" k' Z; w# I/ j0 f- V

元的两京制,使得大都的社会生活带有季节性,在皇帝去上都后大都立即萧条下来,物价下降,消费减少。大都几变空城。由此想到如果国朝迁都。。。。。

6 {- Q4 s+ o: j5 n- L9 N

漕运对大都至关重要,元政府明确规定漕运船只尺寸,防止超载超宽造成拥堵,然而贵族任意造大船,行驶缓慢超载搁浅,经常堵塞漕运。但政府没有办法。由此想到北三环的拥堵和特权车的横行。

! S/ ]# f* b* u: S

元大都一样是住房紧张,平民百姓住不上房子,即使一些普通官员也是如此,如某位官员,来大都做官,搬家九次越搬越远,最后在安贞门外(今北四环外)治下住宅,每天还要去城里上班,苦于路程,自命堂号:远斋!

3 x: A, O/ o3 X7 D

虽然那个远去的时代痕迹很模糊了,但是给我们的感受还是很多,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一样一直没有脱离他们的固有矛盾和问题。我们今天也只能通过如王教授这样的专业人士了解那个时代,那个城市。而我们眼里传统意义北京也如历史里的大都一样,一天天消逝着。他的痕迹也越来越少,这既无奈也无法阻挡。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也只能在博物馆的讲堂里,听某教授描述里九外七的辉煌帝都!

% X# ]' z1 k5 p! n

( E, w* c; i; Y% p7 J9 q

$ [4 \ f2 g: l/ z# W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王教授乍一看有点像《亮剑》里那个丁磊
发表于 2008-3-15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16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子老师不断的再充电,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08-3-17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盘子主度的汇报,再一次对那天没去致歉,错过机会真可惜。

建议大家周末有时间都去听听,首图每周六上午9点半,乡土讲堂免费讲座,内容都很好!

发表于 2008-3-18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灯心绒在2008-3-17 23:52:39的发言:

支持盘子主度的汇报,再一次对那天没去致歉,错过机会真可惜。

建议大家周末有时间都去听听,首图每周六上午9点半,乡土讲堂免费讲座,内容都很好!

[em17][em17][em17][em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2 11:40 , Processed in 1.14966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