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庖丁

我看崇化门大火与中国的大面积 “拆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3-15 2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5 23:36:27的发言:

我没说您把它当小孩看得书,有人认为是。

别问我:你怎末知道别人觉得是?

这里刚消停,怎又起来了?难道非让我以后不看贴了?

......

我说什么了????
您怎么了,这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说您把它当小孩看得书,有人认为是。

别问我:你怎末知道别人觉得是?

这里刚消停,怎又起来了?难道非让我以后不看贴了?

发表于 2008-3-15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1 14:20:23的发言:

书籍 英国的《哈利波特》,别说这是一本小孩子看的书,那里的

谁说上一小孩看的,中国小孩就看不懂

我身边的,都是大人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了想,希望斑竹把我的帖子删掉

不是抬举我自己,有些东西是我想过但没说过的。

我不想被某些人利用。最后跟班竹说一句:

保护古建很重要,但是同时普及保护文物的观念也很重要。

要不就留一个韩国的那个报道吧。

谢谢!

发表于 2008-3-16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6 0:05:44的发言:

我想了想,希望斑竹把我的帖子删掉

不是抬举我自己,有些东西是我想过但没说过的。

我不想被某些人利用。最后跟班竹说一句:

保护古建很重要,但是同时普及保护文物的观念也很重要。

要不就留一个韩国的那个报道吧。

谢谢!

如果我说的话惹您生气了,我在此道歉
发表于 2008-3-14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4 9:16:46的发言:

我没说不让其他产业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其他产业没给文化产业的底子——文化留条

活路。没看见我们正呼吁保护古建筑马?现在是人家欺负咱们,不是我们要占领人家。是其他产业

不给文化让步。

  从经济学上讲,每个经济主体基本是理性的,都在追求获利最大化。哪里有机会获利,自然就会有人干这些事。

  倘若这些古建筑有开发成为文化产业的现实可能,自然会有人投资保护,进行开发。更何况,在您的眼中还是前景辉煌的朝阳产业。您何不进行开发,倘若真的有开发价值,真的能为经济发展创造产值?哪里能挣钱,哪里就会有人去。如果真的有经济价值,早就有人保护开发了。

  这些东西到底事真的和文化产业资源,还是您空想的成果?

发表于 2008-3-14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4 11:49:21的发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是靠劳动力和商业挣快钱,按照巴菲特

的话就是短线投资,但文化一旦留住,就是稳定的“长线投资”

钱会源源不断地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保护古建筑不是一味的

复古,而恰恰是为了未来发展作准备,是前卫的。

这不是说因为有了老本就吃下去,而是因为从那些文化中可以学习

东西来支撑我们的发展。保护文化靠它挣钱,把钱再用来投资高科技

不是一样发展吗?

短线投资不好?如果文化产业所谓的长线投资能挣钱,自然会有人去做投资,市场自会去调节,除非所谓的长线投资只是空想

发表于 2008-3-14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4 9:50:35的发言:

现在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国人对自己文化缺乏“认同感”。就是没有自己

文化也活的挺好。海龟不回国,有人分析就是没有心理认同感。

但是当我们真的富了,人家一问哪个国家的?我们说,中国的

人家说,你们历史不是挺丰富吗,怎莫我没看到?我们说,拆了

愚昧~~ 回头看见一个日本,立马尊敬起来。下回你再碰见一个老外

你说你是日本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日本,你也不会说是。因为你根

本不是。但说到中国,又觉得脸上发烧,很尴尬。

  国家自豪感淡薄,到底是什么文化原因,还是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富足?

