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节目不能正常观看 请点击节目原地址:http://bn.ce.cn/djzt/zjsd/200801/23/t20080123_14334996.shtml 编导手记:2008年,北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新北京新奥运”,新北京有着浓厚的历史沉淀,为了让中外友人更快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的民生风俗、人文历史,《走进北京》栏目将通过系列策划节目,分别为大家介绍北京文化、北京经济、北京古迹、奥运与北京的渊源…… 本期节目《寻访京城“钢笔张”---广义修笔店》,为什么在标题里用上“寻访”两字?“寻”,有寻找之意,在东四南大街一排商业门店中,记者找到了广义修笔店,这是北京最后一家修笔店了。“访”,是我们出于对“钢笔张”的敬仰之情,尽管这一门手艺看似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79岁高龄的张广义老人仍然坚持着每天下午3点-5点开门营业,为的只是给那些用钢笔写字的人途一个方便。或许有一天,他的手艺会消失,但是他身上留存着的一些东西,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北京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北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街上的行人也少起来了,往日繁华的东四南大街也显得安静起来。在这里有一处不起眼的小门脸,上面写着“广义修笔店”,温弱的灯光中,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在与一位顾客交谈。今天我们的故事的主人公张广义师傅就是一位修了六十多年钢笔的“钢笔张”。 17岁开始,为了谋生和父亲一起卖钢笔,当顾客的钢笔有小毛病时,就顺手帮人修修,渐渐对修笔产生了兴趣。在50年代的时候,他练就了一手“点尖儿”的绝活。1962年,张广义师傅因为身体的原因,离开了东安市场,在“大兴公寓”租了店铺,45年来,“广义修笔店”聚集了好几代人的钢笔情结。 广义修笔店这个七八平米的小屋,除了一米多长的玻璃柜台和修笔用的机器、家什,小屋四壁都挂满了字画、奖状。空军部队的顾客、检察院的书记员、美术学院的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留下对张广义师傅的感谢。 现在地处东四南大街的门脸,一个月至少万儿八千的房租,很多人都劝他改行,或者转租出去,可张师傅怎么都不愿意。我走了,要修笔的客户上哪里去找我呢? 很多人对张师傅的手艺早有耳闻,笔请他磨一磨都会更好用。张师傅的左右手,大拇指不是一般粗,这手艺的功夫大多都是出自手上,右手的大拇指记载了六十年来修笔的日子。现在,张广义师傅没有徒弟传承手艺,他的修笔“绝活”已经面临失传。
这个行业挣不了多少钱,现在用钢笔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是只要有人在用钢笔,能给客人解决难题,让他满载而归,这就是张师傅最大的乐趣了。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张师傅也开始准备收拾回家了。下雪了,老伴也打来电话催着回家。每一位在这里修过钢笔的顾客都和张师傅成了朋友,这种看似简单的,与社会工业格格不入的手工制作,却让人感到以种难得的纯朴与亲切感。
北京东四南大街广义修笔店
背景链接:“钢笔张”:人活着让人信任,这是最快乐的 线索征集
现如今,很多老手艺人叹息,好玩艺儿没人欣赏了,传统的老北京文化变味了。也有很多网友感慨,好东西看不着了,儿时的那段记忆总在脑海里刻录着。这些传统的手艺,手工艺人都在哪里?现存状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为此,《走进北京》栏目将在2008年第一期推出老《北京文化》系列节目。希望网友们,能够提供你们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手艺,如果你们有线索可以和我们栏目联系,Email:songdc@mail.ce.cn.电话:83512266-8237。
$ C2 z/ `- @0 m' Z$ k[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 16:02:35编辑过] |