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太长,将分几次录入.(这是林语堂{辉煌的北京}一书的第一章) ; f) W- L; p- n8 b; X3 i: q. I' ^1 Q
6 a& O: X% A( |+ b# S* c
老北京的精神 " N4 r. U2 F# I2 C
9 B1 ?7 X& B% X. T+ o
0 u& Y1 w) i1 r1 s& {" z(林语堂)
2 o& M$ X( z" ~6 d7 g& S$ M. U- H K( `3 _7 \3 n, s2 G6 y
0 o# j0 f/ k* J5 Y8 u0 w: ]
j3 E, B$ M! m$ j. K
在一九四九年共产党掌握中央政权之前,北京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性的都城之一。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巴黎和北京被人们公认为世界上两个最美的城市,有些人认为北京比巴黎更美。几乎所有到过北京的人都会渐渐喜欢上它。它的难以抵御的魅力恰如其难以理解和描绘的奥秘。事实上所有古老的大城市都像宽厚的老祖母,她们向孩子们展示出一个让人难以探寻净尽的大世界,孩子们只是高高兴兴地在她们慈爱的怀抱里成长。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人们每年都在对其增进了解。在巴黎生活了十年后,只有那些勇敢之士才会宣称他们已经了解了那个城市。北京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有待探寻的城市,决不是周游几日就能了解的。要真正了解它,非长住其中不可。民国初期,我见到许多来北京作十天半月游的欧洲人,结果却是决定在此定居。 1 ]: f1 j4 c0 s" @& z
* ~0 F& w x8 z
x7 e( t" `8 K5 T* ~
+ J) v( V5 h$ u4 Y8 a. I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个性。一位毫无个性的女士也可能很迷人,但一个城市却不同。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若干世纪成长演变的产物。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含历史的积淀。它们是已逝的人们的梦想的见证。就像拿破仑和奥斯芒在巴黎留下了他们的痕迹,玛利亚特利莎女王和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维也纳记载着他们的历史一样,永乐、乾隆皇帝也将他们的历史载入了北京城的史册。特别是乾隆,在六十年的和平、繁荣统治期内,重建、缮饰、美化了每一个历史性建筑物,使北京成为富丽堂皇的城市。
V' i+ L) Y# b/ u' {7 }2 x6 J: u
h& R6 r# _+ c9 |' ~0 ]! ~ " _0 c0 w \2 m. o% ?5 _
7 J% k- K7 h4 }& o
然而,一个城市绝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多少代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造成就给这个城市留下宝贵遗产,并把自己的性格融于整个城市。朝代兴替,江山易主,可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故。十六世纪,宦官们在文武百官头上布下一片恐怖气氛。宦官魏忠贤尤其嚣张,他将自己的画像悬挂于全国各地,迫使人们向其鞠躬示敬。他还出资修缮西山碧云寺,以使自己在北京留些痕迹,但同样是匆匆过客,与别人并无二致。城市永在,而他们的人生岁月转瞬即逝。可见任何城市都要比一时主宰它的人伟大。
3 G4 i- i: ]" G& i5 W/ I$ G5 }+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6 12:13: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