  美国人牛气哄哄,是因为他们有古建筑?前清的时候,全国都是古建筑,传统文化也都在,却也没看到国人有多自豪,相反,这是国人最自卑的时候。

  让人自豪,让国人挺直腰板的其实是国家的富强

发表于 2008-3-14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4 9:29:13的发言:

我要纠正,第一,日本、韩国没有抛弃原来的文化,而是把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他们的文化融

合,取长补短,不然为何日本的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

第二 按您的理解,似乎是先发达了,才会有文化振兴。 应该是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

推动了社会发展。

关于文化平等, 您不会瞧不起非洲部落吧?咱当时也是这样过来的。您不能说,咱吃了10个

包子饱了,就说功劳在第十个包子,忘了第1个包子。如果那些蛮子文化真的不平等,那末就是

在底层的,如果这样,社会学家费孝通们研究的学问就没用了。那些最原始的对自然的态度

和生存方法恰恰是很合理的。我不是说要回到那个时候去,但其优点还是要学习的。当然每个文化

都有不足,互相补充就是了。这一点,您的观点我赞同。

  文化平等本来就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论调,如果真是平等的,就没有落后向先进学习的。10个包子的比喻并不恰当,用烂驴车与汽车的比喻更为恰当,在当今时代,没有人会用驴车,用轿子,尽管我们曾经这么用。

  当然落后的并非毫无可取之处,给莫尔根等学者当成活化石活标本倒不错,研究我们曾经是怎样的。但我们曾经是怎样,现在就得这样?

  日本 韩国本来就属于中国文化区,其文化不过是中国文化的亚种罢了,这倒是被承认的事实。任何一种大文化都有其亚种分支文化,正如西班牙的文化 法国的文化是拉丁文化的分支。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

过去辉煌的文化成果还不是老祖宗在发达的时候创造的。现在咱们不过是吃老祖宗家业旺时留下的遗产。

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是平等的?

这本来就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家之说,在西方虽然时髦,却不是主流,却被某些国粹派拿来当成了宝贝。

把一家之说拿来当成公认真理,本来就荒谬。

您能把非洲丛林里蛮子的所谓文化和几千年积淀的中国文化相比?要真要时平等的,干吗人家鲜卑人 日本人 高丽棒子还有其他蛮子要到中原来学习,抛弃他们原来的,学汉家的文化。

同样有数千年积淀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或许无法分出优劣来,但是对于那些连文字都没有的蛮子比高低自分。语言 文字都是几千年发展创造出来的,如果比不上那些连文字历史都没有的所谓“文化”,无分优劣,发展就没有意义了,这几千年难道白发展了?

我要纠正,第一,日本、韩国没有抛弃原来的文化,而是把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他们的文化融

合,取长补短,不然为何日本的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

第二 按您的理解,似乎是先发达了,才会有文化振兴。 应该是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

推动了社会发展。

关于文化平等, 您不会瞧不起非洲部落吧?咱当时也是这样过来的。您不能说,咱吃了10个

包子饱了,就说功劳在第十个包子,忘了第1个包子。如果那些蛮子文化真的不平等,那末就是

在底层的,如果这样,社会学家费孝通们研究的学问就没用了。那些最原始的对自然的态度

和生存方法恰恰是很合理的。我不是说要回到那个时候去,但其优点还是要学习的。当然每个文化

都有不足,互相补充就是了。这一点,您的观点我赞同。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清朝的人看你,会看不惯,觉得你已经洋人化了。汉朝的你也会看不惯,觉得你有太多的胡人发音太多的胡人习惯。清朝人觉得你这样活着没意义,已经不是中国人,汉代的也会觉得咱们这样活着没有意思。但我们照样很好的活着。也许哪天全世界的人都说着英语活着拉丁语,包括我们的后代,现在有些中国人会看不惯,但人家还是会舒服的活着。

  按您的说法,美国人活着也够没意思。文化中这个是英国人的,这个是西班牙人的,这个是爱尔兰人的,没多少美国本土的,难道就没有美国了?

  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基本上是基督教——中东产品。难道西方人因为信了中东的宗教就不自在了?

