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宫大规模维修砍掉建筑外檐彩画以及彩画颜料的回答 “还有你说的色彩上的问题,我觉得很牵强又自相矛盾。根据你的理论:西方颜料与原始天然染料不可同日而语,差别又很大,是专门用在仿古建筑上的,连一般的老百姓都能一眼分辨出来是假的仿古建筑……那么你们为何还要在故宫这样重要的地方破坏掉原始彩绘而大肆使用?当然还不只是故宫,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搞这样“维修”,这等于是视彩绘为“可以任意复制的”和“千篇一律的”。这从根本上违反了文物作品“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这些最基本的认识,彻底摧毁了文物的“原真性”。我知道对于这一点目前我国存在争议。但是这样维修的结果有目共睹,连老百姓都不认同(我做过调查),这样的“文物保护”还有什么意义?”----------------引自akeyking朋友的回复。
笔者并没有说洋颜料是“是专门用在仿古建筑上的”,而是说洋颜料与矿物质颜料色彩差别很大,即矿物质色彩沉稳、洋颜料发飘。
1、对于色彩颜料的问题。
有经验的彩画老师们都知道明代、清代早期的时候绝大多数建筑彩画都使用国产矿物质颜料,那种颜料色彩沉稳,不易褪色,经久不衰。在清代中期由于西方文化的融合,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洋颜料代替国产颜料,建筑彩画中也会出现洋画法,如西洋山水、教堂等纹饰。而此以后,从皇家建筑彩画来看,矿物质颜料的应用就更加局限了。到了清代晚期,基本上主体色彩很少用矿物质颜料。
上述是皇家官式彩画颜料大致的发展过程,所以故宫部分建筑恢复到建筑清代中期、晚期的做法,使用洋颜料并不违背文保原则。
有了上面,下面接下来谈故宫重要建筑外檐彩画被砍掉重绘的问题。重点举例如午门、太和门、太和殿。
先以午门为例。午门正殿修缮前原有外檐彩画为1978年绘制的清代早期金线宝珠吉祥草彩画。袁世凯时期照片为龙草和玺彩画,在此之前为1900年的照片亦为龙草和玺彩画。午门外檐彩画早在袁世凯时期、1978年时就已经被砍掉了,早已不是清代遗迹。以政府“恢复康乾盛世”的定义,午门正楼铲掉1978年的宝珠吉祥草彩画,恢复1900年时期的龙草和玺彩画,是完全合乎原则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紫禁城》总第130期午门故事专刊,去体会大修。
其次是太和门和太和殿。大家都知道太和门和太和殿大修前是满堂龙和玺彩画,其外檐彩画均为解放以后修缮的遗作,早已不是清代遗迹。砍掉解放以后重绘的彩画,重新绘制也是完全合乎原则的。难道大家看着沧桑破烂的解放后做的彩画就才是合理的理解吗?大家可以参考北海承光殿外檐80年代的作品,现在亦已褪色严重,风化腐蚀。我相信故宫这次大修30年后,现在做的彩画也一样会“旧”的。砍掉这些都是有依据的,还有众多专家听证、审核,不是随便说砍就砍掉的。对于真正有价值的彩画,设计人员是绝对不敢轻易妄动的。于是就出现了,单体建筑有的地方是新做的,有的是旧的彩画。
宫外的古建筑彩画修缮我不好说,确实存在“破坏掉原始彩绘而大肆使用?”现象,而故宫肯定不是的。彩画修缮不可能千篇一律,因为明代、清代早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彩画纹饰做法不一样,所以同样是旋子彩画,纹饰表现的时代却大有不同。
对于“文物修复中老百姓”的看法。老百姓多数人都是从事非古建筑专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对古建筑的知识很局限,或者说很不了解。他们只凭感觉说事情,根本看不到修缮过程的实质,所以这样的调查对于古建筑修缮维护,并没有实际意义,否则午门修缮早就进行公投了。他们看到的只是砍掉了破旧的彩画,,很可能认为是清代的彩画,而不知道砍掉的是1978年重绘的。这样,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信息并不全面,所以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不是吗?由全国众多专家评审,请大家尽可能方心故宫的古建筑修缮。宫外的本人不敢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