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4|回复: 9

[分享] 老北京老玩意儿-------核雕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3-10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雕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核雕技艺鲜有传人。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证。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 。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1622)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cm),高约0.5cm,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 ,左右各4扇 ,且能开合 。窗旁雕栏上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 ,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 ”。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东坡赤壁泛舟图》,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学伊著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新中国建立之后,《核舟记》被载入中学课本,核舟也因此名传华夏。宜兴雕刻家丘山精于胡桃核雕刻,题材大多为苏东坡游赤壁、渔家乐、百花篮、山水等。清代,果核雕刻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江苏为传统产区。康熙年间,苏州金老(名不详)、嘉定封锡禄以及乾隆年间的苏州杜士元、沈君玉等都是果核雕刻名手。封锡禄的橄榄核雕刻“草桥惊梦”,屋宇、人物等在构图上安排得当,并配合疏柳藏鸦,柴门卧犬,充分表现了乡村夜景。沈君玉的橄榄核雕刻“驼背老人”,头戴棕帽,蓄胡须,衣服肩部有补缀,手持一扇,扇上刻有诗文;他用杨梅核雕刻的“猕猴”,眉目毕具,据《金玉琐碎》记载,有的艺人以桃核雕刻串连成108枚念珠,每枚念珠刻有3~6名罗汉 ,姿态各异 ,面目无一雷同。此外,嘉庆、道光年间,福建霞浦的果核雕刻名匠方建劭创作的“东坡游赤壁”,“篷窗撑辟,江柳掩映 ”,舟中人物、舷橹刻画细致。
      自古至今,玩核的名人举不胜举,从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贾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亲自动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对核雕偏爱有加。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藏家玩家惊叹和入迷,行情始终看好,这也激发了心灵手巧的艺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才智。
       核雕这种精致而小巧玲珑的微型工艺品,只要雕刻者雕镂技艺精湛,创作的题材符合当代赏玩和收藏者们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品位,这样的核雕永远受人青睐和珍爱。
      果核雕刻的主要工具为锉、凿、钻。锉有毛锉、光锉、圆锉。凿刀有方凿、圆凿两种。果核雕刻的工序是:①用毛锉、光锉将果核进行初步加工。②设计构思 ,并在果核上画样。③用圆锉按画样进行粗加工,做出粗糙的造型。④用凿刀雕刻细部,并以小方凿刻画人物的眉毛、眼睛,以小圆凿刻画嘴部等。⑤磨光,上蜡。最后打眼,串连成念珠,或配以底座,作为欣赏品。

附: 河北省秦皇岛艺术家杨洪武的精品核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3-10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10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写过很多东西,懂老师还是地方史专家,超级厉害呢!仰慕中……

我也是作家协会会员,不过水平就是混事儿的。

您呢?也是??

$ y5 K" R( I) E4 g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0 11:42: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8-3-10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3-10 11:05:48的发言:
董宝瑞,您认识??

是写这个的这个?????????????????

==================================================================

浩然留“痛”昌黎

 

 

董宝瑞

 

近读著名作家浩然的口述自传《我的人生》(华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发现浩然与昌黎有关系的一段经历,占了第7章《记者生涯:从农村走进文坛的渡船》的近一节篇幅。

以往,我只知道浩然在合作化时期在昌黎县后两山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苹果熟了的时候》,写一个姑娘夜上昌黎城的故事,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却不知浩然在合作化时期在昌黎写了一篇失实的报道,为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那是1956年开春的事了。浩然当时接受了一个到当时的唐山地委、专署所在地昌黎果乡采访的任务。他在后两山村转了一天,开了座谈会,觉得材料已经搜集齐全,完全够写一篇小通讯了,便想:为这点事专程跑一趟,转身就走太可惜,不如顺手了解些春耕准备的情况,另外再写点别的东西。于是,他转而去了昌黎县城东南的后钱庄乡红十月农业社,发现那里的备耕工作搞得比较出色,就连夜写了一篇《中共后钱庄党总支领导农业社抓紧开展春耕生产》的长篇报道。在报道的结尾处,列了一些显示成绩的数目字;在列数目时,他“自作聪明”地让总支书记、乡长和会计加上了未来5天估计能进展的数目(预计报道寄到省城得一周才能见报)。第二天,他把加进“预算”的稿子寄回报社,就去了抚宁。不想,就在他走后的当天夜里,当地就下了一场相当不小的春雪,连续几天社员都不能下地干活,那一串估算出来的轧地数、调垄沟数和送粪进度都没有达到。报道见报后,被在后钱庄举办训练班的一个同志发现与事实不符,投书报社作了揭发。浩然没有想到,他这次到昌黎采访,一下“摔了个跟头,不太重,却很疼痛”。待他回到报社,等待他的是党支部大会上的严厉批评。同时,还跟他算了一个一年前的“老帐”:上一年5月他在写房山县一个合作社主任的事迹时,为加强通讯的艺术性,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在别处打过游击,写成在家乡的山上打游击。这次在昌黎“想当然”,当属“屡犯”。对此事,浩然在《我的人生》中回忆说:“那是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头一次挨批评。我受不住。我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想到失实的报道对党报的不良影响,对革命的损害,甚至认为是同一科的记者对我比他们成绩突出而嫉妒的表现。我委屈得哭了。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了十年之久……”待得知那个被他“移花接木”的合作社主任因他的“失实”描写而被撤职、处分,最终“沉沦”的消息时,思想才“受到极大的震撼”,认识到:“一个耍笔杆子人的责任心和道德意识该有多么的严肃,多么的重要!”

前几年,年逾花甲的浩然又来过昌黎两次,我有幸在黄金海岸同他交谈了几个小时。不管历史将会怎样评价自己曾经比较喜爱,至今也很敬重的这位农民出身的著名作家,我觉得,浩然的心地是坦荡的,灵魂是明亮的。他的这本口述自传,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我可以想像,年轻时的浩然是怎样在昌黎犯的“错误”,又是怎样在昌黎留下的“疼痛”。其实,我们哪一个人年轻时没犯过“错误”,留下一些“疼痛”呢!关键是要知道“痛”在何处,认错改错,有点“忏悔”之心。我觉得,浩然的一些“痛苦”经历,可鉴之处颇多,应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面很好的镜子。

 

2001年5月22日

 

 

 

 

 

 

 


4 @& w7 w5 q# e, }+ n0 T+ K1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0 11:20: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8-3-10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3-10 11:20:45的发言:

是吧!还写过很多东西,懂老师还是地方史专家,超级厉害呢!仰慕中……

我也是作家协会会员,不过水平就是混事儿的。

您呢?也是??

你厉害啊,你和巴金、王蒙、铁凝……^^,

一个级别啊,

仰慕中。

:)))

发表于 2008-3-10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慕了吧?哈哈

您到底认识董老师吗?别光打岔,说点有用的!

给你看看董老师养的水仙花

 


发表于 2008-3-10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08-3-10 10:22:08的发言:

喔?杨洪武?

去昌黎的时候听作家协会主席董老师提到过这个人,他是昌黎人?

哪个董老师??

发表于 2008-3-10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宝瑞,您认识??
发表于 2008-3-10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喔?杨洪武?

去昌黎的时候听作家协会主席董老师提到过这个人,他是昌黎人?

发表于 2008-3-12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支持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28 07:24 , Processed in 1.11849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