纠正:西夏的那个是要灭种,从文化上灭掉,就是说彻底没有了。您说的那个是融合,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如果中国没了(其实我正在怀疑这句话可能成为真的,从哪个方面看都像),大家也

活的挺舒服,当然确实挺舒服,那就这样吧,只不过中国人没有中国文化就是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的人,汉朝的人会理解我们,谁不希望子孙好? 但是如果好的把祖宗扔了,

那可就不高兴了。我们自从五四的运动,在某中程度上就是忘记传统的运动。

这个本身是不对的,犯了错就要改,不能说这是历史原因,是历史造成的就

不改了。法国也拆过古建筑,人家不会说因为我们有这个历史,就继续拆吧。

现在巴黎整个都很守旧,新的在外城。我们一提起法国,就是浪漫的巴黎。这

就是文化产业在人心的作用。大家去那里就是奔着那个去的。如果巴黎的几百年

建筑没了,谁还去“浪漫的巴黎”阿?是巴黎的古建筑以具体的形式留住了法国

的精髓文化。这样,您说说,这能产生多少经济价值?建筑本身不收钱,但间接

收的比谁的都多。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国人对自己文化缺乏“认同感”。就是没有自己

文化也活的挺好。海龟不回国,有人分析就是没有心理认同感。

但是当我们真的富了,人家一问哪个国家的?我们说,中国的

人家说,你们历史不是挺丰富吗,怎莫我没看到?我们说,拆了

愚昧~~ 回头看见一个日本,立马尊敬起来。下回你再碰见一个老外

你说你是日本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日本,你也不会说是。因为你根

本不是。但说到中国,又觉得脸上发烧,很尴尬。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之所以引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来解释文化保护,是因为

本身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息息相关。没有了文化的留守

是不会建起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产业的,也会是个泡沫。

而且,如果我只说古建筑怎样怎样好,它的部件表示了什

莫,我相信不会有很多人听,因为它跟我们的生活“太遥

远”所以用这个挣钱的产业来吸引人们注意:原来文化也挣钱!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是靠劳动力和商业挣快钱,按照巴菲特

的话就是短线投资,但文化一旦留住,就是稳定的“长线投资”

钱会源源不断地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保护古建筑不是一味的

复古,而恰恰是为了未来发展作准备,是前卫的。

这不是说因为有了老本就吃下去,而是因为从那些文化中可以学习

东西来支撑我们的发展。保护文化靠它挣钱,把钱再用来投资高科技

不是一样发展吗?

发表于 2008-3-13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2 9:18:11的发言:

文化跟落后没有关系,不是说落后了,文化就不行了。中国现在是落后的

按您的意思,文化就不行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是平等的,人也是平等

的。但是经济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或者说领导者们经过多少年的折腾,

明白了文化的影响力更有效)是一定依靠文化的。

比如一开始外国就知道武力镇压,现在发现通过文化来影响人(哈韩哈日)

更有效。

过去辉煌的文化成果还不是老祖宗在发达的时候创造的。现在咱们不过是吃老祖宗家业旺时留下的遗产。

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是平等的?

这本来就是文化相对主义的一家之说,在西方虽然时髦,却不是主流,却被某些国粹派拿来当成了宝贝。

把一家之说拿来当成公认真理,本来就荒谬。

您能把非洲丛林里蛮子的所谓文化和几千年积淀的中国文化相比?要真要时平等的,干吗人家鲜卑人 日本人 高丽棒子还有其他蛮子要到中原来学习,抛弃他们原来的,学汉家的文化。

同样有数千年积淀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或许无法分出优劣来,但是对于那些连文字都没有的蛮子比高低自分。语言 文字都是几千年发展创造出来的,如果比不上那些连文字历史都没有的所谓“文化”,无分优劣,发展就没有意义了,这几千年难道白发展了?

发表于 2008-3-13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2 9:02:58的发言:

我先把文化产业这个题结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行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愈来愈成为各发达

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从业人员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6%,

1980-1998年,其世界贸易额从953.4亿美元增加到3879.3亿美元。日本文化

产业统称娱乐观光业,2000年文化产业规模约为85万亿日元,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17%。韩国1999-2003年,4大娱乐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2.8%,同期7大

传统产业的增长率为3.3%。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

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18%-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

72家是文化企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消费类视听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

取代航天工业的位置,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美国已经抢占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

的制高点。

至于文化产业和古建筑的关系:

我之所以从文化产业来说,原因是现在人们把目光都注意在经济上,通过文化产业

的例子来证明经济的发展还是要靠文化的。也就是说不管怎样,无论你喜不喜欢,

接受不接受,文化是绝对重要的根本。

现在我们目前所作的一切,就是正在把已经被撕碎的民族的“文化地图”重新拼接

起来,而古建筑文化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其他的部分都被找到,而这一部分

没有了(实际没这样乐观,其他的也快不行了),况且古建筑不光是个建筑就完

事了,它还带有旧时的文化内容,通过它们可以学到传统的东西,而且,光有历

史、文字、古玩的文化是不完全的,还需要古建筑上的补充,因为古建筑本身就

包含了历史,古建筑的规格也决定了家具的尺度(马未都说过),这是一个整体

不能被分开的。

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是历史学家、建筑学家,也不可能是这样。但一个好的社会

确实需要有文化底蕴的人,我说的这种人,不是说知道很多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而

是被一种文化所“熏陶”养大的人,您去去日本就知道了,看看那里老百姓的行为,

就知道什莫是儒家社会了。而这种文化的形成就有赖于对文化各个方面的全面保护,

包括建筑。您会问,你怎莫还没说到古建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您看了以上的话,就会知道,没有所有这些文化的积累与渗透,是不可能形成这样的

社会的,同时,没有这样的社会,从经济上来讲,文化产业也是走不远的。因为它没

有根。您强调经济发展,这一点没错。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不会永远是高速发展的,

发展的动力从目前的“后工业时代”会转移到“文化经济”上面去,这是必然的趋势。

如果不保护好古建筑,注意,它们不只是观光旅游,要是这样就真没意思了,整个

的文化圈就无法形成,等到我国也到了转移经济中心的时候,就没得转了。到时候

经济就会停下来。也就达不到您要说的,先发展经济再搞文化的目标了。

不光经济上不去,民生也不会变得更好,因为没钱。这样就是恶性循环,就没法

玩了。

   很感谢您花了这么多时间用了如许篇幅来恢复我。但又觉得您的论证缺少说服力。

   您花了大量的篇幅,只不过论证了:古建筑和文化沾边,文化产业也和文化有关系,因此古建筑和文化产业也就沾着点边。古建筑如何转化为文化产业财富?有没有可行性方案?是不是必然能产生产值归入GDP?对文化产业开发能产生经济价值?机会成本又是多少?

  文化产业能产生经济价值,是不是和它沾着点边的任何东西都要不加代价的保护?古建筑与文化有联系,文化产业也与文化有联系,所以拆除就是破坏文化发展了?和文化有关的不一定是文化产业!空泛间接的联系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还有一个谬误的逻辑: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不是国家只能靠必须靠区区文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就得给文化产业让步?就好比包子好,就要让人家必须吃包子,吃面条放弃包子,你就批评人家。好的和必须的本来就是两个范畴,可您却把它混为一谈。

发表于 2008-3-14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讨论的精彩!收益良多,谈到了文化俺也来参与一把

从传播学的角度,世界已经进入媒介时代,在这种背景下,竞争无疑是文化的竞争,文化输出所能产生的力量远远大于商品输出,这个趋势在现在已经显现,你若是对某种文化具有后天的认同感,那你就愿意去消费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商品,比如,喜欢日韩潮流的不会印度的产品感兴趣,喜欢欧美风情的不会对东亚产品感兴趣,就像车,路虎和捷豹被印度人收购后,销量一定会受影响,同样的,买衣服其实你在买设计,买房子你在买设计,而设计就是文化的表象,谁还在乎这是谁造的能,满世界made in china的国外品牌本身就是耻辱,拿了十块钱的加工费花一万块钱去买自己加工品牌,得意个啥呢?毕竟世界消费已经进入半奢侈品时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自然而然的会转换到文化消费上去,就像中国富了,盖拿脸的房子 也得找老外设计,不是说媚外,而是确实别人的设计符合这个世界的文化消费趋势,也符合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潮流,而想成为国际化大国的中国只能无奈的选择这种费本土的“顶级”设计,虽说非本土,但这些设计多多少少又和中国传统的一些符号沾了边,这也无非是毛子们拿着台阶让决策者和中国民众下,感觉有面子,殊不知,只能是中了别人的圈套,设计费卷走大把不说,实现工程也要消费大把的银子去换取设计规定的“耗材”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咱们没有文化的自信,也没有文化的自立,更没有文化的自强,百年战乱毁一把,十年文革阉一刀,开发大潮再来把根儿也刨了去,文化造就成了没生命的古董,为啥,细想起来就是祖宗的文化早就不是咱们的了。说白了,就是扒了衣服打架,打进“上流社会”了,发现自己的衣服不见了,也忘了自己穿啥了,只有说着英语花着血汗换来的外汇买个高级货裹上,衣服穿了又得吃西餐了开洋车了,品味上去了,谁还记得你光膀子打架的胜利呢?其实是输了。诚然,发展经济不错,且是必须的,但是却忽略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邓公所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如此理解,经济(物质文明)硬,文化(精神文明—绝对不是五讲四美那样的基本文明准则)硬,经济大潮推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引领经济繁荣,用文科与理工科的经典比喻来表述经济与文化的话,应该是经济是火车头,而文化是火车司机和乘客,否则一场奋斗下来,暴发户想光宗耀祖也就只能往祖宗的灵位上贴金镶钻了,而且还是中英对照的牌子。

现在毁灭式的开发根源问题在于,一种是不知文化为何物,是否是物,当然不少人把文化就看作是物,与经济平行,其实不然,文化当是一切文明成果的综述。现状是潮流来了就跟,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评就开始旅游开发,没评上的就没价值。然而,这个评是欧美主流的眼光在评,别人也只看你最拿脸的遮羞布,标准是别人的,没资格的一概没价值,因为没法“为国争光”没法带来“自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热,就开始唱大戏舞龙灯,挂个面具跳大神,号称文化,也搞旅游开发。偌大个中国最后只能成为他者眼中的标本馆,可怕的是自己也认同自己是标本文献,举国上下四处瞎编乱造打造特色,全然不顾子孙怎么办。

再有,是全力融入全球化的大潮,畅游于西方文化熬的大酱汤里,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某期辨圆明园局部复建,某君拿出“震撼”的希腊奥林匹亚遗址的保护来讥讽支持复建者当为自己的后代建造祖父的房子。西方人的祖宗遗物你震撼个啥呢?明显是把自己的祖父认到希腊去了。

第三种,先突破经济,再攻文化,殊不知,经济这列火车没有司机和乘客会开代啥地方去,到站了才发现在火星。后悔也没药,只有跟着火星人学习,另立门户了。毛主席发动文化革命是为了重新洗牌跃进迈入共产主义,洗牌的时候当然也要洗人,动机且不论,咋做的?首先就是破四旧,毁建筑,毁艺术,毁书籍,毁人,让人民一穷二白专心革命。为啥这样做?原因就是文化是有载体的,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不是文本和教科书的阅读背诵,而是耳融目染的体验与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这一环节一旦缺失,文化自然就灭了,因为一切基于文化的文本都需要实物来“证实”“解码”,否则也就是一堆文字组合罢了。会同四译馆的毁灭就是一个例子,说拆的文字,远不及看拆的图片或者是现场的感应来得深。这恰好也可彰显古建筑的价值,这个悲剧其实也就是中国文化在经济面前落败的案例,践踏文化的刀被财富利益磨的雪亮,没有司机和乘客的火车被经济利益的反应堆带动的无比巨力,挡是挡不住的。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祈祷这些文化的幸存者能深藏于开发商的眼光之外,等待理性的复苏。而我们该做的就是尽力呼吁人文理性,在火车没到火星之前跳上去。

发表于 2008-3-13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庖丁在2008-3-12 9:34:05的发言:

引:西夏人文化被毁灭了,但西夏灭亡的绝不仅仅是文化被毁灭吧?国家机器,经济基础,这些全完了,那么文化自然不能存在。

国家灭亡,本身的国家机器和经济基础就没了。但是有国家机器和经济没有文化一样

能活,但活着有意思吗?到底是哪头的?蒙古?南宋?如果还有文化尚存,没准后代

还能造反呢,再把江山夺回来也不一定。

  清朝的人看你,会看不惯,觉得你已经洋人化了。汉朝的你也会看不惯,觉得你有太多的胡人发音太多的胡人习惯。清朝人觉得你这样活着没意义,已经不是中国人,汉代的也会觉得咱们这样活着没有意思。但我们照样很好的活着。也许哪天全世界的人都说着英语活着拉丁语,包括我们的后代,现在有些中国人会看不惯,但人家还是会舒服的活着。

  按您的说法,美国人活着也够没意思。文化中这个是英国人的,这个是西班牙人的,这个是爱尔兰人的,没多少美国本土的,难道就没有美国了?

  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基本上是基督教——中东产品。难道西方人因为信了中东的宗教就不自在了?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本来就是百姓自觉进行的,没有必要特别的保护与限制,刻意分清这个是中国的,那个是西方的,保留中国的,抵制西方的。

  西洋人的服装,我们穿的方便,就穿西装。中国菜好吃,我们就还吃中国菜。胡人的垂足坐比汉人的跪足坐舒服,我们就胡坐。同样,洋车 洋马桶 洋学堂,我们都用了洋的。缠小脚 大辫子 乃至封建君臣,都是我们文化的,应该保留?

  文化本来就是一个你我融合,互取精华,互汰糟粕的过程。对于文化元素或取或舍,其标准只有好坏,而不是你的我的,不是东方的西方的。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会故意搞什么差别,弄出什么夷夏之辩。

: V# d& J# U6 q Z-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3 22:44:2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您花了大量的篇幅,只不过论证了:古建筑和文化沾边,文化产业也和文化有关系,因此古建筑和文化产业也就沾着点边。古建筑如何转化为文化产业财富?有没有可行性方案?是不是必然能产生产值归入GDP?对文化产业开发能产生经济价值?机会成本又是多少?

  文化产业能产生经济价值,是不是和它沾着点边的任何东西都要不加代价的保护?古建筑与文化有联系,文化产业也与文化有联系,所以拆除就是破坏文化发展了?和文化有关的不一定是文化产业!空泛间接的联系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是这样,首先,建筑是一种文化。我引用李道增院士的话:

继承性,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总是代代相传的,不断延续。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

在创新当中,仍然保持自己的文化基因。民族无论其进化程度如何,总是或多或少地保持

自己的固有特色和文化遗产。它的文化特色,既通过保留下来的古代城市、建筑遗产表现

出来,也通过反应时代感的新城市、新建筑所含有的传统文化基因显露出来,更通过人们

日常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道德价值观念、民族风俗习惯展现出来。继承性很明显。人

们习惯于将一座建筑的形象,象征一个国家的地域文化。

比如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巨大的神庙石柱来代表埃及的文化,一想到埃及文化就想

到了金字塔;用帕杰伦神庙代表希腊的文化。用斗兽场、巨大的管道来代表罗马的文化;

用巴黎铁塔、凡尔赛宫、凯旋门来代表法国的文化;还有英国泰晤士旁边的大笨钟,伦敦

塔代表英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就是天安门、长城。悉尼就是悉尼歌剧院,这是澳大利

亚的文化。白宫、国会山、林肯纪念堂就代表美国的文化。都习惯于用建筑的形象,带象

征国家的文化。俄罗斯就是红场、克林姆林宫,这是地标性的建筑。所以建筑是代表文化的,

有象征作用。建筑是文化的表针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创造一些重要建筑的时候,也

想到建筑要代表文化。

同时一个来访者到达一个国家或城市,先看到的就是那个地方的建筑,建筑的面貌

就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可以说,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大招牌,它有无可比拟的可视

性和游览、使用的功能。但使用功能和视觉印象是最重要的。我前面说过,建筑不仅

是游览,那样就低估了其价值。对于外来者,是受到其感染,由外而内地受到“熏陶”。

而具有传统文化的建筑可以让他们充分领略中国的文化。您会说,弹琵琶也是感受文化阿

但像中国的这种东西只有在中国自己的建筑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感染力,这是一种无论是

在精神上还是物品的形体上的和谐,毕竟,相声在小剧场里演出才地道,对不?

所谓的文化产业,从物质上看,是通过有文化意义的具体物品的外销来挣钱。实质上

就是文化从人心里的渗透过程。说白了,谁的文化转化成物品受欢迎,消费者就认谁。

但它不仅仅就是具体的一个东西的外卖,拿相声举例,不全是相声本身体现了传统文化

而是由人所表演的节目,也就是行为(一定是台下吃瓜子叫好,台上表演)和整个人所处

的环境一同创造了这个气氛,从而把文化这个很难用具体物品来表现的东西很清晰的由外

而内地深入人心。

如果您说,那是建筑的间接作用。那好,我来谈谈直接作用。您一定知道CCTV大楼的建设

还有其他海外建筑师的作品,比如国家大剧院。它们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因为人们认为它

们破坏了北京的肌理,什莫肌理?就是由建筑所形成的历史肌理。由此也可以证明建筑是文

化的重要部分(人家第一反应就是新建筑破坏了文脉)不管建筑是好是坏,至少这是一个趋势:

就是,建筑作为大的构筑物,越来越有“品牌”效应,一个大的形象就是一个大的商品。

建筑师也有“设计大师”和“明星建筑师”,说的就是品牌效应,而通过建筑的造型来给

人们以视觉冲击,从而获得一种很深的感受。您会说,我看了那些建筑,没觉得有文化阿?

您说对了,那些新建筑就是一造型,没什莫文化。我的意思不是说建筑没文化,而是外国

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房子是忽视当地文化的。而负责任的建筑师是一定体现本地文化的。

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学建筑的,但如果您看了一些建筑精品,会发现他们在做设计时,是一定

把文化的内涵灌输到建筑中的。比如日本的建筑师在给别的地方做设计,一定会把日本的风格

加到建筑里,我们不是说,他无视本地文化,因为一方面他的思考逻辑就是从日本文化中来

他把自己的文化吃的透透的,多少年作建筑,对自己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方法已经很纯熟了。

然后他再理解当地文化,所以他的最终作品,一定是既与当地协调又有自己的本国身份。

您知道,书可以不看,音乐可以不听,但房子是每天都要用的。这种东西虽然不会让您出钱

但潜移默化的渗透可是很厉害的。我说过,建筑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从使用来影响人,从内而外。

但最终是精神上的。这个就是文化产业的文化输出的本质。更何况建筑的买卖一动就几个亿,

可比其他的来的快啊。如果您的设计风格受到推崇,那钱就哗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们的新建筑的创造必然要从原有建筑中转换而来,否则就没有精神上的传承。

这个功夫是最难做的。一个东西说要想从旧的里面跳出来,还要有旧的精神,是非常耗

时间的。日本为了日本建筑,自打明治维新开始探索,直到1950年代才算定型。

现在人家个个都是建筑大师,日本建筑在世界上也算是出名的。

对于我们,为何要保护古建筑,因为我们需要时间去研究它们。故宫早晚会消失

希腊神庙也会消失,但文化精神一定要留下来。至于文化的其他部分,比如音乐

歌舞,我可以说一句,“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人家一看,我们住的房子都是外国的,还会相信我们的文化“活在外国的建筑物里”?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还有一个谬误的逻辑: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不是国家只能靠必须靠区区文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就得给文化产业让步?就好比包子好,就要让人家必须吃包子,吃面条放弃包子,你就批评人家。好的和必须的本来就是两个范畴,可您却把它混为一谈。

我没说不让其他产业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其他产业没给文化产业的底子——文化留条

活路。没看见我们正呼吁保护古建筑马?现在是人家欺负咱们,不是我们要占领人家。是其他产业

不给文化让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22 03:50 , Processed in 1.18472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